88读书网 > 别问我谁是迪斯科[八零] > 第147章
    狄嘀嗒唱歌跑调, 但跑得并不特别离谱。
    刚开始的几句往往是正常的,只是唱着唱着就飘飘忽忽不知跑哪儿去了。
    这种跑调的杀伤力极强!
    姐弟俩平时都挺爱唱歌,白天在幼儿园学的儿歌, 晚上回家还要跟着钢琴伴奏唱两遍, 在全家人面前开个小型演唱会。
    狄嘀嗒这个大杀器, 经常把音准正常的姐姐带跑偏。
    狄嘀嘀好似跟在跛子身后学走路,走着走着就瘸了。
    歌咏比赛的成绩关系到一万五千块的赌注。
    狄思科不想让自家儿子影响单位集体活动的成绩, 就打算把他哄下来。
    “谨行, 你先去那边跟小哥哥们玩一会儿。”狄思科指了指两个小学生模样的男孩。
    狄嘀嗒还没意识到自己被嫌弃了,摇头说:“唱完歌再跟小哥哥玩。”
    在家唱歌时,狄嘀嘀对弟弟嫌弃得要死,恨不得用三伯的臭袜子堵住他的嘴。可是出门在外时,姐弟俩就跟窝里横的连体婴似的, 谁也离不开谁。
    她拉着狄嘀嗒的手说:“弟弟要跟我一起唱歌!”
    狄思科:“……”
    他家大闺女真是好了伤疤忘了疼。
    前天晚上刚被跑调的弟弟气哭,这才过了两天就忘了?
    狄思科正想着如何以不伤自尊的方式,把自信心爆表的儿子劝退,就发现于童从团长那里回来了。
    望见第一排的几个孩子, 于童忍不住问:“小朋友也需要参加吗?”
    狄思科关掉摄像机, 将设备从肩上挪了下来,“王老师说可以加一个童声部试试。”
    于童嗯了一声, 在孩子堆里扫了两个来回,扫到自家儿子时,出现了明显的卡顿。
    “狄谨行,你混在一群小姑娘中间干嘛呢?”
    “唱歌啊。”
    “这次你不能唱了,”于童有理有据地阻止儿子加入, “第一排站的都是小姑娘,要穿裙子的, 你是小小子不能穿裙子,站在那里干什么?”
    狄嘀嗒不相信地探头左右张望。
    这一排的七个小朋友里面,确实只有他一个男孩。
    而且因着要在父母同事面前亮相,几个小姑娘今天都穿了裙子。
    狄嘀嗒人不大,但已经有了性别意识,知道小男孩不能穿裙子。
    这回倒是不用爹妈再劝,很听话地走出唱歌队伍,跑去跟两个小哥哥站在了一起。
    狄思科佩服地望向于童,只觉得自家媳妇周身都散发着天兵天将的光芒。
    不稳定因素被剔除了,正式练习终于开始。
    声乐老师坐到钢琴前,很快就带着大家从头走了一遍,听到呈现出来的效果后,微不可查地蹙了眉。
    她是歌舞团的专业声乐指导老师,平日里指导的不是专业歌唱演员,就是明星学校里有一定基础的小学员。
    经合办这群乌合之众实在太业余了。
    合唱团团长潘芝花只具备组织协调能力,基本没什么声乐知识,所以分唱段时,也只是分了男女,并没有对高低音声部进行详细的划分。
    这样几近零基础的学员,王老师平时是不收的,更何况是将近四十号人的队伍。
    可是,她瞟了一眼亲自扛着摄像机,在排练室里帮忙拍摄花絮的于童,只好在心里叹口气。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她是于童奶奶的学生,从前没少受白主任关照。何况在陈庆山明星学校授课时,于童给了她课时费的八成,这是学校的最高抽成了。
    第一遍合唱结束后,王老师将每个合唱团成员都单独提溜出来,让大家合着钢琴伴奏唱上一两句,然后将每个人都放到合适的声部。
    可是,这群业余选手不怎么争气。
    大家一起合唱的时候,一个个都挺自信的,可是一旦被老师点名挨个唱歌,有些人就扭捏了起来。
    尤其是前方还有一大群家属围观。
    这就是公开处刑啊,更不好意思了。
    狄思科站在队伍里,半是玩笑半是认真地说:“大家一定要珍惜被王老师一对一指导的机会,王老师是歌舞团的专业声乐指导老师,也是很多知名歌星的声乐老师,一般不给业余人士指点唱法。我给大家举几个例子啊,秦勉、金雪茜、黄炜、沈晶莹,这几位歌手大家听说过吧?”
    众人纷纷点头,家属们也跟着点头,秦勉和金雪茜连续出了好几首情歌对唱,今年新出的情歌更是火遍大江南北,被很多媒体称作“金童玉女”。
    “王老师就是这几位明星的声乐老师,他们发唱片前,都要请王老师指点唱法、纠正发音的。”狄思科笑着说,“所以,大家一定要珍惜这次被明星老师亲自指点的机会,有不懂的地方一定要大胆提问!”
    他的这番话还是有一定作用的,自认歌唱水平不错的人,都跃跃欲试等着老师一对一指导。
    而五音不全的那几个,心里更没底了。
    王老师应付这种情况很有经验。
    她把第三排那个最没自信的郭宏伟提溜出来,让他站在围观人群里仔细观察同事们的表情,然后请大伙合唱了一遍。
    最后一个音落下后,王老师笑着问:“发现问题了没有?”
    郭宏伟颔首,在其他人都很自信的情况下,越是忸怩的人,越容易被凸显出来。
    反正他的目光就一直被“走调三人组”中的另两位老伙计吸引。
    王老师反复强调了几遍自信的重要性,又让大家按照新分好的声部重新唱了两遍。
    此时,第一排的小姑娘们站得太久,早已经席地而坐了。
    其中两个还掏出毛线,玩起了翻花绳。
    狄嘀嘀年龄太小手指头也短,尚未接触过这种游戏,坐在两个小姐姐中间,紧盯着人家翻飞的手指瞧。
    王老师拍拍手,引起孩子们的注意,“刚才那首歌小朋友们都听过吧?会唱的小朋友留下,不会唱的小朋友就可以出去玩了。”
    闻言,六个小姑娘走了俩。
    还剩四个。
    狄嘀嘀唱不下来整首歌,只会唱前面的一段,但她觉得自己这种情况就属于会唱那一拨儿里的。
    所以,她很自然地留了下来。
    王老师也让每个孩子都和着伴奏唱一段。
    当着陌生人的面唱歌,几个小姑娘都有点不好意思。
    尤其前方还有一台摄像机正对着这边,这就更让人紧张了。
    狄思科给自家闺女鼓劲儿:“谨言,你先带头唱一个,跟在幼儿园一样,随着伴奏唱两句就行。”
    狄嘀嘀捏着蓬蓬裙上的一层纱网,欢快地呼扇了两下,然后像在幼儿园一样,抬头挺胸立正站好,钢琴伴奏一响,便自然地唱道:“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
    稚嫩的童声很清澈,音准和节奏也都控制得很好。
    只可惜,唱完这两句就停下了。
    王老师望过来,示意她继续往下唱。
    狄嘀嘀:“唱两句就行。”
    王老师:“……”
    这孩子还挺听话的呢。
    大致情况已经了解了,她就没逼着孩子接着唱,让旁边的几个女孩继续。
    第二第三个小朋友也表现得不错。
    兴许是前面三人给到的压力太大了,轮到第四个小女孩时,这孩子太紧张,竟然卡壳忘词了。
    伴奏又给了一次,仍是没想起来歌词,孩子心里一慌,蹬蹬蹬自己跑下台找妈妈去了。
    王老师有点忧愁地望向仅存的三颗硕果。
    三岁半的,五岁半的,六岁的。
    这也太小了。
    这么小的孩子很不好控制,万一也像刚刚那个小姑娘似的顶不住压力,在正式舞台上落荒而逃了。
    那这节目基本就算砸锅了。
    她将目光转向围观人群问:“年纪大一点的同学,有没有想参加合唱比赛的?”
    刚刚还因为唱歌跑调不自信,被老师单独提溜出来的郭宏伟,立马冲人群里的儿子招招手:“小磊,你来试试啊!”
    虽然他唱歌走调,但他儿子没继承这部分劣质基因,唱歌还是很好听的,现在是他们学校彩虹合唱团的成员。
    今天特意把儿子带来歌舞团就是想让他见见世面的。
    被点名的小磊有点不好意思,但还是大方地站出来,走向了合唱团的第一排。
    与他一同出现的,还有小尾巴狄嘀嗒。
    于童在半路拦下了儿子,“你怎么也跟着出来了?”
    狄嘀嗒指指小磊,“小小子也能去。”
    那他当然也要去啦!
    于童:“……”
    你还挺能找机会的。
    她一晃神的工夫,就让这小子给跑了。
    蹦蹦跶跶地奔向了姐姐旁边。
    姐弟俩好似久别重逢一般,深情拥抱了一下。
    于童心说,可以找个电影让他俩出镜了,真是一举一动全是戏。
    王老师又找来两个年龄稍大的小朋友,让每人都试唱一次。
    有的小朋友记不住歌词也没关系,距离歌咏比赛正式演出还有一个月,记歌词足够了。
    因着只唱这首歌的前几句,并没有暴露自身短板的狄嘀嗒,竟然奇迹般地被王老师留了下来!
    成为了童声部的七名小朋友之一!
    而且还兴致勃勃地混在大人堆里,跟着专业的交响乐团合练了两遍。
    凭借自身瞒天过海,鱼目混珠的硬实力,愣是在合唱团里混到了最后。
    特别洪亮的嗓音,也得到了王老师的单独表扬。
    亲爹妈:“::::::”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他俩都不好意思把儿子撵下台了。
    否则会显得这对父母非常无理取闹。
    *
    于童当年在团里练过女声小合唱,但是看着儿子在台上唱歌,她感觉比自己上台表演还紧张。
    她屏着呼吸,生怕狄嘀嗒的下一句就会突然跑到太平洋去。
    承受着巨大心理压力的于童,在周末的第一次合练结束后,回家给儿子开起了小灶。
    甚至还请了白主任出山,亲自指点重孙孙唱歌。
    务必让他能混到正式演出那天,要是中途让人发现他唱歌走音,被老师刷了下去,那可太打击孩子的自信心了!
    而狄思科则觉得自家儿子的运气很不错,属实不需要他这个老父亲多操心。
    并且希望能从儿子身上沾到一些好运,尽快让经合办把农贸公司搞起来。
    兴许真的借到了儿子的光,新一周再次到来时,狄思科接到了崔主任打来的电话。
    全国信息蔬菜网络的项目有了眉目。
    让他当天就去一趟商业部副食品管理局,找个姓吴的处长。
    “崔主任,这位吴处长是负责哪个处室的啊?”
    “肉食蛋品处的,”崔主任不紧不慢道,“这件事得由蔬菜处和信息中心负责,不过我联系不上那边,老吴是我在党校的同学,你直接去找他,他知道怎么办。”
    狄思科连连道谢,放下电话就找到了罗雯,“罗主任,我上周说的,采购计算机的事,你安排的怎么样了?”
    罗雯一怔,连忙问:“主任,咱们真的要买计算机啊?”
    那玩意可不便宜,而且经合办没什么业务,买了计算机回来真是没用。
    那点抄抄写写的活儿,文员就能处理了。
    狄思科颔首:“对,尽快安排吧。”
    “哎,我已经打听好价格和型号了,”罗雯在工作上是从不马虎的,“您要是着急用,我一会儿打个电话,下午就能送货安装。”
    狄思科交代完采购计算机,就驱车去了副食品管理局。
    在肉食蛋品处门口询问吴处长时,隔着不远的一个办公室里有人喊:“在这呢,直接过来吧?”
    狄思科越过挂着“蔬菜处”牌子的办公室,在处长办公室的门上敲了敲。
    里面坐着两个人,其中一个靠坐在办公桌上,见他进来便笑道:“早上接到崔大姐的电话,我就没敢离开单位,一直等着狄主任上门呢。”
    狄思科走过去,笑着与对方握手说:“有劳吴处长了。”
    “客气了,崔大姐说今天给我一个见大明星的机会,我才答应帮忙办事的!”
    狄思科在身上摸了摸说:“崔主任没提前给我通气呀,早知道我就带点签名照之类的了。”
    “哈哈,一会儿在申请单上签名也是一样的。”吴处长回头跟办公桌后面的人说,“老孙,这位就是我刚才给你介绍的狄主任,你们那个蔬菜信息网络是怎么个情况,你也跟人家介绍介绍。”
    孙处长笑道:“其实也没什么,就是为了配合解决各地的菜篮子问题,部里决定建立一个全国蔬菜信息计算机网络系统。邀请各大中城市的相关部门和单位,将本地的蔬菜信息录入到系统中来。”
    狄思科问:“孙处长,这个蔬菜信息指的是国营、集体、私营所有单位的信息,还是单指国营单位的信息?”
    要是囊括全市所有相关企业的信息,那工作量可就太大了。
    他得考虑一下,有没有必要因为几万块钱,接下这么麻烦的一项工作。
    “主要是针对农贸市场和国营菜场的蔬菜供应量和价格进行采集,除此之外,还要定期对全市调入调出的蔬菜和农副产品的品种、数量和价格进行录入。”
    狄思科点头表示明白,又问:“现在已经有其他城市在做这项工作了吗?”
    “对,南方有两个城市已经开始录入信息了。北京要是也加入的话,就可以在系统里面查阅到这两个城市的蔬菜信息,对于外埠菜进京,南菜北运也是有帮助的。”
    按理说,这种需要采集大量数据的工作,最好能由各市的农业部门或是蔬菜公司来做,毕竟条件得天独厚嘛,数据信息都是现成的。
    但是他们部里将这项工作推下去也有些时日了。
    很多城市并不重视这项工作的推进,或是对计算机使用不熟悉,或是不想增加负担。
    反正主动上门来做这项工作的单位没几个,他们又不能强制性要求地方执行。
    所以,尽管狄思科所在的单位只是区经合办,但人家能主动上门,对这项工作的重视是其他单位不能比的。
    部里着急推进这项工作,可是每个城市只能选一个单位来负责这个项目,谁积极主动,谁就能得到机会。
    孙处长让人拿了两张申请表给他,让对方回去填好送过来即可。
    不过,狄思科担心夜长梦多,在外面的办公室找了张桌子,当场把申请表填了。
    请相关工作人员将两张表都仔细检查一遍,确定无误后,他就带着表格驱车赶回单位盖章。
    否则申请表修改几遍,他得来来回回跑上好几趟。
    提交了申请以后,狄思科在距离不远的饭店,请吴孙二人吃了顿便饭。
    经合办的工作涉及到很多内贸业务,借着这个机会跟部里的相关领导混个脸熟是很有必要的。
    “孙处长,我今天回去就可以让人准备一下挂牌了吧?”狄思科笑着问。
    “挂什么牌?”
    “我们当上了全国蔬菜信息系统的采集站点,不得挂个牌子嘛!”狄思科笑道,“我们办成了这么大的事,总得让大家伙都知道吧?也扩大一下咱这个信息系统的影响力嘛。”
    孙处长还真没想过挂牌的问题,这个系统算是一个内部系统,暂时只有各省市的相关部门可以查阅。
    主要是为了监控蔬菜供应和调运信息的。
    但是,挂个牌子似乎也可以,毕竟是个全国性的项目。
    于是他点点头说:“那就挂个牌子吧。”
    狄思科这才把心放回了肚子里,准许挂牌就说明这个项目真的能落到经合办了。
    项目的专项资金也能落到他们的口袋里了,像蔬菜公司那样的大单位未必瞧得上这点钱,却能解经合办的燃眉之急呀!
    *
    商业部的这笔专项资金很快就带帽下到了市里,经合办的账户上一下子就多了八万块钱。
    大家谁也没有声张,悄悄地挂了牌,悄悄地取钱,加上账户里原有的资金,他们可以去申请注册公司了。
    事情到了这一步,他们也该跟区里通个气了。
    该争取的支援还是要争取的。
    徐叔阳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听说经合办要开公司时,属实惊叹了一番。
    “你们经合办怎么还开起农贸公司了?”他还真的从没往这方面想过。
    狄思科当然不能说是他遛孩子遛狗的时候找到的灵感。
    他一脸深沉地现编了一段心路历程。
    “菜篮子工程是市长亲自挂帅的社会系统工程,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副食品供应问题。咱们区的农用土地面积广阔,种植蔬菜瓜果的农户数量又比较多,所以,经过细致的走访调研以后,我们经合办决定将近期的工作重点转移到菜篮子工程上来。”
    “市蔬菜公司掌握着全市七成的蔬菜市场,但剩下的三成市场也是有很大发挥空间的。我们经合办已经得到了国家商业部的一笔专项资金,专门建设全国蔬菜信息系统,不但要为本区的农户找到蔬菜销路,也要积极推动南菜北运,让外埠菜顺利进京。”
    徐叔阳接过他提供的资料,仔细阅读起来。
    说实话,经合办这个部门虽然已在本区存在多年,但是徐叔阳觉得有点像鸡肋。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他刚上任的时候,就想将这个部门与计委和经委合并。
    不过,经合办人员冗杂,把这么多人合并去哪个单位都像是吃闲饭的,打破了人家单位的原有平衡。
    所以,当狄思科表态愿意跟着他来区里工作后,徐叔阳的第一个想法就是把他放到经合办主任的位置上。
    经合办的老主任退休,两个副主任里,一个是老机关,让他守成或是搞搞办公室政治还可以,另一个刚从乡镇调上来半年,基本没做过对外的经济工作。
    把狄思科放过去,就是让他发挥天马行空的思路,开疆拓土的。
    徐叔阳以为他会需要一点适应时间,然后搞个大项目。
    但是着实没想到,还不到一个月,他就盯上农业这一块儿了。
    不是什么大项目,但切入点非常不错,算是很切合区里的实际情况。
    徐叔阳放下那一沓资料,颔首说:“还可以,明天我拿到会上讨论一下,没什么问题你们就把这个农贸公司办起来吧。”
    狄思科笑道:“既然您也认可,那我就放心了。农业工作我们之前没接触过,心里还有点打鼓呢。”
    “你们交易的虽是农产品,但说白了还是经济工作的范畴。”徐叔阳习惯性地问,“准备工作做得怎么样?需要区里支援什么吗?”
    每当他这么问的时候,基本就是结束谈话的前奏。
    坐在他对面的干部,通常只要拍着胸脯表一番决心,就可以告辞了。
    不过,狄思科是个例外,不但没能表决心,还大倒了一番苦水。
    “领导,您也知道,我们经合办的情况,唯一的优点就是人多。所以,我打算公司成立以后,暂时用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也算省点人员开支。”
    徐叔阳思考片刻说:“起步阶段可以暂时这样,但有了起色以后必须尽快让政企分开。”
    “那肯定的啊,等到农贸公司发展壮大以后,我们就要招兵买马了。”狄思科表情为难道,“人员开支可以节省,但其他方面就困难重重了。下乡收菜总是要用到卡车的,但我们那点资金还要用作货款付给农户,哪舍得买卡车呢?”
    徐叔阳无语道:“你不会是想让区里给你们买卡车吧?”
    做什么春秋大梦呢?
    “那不能,您也不容易,跟我一样,一分钱掰成八瓣花,我哪能让您掏这么多钱出来?”狄思科目光格外真诚,“咱们区政府后勤不是有好几辆大卡车嘛,我们不多借,借三辆卡车就行!”
    徐叔阳对他这贼不走空的本领也是佩服的,每次都要从他这里讨点便宜。
    “……”他不想跟对方废话了,“三辆车借你们一个月,一个月以后自己想办法。司机工资由经合办负责,还车时必须清理干净,原样奉还。”
    狄思科见好就收,不敢再讨价还价,谢过领导支持经合办的工作,就揣着条子出门了。
    他回了经合办,正想找个懂行的人去看看大卡车,办公桌上的电话却在这时响了。
    电话是从东轻幼儿园打来的,打电话的是他二舅妈。
    “老五,你现在有空吗?能不能来一趟幼儿园?”
    “舅妈,您接到孩子没?他俩没事吧?”
    “接到了,两个宝都没事,就是老师想让家长来一趟。”
    “有什么事,让老师先跟您说,回头您回家转述一下就好了。”狄思科瞄了眼挂钟,“我还上班呢,要不您让我妈去一趟。”
    于童今天带于家老两口去体检了,不知结束没有,最好不要打扰她。
    “老师要求父母出面,”二舅妈吐槽道,“再说,就算我打电话给大姐,她也不会来跟人家吵架的,她现在可是大明星了!”
    狄思科:“……”
    郭美凤前年拍的那部电视剧终于在地方台播出了。
    为了看自己演的电视剧,她连《新白娘子传奇》都不追了。
    而且她在电视剧里那个保姆的角色还挺出彩的,胡同里不少大爷大妈都看了她出演的这部作品。
    郭美凤觉得这个角色能让她人气飙升,但是保姆的人物性格比较矛盾,为了不让观众们觉得她本人也是那样的事儿妈,她最近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
    如果要去幼儿园吵架的话,郭美凤还真未必会去。
    狄思科只好答应下来,跟办公室那边打声招呼就早退了。
    他倒要看看,幼儿园能吵什么架。
    要是他在幼儿园跟人吵架的事被人捅出去,兴许明天就能上个娱乐新闻了。
    他赶到孩子班级时,里面已经聚集了好几位学生家长。
    白老师正在跟家长们解释事件的前因后果。
    狄思科进去旁听了一会儿,大致意思是,有三个男孩因为抢饼干打了起来。
    听到这里,狄思科先放了一半的心,三个男孩打架,跟他家宝贝闺女没关系!
    至于狄嘀嗒那臭小子,即使打架了也不算啥了不得的大事。
    小子嘛,没有不打架的,他自己小时候也不是什么老实孩子。
    白老师发现他进来了,就扔下另几位学生家长,叫上狄嘀嘀和狄嘀嗒一起出来,给狄家人单独开了一个小会。
    狄思科虽然不觉得孩子打架是大事,但态度还是很端正的,刚一出门就跟老师道歉:“白老师,对不起啊,回家以后我一定好好教育狄谨行,坚决杜绝他小小年纪就跟小朋友打架的恶习。”
    白老师:“狄谨行没打架。”
    “啊?”
    那您急三火四地把我喊来干嘛啊?
    白老师神色复杂地说:“他虽然没打架,但我觉得这件事比打架还应该引起家长的重视!”
    “哦哦,那您详细说说是什么情况吧。”
    “时间有限,我先挑着主要的说吧。”白老师向教室里指了指,“里面有三个小朋友打了起来,而且还不只打了一架。我询问清楚后,发现事情的源头在狄谨言和狄谨行小朋友身上。”
    “啊……”
    “我们幼儿园每天下午要给小朋友们吃饼干,您是知道的吧?”
    狄思科忙点头:“知道知道,咱们幼儿园的伙食好,给家长也省了不少麻烦,我都不用给他们准备零食了!”
    “按照班里的规定,每个小朋友每天吃两块饼干。班里有个叫城城的小朋友,胃口比较好,有时候两块饼干不够吃,就吃其他小朋友的。别的小朋友不给他,只有狄谨行和狄谨言给了。”
    “啊,小朋友间互帮互助,这不是很好嘛?”
    “他俩每人给城城半块饼干,让城城一天吃三块,但是第二天再吃饼干的时候,狄谨言和狄谨行也要每人吃三块。城城把自己的两块饼干给了他俩每人一块,没得吃的时候就去抢其他人的饼干吃。”
    狄思科:“……”
    嗯,每人吃三块,听起来似乎没什么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