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别问我谁是迪斯科[八零] > 第122章
    徐叔阳日常工作繁忙, 家里又没有适龄儿童,“幼儿园”这个词在他生活中出现的频率太低了。
    当狄思科毫不见外地跟他借用入学名额时,他丝毫没意识到一个入园名额对有娃家庭多么宝贵。
    没多少犹豫便将名额给了小狄家的双胞胎。
    因此, 狄嘀嘀和狄嘀嗒被爹妈带去幼儿园, 做入园登记时, 就填上了狄思科和徐叔阳的名字。
    而集团总经理的出现,立马就把园长炸了出来。即使狄思科已经解释了前因后果, 园长仍然亲自督促工作人员办了手续, 然后将双胞胎分去了小(3)班。
    “狄谨言,狄谨行小朋友,可以跟着老师去教室啦!”
    小(3)班的小白老师在门口迎接班里新加入的两名小朋友。
    然而,这两名小朋友根本不知道老师在叫自己,一个牵着爸爸的手, 另一个牵着妈妈的手,眼睛不够用似的盯着操场里的游乐设施瞧。
    于童不好意思地解释:“平时在家里喊小名喊惯了,他俩还不知道自己大名呢!”
    “没关系,孩子们的情况都差不多, 咱们入园后的其中一项教学内容就是教小朋友们记住自己的大名。”小白老师问, “他们的小名叫什么?”
    于童:“……”
    平时在家喊得挺顺口,这会儿要对外公布了, 突然就有点羞耻呢!
    狄思科完全没有这方面的自觉,晃了晃狄嘀嘀的手,鼓励道:“闺女,老师问你叫什么名字呢,你应该怎么回答呀?”
    他闺女骄傲地挺着小肚子喊:“狄嘀嘀!”
    小白老师:“……”
    倒是挺好记的。
    弟弟在另一边紧跟着喊:“狄嘀嗒!”
    小白老师:“……”
    嗯, 也很特别。
    跟她班里那些壮壮、甜甜、月月、亮亮,风格截然不同。
    双胞胎在家时自由散漫惯了, 想去哪里抬脚就走,所以发现操场上有许多小男孩的时候,狄嘀嗒松开妈妈的手,自己就颠颠儿地跑了过去。
    他很少有机会接触别的小男孩,年纪稍大两岁的有礼要上托儿所,放学以后又被林桐安排了钢琴课,每周只来北海公园一次。
    他的固定玩伴就只有两个姐姐。
    跑到半路,狄嘀嗒惊觉姐姐没跟上来,又屁颠屁颠跑回来拉上姐姐。
    狄嘀嘀习惯性地跟爹妈挥手拜拜,俩人跟小鸭子似的,扭扭哒哒地跑去了小朋友堆。
    小白老师笑着说:“两个宝宝适应得挺好,家长可以放心了。”
    于童:“……”
    那是他俩根本没意识到要来上学了。
    她就望着两个小不点,直直冲进那群明显要大上两三岁的孩子堆里。
    大孩子跑,他俩也跟着傻乎乎地跑。
    大孩子被老师带进教室了,他俩也跟人家一起进教室。
    混到该吃早饭的时间,才被小白老师领出来,送进了他们所在的小(3)班。
    狄思科和于童担心孩子哭闹,离不开父母的情况根本没发生。
    “他俩不是已经吃过鸡蛋糕了么,居然还吃得下!”于童瞅着大快朵颐的两个崽,不由有些担心。
    那小饭桌前坐了十多个小朋友,都是三岁以下的,有的孩子还等着阿姨喂饭呢,他俩已经一口面包一口粥,迫不及待地吃开了。
    就是吃得不太干净,一碗粥被撒到桌面上小半碗,胸前也被弄脏了。
    狄思科欣慰地说:“还是咱家宝宝胃口好啊,多亏了有嘟嘟这个榜样在。”
    嘟嘟从小就嘴壮,有她这个小姐姐陪着,双胞胎吃饭都能多吃两口。
    第一次送孩子上学的爹妈,站在班级门口盯着孩子吃完了饭。
    狄思科的bb机一直在不停地响,显见单位有事催他。
    即使万分不舍,他也得尽快离开了。
    “我提前打听过了,小(3)班的两位老师和一位阿姨都很好,”狄思科小声安慰媳妇,“尤其是那个小白老师,对孩子很有耐心。”
    他家孩子还不满两岁,他原本就想跟幼儿园商量一下,把这俩孩子送进小白老师班里的,没想到沾了徐总的光,狐假虎威了一次,人家园长主动帮忙安排了。
    “嗯,你有事就先走吧,我再看一会儿!”于童盯着闺女,笑着说。
    狄嘀嘀不知何时在兜兜里藏了两块儿童乐饼干,分给弟弟一块后,很珍惜地啃了起来。
    她旁边坐着一个挺漂亮的小姑娘,个头跟她差不多,脑袋上扎了四五个彩色喇叭花。
    这小姑娘一直盯着他俩吃饼干,狄嘀嘀就大方地把被她啃得软塌塌的饼干塞进了人家小姑娘嘴里。
    那小姑娘含着半块饼干愣在当场,而后“哇”一下就哭了。
    于童:“……”
    这是在家塞习惯了。
    无论闺女儿子把吃剩的食物啃得多么恶心,二狗子都能面不改色地吃下去。
    以至于,这俩孩子从来没有被人嫌弃的自觉,经常会把他们觉得好吃的东西塞进家长嘴里。
    当然,这里的家长主要是指狄思科和于宝塔。
    于童这亲妈也是有点嫌弃的。
    狄思科在门口磨蹭半天,亲眼瞧着老师把人家小姑娘哄好了,让两人拉拉手做好朋友,这才放心地离开了幼儿园。
    *
    给他打传呼的人是钱运旺。
    狄思科赶回单位时,钱运旺正急得团团转。
    “什么事把你急成这样?”
    钱运旺忙迎上来说:“领导,我已经从大华超市那边得到确切消息了,他们不允许咱们的产品免费进驻超市。”
    “你没跟他们说,咱们厂是东轻集团的全资企业啊?”
    “说了,”想到对方的刻薄嘴脸,钱运旺脸上通红,“他说东轻集团那么大,下属公司工厂几十家,要是开了这个后门,以后他们就没法做生意了。”
    “嘿!”狄思科搓搓头皮,没想到曲涛这么不给面子,“你找的是曲副总吗?”
    “不是,曲副总没时间,他秘书为我引荐了超市的采购部副经理。”
    狄思科心说,这基本就是曲涛的意思了。
    丁是丁卯是卯,没有关系可以攀。
    “厂长,咱们接下来怎么办啊?”
    还能怎么办,不能免费入场,就只能花钱了。
    大华超市是由狄思科亲自引进的,他们的经营和盈利模式,狄思科心里一清二楚。
    这种大型超市的最大特点就是“强盗逻辑”——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
    无论哪个厂家和经销商,若想将产品放进他们的超市货架,就必须提前缴纳一笔高昂的进场费。
    有了厂商的进场费,超市基本就能把装修和运营的费用赚回来了。
    也就是说,像日化厂这样的厂商,钱还没赚到手,就得先花出去一大笔钱。
    为了将这笔钱省下来,狄思科才跑去找徐总走后门的。
    不成想,徐总的面子也不管用。
    “他们的收费标准,你打听清楚了么?进场费收多少?”狄思科问。
    钱运旺翻出一张收费表说:“进场费一万五。”
    “多少?”
    钱运旺理解他的惊讶,又清晰地重复了一遍。
    狄思科:“……”
    他以为一万块就顶天儿了,没想到这大华进驻内地以后,开价会这么狠。
    难怪徐总说超市里的商品都是有一定知名度的呢,这个天价进场费就把一大半没实力的中小厂家拒之门外了。
    一万五可不是小数目。
    “走,叫上供销科的柳科长,咱跟曾厂长商量商量去!”
    全市第一家大型超市的东风,他们是一定要借的,但到底要怎么借,还得有个详细章程。
    曾浩田看到价格表以后,也被那高额进场费,以及各种巧立名目的收费项目惊得目瞪口呆。
    他与狄思科还不同,并不了解大型超市的运营模式。
    这会儿只觉得港商是来内地卷钱的。
    “那超市有啥了不起啊?”曾浩田甩了甩价目表,“我以前把电视机卖进过王府井和西单商场,人家那么大的单位,也没说收取个进场费啊!”
    “哈哈,资本主义嘛,没有免费的午餐。”
    “那他们这个超市要是干不了几个月就黄了,咱们交了那么多的进场费,岂不是会打水漂?”
    “以大华超市的实力,几个月就倒闭是不太可能的,即使要倒闭,也能挺上一两年,够咱们回本儿了。”
    曾浩田不是那种不接受新鲜事物的老顽固,这种零售模式在很多国家都成功了,说明人家是有狮子大开口的资本的。
    但有些问题,他得问清楚。
    “进入超市货架的每种商品都要交一万五,还是每个供货商交一万五啊?”
    钱运旺已经将细节打听清楚了,“每个厂商在进驻超市时,一次性缴纳一万五进场费,就像在银行开户似的,交了这笔钱以后,咱们厂就在超市里有户头了。在咱们的户头下,无论销售多少种产品,人家都不管。卖一种商品和十种商品,进场费是一样的,所以,咱们能提供的产品种类越多越划算。”
    “那咱们交了这一万五,岂不是可以把厂里的所有产品都放进去?连滞销的老肥皂都可以一起卖?”
    钱运旺说不出个所以然,但狄思科是了解详情的,解释说:“超市里采取末位淘汰制,卖得不好的产品会被直接淘汰,人家不可能让这种滞销品占用货架资源。”
    “这个端头费和堆头费是怎么回事?”曾浩田指着价格单上的名目问。
    这价格单上列出了近十项收费项目,广告费、海报费、促销费之类的,他都能猜个大概。
    但这端头和堆头费就让人费解了。
    “端头费就是把产品陈列在货架的两端,面向过道,人流量大,咱们产品的曝光度也高!堆头费就是单独把咱们的产品堆在桌面或地上,作为主推产品。”钱运旺怕他心疼钱,忙说,“这个费用不是必选项,可以根据咱们的实际需求选择。”
    柳勇:“……”
    这港商可真会赚钱呀!
    国营百货商店里,也有货架位置之争。
    但是厂商只需要跟商店领导或售货员搞好关系,就有可能把产品放上最好的展位。
    人家港商可到好,谁想要好位置,就用真金白银来换。
    几人对着那张价目表讨论了一上午,在价目表的堆头费、端头费、广告费、促销费前面画了对钩。
    这些费用都是每半个月缴费一次的。
    趁着超市刚开业,他们可以花钱购买几个好位置。
    但是开业赞助费、进场费之类的费用,在曾厂长看来就是宰人的项目,他不想交这笔钱。
    “咱们厂这个月的情况好了点,但大多数货款还没回笼呢,现有的钱还得省着花。能不能想办法把这个什么进场费抹掉?”
    柳勇是老供销了,当即就有了两个主意:“第一,可以跟超市方面谈一谈,用货品的供货价抵扣进场费,咱们可以选一款利润最高的产品抵给他们。这样的好处是不需要交现金。”
    “第二嘛,就是交给他们一万五的现金,但是需要他们额外附赠两个超市广告位给咱们。大华超市我去过了,门口还有好几个广告位空着。”
    曾浩田问:“超市的招商情况怎么样?合作的厂家多吗?”
    钱运旺回忆道:“他们一边打开业广告,一边打招商广告。昨天我去超市里看了,货架空着一大半,但是采购副经理说,已经有好多外资品牌和合资品牌与他们签订合同了。”
    大型超市在国外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那些跨国品牌对这种零售模式很熟悉,掏钱也掏得痛快。
    反观内地厂商,对新事物不熟悉,又有那么高的进场费挡在前面,很多厂家都望而却步了。
    狄思科心里早就有个模糊的想法,跟几人稍稍透露,便让大家眼前一亮。
    曾厂长一拍大腿说:“这个办法好,要是能谈得下来,很快就能让那几个停产车间重新复工。哪怕不能减免入场费,咱们也干呀!狄厂长,你对这个项目有多大把握?”
    “没什么把握,这还只是咱们一厢情愿的想法。”狄思科思考片刻说,“大华超市在三天后就要印刷特惠商品宣传单。先尽量用柳科长的办法,以供货价抵扣进场费,让产品上了这个宣传单再说。另一笔生意,咱们慢慢跟他们谈,最好能把进场费免了。”
    *
    厂里把进驻大华超市的工作,交给了狄思科和柳勇负责。
    二人带着人分头行动。
    柳勇先去找采购经理谈进场费和开户的问题,狄思科则给合资公司的副总曲涛打了电话,想跟他谈另一个合作。
    然而,曲总如今水涨船高了,所有电话都是由秘书代接的。
    狄思科去合资公司的临时办公地点找不到人,就只能打电话约时间。
    即便如此,见面时间也是约不上的。
    曲总比领导人还忙,一竿子就把见面支到半个月后了。
    狄思科寻思,两人一起当领导秘书的时候,怎么说也共事过一段时间,这曲涛不至于这么不讲情面吧?
    他又尝试着给对方打了传呼,请对方抽空回话。
    这回曲总倒是回话了,只不过,客气地婉拒了狄思科的见面邀约。
    “曲总,你就算工作再忙,也是要吃饭的吧?”狄思科玩笑道,“我知道你现在是大忙人,不占用你的工作时间,找个午饭或者晚饭时间,一起吃个饭总可以吧?”
    “小狄厂长,我现在是真的抽不开身!第一家超市还没营业呢,第二家超市已经在建了,现在第三家超市又开始选址了。我最近天天在工地,吃喝都是在工地上跟工人们一起解决的!”
    “嚯,既然忙成这样,那就改天再说吧,回头我弄点汽水啥的,去工地上慰问慰问曲总。”狄思科跟他寒暄着,在心里轻嗤一声,就放下了电话。
    不见就不见,有啥了不起的!
    曲涛放下电话以后,默默抽了根烟。
    他一方面是真的很忙,另一方面,也确实不想跟狄思科见面。
    狄思科刚来集团的时候,职级比他低半格,见面得喊他一声曲主任。
    如今人家升副处了,虽然日化厂的工作环境远不如集团,但毕竟是两千人大厂的副厂长。
    而他呢,兜兜转转好几年还是科级干部,给领导当秘书赚不到什么钱,最终还是为了钞票下海来合资公司了。
    面对狄思科时,他总是心情复杂。
    要不是当年被媳妇闹去公司,他主动辞去了综合开发三部的经理职务,就不会被狄思科捡了自己的漏!
    更不会有当下的局面。
    望着秘书为他续茶的动作,曲涛的心情又很快好转了。
    合资公司也不差什么,除了港方派来的那个姓许的经理有点硌牙,其他方面都很完美。
    最起码工资高,还有了为他服务的专属秘书!
    另一边的狄思科,已经跟硌牙的许经理约上饭了。
    吃饭的地点没有多高档,就在管歧珍大姑姐的川菜馆里。
    狄思科斯哈斯哈吃着菜,“许总,听说你老家是四川的,这家的川菜做得不错吧?”
    许捷竖起一个大拇指:“我在港岛长大,但父母都是四川人,这菜跟我从小吃到大的口味一样!”
    他吃惯了辣,比狄思科的情况好了许多,只在额头稍稍出了些汗。
    “那你嘴馋的时候,就可以来张姐的店解解馋啊!”狄思科问,“你以后就一直在北京工作啦?王生那边能离得开你么?”
    许捷点点头说:“王生身边有八个处理不同事务的秘书,不差我一个。”
    他其实不是王生的私人秘书,而是总裁特助。
    时机合适就会被派到分公司当一二把手。
    王生早就有意让他来北京负责合资公司连锁超市的项目,所以每次来内地出差的时候,都是他跟在王生身边。
    狄思科吃不惯辣,灌了两大杯茶水,才重新开口问:“听说大华超市已经为第三家店选址了?”
    许捷笑着颔首:“确实,狄厂长消息很灵通。”
    “大华超市的扩张速度可真快呀!”
    “时间就是生命,大华超市开业后,很快就出现大量模仿者。我们需要尽快树立大华在北京百姓心中第一的地位。”
    狄思科擦了擦嘴,笑道:“这也是我今天约你吃饭的目的呢!”
    “?”
    “在决定与何氏合作之前,我其实与好几家国际大型零售商联系过。”
    许捷理解地点头。
    大华超市背靠何氏,在港岛还算有些名气,但是与全球那些零售巨头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人家寻找合作对象,肯定首选更知名的。
    “虽然没机会与零售巨头合作,但我用心研究了很久他们的运营模式。其他的先不谈,光是拥有自有品牌这一点,就比大华超市要更有优势。我去过欧洲和美国的几家大型超市,发现很多食品和日化产品的包装上都印着他们的商标,而且价格亲民。因为物美价廉,很受普通收入人群的欢迎。”
    许捷默默听着,并没有打断他。
    “大华超市刚刚进入北京市场,销售额即将有一个爆发式的增长。如果合资公司可以利用好这个机会同时推出自有品牌的产品,那么吃到超市红利的就不只是缴纳高额进场费的厂商,同时还有咱们的自有产品,比如大华洗洁精、大华洗衣粉、大华肥皂、大华豆油,大华面粉之类的。”
    “你们在北京可以开三五家连锁超市,甚至接连开上十几家,但是开再多超市,合资公司的角色都类似于包租公,只是为众多产品提供一个卖货的货架。要是能趁此机会,发展自有品牌,合资公司的业务就更多样化了,发展潜力也是巨大的。”
    许捷年纪轻轻就能被王铮安提拔上来,必然是既聪明又有能力的。
    闻言,便笑着问:“狄厂长所在的日化厂,想为我们代加工日化产品?”
    “当然,”狄思科吹牛不打草稿,“我们厂是整个华北地区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日化用品生产企业。生产线和配方都是现成的,你们今天下单,我们明天就能出货。”
    许捷推了推眼镜,半是打趣半是认真地说:“我怎么听说,北方日化厂的好多产品都滞销了?”
    “哈哈,那都是老黄历啦!你去我们厂实地看看就知道了,每天来拉货的卡车不停歇。最近我们刚有一款小红帽儿童牙膏上市,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出货一百五十万支!”
    狄思科又叹了一口气说,“不过,说实话,我们厂有些产品确实存在滞销情况,但是产品在质量上完全没问题,主要是广告宣传不到位,而且产品包装有些落后了,需要更新升级一下。”
    趁着帮大华超市代加工的机会,升级产品包装。
    既能赚取加工费,又能扩大市场份额,还能解决厂里过剩的生产力。
    简直是一举数得,稳赚不赔的买卖。
    许捷对狄思科的这个提议还是很感兴趣的,他即将长期驻扎北京,大华的长远规划也是需要他来筹谋的。
    自产自销自有品牌,是个可以考虑的路子。
    *
    许捷还需要时间思考,狄思科暂时没能拿到人家的代加工订单,但是他的这个点子免费送给许捷,帮厂里省下了一万五千块的进场费。
    自家工厂只需要缴纳端头费,堆头费和广告费即可。
    因着省下了一大笔进场费,曾厂长这回相当阔绰,打败好几个外资品牌,大手笔地买下了超市的最黄金促销位。
    专门用来摆放小红帽儿童牙膏。
    定价九块九的清洁套装,也混上了一个在大过道里的堆头展位。
    因着已经全城打广告多日,又到处分发特惠商品宣传册,大华超市试营业的第一天,就差点被消费者挤破了门槛。
    狄思科本想去凑个热闹,看到那拥挤的架势以后,也不敢往里进了。
    又灰溜溜地开着车回了厂里。
    当天晚上他就接到柳勇的电话,经过一天的抢购,大华超市的货架基本已经被清空了。
    现在正在闭店补货。
    日化厂的所有产品都卖得超出了预期,需要厂里尽快开仓送货。
    狄思科精神振奋,第二天正好是周日,大华超市的抢购热潮席卷京城,郭美凤看到广告以后,一直念叨着去买东西,所以他打算陪着老妈和媳妇去凑凑热闹。
    不过,第二天的火爆程度比开业第一天更甚。
    他瞧见那拥挤的人群,就头皮发麻,不敢往里挤了。
    “瞅瞅你这点胆子!”郭美凤让他留在原地待命,然后拉着儿媳妇,神色激动地冲进超市。
    狄思科被独自留在了大门口,他给自己买了根冰棍,就认真盯着大家的购物袋打量。
    发现有人抱着厂里的清洁套装出来,他这心里比吃了冰棍还舒坦。
    “狄厂长,您站在这里干嘛呢?”
    狄思科闻言回头,是牙刷厂的黄厂长。
    “等我家领导呢!”狄思科将还没喝的汽水递过去,“喝点吧?你怎么也自己跑来啦?等嫂子的吧?”
    “哪能呀!我是来谈业务的!听说这超市的生意挺火爆,我也想把厂里的牙刷送进来。”
    “哎呦,那进场费可贵了!”
    “可不嘛,我的乖乖,一万五的进场费,谁能受得了啊?要是几千块的话,我咬咬牙也就交钱了,一万五可不行。”
    狄思科随口问:“黄厂长,那到底几千的进场费您才能接受啊?”
    “两三千吧,顶多不超过四千,我们一把牙刷才卖不到一块钱。交了一万五的进场费,那得卖多少牙刷才能赚回来啊?”
    “哈哈,这有什么难的!我们厂已经交过进场费,开过户了。你们厂的产品跟我们的牙膏正好配套,您就跟我们捆绑着进来吧,走我们厂的户头。”
    黄厂长一脸惊讶,假意客气道:“那怎么好意思,哪能随便占了你们厂的便宜呢?”
    狄思科“嗯”了一声,将剩下的半根冰棍啃干净,才在对方期待的目光中说:“这事儿我得回去跟厂长商量一下,让你们白用我们厂的账户不太现实,毕竟也是花了不少钱的嘛,职工们可能会有意见。但是凭咱这俩厂的关系,要是跟您收两三千块钱的进场费,也没啥意思!我们厂现在还真不差这两三千块。”
    “就是就是!”黄厂长吹捧道,“你们小红帽儿童牙膏全国热销的事,谁不知道呀!”
    狄思科琢磨片刻说:“要不您就送价值两千五百块的儿童牙刷给我们吧。我们卖牙膏的时候,附送一把牙刷,算是对消费者的回馈,顺便也能帮你们厂带一带牙刷的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