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别问我谁是迪斯科[八零] > 第101章
    郭美凤觉得, 她这辈子最大的缺点就是太要面儿了。
    凡事都讲个周全体面,反而经常让自己吃亏。
    她望向堂而皇之坐在自家客厅里的王铮安,不由暗自感慨, 这可真是脸皮厚吃个够, 脸皮薄吃不着啊。
    上门即是客, 人家提着礼品登门做客,她实在找不出理由拒绝对方进门。
    王铮安抿了一口香气扑鼻的茉莉花茶, 笑着说:“大姐, 您爱喝茉莉花茶的喜好,几十年都没变过。我记得美云第一次带我去您家的时候,您给我喝的也是茉莉花茶。”
    郭美凤耿直道:“茉莉花茶便宜又好喝,我喝了几十年,再换别的已经喝不惯了。”
    美云从小就跟她这个姐姐关系最好。
    当年老郭家只有她们两姐妹在城里生活, 美云平日住校,假期的时候就来姐姐家改善伙食,帮姐姐带带孩子。
    她跟资本家少爷谈对象的事,一直瞒着身在农村的父母, 只偷偷摸摸透露给了郭美凤这个姐姐。
    那会儿城里正鼓励自由恋爱, 尽管郭美凤担心齐大非偶,但是有了自由恋爱这个幌子在, 她并没强烈反对,只让妹妹找时间把对象带来家里做客。
    王政安家中住着五进大宅,有厨子和保姆照顾日常起居,第一次进入老狄家那间比自家保姆房还逼仄的屋子时,虽已尽量掩饰, 却仍显得格格不入。
    不过,年轻气盛的资本家少爷对环境适应得很快, 一边与笨嘴拙舌的老狄聊片场和电影,一边灌了半壶茉莉花茶。
    据说那是他第一次喝这种花茶,大赞郭美凤选茶有品位。
    她当时觉得资本家少爷的日子也不过如此,竟然连茉莉花茶都没喝过!
    后来对方每次上门,她都用茉莉花茶招待人家。
    时过境迁,每每回想起那段时光,郭美凤都觉得好笑和后悔。
    以王政安的家境,恐怕只有在她家才能喝到这种几毛钱一大包的茉莉花茶了。
    彼时她要是坚决反对两人自由恋爱,少请资本家少爷来家里喝茶,兴许美云还能留在北京好好过日子。
    想起那些陈年旧事,郭美凤有些情绪低迷。
    她又给王铮安倒了一杯茶,打起精神催促道:“你不是说已经有了美云的消息吗?具体是什么情况?”
    门让你进了,茶也让你喝了,总该说到正题了吧?
    院子里不断有人进进出出,王铮安收回打量的视线,从上衣的内袋里翻出一张相片。
    “大姐,您帮着确认一下,这上面的人是不是美云?”
    这是一对年轻外国夫妻带着两个孩子在河边的合影,很寻常的黑白照。
    王铮安让她看的是这家人身后的一个长发亚裔女子。
    对方双肘支在河边栏杆上,只露出了一个侧脸,目光眺向河面不知在想什么。
    人像有点小,郭美凤拿着照片辨认了好半晌,也不太确定这人是不是美云。
    第一眼觉得像,可是看得久了,又有些拿不准。
    她印象中的美云还是二十出头的样子,身段婀娜,脸上有点稚气未脱的婴儿肥。
    照片上女人的侧脸与她有七八分相似,却瘦出了尖下巴,穿着浅色风衣和高跟鞋,看起来比她家美云成熟很多。
    “你从哪找到的这张照片?”郭美凤放下照片问,“知道拍摄时间和地点吗?”
    “十几年前,这家人去伦敦旅游,在泰晤士河畔,拍下了这张合照。”王铮安的目光在照片上缓缓描摹,语气迟疑道,“我刚看到相片时,直觉这就是美云,可是我又让人在英国发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寻人启事,竟然再没人能提供更多信息了……”
    若是美云真的去了英国,必然会有社交痕迹,他发了那么久的寻人启事,不可能找不到任何线索。
    郭美凤心里很乐意相信这就是美云。
    她和父母心心念念地寻找美云,无非就是想确定她是否还活着,过得好不好。
    “我觉得这照片里的人就是美云!”郭美凤斩钉截铁地说。
    王铮安没料到她会如此笃定,“您真的觉得她就是美云?”
    “就是她!”
    郭美凤平时挺烦那起子崇洋媚外的人,但她也承认老外的生活水平挺高。
    瞧照片里这姑娘的衣着打扮还怪时髦的,美云要是真的去了欧洲,日子应该过得不差。
    知道这些就可以了。
    “听说欧洲那些国家都可小了,各国人民经常互相乱窜,万一美云已经去了别的国家,你在英国当然找不到她了!”
    汤普森那个小棕毛就经常在欧洲各国到处乱窜,之前来她家做客时,跟她讲了不少在欧洲各国的趣事。
    王铮安颔首说:“我也考虑到了这方面的可能,已经让人去欧洲其他国家寻人了。”
    拿起那张相片再次端详少晌,郭美凤下定决心说:“欧洲那么大,要找人谈何容易!你能帮我们做到这一步,已经足够了,以后就别再费力寻找美云了。”
    “您不想找美云了?”
    “对,只要她还好好活着就行,见不见面,回不回家都没什么打紧。”郭美凤再次提起茶壶,为对方倒了杯茶,客气道,“你毕竟是有家庭的人,一直这样帮我们寻找美云的话,对你老婆孩子也不好交代。”
    王铮安沉吟着没言语。
    郭美凤还想说些什么时,院子里传来一阵嘈杂。
    没过多久,狄思科一边推门,一边喊道:“妈,我二叔二婶来了!”
    然而,瞧见端坐在屋里的王铮安时,他怔愣片刻,交代身后的小六先带客人去看孩子,便径自走进了客厅。
    “王生什么时候来的?”狄思科客气地与王铮安握手寒暄,“秘书说您最近在北京的行程被安排得很满,我还以为这回跟您碰不上面了!”
    “我刚来没多久,主要是来看望你母亲的。”王铮安笑容亲切,“听说你得了一对龙凤胎,恭喜了!”
    狄思科并不打算询问二人是如何认识的,郭美凤却主动介绍道:“王先生跟你小姨是朋友,最近刚有了关于你小姨的消息,就来通知咱们了!”
    “哦,”狄思科惊讶一瞬,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问,“您不会就是那位资本家少爷吧?”
    “……”
    “我就说嘛,怎么会有名字这么相近的人呢!原来还真是同一个人!”狄思科乐呵呵道,“没想到咱们竟然能有这样的缘分!”
    王铮安正想附和,咱们父子确实缘分不浅。
    却听这小子握着他的手继续道:“我姥姥姥爷都八十多了,还见天儿念叨您这位资本家少爷呢,每次想我小姨了,就要顺带着念叨您几句。”
    王铮安:“……”
    他自动自觉地把“念叨”换成了“臭骂”。
    可以想象郭家老两口有多恨他。
    “长辈间的事,不是我们这些小辈能掺和的,而且当年的情况确实比较复杂,”狄思科故作遗憾道,“您当年要是不去港岛,或者晚一年结婚,没准儿就是我们的小姨夫了!哎……”
    王铮安:“……”
    狄思科笑眯眯道:“不过,您已经娶妻生子了,我们再喊您小姨夫就不合适了,还是像以前一样称呼您王生吧。”
    “正该如此,”郭美凤认同地颔首,“我已经跟王先生约定好了,找你小姨的事暂时先这样,以后有机会再说。”
    狄思科拿起茶几上的相片瞄了两眼,感激道:“这样找人跟大海捞针没什么区别,王生能找到这些线索,一定是付出了大量人力物力的!”
    望着他与美云有七分相似的面孔,王铮安神色复杂地说:“我当年亏欠了美云,这是我应该还的。”
    狄思科端量着照片中女子的打扮,不接他的话茬。
    亏欠与否,那是他跟小姨之间的事。
    今天是个好日子,他一点也不想提这种扫兴的话题。
    “王生既然来了,就留下吃顿饭吧,今天是我家双胞胎的百日宴,”狄思科热情邀请道,“像您这样的贵客,我们平时想请还请不来呢!”
    王铮安特意选在今天上门,就是想参加龙凤胎百日宴的。
    狄思科两口子能生一对龙凤胎,是个很好的兆头,寓意着吉星高照。
    他正打算顺势答应下来,却听与美云几乎用着同一张脸的小子又开口了,“一会儿我姥姥姥爷,大舅二舅也该到了,正好让我姥姥也见见您!”
    “……”王铮安苦笑道,“要是被老太太见到我,一顿骂肯定是躲不掉的。我被骂不要紧,别搅合了孩子的百日宴。今天就算了吧,我改日登门去拜访二老。”
    他将自己带来的贺礼交给了郭美凤。
    是一对带着龙凤平安锁的金项圈。
    比红孩儿脖子上的那个还粗。
    郭美凤觉得这玩意只能当摆设,要是真给狄嘀嘀和狄嘀嗒挂到脖子上,八成会被坠得倒栽葱。
    得了如此贵重的贺礼,合该让人家见见孩子的,可是母子俩好像双双忘了这茬,谁也没提看孩子的话题。
    客人们马上就要登门,他俩只想把王铮安赶紧打发了。
    万一真的被郭家二老撞见,他家双胞胎的百日宴可就热闹了!
    他们这边正打算送客,门外的于宝塔和狄二婶却一人抱着一个哇哇哭的孩子走了进来。
    听到哭声,王铮安赶忙望向两个孩子的方向,问:“这是怎么了?是不是饿了?”
    于宝塔没认出这是哪家的亲戚,但他这人自来熟,擦擦额头上的汗说:“刚吃完奶呀,之前还玩儿得好好的,一言不合就哭上了。童童说让我来找小狄。”
    狄思科伸出手臂说:“来吧,把他俩都给我!他俩现在不爱让人抱着,得端着才行!”
    众人:“……”
    从没听说哪家孩子喜欢被端着。
    然后他们就瞧见这位年轻爸爸,跟端托盘似的,将两个孩子并排端起来放在身上。
    要是手臂上没把子力气,还真端不动这俩小崽。
    于童和郭美凤都试过,端不了几秒钟,手臂就开始酸痛了,她们都干不来这活儿。
    狄思科自己给闺女儿子养出的坏习惯,只能由他自己受着。
    两个宝宝穿着红衣和虎头鞋,被亲爹端好以后,果然渐渐收声不再哭了。
    狄嘀嘀还大方地送给爸爸一个无齿微笑。
    王铮安就坐在狄思科隔壁,近距离观察了两个孩子的五官后,悄咪咪在狄嘀嘀的虎头鞋上摸了摸。
    被狄嘀嘀轻轻蹬了一脚后,又转而去摸狄嘀嗒。
    狄二叔背着手在客厅里转悠,见孩子终于停止了哭闹,舒口气说:“这俩孩子不知道像谁,从后院哭到了前院,这也太能哭了!”
    “还能像谁,像老五呗!老五小时候就特别能哭!”
    二婶用手肘拐他一下,警告他不许乱说话。
    这老头子被赌场的人打断腿以后,走路有点跛。脾气也变得越来越古怪,什么话难听他说什么,完全就是一副老子不好过,大家就都别想好过的架势。
    二婶在家时没少为此跟他干仗,恨不得掏点耳屎喂给他,把他毒哑了!
    二叔无视媳妇的警告,自顾自地继续发表高论:“老五小时候哭是哭,但也没哭成这样啊!而且这俩孩子的长相跟咱家老五也不像,长得跟二毛子似的!”
    听了他这顿嚷嚷,二婶这个气呀!
    孩子太小还看不出像谁,但长了眼睛的人都瞧得出来,这对龙凤胎的长相有蹊跷。
    发色不深,眼睛还毛嘟嘟的,明显带着点异域风情。
    大家又不是瞎子,当然都看出来了,但是看破不说破,谁也没当着人家父母的面提过这茬儿!
    怎么偏偏只有你讨人嫌,非得把这层窗户纸捅破呢!
    狄思科夫妻俩其实早就帮孩子的长相找好了说辞。
    可是,不待他开口解释,他老丈人便跳了出来!
    “长得像二毛子,那是随了我们老于家!”
    于宝塔快被女婿这不靠谱的二叔气死了!
    说他外孙外孙女不像亲爹,这不是当着娘家人的面,指责他家童童作风有问题嘛!
    别说这孩子是小狄亲生的,哪怕真的是童童跟别人生的,他也必须让这俩孩子变成小狄的!
    他家童童有本事,这两年赚得盆满钵满。
    常有老古板会跑到他耳边嘀咕,让他劝劝闺女,还是别做那俱乐部和卡拉ok的生意了。
    她已经结了婚,要是还整天出入鱼龙混杂的歌舞厅俱乐部,多容易被婆家挑理!
    于童经营那种娱乐场所,每天面对的诱惑确实很大,于宝塔也不确定这俩孩子到底是不是姑爷亲生的,但他作为亲爹,必须在此时力挺亲闺女啊!
    他得帮闺女打消所有人的疑虑!
    二叔闻言便走近几步观察于宝塔的长相,嘟哝道:“我瞧着您长得不像二毛子啊!”
    于宝塔任由他打量,一本正经地说:“我们家祖上有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血统,这俩孩子的长相是隔代遗传,随了我们老于家!”
    王铮安:“……”
    一派胡言。
    狄思科:“……”
    他老丈人真是厉害了,血统还能胡编的?
    一竿子就把他家双胞胎支到新疆去了。
    二叔对少数民族的情况了解的不深,扭头跟二婶确认,“维吾尔族能跟汉族通婚吗?”
    二婶面无表情道:“你快闭嘴吧!人都被你得罪完了,我看你这顿饭还是别吃了!”
    *
    王铮安在郭家人上门前就告辞离开了,可是于宝塔却在这次的百日宴上发挥了巨大作用。
    他真的在不遗余力地替闺女辟谣!
    积极宣传自家的少数民族血统。
    他全程陪在外孙和外孙女身边,每当有人对孩子的长相产生怀疑时,他就及时将现编的家谱告诉人家。
    大多数人对于宝塔的说辞还是很信任的。
    毕竟人家是国画院的副院长嘛,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怎么可能在这种事情上撒谎!
    谎话被重复几遍后,越说越纯熟,一些不经推敲的漏洞,也被他随编随补渐渐完善了。
    由于他编得过于真实,连于童这个当事人都有点迷惑了。
    趁着人少的时候,她小声跟老爹打听:“爸,咱家祖上还真有少数民族血统啊?”
    “咱家是不是少数民族,你心里没数啊!”于宝塔恨铁不成钢道,“童啊,你以后做事靠点谱,让爸爸省点心吧!”
    于童:“……”
    她怎么啦?
    双胞胎的长相,有了亲姥爷的盖章,也算有了官方统一说法。
    大多数人对这种话就是听听,反正是别人家的事,连亲爹妈都不急,他们跟着急什么。
    然而,有个人却对双胞胎的身份深信不疑,而且特别羡慕。
    百日宴结束后没几天,彬彬就跑来北海公园问:“五叔,你说我的民族能不能改成跟狄嘀嘀和狄嘀嗒一样?”
    狄思科端着他家双胞胎说:“他俩是汉族,你们现在就是一样的,不用改!”
    “于爷爷不是说他俩是少数民族吗?”
    “……”狄思科任劳任怨地帮老丈人做扫尾工作,“只是有一点点这方面的血统,户口本上还是汉族。”
    彬彬继续打听:“那我能把自己的民族改成少数民族吗?”
    “不能,”狄思科问,“你要干嘛啊?”
    “我想去三叔他们初中上学,但我们小学不对口,要想去那所中学,必须得交借读费,或者参加文化课考试,少数民族可以减少一点分数。”
    狄思科疑惑道:“你不是有游泳特长吗?在区里取得了名次,就可以免试进入他们的游泳特长班了吧?”
    彬彬没什么精神地说:“我妈不想让我练体育,也不想让我进特长班,要想去三叔的学校,就只能进普通班。”
    “那你就在市里拿名次啊,到时候普通班和特长班随便选。”
    因着侄子有游泳特长,三哥早就将各种入学条件打听清楚了。
    他所在的初中是重点中学,教学条件十分优越,文化课成绩和体育成绩都很突出,要是能让彬彬进这所学校,万一把文化课成绩提高上来,以后也能多个选择。
    彬彬苦恼道:“我妈给我请了一个家教老师,补习数学和英语。她怕我还惦记当运动员,不许我去参加市里的游泳比赛了!”
    狄思科:“……”
    对于孩子的未来,主要还得听人家父母的。
    但是,大哥和大嫂这对父母在这方面并没有达成共识。
    之前为此吵过好几架,吵得最凶的时候,还闹到了郭美凤这里。
    清官难断家务事,郭美凤想让孙子选择自己喜欢的,可是看老三那样,又怕彬彬以后没出路。
    只能在里面和稀泥,把那两口子打发了回去。
    “五叔,你帮我劝劝我妈呗?”
    狄思科心说,这是教育理念的问题,怎么劝啊?
    但是被彬彬眼巴巴地瞅着,他又不忍心拒绝,“市里的比赛不是要在五月举行嘛,你先回去跟着家教好好学习,回头我找机会跟你妈商量商量!”
    彬彬大喜:“真的啊?”
    “嗯。”狄思科指了指墙角的铁盆说,“你先帮我把那两张尿布洗了去!”
    彬彬:“……”
    *
    大侄儿的请求,让狄思科有点为难。
    大嫂有自己的想法,而且不是轻易能动摇的。
    他一时半刻也想不出什么合适的办法。
    家里的事暂时没有眉目,单位那边克拉拉又交给他一份邀请函,是天津轻工业品展销会发来的。
    希望他能代表公司出席一下展销会,顺便看看那边的市场情况。
    经过两个月的广告轰炸和各种密集宣传,舒尔宝卫生巾在北京的市场已经渐渐打开。
    北京的销售工作可以按部就班地推进,销售部需要将目光转向外地市场了。
    天津距离北京不远,但狄思科不太想去外地开辟市场。
    家里的两个孩子还小呢,他要是去了外地,很可能一两个月都见不到孩子。
    狄思科暂时收下了邀请函,却还是跟克拉拉提议:“焦经理已经休息了两个月,我觉得她可能快康复了。要不拓展外地市场的工作还是留给焦经理负责吧?”
    尽管每月都有稳定四位数的收入,让他对这份工作充满干劲,但他毕竟是暂代的,时间一到还得从哪来回哪儿去。
    克拉拉没见过焦虹,对她也不熟悉,但她很喜欢狄思科的工作风格。
    闻言,便出言挽留道:“我觉得你更适合负责销售部的工作,为什么不一直留在宝莱工作呢?如果你能留下的话,公司可以为你提供一套三室一厅的住房!”
    狄思科:“……”
    他对能白拿一套三室一厅挺动心的,但是之前已经答应焦虹了,他只是暂代工作。
    咱不能出尔反尔啊!
    傍晚下班以后,他打算去探望一下焦虹。
    这位大姐要是再不来上班,他可能很快就要为三室一厅的住房屈服啦!
    然而,他刚推着自行车走出公司大门,便瞧见了王生的那辆黑色超豪华轿车。
    见他出现在门口,有个年轻人从车上走下来。
    “许秘书,王生找我有事?”
    “没有,我只是来替王生送份材料。”许秘书将一个文件袋交给他,“这是王生让我转交给您的!”
    狄思科握着车把,没去接那个文件袋,只是客气地问:“这里面是什么啊?”
    “这是王生在北京的一套房产,过完春节刚收回来的。他让我转交给您!”
    狄思科向后退了一步,摇头说:“无功不受禄,我跟王生无亲无故的,怎么能收人家的房子?”
    “王生说,这是他送给郭美云女士的,不过郭美云女士暂时下落不明。既然您已经被过继给了郭女士,这套房产就归您所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