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世子她有上亿负债 > 第46章 缺钱
    这条路郑栓子过去用脚丈量了无数次, 但这是他第一次架着牛车走这条路。
    牛车是团团配备。
    倒是也不怕他们跑了,如今户籍管理严格,而且选人培训时, 便已经筛选过了一次,留下的这些人都是团团可以放心之人。
    郑栓子摸了摸放在旁边的粗糙提盒,憨厚的脸上露出真切的笑容。
    这是他的午饭。
    这年头很多人为了省钱都是不吃午饭的,郑栓子过去也是。
    本以为团团给的钱已经很多, 却没想到, 他们招了两个厨娘,竟还给他们管午饭吃, 每人自备一个提盒,早上从仓库或者配送点离开时,就会带走提盒,路上饿了可以吃。
    菜色一般,但分量很大。
    他想, 中午少吃点,晚饭也是有了。
    不过——
    如今在团团上工, 若是底薪加分红数量不少,他倒是可以吃些好的。
    不,还是攒些钱以后娶个媳妇, 再生两个娃娃。
    想到这里,郑栓子咧开嘴,哼起不成调的曲子。
    岭村是京城周边一个很普通的村子,他们与京城的距离很尴尬,有个大半日的时间, 若是走路,恐要一整天才能走到京城。
    这也导致若非必要, 他们是不会进京的,东西也鲜少送到京城去卖,都是卖给一些跑商之人,他们有些厚道,有些却很心黑。
    近日,岭村百姓家的萝卜成熟,卖不大出去。
    萝卜这种东西价格本就不高,他们若是租车运到京城去卖,不仅麻烦,当日卖不完,还不知道要折损多少。
    挑担子进京城卖菜蔬,都是当日能打个来回的京郊村落,他们岭村不方便。
    所以,一直以来都是卖给来收货的商户。
    今年天气好,萝卜产量很高,岭村人都很高兴,一直盼着商户赶紧来收购。
    可是,等到萝卜都快烂了,他们也急得不行之时,商户才慢悠悠到来。
    而这商户一来便道:“今年萝卜产量都很高,京郊的百姓已经将萝卜销往京城,京城要不了这么多萝卜,我便是收了你们的,也没处卖去。”
    岭村人还指望着这茬萝卜钱过活,一听就急了——
    “那可怎么办?”
    “不能运到外地去卖吗?”
    “哎呀,大不了便宜一些嘛。”
    ……
    那商户闻言,这才道:“怎么可能运到外地去?那不是亏更多钱吗?从前朝开始,萝卜、番薯都是产量极高的作物,大雁朝到处都有,卖不上价的。”
    顿了顿,他这才幽幽道:“不过,若是价格便宜,也是可以。”
    听到这话,有萝卜快坏掉的农人急切道:“往年都是一文钱五斤,今年产量高,便一文钱八斤,如何?”
    然而,商户摇摇头,缓缓吐出一句:“一文二十斤。”
    话音落地,当即便炸开了锅——
    “一文二十斤?!”
    “那可不行,若是这个价格,都回不了本啊!”
    “対,不可以不可以,一文二十斤,这些萝卜都白种了,还要亏些种子钱和税钱。”
    “不可不可。”
    ……
    商户十分淡定,今年他故意晚来,不单单是其他地方萝卜产量高,还正是为了压价,如今这个时候,不卖给他又能如何?
    所以他冷漠道:“那若是不卖就算了,烂在地里吧。”
    说完商户便要离开,背影冷漠。
    其他人赶忙拉住他,七嘴八舌——
    “一文钱二十斤真的不行,这个价格真要亏钱。”
    “若不然一文钱十斤吧?”
    “刘大,你也行行好,加一些。”
    ……
    被称为刘大的人就是商户,他常年跑商,知道如何压价,这一只只粗糙的手、一张张皱巴巴的脸都没能引起他的动容。
    只因他知道,面前这些人只有他一个选择。
    若是今日他离开,按照现在这个市场,便是萝卜烂了,他们也找不到什么买家。
    就算能在地窖放些时日,可萝卜这种东西,谁能指望着只吃这个?
    这些农户需要钱。
    秋天一过就是冬天,若是不攒钱,过不了冬的。
    因此,刘大还是冷漠地咬死这个价格。
    岭村的人都慌了,他们的脸上带着无助,一双双茫然地眼睛看向其他人,像是试图找到其他解决办法。
    今年萝卜增产是一件好事,岭村人很高兴,可他们枯黄脸上的笑容终究没能维持太久,收购价対农人而言,是能不能活下去的根本。
    村长颤颤巍巍出来说话,也是带着哀求:“刘大,十五斤吧……”
    十五斤勉强能回本,这便是他们如今最坏的打算。
    刘大摇头:“不行,二十斤。”
    有一个年轻小伙子将锄头扔在地上,猩红着眼睛,“那就不卖了!”
    萝卜是他种下,手上的一个个水泡是他拔萝卜时勒出来的,今年天气好,萝卜长得好,可他们也都晒得更黑,累得更狠。
    若是贱卖,竟还要亏不少。
    如何能够?
    这就是农民,在他们许多人的眼中,他们不会考虑时间与人力成本,只要能收回成本,再赚一点点钱,那这活就不亏。
    ——人力许多时候,是最廉价的东西。
    刘大转身便走,“既然不卖,那就算了,反正今年萝卜多,不缺货源。”
    村长巍巍颤颤伸出手,拉住他,也有一些眼神麻木的老农拉住他,他们年岁大了,见过了不少事情,这样的损失……也不是没有过。
    村长:“总是要卖了买其他东西……日子还得过,二十便二……”
    “哒哒哒——”
    这时,牛蹄声响起,一辆牛车缓缓走来。
    众人下意识看过去,随即便是一怔。
    “那不是郑栓子吗?他怎有了牛车,又换了这么身衣服?”
    “是有好久没见到他。”
    “我还当是他去别的地方做货郎了。”
    ……
    说话间,郑栓子便已走近,他比村人们上次见他时胖了点,而且精神气很不一样,整个人都变得让他们不敢认。
    郑栓子:“哎呀,今日人怎这么齐?”
    有人便好奇问道:“郑栓子?你不做货郎了?怎换了这身衣服?”
    郑栓子下巴一抬,咧嘴傻笑,“我如今是团团的一员,不再是货郎,而是乡野送货员与采购员,专门负责卖东西与买东西。”
    ——那还是货郎。
    有人虽然没太听懂,但还是如此理解。
    村长收回视线,看向刘大,货郎不重要,他们还没卖到钱,怎么买东西?而且按照这个价格,今年也不敢添置什么东西了。
    他已经决定卖。
    然而他们当中那个扔掉锄头的年轻男人问郑栓子:“你收什么东西?收萝卜吗?”
    这本只是绝望一问。
    然而郑栓子立刻点头,依旧是一脸憨厚,“我们团团的股东们说,如今乡下很有些果蔬滞销,我们团团要尽量想办法帮忙解决。我今日的任务主要便是收萝卜,今年萝卜产量高,所以价格得压一压,是一文钱八斤,你们要卖吗?”
    “多少?!”
    “一文钱八斤!!”
    “天啦,卖卖卖,我们全都卖。”
    “栓子啊,你说的可是真的?”
    ……
    刘大黑了脸,阴嗖嗖道:“萝卜可有不少,你们真要一文钱八斤收,我这边可是一文钱二十斤。”
    这话就有些阴毒了。
    若是其他商人听到,肯定也是要压价的。
    农人们神情立刻不好看,村长咬牙:“一文钱二十斤我们是不卖的,栓子你若是要,我们就一文钱十五斤如何?”
    郑栓子摇头。
    众人心中顿时咯噔一下,原本脸上的欣喜立刻淡去。
    看来今年只能卖一文二十斤了……
    哪知道郑栓子翻开手上的册子,一板一眼说道:“团团今日给的收购价就是一文钱八斤,我没办法给加价,也没办法压价,我得按照册子来。”
    咦?
    还有加价的?!
    顿时,这些农人们不再围着刘大,全都围着郑栓子,满脸激动,伸出手拉住他,似乎害怕他跑掉。
    “太好了,一文钱八斤,我们全都卖。”
    “可要给你送到哪里?你这牛车也拉不完呀。”
    “栓子你可真是个大好人。”
    “走走走,去我家吃点东西。”
    ……
    然而郑栓子一本正经摇头,“不行的,团团给我们发了饭,不能在外随便吃饭,否则就算是收贿赂。不是我人好,是团团人好。”
    有人这时问:“团团究竟是什么?”
    郑栓子给他们详细解释了团团,他的眼神十分感激,村人们听完,自也是十分感激。
    “我听说过容世子名声,还曾经去福禄庄外面看过烟花。”
    “我上次进京看过福禄轩的热闹,那是个很有本事的人。”
    “也是个很好的人,还有那些世家公子们,这个团团的目标竟然是便民惠民,真是些好人啊。”
    “也是呀,他们费时费力做这么一门不赚钱的生意,自然是为了做好事,这可真是救了我们的命。”
    ……
    郑栓子这时又道:“我们不单单收购萝卜,鸡鸭鱼瓜果菜蔬,我们全都要。只要团团还在,以后有类似于萝卜这种滞销菜蔬,我们团团都会收购。从京城带来的东西,价格也都很实惠,不会比货郎的价格高。”
    闻言,有老人噗通一下跪在地上,激动感谢:“太好了,太好了,谢谢……呜呜呜。”
    辛辛苦苦种出的东西可能卖不上价、一年的辛苦打了水漂,这是这些农人们最害怕发生的事情。
    如今出现一个团团,愿意如同这萝卜一样,收购他们卖不出去的作物。
    这对于他们这些老农而言,无异于天大的好事。
    也是最大的功德。
    郑栓子吓了一跳,赶紧扶他起来。
    他理解这些人,因为他曾经也是这其中一个。
    只是收购萝卜吗?
    不,那是给了这些性命不值钱的农人们一条活路。
    郑栓子红着眼睛,深吸一口气,扬声道:“萝卜全都收购,但我需要几人与我一起送到京城,虽然没办法给多少铜板,但管吃管住,等萝卜全部送过去,在一人给五文钱辛苦费。”
    村长忙摆手:“使不得使不得,你们肯一文八斤买走,我们本就要帮忙送货,况且你们已经管了饭,也不担心今晚宵禁在京城没地方住,明日他们结伴便回来了,哪里还要什么钱?”
    郑栓子:“这是团团的安排,我们执行便可,到时还需要大家帮忙卸货。”
    顿了顿,他补充:“最好去的人都是愿意在团团上工的,表现好,也有可能被团团留下,团团待遇极好。”
    顿时,许多人眼睛都亮了。
    “我我我。”
    “我要去,带上我。”
    “我力气大,一定带我。”
    ……
    看着那些年轻力壮的人争先恐后,村长笑眯了眼,转头対其他同样满脸笑容的村人道:“还是快快去给萝卜过称,大家都帮帮忙。”
    至于刘大,早就已经偷偷离开了。
    几日后。
    京城团团外送员喊道:“领货了。”
    “来了来了。”
    “今日可以预定什么?有没有好东西?”
    “対,快给我们念一念名录。”
    ……
    那外送员打开册子,扬声念,其他人一边听,一边注意价格,顺便思考自己要购买的东西。
    外送员:“……近日团团进了一批萝卜,一文钱七斤,若是要赶紧预定,若是不要,大半就要做成萝卜干。这是团团工坊自产萝卜干,诸位可以先品尝,若是喜欢可以预定,价格实惠。”
    “粗布今日有些贵,先不买,陶罐价格实惠,我看看多大。”
    “竟然还有石榴,而且这么便宜,我先来五斤!”
    “萝卜倒是和城中来的农户价格差不多,农户那边可以挑,团团这边方便,我想想到底买哪儿……”
    “这个萝卜干味道好,好辣,可以下饭,价格也实惠,给我预定一些。”
    ……
    街口热闹了起来,众人交头接耳,又热闹又高兴。
    荣亲王府。
    王府管事将账本送到王妃那里,压低声音:“今日团团送了不少菜蔬过来,价格极为实惠,这是那萝卜干,团团外送员留下一碟品尝。”
    王妃尝了尝,点头,“多买些,这个可以放,价格又实惠。”
    管事认真应下:“好。”
    随即,她真心感叹:“自从有了团团,府上开支省了一大截!”
    原本他们是看不上什么团团的,但奈何府上银两捉襟见肘……
    又一日。
    外送员送完货后,一边走街等预定,一边拉着板车喊道:“收旧衣服,旧家具,旧锅碗瓢盆啰——”
    “哎呀,这些东西可以卖钱呀?”
    “我家有要卖的,之前买的那些麻布不错,原来的麻布衣服就用不上了。”
    “我家要卖!”
    ……
    愉亲王府。
    嬷嬷压低声音:“今日团团还回收旧东西,包括旧衣服等。”
    拿着账本,已经抠得不能再抠的王妃眼睛一亮,立刻站起来,压低声音:“快去搜罗些主人们废弃的衣服,还有要丢掉的东西都问问团团收不收,悄悄卖给他们。”
    “好嘞。”
    王妃露出笑容,“团团能省钱,还能有笔进项,着实不错。”
    张府。
    张长言与张长行对视一眼,都看向了対方的衣服。
    随即,又一齐看向屋内的家具……
    第三日,各个村中。
    “卖旧衣服、旧家具、旧锅碗瓢盆啰——价格实惠,已经检查浆洗过——”
    “多便宜?”
    “哎呀,竟然这么便宜。”
    “到底是旧的……”
    “拆下来重新做呀,不比买新的划算吗?”
    “哎哟,竟然还有绸缎?这价格多少?”
    “这么便宜?!我要买,回去多洗洗做衣服,这可是麻布价格的绸缎呀。”
    ……
    同时,京城中。
    团团外送员:“招临时工啰,浆洗衣物、打理家具、处理回收物……每日二十至四十文,日结!”
    “哎呀,这伙计可以。”
    “大娘,快来,他们也招女人。”
    “我我我,我要去。”
    “要做多少日活计?”
    ……
    又一日。
    团团外送员在京中各坊喊道:“今日有一批手工活派发,快来看看自己能做什么,接活了!”
    “来了!”
    “天呀,竟然还要收荷包呀?价格还不错哎。”
    “这是什么?怎么做?可以教一下吗?”
    “鞋底也要呀,竟然还有教做法?!”
    ……
    团团外送员在各个村中喊道:“今日有一批手工活派发,收购箩筐,收购草鞋,收购……”
    “哎呀,来了来了。”
    “团团,等等我爹,我爹箩筐编得最好。”
    “要多少要多少?”
    ……
    团团在最短的时间,以一个极其可怕的速度,渗入了京城以及周边各村百姓的生活。
    这才多久?
    许多人竟已经离不开团团,许多人竟越发理解团团的好。
    某个巷子当中。
    烛光下,一个年轻妇人正在纳鞋底,一小娘子走了进来,压低声音:“阿娘,天已经晚了,你快别做了。”
    她娘仰起头笑了笑,“我把这个做完就好。”
    小娘子叹口气,上前去帮她阿娘。
    她娘一边做鞋底,一边说道:“等鞋底交给团团,领到了手工费,我便给你做身新衣裳。”
    “阿娘,我穿麻布就可以,阿娘还是给自己买些东西。”
    “你莫要操心,如今日子越来越好过,你阿爹也当上团团搬货员,最近虽是夜班,却是还有夜班补贴,咱们家日子会越来越好过的。”
    “阿娘,团团真好。”
    “是容世子、裴世子、裴二公子他们这些人好。”
    “能想到我们百姓的贵人们,都好。”
    ……
    百姓们在笑,农人们在笑,经济流通,商户们也在笑,唯有世家公子们要哭了。
    关梦生:“你再少个三文钱,如何?”
    商户苦着脸,猛摇头:“不行不行,不能再少了,这价格已经是薄利。”
    关梦生:“薄利多销,哎呀,你还有利,再让一点嘛,再少两文钱如何?”
    商户:“……不行。”
    关梦生:“那一文?”
    商户:“……”
    另一个商户也遇到了“难题”。
    “好了,你们团团这批货备好,一共是一百五十六两二钱五十文。”
    一世家公子:“哎呀,佟掌柜我们都是老熟人了,抹掉零头嘛。”
    商户:“那便抹掉五十文。”
    世家子:“要不,把那个二钱也抹了?”
    商户:“……”
    世家子:“佟掌柜你知道的,我们团团几乎没有利润,真的太难了,你就把二两抹掉吧。”
    商户:“……”
    世家子:“这是我们团团自产的萝卜干,佟掌柜拿着吧,就给咱抹了零。”
    商户:“……要两罐。”
    一开始,他们面对世家子也很是忐忑。
    后来……
    双方的脸皮都在拉扯中逐渐变厚,且有越来越厚的趋势。
    -
    钱到用时方恨少,这团团一旦开始,这群世家子们就知道什么叫做无底洞。
    他们若是不掰扯这一文两文,这一钱二钱,就会亏本。
    而一旦亏本,他们就要贴钱。
    也因此,这群世家子们简直抛掉了脸皮,疯狂拉扯,努力节约那一文两文的钱。
    可看到团团发展——真是痛并快乐。
    裴承诀面无表情合上本子,吩咐:“那点剩下的、不新鲜的菜蔬也不要丢掉,人能吃的就三到五折卖出去,人不能吃的就一折卖给养猪户。”
    他身边的小厮:“……”
    ——小厮亲眼见证他们家裴二公子,从风光霁月、不沾俗物,变成眼前这个,面无表情盘算着坏掉的货物处理方式,甚至淡定说出“养猪户”三个字。
    他们裴二公子能知道这个,就很神奇!!
    还有一个人有同样的感受,那便是裴关山身边的小厮。
    裴关山在团团工厂走来走去,皱眉——
    “小心点,这些辣椒不要撒在地上,那就浪费了,接着些。”
    “这果干怎么回事?果核还没剃干净啊,上面明明还能削下一片。”
    “还有这,你们看看……”
    ……
    小厮:“……”
    -
    这一日辛苦结束,容昭与裴承诀、裴关山会面。
    新晋“京城三杰”坐在一家极为普通的面馆中,简直让这家面馆都亮了起来。
    裴关山面无表情,“容世子,你就请我们吃这?”
    裴承诀也露出一脸无奈,“你明明有福禄轩,为何不带我们去福禄轩吃?”
    容昭一脸淡定笑道:“倒不是我舍不得,而是福禄轩需要提前定位置,咱们这次见面约的急,没有位置呀。你们别小瞧这家面馆,很好吃的。”
    主要是便宜,主要是福禄轩贵。
    两人叹口气,到底还是饿了,纷纷拿起筷子。
    裴关山:“总要有个菜吧?”这是他最后的倔强了。
    容昭:“放心,我带了。”
    说着,她掏出一罐子萝卜干。
    两人:“……”
    商量完正事,吃饱了,三人各自打道回府。
    裴关山吩咐:“给我送一份夜宵到房中来。”
    过了一会儿,丫鬟端来一碗清粥、一个馒头,以及……一叠萝卜干。
    裴关山:“……”
    萝卜干,萝卜干,萝卜干,真是走哪儿都是萝卜干!
    尤其是他还负责生产萝卜干的团团工坊,他发誓,他真的再也不想看到萝卜干。
    ——这日子到底什么时候是个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