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就算是杨戬也不能把我怎么样 > 第108章 大结局(上)
    杨戬跟随元始天尊来到了娲皇宫。娲皇宫宫门大敞,女使在门口道:“天尊、真君,娘娘在内殿等候一位。”
    娲皇宫的内殿,不似玉虚宫那般恢弘壮丽,而是更偏古朴典雅。一张长案铺开,女娲身披一件黄褐色羽衣,端坐于首位,两侧分列客席,太上老君、通天教主,乃至于玉帝,都已落座其间。
    瞧见二人来了,女娲微一点头,道:“不必多礼,直接坐吧。”
    杨戬沉默落座。
    玉帝试探开口:“数千年不见娘娘,不知今日是为了何事,将我等召集在此?”
    “今日召五位前来,其中四位,想必心里也已有数。”女娲道,“至于昊天你,以前不知,今日就知了。”
    玉帝一愣。
    女娲:“你可还记得当初为何封神?”
    玉帝答道:“自然记得。三千年前,共工祝融交战,共工大败,怒触不周山,以致地覆天翻、生灵涂炭。尽管有娘娘补天,结束了这场大乱,但这期间天庭折损众多,休养生息苦撑近千年,仍难以为继,才最后决定册封新神。”
    女娲道:“封神之战,本座参与不多。娲皇宫闭门谢客多年,非是本座避世而居,乃是本座精力耗尽,须得休养元神,因此不得不闭关长眠。而今日本座出关,也并非是元神大好,而是本座意有所感,天下大劫将至,不可不出面应对。”
    玉帝面色一凝:“不知是何大劫?”
    太上老君叹息解释:“昔年共工大败于祝融,逃至不周山下,因心气难平,怒触山柱,欲叫天下陪葬。然众神众仙力挽狂澜,他看在眼中,知晓计划落空,心有不甘,因此于身陨之前立下诅咒,三千年后,再见分晓。”
    玉帝大惊:“还有这等事?我怎不知?”
    “共工立咒之时,你不在场,自然不知。”
    “共工也不过一水神尔,此咒当真会应验吗?”
    元始天尊道:“共工乃古神,绝非后世所封之神,他之神力不可小觑,你天庭如今的神仙,不可与之相提并论。”
    通天教主接话:“但毕竟他已身陨,不似凡人可入轮回,虽口出狂言,也不知是否应验、又如何应验,因而这桩秘闻,才不曾流传出去,以免人心惶惶。”
    玉帝看了看众人平静的神色,最后盯着杨戬:“莫非你知道?”
    杨戬:“我知道。”
    玉帝不快:“为何连杨戬都知道的事情,我却不知?”
    太上老君道:“此前不曾告知于你,乃是因为你天庭人多口杂,若为一个不知是否应验之诅咒,大张旗鼓,闹得天下不安,是为不妥。但如今既然女娲娘娘都已有感苏醒,想必这共工之咒,定是要应验了。回去后,你也该召集各路神仙,共商此事了。”
    元始天尊道:“杨戬之所以知道,是因为他身负重任。天地之极,弱海之上,鸿毛不浮,飞鸟不度,后辈之中,论及御水之能,无人可以望其项背。倘若诅咒应验,又是一场浩劫,弱海一旦涌入人间,后果不堪设想。可驻守弱海者,唯杨戬尔。”
    “什么?”玉帝又是一愣,“杨戬竟能压制住弱海吗?”
    当年水神共工身陨,陨落之处,生出一片汪洋大海。此海表面汹涌,内里一团死气,活物入海,只有一个下场,那就是永坠海底,不知所踪。女娲将其命名为弱海,从此划为天地禁域,闲杂人等,不可靠近。
    女娲看着玉帝:“宫中女使告诉本座,在本座沉睡的这段时间,人间兴亡更迭无数,皆在合理范围之内。唯有近年,自唐灭亡,动乱不断。此种动乱,不止人祸,更因天灾。昊天,你难道就不曾意识到其中问题吗?”
    玉帝:“怪不得!已经有数次龙王来报,明明是按着御旨下雨,有些地方却干旱频频,有些地方却洪灾不断,我还当是天地气运轮转到此,天庭神仙违抗不得,谁能想到,竟是有共工诅咒的原因?诅咒尚未降临,便已如此,真当降临时,又该是何等情形?”
    通天教主说:“娲皇宫闭门以来,本座与老君、元始也时常推演这共工之咒,只是时间未到,除了提前安排人手,也做不了别的什么。本座教中尚有些未被封神之弟子,各有所长,今日之后,正好安排出去做事。”
    五人又围绕诸般细节仔细推敲了一遍,等尘埃落定之时,已过去数十个时辰。
    玉帝道:“护山防山崩,疏水防水决,驭兽防兽变,这些人力可及之事,都好说。唯有一点,倘若天穹再裂,又该以何作补?”
    女娲道:“你不必操心这些,安排好你手下的神仙,审时度势,灵活调度,才是当务之急。”顿了一下,又道,“本座听闻,这些年来,你掌管天庭,有所懈怠。往事不咎,但如今事态紧急,你好自为之。若是天下再遭劫难,你这天庭,难道还要再来封一次神吗?”
    玉帝额头微汗:“昊天明白,必不敢让娘娘失望。”
    共工诅咒,已成必然,玉帝急着去召众神仙议事,三清也亟需安排教中弟子出山,以应这即将到来的大劫。
    杨戬起身,正欲随元始天尊离开,却听女娲道:“杨戬留下。”
    杨戬便又默默坐了回去。
    待到殿中只剩他一人,女娲方问:“方才为何一言不发?”
    杨戬道:“前辈议事,杨戬不敢插话。如有安排,应下便是。”
    女娲看着他:“你和妲己的事,女使同本座说了。”
    杨戬垂眼不语。
    “妲己之事,确是本座疏忽。”
    “娘娘不必对我解释这些,若是有机会,可与妲己当面对谈。”
    “好,那我们先不谈她。”女娲道,“其实今日,也不过是本座与你第一次见面。犹记得第一次见你时,你还是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本座当时问你,倘若有朝一日大劫真至,你当如何,你还记得当时是怎么回答的吗?”
    杨戬抬起眼,平静地说:“为天下苍生,杨戬何惜此身。”
    女娲:“你还漏了一句。”
    杨戬继续道:“然,也要这天下,能拿得去杨戬此身才是。”
    女娲:“这话,你现在还说得出口吗?”
    杨戬没有回答。
    那时候他堪堪千岁,封神还未开始,他是所有人眼中的天之骄子,是令师弟们心悦诚服的首座大弟子。前途无限,风光无两。他自己也很清楚这点,虽尽量表现得谦虚礼貌,但举手投足间,总归会不自觉地泄露出一丝锋芒与傲气来。
    哪吒一向是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有一天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听说弱海之上,鸿毛不浮,飞鸟不度,便怂恿着杨戬一起去看看。杨戬道:“那是禁区,要去你自己去。”
    哪吒说:“哼,前几天不是刚靠着你那点御水之术,偷袭赢了我?你若真的厉害,怎么不敢去弱海?弱海不也是水吗?”
    弱海不也是水吗。这句话说动了杨戬。他那时年轻气盛,众弟子中没一个打得过他的,他一边隐隐有点自负,一边又觉得自负不可取,必须得给自己找点困难,清醒一下头脑才行。
    于是他和哪吒偷偷地去了。
    愈接近弱海,愈能感觉到周遭的低压。除了翻滚的海浪声与呼啸的风声,其他的,什么也听不见。这里没有植物,没有动物,海岸上只有裸露的不毛之地。
    天是灰的,海也是灰的,和他印象中的海完全不一样。
    两个人继续向前,想往海面上去,却被一堵无形的屏障挡住了路。
    杨戬说:“恐怕是上面布下的禁制,就是为了防止我们这些人进去。”
    哪吒有点失望:“那也太没意思了。”
    杨戬:“想办法解解看。”
    两个人花了一个时辰,穷尽毕生所学,终于把这道屏障破了个口子,钻了进去。
    哪吒立在半空,对着脚下的弱海左看右看,终于掏出一片早已准备好的芭蕉叶,丢了下去。
    巨大的芭蕉叶甚至连浮都没有浮一下,就宛如一个千斤坠一般,快速地插入海面,直接沉了下去。
    哪吒一惊,但他不信邪,掏出自己的混天绫,打算像搅翻东海那样,也搅一搅这邪门的弱海。
    杨戬还未能开口阻止,混天绫一端便已浸入了弱海。
    几乎是瞬时,混天绫以急速下沉,绷成紧紧的直线,直接把哪吒拽入了海中。
    “哪吒!”杨戬惊叫一声,海浪却转瞬吞没了哪吒的身影。
    来不及多想,他直接一刀斩下,生生将海面劈出一道裂口来。
    浊浪排空,他终于瞧见了正在下坠的哪吒,当即飞身潜入裂口,趁着海浪尚未重新合拢,拉着哪吒,冲出海面,冲破来时的屏障,齐齐跌倒在荒瘠的海岸之上。
    一切就在电光火石间发生,杨戬再回头望去时,便见弱海宛如动怒一般,掀起了更大的风浪,有高耸的漩涡反卷而起,仿佛要将天空都吞噬。
    “走!”他拉起就哪吒就逃。
    哪吒一边驾云,一边惊魂未定道:“吓死我了!刚刚那个芭蕉叶都没我沉得这么快!幸好我及时闭了七窍,要不然我喝一口弱海的水,不完蛋了!”
    他又打开乾坤袋检查了一下,确认自己在海下挣扎着收回的混天绫上,没有沾染一滴弱海水,这才勉强放了心。
    两人一回到阐教,便被守在山门口的玉鼎真人和太乙真人一顿痛骂,骂完了还不够,还得去玉虚宫找元始天尊解释。两人这才知道,原来弱海上的禁制是女娲娘娘所设,他们这一破,直接惊动了女娲娘娘。
    两个人在元始天尊面前讲完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也认了错,哪吒由于是主犯,被罚去面壁思过一个月。看哪吒被太乙真人带走了,杨戬也等着自己的惩罚,可不知为什么,却迟迟没有听见上面的声音。他疑惑地抬起头,就见元始天尊正若有所思地看着他。
    杨戬被带去了娲皇宫。
    直到那一刻,他才知道,原来这个世界,并不如自己所看见的那么安全。即使不接近弱海,也不代表高枕无忧。
    女娲道:“看来本座是真的该歇一歇了,近期精力愈发不济,连设在弱海上的禁制,都能被两个小辈破解。”
    元始天尊道:“放眼三界,倒也没几个小辈能有他们两个这等本事。”
    女娲笑了一下,望着杨戬说:“本座与你师祖方才说的,你可听明白了?”
    “杨戬听明白了。昔年水神共工怒触不周山,身陨化弱海,留下一个诅咒。倘若他诅咒应验,这天下恐怕又要再起灾患,而这弱海,便尤为紧要。师祖觉得杨戬能从弱海中把同门救出,大约可堪一用。”
    女娲道:“诅咒是否会应验,尚无法推演,自然也无从知晓这诅咒的厉害程度。你师祖今日带你来见我,非是要逼你做什么,只是这么多年来,三教乃至于本座,都在寻找有能力独当一面的年轻子弟,以应对将来可能的劫难。然而,出众者寥寥,能驾驭弱海者,更是前所未有,这么多年,也只寻得一个你。”
    “娘娘与师祖厚望,杨戬必不敢辜负。”
    “非是本座与天尊寄予你厚望。”女娲纠正他,“即使你不愿,你也不曾辜负任何人。今日告诉你此事,只是给你一个考虑的机会,你还有很多时间可以去做决定。此事非同小可,非有能之士不可担负,而一旦决意担负,便只能勇往直前。杨戬,本座说的这些,你可明白?”
    “杨戬明白。”杨戬道,“意思就是这拯救天下的任务,旁人即使有心也无力,而现在娘娘与师祖觉得杨戬有力,便想问问杨戬,有没有此心。”
    元始天尊道:“拯救天下?倒也不指望你行如此大事。若是将来真有诅咒应验,能稳住弱海,已是足够。旁的事,自有旁的人操心。”
    一边的玉鼎真人忙道:“就是就是!你还挺爱给自己揽活儿!你才多大,别说是娘娘与天尊了,便是你师父师叔还没死呢,拯救天下轮得到你?还真当自己是什么孤胆英雄呢!”
    “是杨戬失言了。”
    女娲道:“好了,你尚年轻,诅咒也还遥远得很,正好如今天庭凋敝,神职空缺,本座正与你师祖等人商议,是否要开启封神之战,供天庭遴选新神。若最终决定开启此战,你便与你的同门一齐前去历练吧。等见多了人事,磨炼了心志,再回来告诉天尊,你对此事的答复。”
    杨戬却道:“不必等那么久,杨戬今日便可给出答复。”
    “哦?”女娲瞧着他,“听你这口气,倒是十分笃定。倘若有朝一日大劫真至,你当如何?”
    “为天下苍生,杨戬何惜此身。”顿了顿,他又笑道,“然,也要这天下,能拿得去杨戬此身才是。”
    他站在娲皇宫正中,面前是万人敬仰的女娲娘娘与身为他师祖的元始天尊,然而杨戬就这么微微笑着,负手直立,下巴微扬,坦坦荡荡地与他们对视,不见一丝心虚与慌乱。
    女娲注视他良久,方对元始天尊道:“你阐教门下,真是一个比一个傲。”
    杨戬道:“杨戬至今修行不过千年,今日救出同门,实属运气。若让今日的杨戬去担此重任,杨戬不敢冒进。
    但娘娘所言,乃在两千年后,杨戬斗胆认为,两千年后的自己,应当具备此能力。”
    女娲:“你倒是颇为自信。”
    “娘娘与师祖面前,杨戬不敢狂妄,亦不敢自贬。大劫当前,自然是有能者上。”他气定神闲地说,“而届时若无人能超越杨戬,那杨戬身为首座大弟子,便理当担此重任。如果连杨戬都抵御不了那等劫数,又怎能指望其他师弟呢?”
    玉鼎真人似乎是叹了口气,但杨戬没有听清。
    元始天尊:“你可想好了?若你接下此重担,从今往后,教中对你的要求,可不仅仅是首座大弟子这么简单了。”
    杨戬道:“弟子想好了。”
    无非是两种结局,要么活着,要么死了。活着自然是最好,死了,那也没办法,定是自己修炼不到位的缘故,也怪不得别人。再说了,死在天地大劫中,听起来还蛮壮烈的。
    那时的他,从没想过自己的人生会出现另外的可能。
    “也要这天下,能拿得去杨戬此身才是。”女娲低低地重复了一遍,“这话,你现在还说得出口吗?”
    杨戬缓缓握紧了拳。
    “你与本座一样,闭关不足,便不得不出关。然而杨戬,本座对这世间,并无牵挂,若是这天下要让本座身陨魂消,本座也无甚可惜——无非是从哪里来的,回哪里去罢了。”女娲望着他,“可是你呢。本座现在再问你,倘若这大劫真至,你当如何,你还敢现在就给本座回复吗?”
    杨戬闭了闭眼,复又睁开,道:“杨戬不明白娘娘的意思。是允许杨戬临阵脱逃,还是单纯在嘲讽杨戬的年少轻狂?”
    “你若想临阵脱逃,本座自然也不会逼你回去。只要能做出决定,不优柔寡断即可。没到最后一刻,谁又知道哪个选择更好呢?”
    杨戬笑了一下:“倘若杨戬魂魄齐全,上面那话,杨戬今天依旧说得出口。若是娘娘担心杨戬,不妨教个法子,能让杨戬自行恢复。”
    女娲道:“没了便是没了,纵是本座,也不是万能的。你若想保自己无虞,现在去追天尊,也还来得及。”
    “杨戬还是那句话,若当下无人能超越杨戬,那杨戬身为首座大弟子,便理当担此重任。”他起身,“若无其他事情,杨戬便告退了。”
    从娲皇宫回灌江口的这一路上,他行得很慢。他想起许多年前,师父看上去还是个健壮青年,把他带离娲皇宫后,就有些不满地对他说:“你干嘛答应得那么快,你都不知道危险不危险,连为师都不敢随便答应!为师本来还想打个圆场,说你还小,届时天塌下来有师父师叔撑着,你们小辈在后面跟着便好,你倒好,不把师父师叔放在眼里,当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他那时不以为意:“师父当然不敢随便答应了,旁的不说,单论这御水一道,师父连现在的弟子都不如,遑论是两千多年后?所谓能者居之,既然娘娘与师祖都觉得弟子能,弟子凭什么不上?”
    玉鼎真人气得打了他后脑一巴掌。
    杨戬摸着脑袋,笑了:“师父莫气,弟子也就只会这点本事了。天若真塌下来,还是得劳烦师父师叔先撑着,否则弟子哪来的机会去守住弱海?”
    玉鼎真人呸道:“为人处世别太张狂,若上面真的决定封神,你先能安安稳稳度过封神再说吧。别到时候死在了凡人手里,笑掉大牙。”
    杨戬:“师父真是多虑了。”
    事实证明,果然是他想得太浅了。不仅他自己没能安稳度过封神,就连师父师叔,也未能幸免于难。
    天若真的塌下来,师父师叔,也没办法硬撑了。
    杨戬回到灌江口,般般正团作一团,卧在花坛里晒太阳睡觉。阳光照得她的毛发根根发亮,泛着些微的金色,连狐身的轮廓都变得有些模糊。
    杨戬走进屋子,妲己正在窗前看书,见他进来了,不由问道:“你上哪去了?好几天不见人影。”
    杨戬尚未开口,便见头顶天空乍现一只旗幡,光分五彩,瑞映千条,妲己看见,脸色骤变。
    “女娲醒了?!”她愕然问道。
    “是。”
    “你原来是从她那里回来?她找你做什么,找我又做什么?”
    “你去了便知。”顿了顿,杨戬道,“不必害怕,她……只是想找你说些话。”
    “我有什么好怕的。”妲己拂袖起身,寒着脸道,“既然她亲自找我,那我也没有不去的道理。般般你先看着。”
    杨戬道:“好。”
    妲己走出去几步,又折回来,盯着杨戬道:“她要跟我说的事,和跟你说的事,是一件事吗?”
    “……大约吧。”
    妲己不再多问,随招妖幡而去,杨戬则在般般旁边坐下,轻轻拍了拍她的身子。
    “般般。”他唤道,“醒一醒,我同你说一件事。”
    -
    整整一日后,妲己才从娲皇宫回来。
    她回来后便没给过杨戬好脸色。
    般般劝道:“娘,你跟真君说两句话吧,他马上就要走了。”
    妲己冷笑一声:“急什么,他厉害得很,我还不信他不回家了!等这破诅咒过去,家里自然是要给他大摆庆功宴,庆祝英雄凯旋的!届时再说话也不迟!”
    般般无奈,又去找杨戬:“你就不能再去哄哄娘亲吗?不要老是让我夹在中间当传话筒啊!”
    杨戬默了默,道:“我知道了,你先去休息吧。”
    是夜,杨戬来到妲己屋前,里面明明点着灯,他敲门,却没有人应。
    杨戬索性直接进去了。
    妲己正在皱着眉看地形图,旁边突然多出来一个影子,也不惊讶,只当没看见。直到杨戬伸手掐灭了灯烛,她才冷冷开口:“诅咒将至,你不让我看地形图,安排妖族前往合适的地方避难,是想灭了我妖族不成?”
    杨戬道:“就当是为了般般,同我说些话吧。”
    “现在知道般般了?以前怎么不知道呢?”
    杨戬道:“你为何这么大反应?我去守个弱海罢了,其他的天塌了地陷了,都不是我要管的事。若你觉得我所做危险,那你所做难道不危险吗?你如今是妖族之主,大家都听你的,你要以一己之力护住万万妖族,难道比我容易?”
    妲己:“我可没有自减修为的前科,也根本不会去做强出头的事。我还当你闭关两百年,是真的恰好两百年,如今看来,只怕是你强行出关吧!”
    杨戬道:“我与孙悟空交手,你是看见了的。我并无事。”
    妲己不语。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唯有他们,相顾无言。
    妲己想起昨日,她冷眼看着女娲,第一句话便是:“你找我来,是想说当年旧事?”
    女娲却说:“不完全是。”
    “除了旧事,我想不出还有什么能和你说的。”
    女娲道:“你如今算是妖界之主,自然有别的事情,要告知你。”
    妲己勉强压下火气,耐着性子听女娲说话,起初还不觉得如何,后来听着听着,便察觉了不对:“等一下。你说三千年期限将至,如今人间种种动乱,都是因此而起,旱涝、虫灾、地动等等,以后或许会愈演愈烈。那弱海呢?不是说弱海是共工身陨所化吗?弱海要是泄漏了,大多数人哪里躲得过?”
    女娲道:“封神之前,弱海禁制是本座布设,本座长眠闭关后,弱海禁制由元始接手。但谁也不知道弱海将来会怎样,元始的禁制又能撑多久。他还需抽身与通天共镇四极,以防九州崩裂,重蹈覆辙。因此,弱海会有专人镇守,以防外泄。”
    妲己有种不详的预感:“那人是谁?”
    “杨戬。”
    妲己豁然站起。
    回到这一刻,夜色中,她望着杨戬,声音微颤:“以前也就罢了,你年轻时候怎么想的与我无关,可现在,你还执意要这么做,你有想过般般吗?你有想过……我吗?”
    见他无话可说,她不由愤怒起来:“师门是重要的,苍生是重要的,那些你根本不认识的陌生人是重要的,唯独我们,和你自己,是不重要的——杨戬,就这么喜欢当好人吗?你知道这世上最难的就是当好人吗?”
    杨戬道:“若是有人能比我更合适,我当然乐见其成。可是妲己,现在没有。如果我不去,导致弱海泄漏,你与般般,难道觉得自己可以独善其身吗?”
    妲己一把抓住杨戬的袖子。她很想说,怎么会没有比你更合适的人,什么女娲神力不足,什么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要去共镇四极,什么玉帝和太上老君要点兵布将,这都是他们的借口,他们就是自己不想去,要甩给别人罢了。
    “什么叫你不去导致弱海泄漏,弱海本就不归你管!它要泄漏,那也是共工诅咒,和元始无能!”
    杨戬握住了她的手。
    他已经忘记了上一次握住她的手是什么时候,但这一次,他会记得。
    微冷的手背,纤长的手指,掌心有薄薄的茧,细细的骨骼捏在手中,仿佛一折即碎——只是仿佛。
    他有一瞬间的贪恋,但也只是一瞬而已。他说:“大局当前,我不可能坐视不理。”
    妲己道:“他们都是故意的!他们处心积虑把你养大,就是为了这一天!”
    杨戬缓缓摇了摇头:“不是的。师父把我捡回去,是出于好心,与我的天赋并无关系。弱海是我自己要去的,差事也是我自己应下的。那日之后,师父师叔们更是倾尽全力栽培于我,这些,都是我自愿的。”
    妲己恨道:“那是因为你当局者迷!你从小……你从小就是这么被哄骗着长大的!这些道貌岸然的上位者,最喜欢用一些仁义道德的枷锁,骗别人去替他们送死!你看我就从来不会这种什么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的想法!”
    “你为什么就认定我是去送死的呢?”杨戬问她,“我当初从弱海里把哪吒救出来,不是两个人都好好的吗?也没有人希望我死,毕竟我若是死了,谁能拦得住弱海?届时不还是天下人一起遭殃?我死了,对任何人有好处吗?”
    “谁知道呢!他们那么厉害,焉知是不是有别的打算!不过都是为了骗我们这些不懂的罢了!”
    “妲己。”杨戬轻轻地说,“你是介意我去弱海,还是介意我去做任何事?如果今日我的任务不是驻守弱海,而是别的,比如去保护天釜山不塌,或者是去猎杀暴动的凶兽,你还会答应吗?”
    妲己动了动嘴唇,什么声音也没有发出。
    去保护天釜山吗?天釜山是人间最高的山,一旦倾塌,那便是恐怖至极的雪崩,不知要葬送多少生灵。去猎杀凶兽吗?灾异当前,凶兽频出,谁也不知道会不会冒出一个闻所未闻的难缠怪物。
    “你就不能干点普通神仙干的事吗?”
    “那你干的又是普通妖干的事吗?普通妖需要像你一样,熟悉每个妖族的习性,又考虑该如何妥善安置管理他们吗?如果有什么灾祸降临,你是不是应该第一个顶上?”杨戬认真地看着她,“享其利,担其责,在其位,谋其政。你是,我也是。我不是去送死的,我也从没想死过。”
    妲己咬牙:“那你给我发誓,发誓无论如何,你都会活着回来!否则……”
    杨戬打断她:“不可以用你和般般发誓。”
    妲己红着眼,哧地笑了:“所以你根本不敢发誓,还在这里说什么不想送死。”
    杨戬垂下眼睛,只是握着她的手更紧了些。
    妲己猛地把手抽了出来:“既然你一直都知道身负重任,那当初为什么还要与我纠缠不休,非得认下般般这个孩子?倒不如两相安好,我们各走各的路。我也就罢了,我早就对你不抱什么期望,可你让般般得到了又失去,她要怎么办?”
    杨戬深深吸了一口气:“你冷静些。现在弱海那边什么事情都没有,你何必胡思乱想呢?没有人想让我死,只有你一直把它提在嘴边。”
    妲己正欲开口,他却于黑暗之中,一把拥住了她。
    她的睫毛微微一颤,脊背仍旧笔直,未曾有一点软化的姿态。
    她说:“别碰我。”
    杨戬的呼吸落在她的颈窝上,她听见他宛如呓语的一句话:“我答应你,我会回来的。”
    妲己闭上眼,一口咬在了他的肩膀上。
    温热的血,被她抿进口中。
    杨戬苦笑道:“是你想让我死吧?还要我带伤赴任。”
    妲己说:“要是真掉弱海里了,带伤死得快些,我这是让你免受痛苦。”
    杨戬叹息一声,将她拥得更紧了些。
    第一日,天刚蒙蒙亮,杨戬便要动身离开了。
    般般有点失望,问他:“还是要走吗?”
    杨戬抬起头,道:“我会回来的,放心。”
    般般却道:“那我也要去。”
    “不要胡闹。”
    “我没有胡闹,我都这么大了!”般般说,“你不是说要去驻守弱海吗,不是说别人都比不上你吗,我当然也不比上你,但比上不足,比下总有余吧!他们都说我从你那儿继承了御水之能,应该多少能帮上忙吧!”
    杨戬道:“你若非要做点什么,留在人间也是一样的。人间的江流湖河,一样需要监察控制。”见般般还一副怏怏不乐的模样,他揉了一下她的后脑勺,说,“听话。”
    般般一下子就泄了气。她看了一眼妲己,见妲己不说话,只好自己慢吞吞地从怀里取出一个东西,塞进杨戬手里。
    杨戬正欲仔细观看,般般却一把包住他的拳头,叫道:“等你走了再看,不要现在看!”
    杨戬笑了一下,把东西收入怀中:“好。”
    他望着妲己,道:“那我走了。”
    妲己不咸不淡地“嗯”了一声。
    杨戬又看向般般,另一只手用力地握了一下她的肩膀:“好好照顾你娘。”
    般般:“知道了。”
    她抿着唇,看杨戬带着哮天犬驾云而去,直到两个人的身影消失在天边,她才垂眉耷眼地开口:“娘亲,你昨晚没有再劝劝真君吗?”
    “劝了,有什么用。”妲己淡淡地说,“我昨晚脸皮都不要了,几百年没说过那种疯话了,他也没听进去。你别觉得他对你好,他就是个好说话的人。他其实一直都很狠心。”
    一如当年,他执意要解除同心契一般狠心。
    “这就是你爹。”妲己低声道,“如果他留下来了,那他就不是他了。”
    她抬头望向天空,天边浓云翻卷,山雨欲来。
    她想起娲皇宫里,女娲说杨戬是自愿的,她当时冷笑着说:“他当然是自愿的。弱海这么重要的地方,你们把天下大义往他面前一摆,他有拒绝的余地吗?就像你当初跟我说,商王无德,需受惩罚,我还以为我做的是什么顺应天时的大好事,结果呢?我又有拒绝的余地吗?”
    女娲道:“当年,是本座考虑不周,陷你于两难。你心有怨怼,也是情理之中。”
    “你们不是考虑不周,而是根本就不会考虑。”妲己道,“你们在上位待惯了,凡事只看目的和结果,不看过程。一个生灵在你们眼中,只有有用无用的区别,与工具又有何异?”
    “你说的对。”女娲说,“生灵活于世上,除了有用无用,自然是有许多别的意义,对自己的意义,对别人的意义。但那些意义,本座确实没能去专门考虑。本座留在这世间,是因为本座还有该做的事,并不是谁舍不得本座,或是本座舍不得谁。本座可以理解你们的情感,但本座,却不可以有你们的情感。而如果哪一天本座彻底无用了,自然也该归于天地了。即使是对本座自己,也只有有用与无用,这一个区别罢了。”
    -
    杨戬坐在弱海海岸,静静地看着咆哮的巨浪扑在透明的屏障上,碎成一团一团的泡沫,又不甘似的卷土重来。
    猪八戒嘟囔道:“这日子真是没法过了,你闻到一股海腥味儿了吗?”
    杨戬:“闻到了。”
    “前几天还没有的,现在都能闻到了。”猪八戒道,“你知道吗,我总有种在坐牢的感觉,这砍头的日子一天天逼近,可偏偏又什么都做不了。嗐,有时候老猪我真想一耙子把这禁制给破了,早死早超生!”
    猪八戒是西方佛门那边派来协助杨戬的,原因是他以前当过天蓬元帅,水性好,大概有点用处。但他刚来,便被弱海吓了一跳。
    “听说你以前劈过弱海,这、这……你就这么猛?”他看着面前时不时就掀起滔天巨浪的弱海,目瞪口呆。
    杨戬看了半晌,道:“不,它以前比这安静多了。”
    那时候天是灰的,海也是灰的,原本以为环境已经够差了,但现在看到天是紫的,海是黑的,才知道,原来可以更差。
    乌云沉沉,仿佛要把海面压碎,腥雾阵阵,宛如刀割不开的潮布,冷冷地覆盖在人面上。
    有缭绕的黑雾从身边穿梭而过,猪八戒挥手赶去,一声迭一声地抱怨着,一会儿说,是不是应该再加固一下禁制,一会儿说,也不知道猴哥他们怎么样了。
    如今各处都不太平,据跑腿传话的哮天犬说,虽然现在九州大地上有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压制,地动频率大大减少,但因着诅咒之故,天地间灵气失衡,时不时就从犄角旮旯里冒出一个奇形怪状的凶兽来,不仅伤人,连妖怪和神仙也一起伤。孙悟空和哪吒,便是去负责处理这些凶兽的。
    哮天犬还说了一些其他人的事,比如雷震子被安排去处理虫灾了,金吒木吒率人去搜救灾区的幸存者了,四海龙王依旧各自镇守一方,免得海域再生动荡。还有很多本职与打打杀杀无关的神仙,都安排下去做事了。
    猪八戒道:“个个都有事做,就咱们两个,天天坐在这里发呆。”
    杨戬:“这是好事。”
    猪八戒:“往往一开头事最多的,后面事就越少,一开始事少的,后面事就越多。你就等着吧。要是老猪我不幸掉进了海里,你可别见死不救。当初能捞哪吒,现在也能捞老猪,是吧?”
    杨戬笑了笑:“说不定是你捞我呢。”
    猪八戒:“老猪能不拖你后腿就不错咯!这糟心的破海。”
    虽然没停止过抱怨,但猪八戒也没提过要走。
    积雷山上。
    “主人他那里没事!”哮天犬说,“弱海冲不破禁制,又有净坛使者帮衬,除了时不时需要加固一下禁制外,就没别的事要干了。”
    般般摸了摸胸口,松了一口气:“那就好。你回去记得跟真君说,我们这里也都没什么大事,让他不必挂念。”
    她和妲己是前几天刚从灌江口搬回积雷山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天气情势愈发不容乐观,每日阴雨连绵,水位层层上涨。灌江口地势低,般般注意到有堤坝即将破裂,她一边用法术稳住江水,一边跟妲己说:“还有些老百姓没去山上避难,娘亲帮她们一下吧。”
    “转移凡人不难,但平白无故一睁眼变了个地方,任谁都会害怕。若是要解释清楚,有些耽误我的时间。”妲己皱着眉道。
    她还有很多妖族的事情没有安排好,几大妖王的山头已经开放给了一些逃难的小妖,还有一些山头群妖混居,免不了发生摩擦,她还得考虑如何分配自己的几个手下过去,才能镇住这些分不清主次的妖怪。
    般般咬了一下嘴唇,道:“没事的,你可以现形。你说你是狐仙妲己娘娘显灵,他们就不会害怕了。”
    “什么?”妲己莫名其妙,“什么意思?我怎么就成了狐仙?凡人为什么不害怕我?”
    直到这时,般般才把杨戬建狐仙庙,安排自己假扮狐仙一事说了出来。
    “真君本不让我告诉你的,但都这个时候了,我觉得告诉就告诉吧……”般般肃着脸道,“原本只有一个的狐仙庙,经过我这几百年的努力,慢慢有了两个、三个、很多个,也有越来越多的人会供奉娘亲你了——虽然娘亲不是仙,这个供奉实际上没什么用,但是,娘亲,很多老百姓现在提起狐妖,都不说咱们的坏话了。他们现在,也都知道有个很好的狐妖叫妲己了,这一次大劫,我悄悄帮了好多凡人,他们都说狐狸是祥瑞呢。”
    妲己闻言,愣怔了许久,才低下头道:“你和他一个德性。瞒着我很有意思是吧。”
    般般道:“真君说,你要是知道,肯定会心软,但是你又不喜欢自己心软,所以一直不许我说,免得给你造成困扰。”
    “你应该听他的话的,现在确实给我造成了困扰。”妲己绷着脸道,“他在乎那些虚名俗礼,就以为我也在乎吗?我一点都不稀罕。”
    她重复道:“我一点,都不稀罕……”
    顺利转移走灌江口的老百姓后,妲己和般般便撤离了灌江口,回到了积雷山。
    哮天犬能带来杨戬平安的好消息,令般般十分开心。
    “对了,你还要告诉他,我前几天控制住了一条决堤的江水,还接到了一次北海龙三太子的求助,让我过去帮个忙呢!”般般飞快地说,“之前一直对北海有点心虚,现在终于轮到我还人情啦!”
    哮天犬道:“都记下了。还有吗?”
    般般看向妲己:“娘亲,你还有什么话要带给真君吗?”
    妲己一边写着下发给各大妖族的文书,一边摇了摇头。
    “啊,说一点嘛。”般般小声道,“哮天犬找人最快,他现在也不是给真君一个人干活,传一次话,不容易的。”
    妲己道:“没什么话可传的,他要是想听我说话,让他自己滚回来听。”
    般般撇了撇嘴,无奈地看向哮天犬。
    哮天犬:“……行吧,那没什么事的话,我就先走了。”走出去两步,又折回来道,“你们这积雷山现在也太吵了,下面全是野妖怪在说话,你们既然收留了他们,就好歹管管。”
    般般搓着手,笑了一下:“没办法嘛,现在一个安全的山头也不好找,大家一起凑活把这关过了再说。说说话缓解一下紧张也挺好的,真要吵起来,我娘在这里把笔一摔,他们也就闭嘴了。”
    正说着,整座山突然剧烈地震了起来。般般骤然变色,立刻与妲己一起施法,努力稳住山形。
    “什么情况?”哮天犬大吃一惊,“有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共镇四极,还会有如此大的地动吗?”
    “不对,不是地动。”妲己皱着眉,看向远处。
    颜色诡谲的天空下,忽然有雪白的光芒扩散开来,在混沌背景的衬托下,伴随着隆隆的声音,那片雪白的光芒便显得愈发夺目缥缈。
    “什么东西在发光?”般般问。
    “那不是光,是雪……”哮天犬愣愣地说,“好大的雪,怎么会有这么多的雪?”
    般般的脸色,霎时褪得和雪一样白:“那不是天釜山的方向吗?”
    妲己急道:“天釜山是谁在守?”
    哮天犬喃喃:“是十一金仙啊……”
    “十一金仙都撑不住?”猪八戒一屁股跌坐在地上,叫道,“妈呀,天釜山都能塌,咱们还玩什么?”
    杨戬面色阴沉,尚未开口,便又听一声巨响,只见远处本就压得低低的天穹,仿佛也受到了什么冲击,正在急速地坍塌坠落。
    猪八戒惊呆了:“不是吧?真复刻一遍三千年前啊?”
    他还没嚎叫完,便被杨戬急速拉起跃至半空,而他方才所坐的位置,已经被弱海淹没。
    连弱海的禁制也都碎了。
    阴风怒号,涛声震天,一浪高过一浪的海水,几乎是尖叫着朝他们的衣角扑来,又不甘心地溅碎在海面上。
    暗紫色的云层在黑茫茫的弱海上燃烧,往更远的地方奔流而去,所过之处,化为无尽深渊。
    杨戬喝道:“开阵!”
    猪八戒这才回神,急急跟着他动手。他们不是没有考虑过禁制破裂的情况,早早在外围布下了抵御海水的阵法,只等此刻开启。
    霎时间,万丈金光冲天而起,拦住了弱海的去路。不仅拦住,还缓缓收拢,倒逼弱海回退。弱海仿佛一头被激怒的野兽,愈发狂暴起来,激烈的罡风几乎能把人撕碎,如果不是杨戬和猪八戒开了护身罩,此刻恐怕已经被风与浪拆吃入腹。
    “怎么办,老猪要……坚持不住了……”猪八戒面目扭曲地说道,“就这么硬撑吗,那得撑到……什么时候……”
    “再坚持一下。”杨戬道,“我们只需要做好一件事,控制住弱海,旁的事,自有人解决。”
    猪八戒很想说,这话你自己信吗,但他看着杨戬紧紧皱眉,以指尖血飞快凌空画符的样子,又把话咽了回去。
    好吧,他老猪一辈子也没干过什么大事,能干好眼前这一件,就是功德无量了。
    血咒入海,压得弱海有片刻消停。
    但一盏茶的工夫后,杨戬与猪八戒迎来了弱海更大的反扑。
    “怎么天还能真的塌了?俺老孙虽然有时候说自己生得晚,很多热闹没看着,但俺就只是那么一说,其实也并不是很想亲眼看到三千年前的场景。”孙悟空提着金箍棒,骂骂咧咧地说道。
    哪吒望着天际,神色晦暗。
    昔日不周山倒,今日天釜山倒,难道诅咒真的就这般强大?共工若是死了还有这样的本事,当年又为什么会败给祝融?
    天釜山倒了,那布阵保护天釜山的十一金仙,又怎么样了?
    他的师父、师叔们……
    还有坍塌的天穹一角,现在又该怎么办?再补一次吗?可五色石,应该早就用光了吧?
    “宽心,宽心。”孙悟空拍了拍哪吒的肩,“要是真不行了,大家要死一起死,也没什么好怕的。”
    一人脚下,躺着一只长相古怪的凶兽尸体,是从这次大劫中莫名诞生的怪物,吃了好多人和好多妖,甚至还咬伤了一个路过办事的神仙。现在这凶兽被他和孙悟空打死了,也没有一滴血流出,只是身体正在慢慢地化为黑雾,消弭于世间。
    他们遇到的每个凶兽都是这样。
    为什么?
    “原来如此。”女娲望着不断下坠的天之角,神色平淡,“三千年来,本座一直在想,即使共工用最后的神力留下诅咒,他又凭什么敢说,‘再见分晓’。连本座的神力都有穷尽之时,他又如何能保证三千年后的诅咒应验?”
    太上老君道:“娘娘看出什么了?”
    “当年不周山倒,天下大乱,那时不如现在人手多,也不如现在有所准备,三界之内,死伤遍地,血流漂橹。无数怨魂在天地间徘徊,后来又杳无踪迹,本座还以为,是留下的神仙清扫有功,催他们自行消散了。”女娲说道,“却不想,原来都是被弱海拘了进去。”
    旁人或许看不清,但她却能看清,此时此刻,在倒塌的天釜山周围,隐匿在漫天雪花中的丝丝黑雾,还有流窜在天之角附近,横冲直撞的阵阵黑雾。
    太上老君:“当初我等都探查过弱海,可弱海里什么气息都没有,即使是亡灵的怨魂,也不该毫无痕迹。”
    “所以说共工是厉害的,只可惜太过冲动,毁自己的时候,也不忘毁了天下。”女娲道,“现在的情况,老君你已经很清楚了,本座走后,一应后续,你记得给元始和通天交代明白。”
    太上老君叹了一口气:“只怕是他们两个现在也爱莫能助。坐镇四极,太过消耗。”
    “还有个昊天,总归有人能干事的。让他即刻派人,巡查人间怨魂,一旦遇到,就地剿杀。”女娲转过头,又吩咐随行的女使,“去西方传个话,劳烦佛门再派点人,往弱海与人间去。”
    “是。”
    天之角还在不断下落,日月星斗,正在缓慢地倾斜。
    女娲道:“本座去了。”
    太上老君道:“娘娘放心。”
    如一道缥缈彩光,转瞬之间,女娲便没了身影。
    弱海之上,海水在短暂的沉寂之后,忽然如沸滚的岩浆一般,冲霄而起,其势如摧枯拉朽,灼烫的水汽喷薄而出,整片弱海,都仿佛变成了一个蒸腾的锅炉。
    千万颗水珠坠落,又有千万道黑雾升起。
    猪八戒说:“这到底是什么东西?”
    以前就有,只是杨戬一道血咒下去,突然无穷无尽地冒了出来,令人头皮发麻。黑雾从他们身旁穿过,比起罡风,更如冰冷的利刃。
    杨戬冷声道:“是怨魂。”
    “怨魂?”猪八戒瞪大了眼,一边努力控制着脸上不断抖动的肉,一边道,“一个两个也就罢了,若真是……真是这么多怨魂积聚在一起,又怎么可能没人……没人发现?”
    “如若怨魂一直沉眠,自然不会被人发现。”杨戬道,“近几日的黑雾越来越多,都来自于海面,我想不通这些黑雾究竟是什么,这才一试。果然,它们此前都沉在海底,不到时间,绝不苏醒。”
    “哪来的怨魂?弱海此前一直有……有禁制,寻常人也进不来啊……”说着,猪八戒大惊失色,“娘嘞,难道是三千年前的怨魂?这还得了?”
    怪不得,怪不得三千年前的事情还能重新上演,原来都是这些死于非命的怨魂搞的鬼!
    一个两个不足为惧,但当年死了千千万万的生灵,如今休憩三千年卷土重来,如此恐怖的力量,谁能抵挡!
    猪八戒道:“现在怎么办?”
    杨戬回过头,只见在海浪的不断冲击下,外层的阵法也摇摇欲坠。他道:“你就在此加固阵法,其他的我来。”
    猪八戒:“啊?你可以吗?”
    杨戬飞身而出,手中长刀横扫,夺目的金色弧光滑过海域,霎时将无数黑雾拦腰斩断。海面上空发出一阵阵尖锐的嘶鸣,钻入耳中,听得人鼓膜生疼。
    猪八戒赶紧念叨:“阿弥陀佛,行此赶尽杀绝之举,实属被迫。三千年前的老魂了,灭了就灭了吧。”
    只是,此处这么多怨魂,杀到什么时候才能完?
    他正忧虑间,就见远处坍塌的天穹一角,居然又开始缓缓地补归原位了!
    “真君!”他大喜叫道,“你快看!”
    杨戬抬首望去,一直紧绷的神色,也不由松动了一下。
    五色神光照亮一方,天裂被补,想必是女娲终于有了行动。
    但是……天釜山呢,天釜山又该怎么办?他的师父师叔们,现在究竟是什么情况?天釜山倒了,漫天崩雪,不知又会影响多少生灵,会不会牵连到妲己和般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