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间抢小说 > 第136章 一百三十六 后续+大汉篇
    祖宗之法和变法他该如何抉择?
    是守住现在的安稳还是打破墨守成规, 走出一条不同的道路?
    庆历新政刚废除不久,若再提新政又会引起多少波澜?
    月光下,赵祯负手而立, 出神地望着满天星辰,许久没有动静。
    久到连宫人都忍不住提醒:“官家, 更深露重。”
    赵祯吩咐道:“明日一早宣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的几位大臣入宫。”
    “是。”
    赵祯回到寝宫中,看到桌上没看完的书, 想继续看,又怕再次被创到。
    最终赵祯还是没有翻开之前看的小说, 而是拿出锦盒里的《细说宋朝》,翻到看了好几回的熙宁变法。
    总结失败原因后能否顺利施行呢?
    这一夜, 赵祯寝宫的灯持续到天明,直到宫人来禀告大臣们已经入宫了,才起身盥洗。
    赵祯起身前不忘道:“把桌上的书收了。”
    他不想让狄青等人看到这些书,尤其是狄青, 作为他这一朝乃至后三朝唯一出众的将领, 他实在不愿意因为还未发生的事导致君臣离心。
    而且《细说宋朝》里也说了在邕州之乱中他力排众议将战前的指挥大权交给狄青,没有遣文臣为副, 也没有遣宦官监军,让他全权负责岭南军事。
    历史上的他可以信任狄青, 而狄青也没有辜负他的信任, 如今的他也可以的。
    ***
    大秦
    秦始皇按照惯例, 先把最重要的书看了。
    这次的书就一本洗冤集录还算重要,加上《洗冤集录》也就二百多页, 秦始皇决定把它看完再处理剩下的政务。
    但没想到,这一看完全停不下来。
    秦始皇皱眉,银针只能验出含硫化物的毒, 对其他毒没用?
    而古代常见的硫化物是□□,也就是说银针只能验□□毒!
    明矾蛋白可以解□□之毒?灌粪水可以催吐……
    没多久,一本书翻到了尽头。
    秦始皇抬眸看了眼沙漏,有些意外,这么快就看完了?
    内容怎么这么少?
    秦始皇看了眼页码和详细资料,嘴角一抽,二百多页,十八万字,一大半都是译文。
    剩下的还有不少符号,真正有用的字数加起来可能都没有八万字,难怪。
    明明断句清晰、言语浅显易懂为何还要译文?简直就是浪费纸张和油墨,秦始皇吐槽道。
    一边吐槽还一边翻开《法医秦明》。
    刚开始秦始皇还能把刚才看的《洗冤集录》内容带入《法医秦明》中,想要推理出死者是怎么死的,凶手又是谁。
    然而看着看着,秦始皇已经忘记了自己最初的目的只是想看看这本书是怎样吓人的。
    他很快就被书里紧张又刺激剧情吸引了,看了一个又一个毛骨悚然的案子。
    荒山残尸、灭门惨案、校园禁地……
    天色渐晚,内侍不敢出声打扰始皇,遂轻手轻脚点起蜡烛。
    用的是方士们捣鼓出来的火柴,虽然不如后世的好看,也不如后世的好用,但比起原先使用的火镰,已经好了上百倍。
    内侍划了两三下火柴才被点亮。
    与此同时,秦始皇被吓了一跳,转头一看是内侍在点蜡烛,脸色瞬间拉了下来:“谁让你点蜡?”
    内侍慌忙下跪磕头:“陛下恕罪,奴婢见屋里暗陛下又在看书,这才自作主张,奴婢再也不敢了。”
    秦始皇被他嗑得心烦,冷声道:“下去。”
    “诺。”内侍闻言,气都不敢松,手脚并用就往殿外爬。
    不曾想,爬到一半又被秦始皇叫住,内侍心中惨叫一声:完了!
    内侍哆哆嗦嗦问:“陛下还有何吩咐?”
    秦始皇指了前方一个角落,“都站那去,不许站在朕身后。”
    内侍不明觉厉:???
    接下来一连数日,伺候始皇的宫人们都觉得陛下怪怪的。
    比方说晚上睡觉不许吹蜡烛、守夜不可离得太近也不能离得太远……总疑神疑鬼的。
    更奇怪的是不止陛下如此,扶苏公子也是如此。
    那日,扶苏公子被陛下留下处理政事,不曾想竟从天亮处理到天黑。
    要不是宫人提醒,扶苏公子可能还没走呢。
    宫人提醒的时候,一向温和有礼的扶苏公子居然吓得差点尖叫,脸色都吓白了,不知道的还以为看到了鬼。
    宫里的怪事越来越多了,轻手轻脚会被骂,重一些也被骂,他们好难啊!
    ……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时期
    刘彻兴致勃勃地翻开小说,找了一会儿终于找到了关于武功的描述。
    练武第一步——扎马步?
    这个他会,跳过。
    轻功在哪呢?刘彻又翻了几页,终于看到了轻功。
    气沉丹田?凭虚御风?
    刘彻皱了皱眉头,怎么个沉法?丹田又是哪里?
    “来人,快宣太医令。”
    太医令到的时候,刘彻一目十行已经把书里关于武功的部分看完了。
    书中的赵凌舒练得这么快,似乎不难的样子。
    才练了几个月就能离地七尺,要是他的话应该更快吧?刘彻对书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赵凌舒颇为嫌弃,有这等绝世武功在面前,还这般懒,啧。
    太医令行礼道:“参见陛下。”
    “免了,朕问你,丹田在哪里?”
    太医令明显愣住了,他在脑海中思索,丹田是什么?为何要问他?
    他就是看病的太医,哪里知道什么田啊!
    太医令怯怯开口:“陛下,这种事情应该问司徒吧?”
    就差没明说,陛下,大司徒才是管田地耕作的。
    刘彻眉头拧紧,不悦道:“你不知道丹田?”
    此时的太医令还没搞懂是什么情况,他诚实的点了点头,不知道有什么奇怪的,太医管的是治病救人,又不是管田地。
    刘彻俯身把桌案上的书拿起来,“书上说气沉丹田……”
    太医令接过书一看,缓缓瞪大眼睛,丹田?人体内有这个东西?
    看着太医令越来越迷糊的神情,刘彻的脸越来越冷。
    等太医令反应过来时,周身的气压已经降了好几个度,他连忙跪下请罪:“陛下,臣才疏学浅,实在不知丹田在哪里,臣这就回去查医书。”
    希望天幕之前的医术里有,求求了,陛下的脸色好恐怖。
    刘彻摆了摆手,冷声道:“去吧。”
    晚上,刘彻又通宵看起了小说,连第二天的大朝会都免了。
    虽然免了大朝会,但是深受陛下宠信的长平侯和冠军侯还是被宣召入宫。
    一见面,三个人中有两个都盯着黑眼圈。
    看着面前的两人相继打哈欠,卫青忍不住劝道:“……陛下应该保重身体。”
    同时暗暗瞪了霍去病一眼,这小子昨天还是背着他买了书,他说呢,怎么天幕一结束这小子就跑去出恭,还一去就是好久。
    原来是躲着等天幕的书送到。
    刘彻满不在意道:“朕无碍,你们看看这就是书中写的武功心法,朕参悟了一宿也没看明白。”
    霍去病接过一瞧,皱眉道:“这武功心法怎么看起来奇奇怪怪的,读都读不通。”
    刘彻:“你也觉得读不通?”
    “对啊,陛下你看这句……接这句xxxx明显不对。”
    刘彻听完陷入了沉思,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开口:“你们说,这世上有没有一种神功需要自宫?”
    这话一出,卫霍两人都被吓到了,卫青惊恐道:“陛下,这万万不可!”
    霍去病瞪大眼睛,惊道:“陛下,您……”
    刘彻无语道:“你们想什么呢,朕不过就是问问。这书写的,有一种武功叫《葵花宝典》,欲练神功,必先自宫。朕觉得奇怪才问你们。”
    他是那种会挥刀自宫的人吗?让别人自宫还差不多!
    “陛下,这些武功会不会都是后世编的?实际上根本没有这样的功夫。”
    这个问题他也怀疑过,“可是天幕中看到轻功又是怎么一回事?”
    卫霍两人沉默了,是啊,天幕上那些人是实实在在的踏水无痕。
    “朕觉得宋朝有这种功夫,天幕给我们看到的就是宋朝人流传下去的轻功,只是后来失传了,后世便开始瞎编乱造。”
    所以割裂感才这般重!
    对,没错,就是这样。肯定不是他根骨悟性不行才看不明白。
    如果单他一个人看不明白,觉得书里写的有问题也就罢了,仲卿和去病可是万里挑一的军神,他们两的根骨肯定不差。
    研究无果后,刘彻不再执着书中的武功,他这才注意到霍去病的黑眼圈,“去病,昨晚干什么去了?”
    ……
    唐太宗时期
    李世民好不容易安抚了想要《隋唐演义》的众人,已然累极。
    回到宫中都无心看新书了,头枕着两只手仰躺在床榻上,目光呆滞地望着帐顶。
    长孙皇后见状,不由问道:“二郎这是怎么了?”
    李世民“观音婢,朕和敬德他们说天幕之后会再卖《隋唐演义》,万一天幕不卖了,朕颜面无存啊。”
    长孙皇后也看了天幕直播,自然知道今天有《隋唐演义》,也知道李世民他们期待很久了。
    “大臣们会明白陛下的难处——”
    话还没说完,就见到李世民猛地坐起身打断了她的话。
    “观音婢,你说我让人编撰一本《隋唐演义》如何?就照着《三国演义》那种格式写。”
    长孙皇后:“……”
    李世民没想到他的隋唐演义还没开始动工,民间已经卖起了隋唐英雄的纪念杯。
    除了画工和上色差点,几乎和天幕上的纪念杯子没什么区别。
    而这样的杯子一个可以卖到一千贯,还供不应求。
    李世民一眼就看出了那是阎立本的真迹,能把后世的画法学得如此快的,除了“丹青神化”的阎立本,他实在想不出第二个人了。
    有这种好事带他啊!!
    一个一千贯,画上千八百的,国库不就有钱了吗?
    ***
    【哈喽,亲爱的宝贝们,好久不见,清清最近发现一本超有意思的小说,看得都停不下来。今天刚看完,就马不停蹄开播了,因为想把快乐分享给你们。
    感动吗?
    这本《当汉武帝拿了宠妃系统》光听名字而已是不是就觉得很有趣?
    汉武帝,一个雄才伟略的帝王,封建王朝最杰出的皇帝之一。中国历史上有两位开天辟地帝王,一是秦始皇,二是汉武帝,秦皇铸骨,汉武画魂,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制度和文化。
    这么一位千古一帝,你能想象他拿宠妃系统,走宠妃路线是什么样子的吗?】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时期
    幸福来得太突然,刘彻一时间都没反应过来,他都怀疑自己听错了,转头问道:“刚才天幕说的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