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间抢小说 > 第126章 一百二十六 反派
    大宋开国至今只有一位太师, 那就是赵普。
    赵普历经□□、太宗两朝,三次拜相,晚年累授西京留守、河南尹兼太师、中书令等衔, 是大宋第一位太师,也是目前为止唯一一位。
    太师虽然没有什么实权,但能被授予太师之位的肯定是位高权重之人。
    姓庞,又颇受恩宠, 连稀有贡茶都有,众人自然而然想到了庞籍。
    庞籍感受到众人投来的目光,心里十分无语。
    他又不是太师,看他做什么?
    再说了,就算他将来能封太师, 也不可能通敌叛国啊, 绝无这种可能!庞籍十分自信地想到。
    赵祯听到“庞太师”也是一愣,太师是“三师”之一, 虽无实权, 但地位崇高,一般是宰相致仕后封的,或者死后追封。
    还得是最受重用的宰相才有这待遇。
    他这一朝有太师吗?赵祯目光从几位宰辅身上扫过, 他没想封太师啊。
    不过庞籍,他确实有意升其为参知政事(副宰相), 难不成这‘庞太师’说的就是庞籍?
    可是狄青就是庞籍提拔的, 庞籍怎么可能会栽赃狄青通敌叛国呢?
    以庞籍的品行也不可能会干这种事啊!
    这‘庞太师’应该是另有其人吧?
    唐太宗时期
    被啪啪打脸的尉迟敬德脸都白了, 他打仗的时候也会干嚼茶叶来着。
    突厥那地方绿菜少, 光吃肉吃饭容易干热上火,自从天幕说了长时间不吃绿菜会得病后,他们打仗都会让伙头兵去采摘野菜, 要是没有野菜就嚼点茶叶。
    问为什么不喝茶,打仗哪里有这么多热水泡茶,嚼点茶叶多方便。
    可现在他对茶叶有阴影了。
    在胃里发现没消化的茶叶什么的,听着就很恐怖。
    李世民的关注点在于“大反派庞太师”上,他狐疑道:“太师乃当朝正一品,若是连太师都通敌卖国,这大宋危矣。可大宋这个时期不是正值鼎盛时期吗?”
    这才开国第四任皇帝啊!
    杜如晦也是这样想的,“臣觉得此事定不简单,那庞太师说不定也是被诬陷的。”
    ……
    大秦
    头一次听说这种验尸法的秦始皇只觉得震惊:!!还真能通过开膛破肚找到线索?
    且还是稀有贡品这种东西。
    那如果没发现茶叶,不是白白开膛破肚了吗?
    【赵凌舒还发现了死者胸前的烧伤非常浅,并没有对真皮造成伤害,而解剖尸体时她发现死者的真皮有刺青染料的痕迹。
    很明显,死者是用伤疤遮盖胸前的刺青。
    那死者背后的猎鹰刺青就很可疑了。
    而且尸体被发现的时间也太巧合了点,如果再晚两天,尸体泡发腐烂浮上水面,背后的刺青可就不会这么清晰了。
    赵凌舒把验尸的结果告诉包拯。
    此时的包拯已经看傻了,他实在无法把眼前温婉清丽的公主和刚才亲自操刀为尸体开膛破肚的冷面人联系在一起。
    没看王朝马汉、张龙赵虎等人还在外面吐吗?
    在场的也就他和公孙策、展昭,还有经常和尸体打交道的仵作还能忍住不吐了。
    公主一介女流居然亲自操刀……
    太可怕了!
    赵凌舒发现几人面色都不太好,又看了看被她剖开的尸体,也觉得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
    索性已经检查完了,她拿起针线把尸体缝好。
    招呼几人到停尸房外说话。
    赵凌舒一边使劲洗手,一边说出刚才发现的线索。
    看着仿佛要把自己的手搓掉一层皮的公主,包拯等人终于恢复了思考,嗯,这才像是个养尊处优的公主,刚才一定是错觉。
    包拯也想起了之前没说完的话,他说:公主不必如此,本府有三件宝物,其中一件名为游仙枕,可穿梭阴阳两界,只要查到死者的姓名,本府便可去阴间审他。
    死者在开封的轨迹已有眉目,想来不日就能查到死者的身份。劳公主动手,实在令我等汗颜。
    还在搓手的赵凌舒动作一滞:???
    我一个唯物主义者,你跟我谈阴间,谈鬼魂?
    赵凌舒愣了好一会儿,才呐呐开口:包大人真的有阴阳镜、古今盆、游仙枕?
    她如果没有记错的话,阴阳镜是包拯小时候就得到的宝物,还和他大哥二哥有关来着,包拯小时候捡到宝物交给大嫂收藏,当官之后大嫂又给了他。
    后来包拯无意间滴了血在镜子上面,才发现了镜子的用处,但凡遇到邪魅鬼怪之物捣乱,皆可用此镜降服。
    古今盆是包拯妻子李氏的陪嫁,盆里装水,人照之,可以看见前世今生,以及所做的善恶之事。
    游仙枕就更神奇了,这件宝物是包拯“日断阳,夜断阴”的根本,夜里枕着游仙枕可以夜游地府。原著中包拯多次用游仙枕夜间审案。
    包拯颔首:本府确实有这三样东西,可惜前些时候被盗走了。本府想着这三样东西也不常用,便没有立即去追。
    不曾想天子脚下居然会发生这样的事,本府会尽快派人取回三宝。
    赵凌舒:……
    卧槽卧槽,为什么武侠世界会有这么不科学的东西存在啊?居然还是真的!
    赵凌舒:包大人,这世上真有鬼啊?
    包拯淡淡一笑:公主不用怕,人死后鬼魂都要去往阴间,不会在人间逗留。
    赵凌舒内心:谢谢,并没有被安慰到。
    呜呜呜,她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啊!】
    宋仁宗时期
    朝堂上本来就在猜测谁才是通敌叛国之人,听到这番话简直要炸了。
    通阴阳!?阴间审案?
    这什么阴间故事啊?
    一时间众人的注意力转移了,相比于通敌叛国,他们现在更好奇是否真的有鬼,是否真的有阴曹地府?
    众人将包拯团团围住。
    “包中丞,天幕说的可是真的?”
    “包中丞,游仙枕当真能通阴阳两界?”
    “包中丞,你当真有三样宝贝?”
    ……
    赵祯更是直接道:“包爱卿,你还有这等宝物呢?”
    被大臣们拉扯的包拯快崩溃了:“……臣真的没有!”
    天知道,什么阴阳镜、游仙枕他听都没听过啊!
    大臣们明显不太相信,包拯确实有两个兄长,原配妻子也是李氏,完全能对上啊!
    大秦
    秦始皇原本是顺着天幕的话往下推理的,他正将目标锁定在发现尸体的人身上呢,天幕画风一转,让他措不及防。
    秦始皇:“??”通阴阳的游仙枕?
    有这种好东西还用得着验尸?直接找正主审问啊,还查什么?
    一开始秦始皇是不信的,上当的次数多了,他现在也不是什么都信的。
    但听到天幕后面的话,又忍不住迟疑了。
    秦始皇转头想找人商议,直接跳过听得如痴如醉的儿女们,看向蒙毅、李斯、萧何等人,“之前天幕说方士是骗子,如今又说世上有鬼神,游仙枕可通阴阳,到底是真是假?”
    蒙毅觉得不可信,要真有鬼,他和蒙家落得史书上的结果岂会善罢甘休,就算硬闯也要从阴间回到人间报仇。
    “陛下,书中的公主是后世之人,后世并不认可鬼神之说,想来世上定无鬼神。而且后世都能飞天登月了,不是已经证明天上并无神仙吗?”
    萧何附和道:“臣觉得蒙上卿说得有理,况且天幕也说了这本书是《三侠五义》的同人。”
    自从了解什么是同人后,萧何就不太信小说中内容。
    除了名字、身份一样,其他内容很有可能是瞎编的,这就是天幕为什么说九分假一分真。
    李斯想开口,发现该说的他们都说了,只能道:“陛下,若真有这样的宝物,大宋又岂会亡国。”
    其他两件暂且不论,古今盆可是个好东西,能窥见前世今生和所行善恶,这谁还敢作恶?
    秦始皇点点头,确实,真有这种好东西能留给区区一个县令?
    阴阳镜也就罢了,古今盆和游仙枕可是宝贝啊!古今盆可以用于选拔人才,游仙枕就更不用说了,他要是有这等宝贝,岂不是能让天下鬼魂为他所用?
    可惜是假的。
    这回他才不会上当呢。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时期
    刘彻自从看了轻功后,对案子兴致缺缺。
    直到听见开封府三宝后,他才恢复了兴致,“阴阳镜、古今盆、仙游枕,还有这种好东西?”
    随即痛心疾首道:“此等宝物被盗居然不急着找回!”太败家了!
    这包拯就跟他们大宋皇帝一样败家!
    “大宋的宝贝这么多的吗?”不然怎么从上到下都这么奢侈?
    要是他有这样的宝物,肯定特别爱惜,如果被盗,就算掘地三尺他也要找出来。
    而且更过分的是这等宝物居然不常用!
    暴殄天物!
    唐太宗时期
    “日断阳,夜断阴?”怎么听起来这么假呢?
    李世民不相信世上有鬼,可听了天幕的话又忍不住迟疑,“爱卿们觉得天幕说的那些东西是真是假?”
    这种先是觉得不可能有,后又真的有最讨厌了。
    到底有没有啊?
    程知节:“我觉得是真的,这包拯看起来断案一般般啊,还不如书中的公主。或许他平时断案就是靠着三样宝贝,没了三样宝贝后,断案就不太行?”
    尉迟敬德:“俺也一样!要是给俺这三样宝贝,俺也可以断案如神。”
    众人:“……”呵呵。
    “我觉得不像是真的,要真要这样的宝物,怎么没有传到后世?书中后世可不相信有这等宝物。”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李世民把目光转移到房谋杜断的杜如晦身上,“克明,你觉得呢?”
    杜如晦:“陛下若有此等宝物,可会交给大理寺卿使用?”
    李世民不说话了。
    会是会,但是这些宝物明显还有更好的用处,只用来断案未免太可惜了。
    【赵凌舒发现自己白忙活一场很郁闷。
    这就好比你在闭卷考试,然后对面是开卷考试一样。
    她怎么就忘了包拯也是个挂逼呢,失策失策。
    就在赵凌舒觉得自己在大佬面前班门弄斧的时候,大理寺来人了,说要接管这件案子。
    原来今日宫中有人行刺官家,刺客被捕后发现他还有同党。
    经过调查发现死者就是刺客的同党。
    而且根据刺客的口供还得知朝中有大臣通敌叛国。
    大理寺要求包拯交出本案所有线索,包拯向来铁面无私,就算怀疑羊皮卷上的内容是假的,也还是交了上去。
    于是当天,狄青被打入天牢。
    包拯去天牢探视狄青过后,来到公主府寻求赵凌舒的帮助:公主,陷空岛路途遥远,一时半会无法取回游仙枕,可否请公主相助,还狄青一个清白?
    赵凌舒:可是我发现的线索都已经告诉你了啊?
    包拯叹道:公主有所不知,那贡茶狄青也有,官家赏的。而且有人见过死者与狄青碰面。
    赵凌舒:……啊这,那狄青认识死者吗?
    包拯摇头:不认识。加上羊皮卷上的不溶于水的墨汁产自西夏边境,狄青又刚从边境被调回来不久,真是有口难辩。
    赵凌舒:那在狄青府上可有找到那种墨汁?
    包拯:这倒没有。
    赵凌舒:包大人可有怀疑之人?见包拯摇头,她又道:我有一个怀疑对象,不如夜探太师府如何?
    包拯震惊道:公主怀疑庞太师?为何?
    赵凌舒:直觉!
    心里却道:当然是原著剧情啊!呼家将、杨家将、包青天、三侠五义、七侠五义的反派全是庞太师。
    在这些剧情中,庞太师简直无恶不作,有坏事找他肯定没错。
    想到这里,赵凌舒都有些同情庞太师了,人家在历史上分明是个大忠臣,是北宋名臣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