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间抢小说 > 第109章 一百零九 金鸡纳树
    【郑和却没有朱酒酒想得那么乐观:这茫茫大海, 稍有不慎就会船翻人亡,葬身鱼腹尸骨无存。出海乃九死一生之事,公主又如何能肯定能在这大海之上找到对大明有利的东西?
    此时的大明国力还是领先世界, 是世界强国,郑和不相信大海上有大明非要不可的东西。
    既然没有, 朱棣怎么可能会让自己的掌上明珠在在海外漂流, 在他眼里海外这些荒岛还不如镇守西北的宋晟重要。
    朱棣为了将安成公主嫁给宋琥,都可以不顾名声让宋琥休妻,又怎么会为了海上这点利益而放弃咸宁公主与宋瑛的婚事。
    本来就是因安成公主和宋琥处得不愉快, 朱棣才想再次和宋家联姻, 嫁咸宁公主是必然的。
    于是郑和道:若我坚持要送公主回去呢?
    朱酒酒没想到郑和软硬不吃, 她自暴自弃道:我说了非你不嫁, 如果你想寻死路尽管回去,反正黄泉路上有你作伴我也不寂寞。
    郑和见她语气不像有假,而且她连海上的危险都不怕,可见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如果掉头回去也许她真能干出她说的那些事。
    郑和犹豫许久,终于妥协道:公主若是想随臣出海也行,但必须听臣的, 切不可擅作主张,也不能暴露身份。
    朱酒酒很爽快的答应了:好啊,不过我给你提的意见你得听。
    她可是记得郑和七下西洋,但七次同向, 并没有走太平洋进而美洲。
    诚然是为了方便补给,但更多的还是不清楚前路,加上当时的技术还没有达到工业时期的水平,船只航行只能依靠洋流和季风, 郑和不敢带着两万多人的船队贸然前行。
    毕竟那个时候人力帆船航向,基本上靠的都是天时,若是任性前往太平洋腹地,很有可能回不来。
    可现在有淘宝,想要什么地图、罗盘没有?不去美洲多可惜。
    美洲的好东西不要太多!亩产千斤的玉米土豆红薯就不说了,还有花生辣椒番茄番石榴等等。
    而且用来制作治疗疟疾特效药金鸡纳霜的金鸡纳树,原产地也是美洲的厄瓜多尔。
    在青蒿素出现之前,金鸡纳霜也就是奎宁才是治疗疟疾的特效药。】
    永乐时期
    刚得到郑和保证的朱棣:“……”
    刚点完头的郑和:“……”
    郑和麻溜地跪下请罪,“陛下,臣绝无此心。”
    朱棣一脸郁色,面皮不断抽搐,倒也没心情理会郑和,摆了摆手让他起来。
    他就不明白了,将公主嫁给开国功臣之家不是自古就有吗?和功臣结为儿女亲家,既是拉拢,也是警告和监视,让其不要有异心。
    汉朝时,馆陶公主、平阳公主不都嫁到了功臣之家,还有大唐,李世民的公主们不也大都嫁到了功臣之家?襄城公主嫁萧禹的儿子。
    长乐公主嫁长孙无忌的儿子,巴陵公主嫁柴令武的儿子……
    怎么轮到他嫁女儿就不行了?不公平!有本事把前朝那些政治联姻的公主也拉出来骂那些皇帝啊!
    哼!
    朱棣刚冷哼完,就被后面的话吸引了注意力。
    之前天幕卖的世界地图现在还挂在他的御书房里呢,他当然知道美洲在哪里。
    朱棣也想过让郑和将航海的目的定位美洲,奈何美洲距离大明太远了,在没有准备妥当之前他不打算冒险。
    别看因为天幕的话,满朝文武都想从出海中分一杯羹,但真的要让他们出海,他们绝对跑得比兔子还快。
    海上的风险太大了,找一个愿意出海,各方面都合适,还对他忠心耿耿的人不容易。
    至少除了郑和,他一时半会还真找不出第二个合适的人选。
    而且郑和的成功是史书盖棺定论过的,换一个人,未必能达到郑和原来的高度。
    郑和在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就能达到如此高度,这一世拿着自己前世的经验肯定更上一层楼。
    唐太宗时期
    李世民眉头一皱:“朕记得之前天幕说疟疾就是瘴毒?”
    杜如晦点头:“没错,就是瘴毒。孙先生已经根据书中所写的青蒿素制出了治疗瘴毒的药,就是效果不如书中写的好,孙先生带着弟子在改善药方。”
    “听天幕的意思青蒿素明显比那个叫什么金鸡纳霜的药好,可为何孙先生制出来的青蒿素效果却不如书中所写?”那这个金鸡纳树有没有去找的必要啊?
    【之前我们说过疟疾在古代是绝症,疟疾是经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1]。
    传染病的特色就是不管你富贵还是贫穷,都有可能被传染。
    曾经战无不胜的亚历山大大帝、曾经横扫匈奴的冠军侯霍去病(有争议)、文艺复兴时伟大的诗人但丁都是死于疟疾[2]。】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时期
    刘彻:“???上回不是说去病是死于积劳成疾,身体机能透支,器官衰竭吗?怎么又变成疟疾了?”
    先是痢疾,后又是器官衰竭,现在又变成疟疾,他的冠军侯到底是怎么死的?
    刘彻茫然了。
    当事人霍去病也一样,他现在满脑子问号:我到底怎么死的?能不能给个真正的死因?
    别每一次的死因都不同,知不知道每说一个死因,他就要被折腾一次啊!!
    太医们也很绝望,现在的冠军侯身体倍儿棒,他们真的什么都看不出来,不要折腾他们了。
    无论是痢疾也好,器官衰竭也罢,还是疟疾,他们真的完全没在活泼乱跳的冠军侯身上发现。
    卫青眉头一紧,起身行礼:“陛下,之前天幕曾提到过青蒿素的制作方法,不知太医可有制作出来?若已制出,臣想向陛下讨要一些。”
    霍去病:“……”又来了,他身体很好,不需要吃药!
    刘彻当然知道卫青是为谁讨要的,但问题是他没有啊!
    “别提了,那帮没用的废物,制作出来的青蒿素药效甚微,和书里形容的相距十万八千里。朕已经命令他们继续研究了,如今看来要让他们加速研究才行。”
    书里描写的不挺简单的吗?怎么到了那群太医手里就这么难呢?
    霍去病无奈道:“陛下,我觉得我肯定不是死于疟疾,后世距离大汉两千多年,怎么可能会知道我是怎么死的呢。”
    刘彻不爱听这种话,他指着霍去病,斥道:“你闭嘴!”
    霍去病:“……”
    卫青:“陛下之前已经命人造船,若船造成要出海,臣想请旨。”
    霍去病瞪大眼睛,“舅舅!”
    “这事不急,朕自有人选。”刘彻说完,又道:“你放心,朕若让人出海,必定会让他们带回金鸡纳树。”
    【就连清朝的康熙皇帝都感染过疟疾,走投无路的康熙最终服用了传教士带来的金鸡纳霜才得以治愈。
    那个时候金鸡纳霜还是很昂贵的,贵族都不一定用得起,更别说平民百姓了,也就皇室能用得上。
    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疟疾防治工作,此后大大减少了发病人数,历经70年,疟疾终于从中国消失了,2021年6月30日,世卫组织宣布中国获得无疟疾认证。
    所以我们这一代的年轻人都没怎么听说过疟疾,但实际上疟疾依旧是全球头疼的一大传染病,世界人口约有40%生活在疟疾流行区域[3]。
    迄今为止,疟疾仍旧是非洲大陆最严重的疾病,每年全球约1亿人有疟疾临床症状,其中90%的患者在非洲大陆。
    在青蒿素被研究出来前,奎宁是治疗疟疾的特效药,金鸡纳树的树皮中含有多种碱,其中主要的碱就是奎宁,在古代,用金鸡纳树的树皮制药比合成青蒿素成功率高多了。
    想合成青蒿素,要么化学合成或者生物合成、要么提取纯化,不是医学生还是不要挑战这种高难度的事情,免得把救命药变成催命药。
    书中女主就做得挺好,负责找树和提供技术,其他的交给专业人士。】
    唐太宗时期
    李世民瞪大眼睛:“化学合成、生物合成、提取纯化??”
    不是!你之前的书里没写这些啊!
    杜如晦无语道:“我算是知道为什么孙先生想破脑袋也没想出药效不佳的原因,天幕的书中怕是只写结果,过程能多简略就多简略。”
    可药这种东西,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多一分少一分效果都不一样。
    “算了,这金鸡纳树也顺便找一找吧。反正美洲都是要去的。”李世民对美洲惦念已久,要不是太远,他还真想去看看,这美洲到底长什么样,为何有这么多好东西。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时期
    刘彻一脸问号,“怎么还涉及化学和生物?”
    想到天书一样的数理化,刘彻眉头紧皱,“回头把数理化和生物抄一份,给太医院送去,让他们好好研究。”
    怪不得做出来的青蒿素药效不行,原来是制作方法不对。
    大臣们基本都看过数理化生,闻言不由朝太医院的方向投去一抹同情的目光。
    这什么惨绝人寰的事。
    **
    另一头,太医院的太医们露出了茫然的眼神。
    化学合成、生物合成是什么鬼啊?还有提纯纯化又是什么东西?
    天幕,你确定说的是医术吗?
    太医们纷纷挠头。
    【咳咳,一不小心又跑题了,让我们回到书中的内容。
    朱酒酒深知远行航海最重要的就是方向和补给。要是偏离方向,在没有gps定位,只能用简易指南针、罗盘找方向的古代是非常危险的。
    所以一开始就买好了指南针,星盘,象限仪。
    还有补给,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在海上吃得最多的当然是海鲜啦!
    可光吃海鲜当然是不行的,人体不可缺少的七大营养素:蛋白质、糖类、脂肪、膳食纤维、矿物质、维生素、水。
    海鲜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硒、膳食纤维等营养物质,可以积极有效地帮助体内重金属毒素排除[4]。
    而主食米面中含有丰富淀粉也就是糖类,同时还含有蛋白质、维生素以及矿物质。
    咋一看在海上也吃得很营养,但其实不然,海上缺少了一样很重要的营养——蔬菜。
    人体大多需要13种维生素才能维持身体机能的正常运转,而蔬菜可以提供人体所必需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
    如果新鲜蔬菜长期摄入不足,就很容易患维生素c缺乏症,即坏血病,主要症状表现为脸色苍白,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皮下组织出血,消化不良,贫血,肢体肿胀等,以及情绪上的症状[5]。
    大航海时代远航的水手容易得坏血病就是这个原因。
    不过我们优秀的祖先并不受影响,因为他们不仅会花盆种菜、种姜葱,还会瓦缸闷种豆芽,而且明朝的时候各种酱菜、咸菜都很流行,郑和的船上并不缺蔬菜。
    而西方的航海家直到柠檬的出现才解决了这一问题。
    不得不说在吃上,我们国人的天赋是点满的。
    刚上船的时候朱酒酒还想卖弄两手展现自己,结果一看花盆木盆种菜,全程傻眼,歇菜了。
    好在吃海鲜上,朱酒酒还是很会的。什么清蒸大闸蟹、油焖大虾、烤扇贝……
    书里描写了好多好吃的海鲜,看得我都饿了。我们先跳过这一部分,不然清清真的忍不住点外卖。
    朱酒酒一边凭着高超的厨艺和宝船上的精兵混熟了,一边在等机会。
    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时发生了一件大事:
    在三佛齐旧港,郑和招谕当地海盗陈祖义,陈祖义诈降,图谋袭击郑和船队。郑和击败了他,杀敌五千余人,烧毁敌船十艘,俘获敌船七艘,生擒陈祖义等三人[6]。
    要是郑和不小心受了伤,她就可以趁虚而入了,要是能英雄救美,那就更好了。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受伤的不是郑和,是倒霉的朱酒酒。
    朱酒酒心里不断咒骂陈祖义有病,脑子进水,郑和才是头头,不打他,来偷袭弱小可怜又无助的她做什么?
    其实海盗头子陈祖义看得明明白白,郑和当时看到朱酒酒出现的时候,下意识让人去保护她。
    而朱酒酒虽然乔装打扮成男人,但郑和没苛待她,她的吃穿用度绝对是船上最好的。在陈祖义看来,朱酒酒就是一个满身绫罗绸缎、长得瘦瘦小小,还颇有气度受重视的小绵羊,挟持她说不定能跑。
    于是就有了后面的事。
    朱酒酒用电动防狼棒电了陈祖义,同时也被他砍了一刀。
    朱酒酒:呜呜我错了,我不该想有捡漏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