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我是女主的极品小姑子[快穿] > 第128章 我是圣母女主的
    ◎极品小姑子◎
    玉娘险些被她的话气死!
    翠儿不喜她, 甚至怨恨她,玉娘何尝对翠儿有好感呢?
    光是翠儿是柳夫人一脸嫌弃丢给玉娘的模样,就足够让玉娘不喜对方。
    但她没有比较体面的嫁妆,带着翠儿过来也是一种门面, 玉娘倒是想在江家找个合适的丫鬟伺候自己, 把翠儿打发去做粗活儿, 可到了江家才发现,江家的下人并不多,而且都是伺候了很多年的那种,压根没有合适她的。
    所以只能将就着用翠儿。
    玉娘捂着心口坐下,沉默了一会儿后,她让翠儿给自己梳妆, 然后去厅房用晚膳。
    一路上玉娘的心情很忐忑,郎君忽然被派去庄子上查账, 小姑子的态度也和昨天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不知道待会儿公婆会如何对她。
    结果到了厅房, 江母笑眯眯地冲她招手, 让她坐在自己的身旁,另外一边坐着江素兰和江父。
    三人都是笑眯眯的样子,这让玉娘更摸不着头脑了。
    “玉娘, 素兰都把你在门前和大家说的话告诉我们了,”江母一脸欣慰地看着她。
    玉娘看了眼江素兰, 抿了抿唇小声道:“娘,我做的不对……”
    “怎么会不对呢?”
    江父摇头,“原本看着这两个月家里的开支账本比原来多了两百多两, 我心里原本有些不舒服, 毕竟做生意也不容易, 咱们江家只是靠祖上才攒下了一点家底,并不是什么大富大贵之家,若是长久这么花散下去,怕到年底,我们这祖宅都要抵押去换银子来给你做善事咯。”
    玉娘脸一白,整个人无措又难堪,张了张嘴想解释,却被江母握住了她冰冷的手。
    “不说你爹,就是我心里也慌着呢,毕竟这两个月加起来赚的银子,还不如你上个月撒出去的银钱多,但我们都知道你心善,想要帮助那些穷苦无依的人,”江母的话就软和多了,听得玉娘的身体回暖了些。
    “我本来找机会跟你提一提,但不想你今日说了那样的话,实在是让我和你爹对你刮目相看。”
    江母的声音都高了几个调,满是欣慰地看着她。
    玉娘纳闷了,她今天在大门口只让翠儿找李叔拿银子给吴寡妇,没说别的啊。
    而且还和小姑子怼了几句。
    和公婆说的那些话,没有一点干系。
    看着怎么也想不通自己做了什么值得夸赞的玉娘,江素兰觉得她真的好蠢。
    可就是这么一个蠢人,和大哥一起害了爹娘。
    江素兰深吸口气,“大嫂忘记了?你不是对外说以后行善不会顶着夫家人银钱吗?是你一心向善,银钱自然是从你家嫁妆里出,怎么可能扒着不属于你赚的银子来充自己的面子呢?”
    玉娘:“……”
    她想反驳,但公婆刚才一边说了真心话,一边夸赞了自己,玉娘无话可说,可能干巴巴地点头,“这是应该的,也是玉娘之前考虑不当,用了家里这么多银子。”
    玉娘还真没有算过自己花了多少钱做善心,她来到江家后,是不缺银子的,每次想做帮人,郎君扭头就让李叔从家里走账,公婆之前也没管过。
    不想他们早就对自己的行为不满,玉娘赶紧起身给二老各自舀了一碗鲜美的鱼汤,“玉娘谨记爹娘教诲,日后绝不会再犯错了。”
    “你一心向善,何错之有?只是我们到底不是什么大富大贵的人家,尽力而为便是了,”江母笑道。
    “是。”
    玉娘点头。
    见江素兰盯着自己,又给对方舀了一碗鱼汤。
    饭后,江素兰跟她一起离开厅房,二人的院子挨着不远。
    “大嫂,我也是发觉这两个月的账本超得太多,怕爹娘对你有什么不理解,所以在大门口才自作主张说了那些话,希望大嫂别介怀。”
    江素兰和江父他们已经商量过这话了,如今便对玉娘这么说。
    玉娘吃饭时还在思索,为什么小姑子要把自己说的话按在她身上呢,这会儿听了江素兰解释的话后,立马明白了。
    她很是感动的看着对方,“素兰,多谢你提醒了我。”
    若不是小姑子说了那些话,爹娘怎么会一边欣慰一边说出这两个月来对自己的不满呢?
    “都是一家人,”江素兰亲亲热热地拉着她的手,“大嫂不怨我自作主张,我就很高兴了。”
    “自然不会,”玉娘摇头。
    等她回到自己的院子后,忽然觉得哪里不对,以后她做善事,岂不是要用自己的嫁妆银子了?
    可她只有十几两的陪嫁,今天还给了五两银子出去,这……
    玉娘觉得心焦极了。
    因为江大哥的私房早就被她用光了,江大哥在没成亲前,每个月能走账十两,成亲后,变成十五两。
    可昨日施粥,光是买米就花了十六两!靠江大哥那点月例,压根不够她用啊!
    玉娘一夜都没睡好。
    第二天用早膳的时候,明显精神不济。
    江素兰却在那兴致勃勃地说:“我听说镇上李老夫人建了一个归老院?”
    “没错,李老夫人也是个大善人,去年冬至,她外出遇见几个孤苦无依的老人,就快冻死在路边,便让人把人安置在城东一个庄子上,今年就买了一块地,建了一个名叫归老院的地方,但凡无儿无女孤老无依的,都能住进去。”
    江父连连点头,“刚建的时候,我和你柳伯伯一人捐了二十两,也算是一点心意,你也知道我的私房不多,二十两也是我咬牙出的。”
    说这话的时候,还看了玉娘一眼,玉娘只觉得整个人都臊得不行,头都不敢抬。
    江母瞧见后,微微一笑。
    “那真是大善,大嫂,你我何不去归老院瞧瞧?也出一份薄力,不瞒你们说,我这次回来,师叔和几位师兄师姐也给了一点盘缠,能去买些米粮送过去。”
    “你的月例都在我这里存放着呢,哪里需要银子了,你就跟我说,”江母如此道。
    玉娘也知道这个事,小姑子在师门里,据说很少下山,每次走的时候,公婆都想塞银子给对方带上,但她只要一点盘缠,其余的都存在婆婆手里。
    郎君还曾玩笑道,小姑子的私房可比他们夫妻多不少呢。
    “素兰说的对,那就一道去看看吧,”玉娘一边点头一边小声道。
    她其实之前就想去了,但听郎君说是李老夫人办的地儿,李老夫人的长孙又和她的表姐柳二娘定了亲,玉娘便不想去了。
    如今江素兰主动提起,她一不好婉拒,二也想去瞧瞧,便应下了。
    江素兰拿了二两银子就出门了。
    玉娘琢磨了好一会儿后,拿了五两银子。
    翠儿见此小声提醒着,“少夫人,再拿五两去,那盒子里就只剩下二两了。”
    玉娘抿了抿唇,“归老院一共有三十多位老人,只拿一二两如何够用?”
    “少夫人,”翠儿险些翻白眼了,“三十个人,就算给他们买一个月的米粮,加上每天都能吃的肉,也不过一两银子啊!”
    “只买米粮如何够?眼看着天又凉了,得添些棉衣才是,棉被也得准备……”
    这么一算五两银子还不够使呢,而且她也不想在江素兰面前被看低,于是一咬牙,就把银子全部揣上了。
    翠儿此时只有一个念头,得亏她的月银是李叔那走的账,不然跟着这么一个散财夫人,她不得吃糠咽菜啊?
    “大嫂,我准备买五十斤棒子面,五十斤米,再买二十斤猪肉,和一些盐,也不知道二两银子够不够,”江素兰有些羞涩的摸了摸自己腰间的荷包。
    一听她只带了二两银子,玉娘心里松了一口气,脸上的笑意也更深了,“应该够了,我打算买些棉衣和棉被送过去。”
    于是江素兰就说先陪着她去买棉衣等。
    到了店里,江素兰左右看了看,在小跑上前招呼她们的伙计面前声音略大道,“嫂子,这里最便宜的棉被,是一百文,这归老院一共三十人,光是棉被就要三两银子,还不说你准备买棉衣棉鞋了,你带的银子够吗?要是不够可以从账上走。”
    “不,还是走我的私房银子吧,”玉娘坚定摇头,“爹娘和你行善都是用自己的私房,我自然也应该这样,伙计,劳烦给我三十床棉被,三十件棉衣,再来三十双棉鞋。”
    翠儿很想说不用买成衣,可以买布和棉花让他们自己做衣服鞋子,但见玉娘压根不理会自己的眼色,翠儿索性垂下头不再搞小动作。
    反正没银子的又不是她!
    “呀,这东西不错,可惜我身上的银子不够,不能买了,大嫂,你瞧瞧,这棉帽对老人来说可用处大了。”
    伙计机灵地上前,“可不!这天凉了,老人最是容易得风寒,咱们家的棉帽只需要十五文一顶,可划算了!”
    玉娘也过来看,江素兰在一旁夸她,“大嫂心善,十五文一顶,三十人也才四钱多,伙计说的的确划算。”
    “这位可是江家少夫人?”
    伙计忽然道。
    江素兰得意点头,“是,这是我大嫂,我大嫂是出了名的善心人,你应当听说过。”
    “是了是了!我当是谁这么面善,原是江家二位善心人!归老院能有你们这份善心,真是他们的福气啊!”
    伙计也是个会做生意的,很快就把帽子等包了起来,一共花了六两八钱。
    就在伙计要找给玉娘二钱银子的时候,江素兰盯着他漏一根脚趾的破鞋叹了口气,“伙计你也不容易,这天凉了,你也冷吧?”
    玉娘垂头,也看见了伙计不停往鞋子里缩的脚趾。
    “不碍事不碍事,”伙计怕脏了二位的眼这生意就做不成,恨不得把脚藏起来。
    “大嫂,他实在是太可怜了,”江素兰看了眼玉娘手里的那二钱银子,“不弱给这二钱就给他做小费吧。”
    “何为小费?”
    玉娘不是很想给,因为她只有这二钱银子了!
    “就是帮我们介绍了这么久,一点辛苦银子,大嫂,你就给他吧,你可是大善人,”江素兰摇了摇她的胳膊。
    伙计眼巴巴地看着那二钱银子,立马跪在地上磕头,“谢江少夫人的善心!小人永远都会记得您的这份善心!”
    二钱银子的辛苦费啊!
    他一个月的月银才一钱六两!
    玉娘连忙让他起身,见他磕头磕得额头都有些红了,心里也有些不忍心,便把那二钱银子递了过去,“拿去买双新鞋穿吧。”
    “大嫂心善,素兰真佩服你,大哥能娶到你,真是他的福气,”出了铺子,江素兰挽着玉娘的手把人夸上了天。
    玉娘早就忘记自己一文钱都不剩了,闻言羞涩一笑,“我也只是尽我自己的一份心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