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六零之囤货强手 > 第154章 楚沁医猪
    ◎做簸箕粄◎
    楚沁手疾眼快地把背包点击安上, 然后顺手把床头柜上的苹果放进去。
    嗯嗯,使用成功。
    加上原先的四个,她现在也是有五个空间背包的人了。
    楚沁不禁美得在床上直翻滚, 那因为时而压住时而压不住的笑声断断续续的,差点没把小白给吓得躲床底去。
    因为有了这个背包,楚沁目前所遇到的一个困难迎刃而解。
    她现在的背包中有:猪肉、地瓜、苹果和鸡蛋。
    但她还有个土豆想放空间背包中啊。
    是的, 是土豆,不是饼干。
    楚沁现在没那么抠搜了,饼干得到后就直接吃。
    攒啥攒,攒到最后不还是她吃吗?
    倒是她现在种的土豆, 这土豆长得好, 足足有450斤, 因此吃又吃不完, 也很难久放。
    也就是这段时间气温低, 换作湿热的夏季这些土豆早晚得发芽。
    这玩意儿可不像地瓜, 发芽的土豆是有毒的,楚沁上辈子有位相隔十来公里的邻居就是因为吃了有毒的土豆才翘了辫子,她记得清清楚楚呢。
    没曾想她都准备做成土豆淀粉了, 竟然峰回路转得到个空间背包。
    楚沁心里美滋滋, 赶紧去厨房把土豆收到空间背包里才放心睡觉。
    今晚得早点睡,明天还有事干。
    翌日, 清晨。
    楚沁迎着冷风来到猪舍,猪舍的活通常干得很早,据说徐老屠他们每天早晨五点半就得上工, 她听着都觉得怵得慌。
    谁家好人五点半上工?
    此刻楚沁到时, 就看徐老屠坐在门槛上, 愁得眉心能夹死苍蝇。
    “楚沁, 你来干啥?”听到动静他抬起头,见是楚沁还有点惊讶。
    惊讶啥呢?
    楚沁没上工时惯来是少出门的,即使出门也是九点后才出门。
    据说是她起的晚,村里人都说楚沁活得最是舒服,每天能睡到日上三竿才起床。
    只是这会儿……仰头一看,才六点多吧。
    楚沁脸上适时露出担忧:“叔儿,我想看看那两头猪咋样了。”
    徐老屠“哎”了声,眉心夹的更紧,指着猪圈道:“你去瞧吧,情况不是特别好。其实昨儿如果能撑过去这两头猪就算有救,今天都这样了,咱们也就只能洗洗菜板洗洗锅准备吃猪肉了。”
    呃,这话说的,搞得两头猪死了也没啥大不了的。
    徐老屠是真的发愁,两头猪啊,它们的价值并不是小数目,再撑撑,撑上三四个月就能到手两三百呢。
    楚沁走过去看,观察片刻发现两头猪的情况确实很糟糕,比昨日还要糟糕。
    精神萎靡,连猪槽里的猪食都没动多少。
    楚沁眼睛转转,也不晓得这种情况那两种药还能不能救回来。
    应该是能的,再怎么说那也是系统出品的药,不能那般没用。
    于是她走过去对徐老屠道:“叔儿,你别灰心,我家从前的那两头猪也是这样,但不还是挺过来了吗,而且肉越长越多越来越重。”
    徐老屠顿了顿,正色道:“你说你家从前也有两头猪是这样?”
    楚沁:“对啊。您也是晓得的,我先前的那两头猪都是从冬天开始养,当时也是现在的这种天气,自然有可能感冒。”
    徐老屠想想,还真是。
    他忽然有个想法,想了想连忙说:“你这两日有事儿吗,你对付生病的猪有经验,要不然这几日你就来猪舍照顾它俩?”
    又继续道:“当然也不让你白照顾,每日会算工分。”
    楚沁摇摇头:“这是可不好说,您和其他人都是养猪高手,我就养过那么四五头,上回把那两头治好或许就是运气,万一这两头我治不好咋办呢。”
    徐老屠是个厚道人,说道:“治不好就治不好,本来就是快要死的,还不如让你试试。”
    楚沁道:“还是不行,您这样觉得,村里其他人可不这样觉得,我这是要担风险的。”
    唉,说的也对。
    徐老屠这般想。
    但只要有办法,他就不想放弃,毕竟那可是两头猪啊。
    他看着似乎已经奄奄一息的猪,转身咬牙说道:“村里和队长那里我去帮你说。你救不回来也没啥,你要是真能把这两头猪救回来……给你工分?”
    楚沁似是心动,试探道:“救啥给啥,能给我分点儿猪肉吗?”
    这些猪总不会都给送去,而她想要的猪肉就从剩下的猪肉中扣。
    徐老屠无奈:“我就说呢,原来你打的是这主意。”
    楚沁连忙表示:“哪有,我这也是刚刚才想到的,毕竟我不缺工分我缺肉。”
    这话说的也有道理。
    徐老屠思考片刻,决定先把这事儿办成了再决定。
    猪没救回来,一切都白谈。
    徐老屠做事从不磨叽,和楚沁敲定后就去找韩队长说这事儿,紧接着又去村里人惯爱呆着聊天的地方也把这事给说了。
    村里人有不少都去看过了这两头猪,到底是农村人,几乎都是养过猪的,哪里会不晓得这两头猪病到啥程度呢。
    两头猪看样子确实要死了,如果楚沁能救回来当然最好,救不回来也没啥事儿。
    于是徐老屠飞快跑回猪舍,喊楚沁这几日来照顾猪。
    楚沁却道:“我家里有猪圈,我能把这两头猪给带回去吗?”
    徐老屠倒是无所谓啊,毕竟哪里养不是养呢。
    只是他指着两头猪疑惑道:“都这样了,你能让他们两个起来?”
    楚沁噎住
    也对,这猪病恹恹的,死在路上咋办。
    行吧,这里就这里吧,反正她下药很是方便,不怕被别人发现和察觉。
    “不过也不是不行,绑起来抬着去。”
    徐老屠峰回路转。
    楚沁眼睛一亮,能拉家里,当然拉家里去最好。
    她立刻道:“您帮忙抬,我回去整理猪圈,我家猪圈还……还堆着东西呢!”
    说着她匆匆跑走了,不给徐老屠一丁点儿反应时间。
    “哎!”
    徐老屠没叫住人,叹声气,只能喊其他人帮忙把猪绑起来。
    楚沁回家,迅速将猪圈里种的菜给采了放到厨房中,再把地给垒平踩实。
    没关系,这本也是最后一茬。
    随着冬雪消融温度渐升,今年接下来的日子中都不需要再在猪圈里种菜了。
    虽然瞧着还是有点奇怪,但就种这么几平米的地也不妨碍着其他人啥事儿,徐老屠他们看见了也会当没看见,毕竟大冬天的不少人家都有试着在家里种些青菜。
    在楚沁刚刚整理完时徐老屠就来了,带着两头猪来了。
    “放进去吧。”楚沁忙道。
    她忍不住笑笑,猪圈终于又迎来了猪。
    不仅把猪送来,更把饲料也给送来,说是饲料还是由猪舍供应。
    徐老屠颇为担忧地离开,在他离开后没多久楚沁就把清温太保和多维太保都给两头猪给吃了下去。
    效果是立杠见影的。
    当天晚上,两头猪的状态明显好许多,进食似乎在渐渐恢复中。
    楚沁还真有点怕它们会死在自己手里,于是每日晚上都得去看两眼确定无事后才能放心去睡觉。
    这一看,就是看三天。
    三天后,两只猪活蹦乱跳。
    期间楚婶儿来过,韩队长和村支书也来过,甚至张飞燕都来过。
    楚婶儿是来劝她的,楚婶儿不明白自己为何接下这烫手山芋。而韩队长和村支书则是怕她把猪给养死。
    张飞燕呢,看到两头猪后啧啧称奇:“你啥时候学了兽医的技术啊。”
    光有技术没用啊,俗话说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所以楚沁是怎么在没有药的情况下让这两头快死的猪慢慢恢复过来的?她有点小震撼。
    楚沁当然不能说自己是用了药,只能硬着头皮替自己表功:“我用心嘛,我是时时刻刻都在照料,而徐老叔他们除了这两头猪还得看顾其他猪,情况自然不乐观。再说,我也幸运,我养猪就比别人养得重些。”
    张飞燕对此无话可说。
    这话听着有道理,其实细究起来很扯蛋,但谁都有秘密,作为心怀惊天动地大秘密的张飞燕自然不会选择继续追问。
    养猪的第七天。
    两头猪的情况彻底好转,精神不再像以前那般萎靡不振,每日的食物量都比猪舍里其他猪来得多么。
    同时,它们长得也飞快。
    怕是因为如此,徐老叔和韩队长才不催促她赶紧把猪还到猪舍去。
    他们甚至愿意让猪多在楚沁家留留。
    这一留就是半个月,时间来到三月中旬。
    韩队长这段时间都在和其他几个同样与机械厂合作的村子沟通,经过半个月的磨合终于把价格给确定下来。
    楚沁也想不通,就这儿都能谈半个月的时间呢。
    行吧,这个谈完就该去机械厂了。
    只是也得准备春耕了。
    而楚沁这段时间在忙活她的菜地,她总觉得今年还是要出点事,能早种就早种。
    她的感觉确实没错,开春后老天爷就跟开了水闸似的,那雨啊一天接一天。
    特别是惊蛰过后。
    一雷惊蛰始,微雨众卉新。
    大雨不多,但小雨不少,毛毛细雨更是下个不停。
    楚沁都算服了,忽然进入梅雨时节算怎么回事儿?
    她家衣服都湿答答的,即使晾了两三天都觉得没干透不敢上身。
    无奈之下,她只能把竹笼再拿出来。
    哦,就是烘干衣服的竹笼。
    凡事过犹不及,雨多也不好,春耕的难度要比晴天难好几倍。
    就拿耕地来说,楚沁现在必须穿着蓑衣带着竹帽在田里赶牛,蓑衣重啊,这样一整天下来就跟负重跑几公里似的,难受死了。
    楚沁先前不想着去机械厂,现在每日则心心念念惦记着韩队长啥时候带她去机械厂。
    这日,天空中下着微雨。
    村里的桃花开得正盛,只是花瓣刚刚舒展开就得被雨拍湿。
    小雨也就罢,时不时的大雨则让花瓣掉落在地上。
    楚沁家院子旁边就有两棵桃树,是野桃,结出来的果子又小又涩,索性开花开得好,就当观赏植物看待了。
    她吃完饭,韩队长上门找她。
    楚沁摸了摸嘴巴,洗洗手问:“队长你吃不吃簸箕粄吗?”
    她这周周抽抽到个锡盘,这玩意儿能隔水蒸米浆。
    米浆蒸完后就跟肠粉差不多。再包些馅料进去,卷啊卷啊,卷成春卷的模样就能吃了。
    味道还不错,楚沁连吃十卷都不腻。
    韩队长晓得她是个大户,也就不跟她客气了。接过一个簸箕粄,三下五除二就给吃完。
    他道:“吃过午饭后有没有时间,咱们吃过午饭后就去机械厂。”
    楚沁:“您都问了我当然是有啊,我除上工也没啥别的可忙的。”
    韩队长点点头:“那我吃完饭来找你。”
    楚沁:“行呗。对了队长,今年咱们村还种菜籽吗?”
    韩队长:“当然种!这是国家任务。”
    当他不晓得呢,这姑娘心心念念的都是不想种菜籽。
    楚沁也无话可说,今年年景肉眼可见的依旧不好,只是和去年比起来好歹有水,从目前来看庄稼还是能种的。
    但还是那句话,年景不好,多种些粮食能救命。
    所以并非不是她不愿意种菜籽,而是菜籽占据了高树村太多的地。
    但领导决定,村里人同意,就她一人反对也没用。
    楚沁在他走后又包了几个簸箕粄吃。
    今天调的馅儿实在调得好,用了春笋,那股鲜香与米粿皮相得益彰。
    看来纪竟遥说的办法还是有用的,他曾经教过她怎么处理春笋和冬笋。
    想到他,楚沁就忽然发现自己好段时间没看过纪竟遥。
    但她也没多想,难不成还得吊着人家?那太缺德了。
    楚沁吃完饭后继续蒸粿,因为她米浆磨得有点多。两小时下来她不但卷了整整五大碗的簸箕粄,更是做了好多油煎粿。
    啥叫油煎粿?
    就是在铁锅里刷油,然后舀勺米浆沿着锅壁浇上一圈。
    等米浆煎成焦黄酥脆的粿皮时再拿出来,然后继续包。
    这和簸箕粄又是两种口感的食物了,各有各的好吃之处,比不出上下。
    楚沁油煎粿同样做了五大碗。
    这么多楚沁是吃不完的,她拿了十卷油煎粿和十卷簸箕粄给楚婶儿。
    又骑着自行车,送了同样数量的油煎粿簸箕粄给杨小舅。
    气温回升冰雪消融后杨小舅重出江湖,跟街溜子似的开始到处走动。
    楚沁攒下的两千多个鸡蛋被他一扫而光。
    天晓得,当杨小舅看到那一筐筐的鸡蛋时眼睛有多亮。
    讲道理,他这辈子没有一次性见过这么多的鸡蛋!
    杨小舅都要疯了,直接跑到县城摇人,把胡威给喊来,然后两人趁着夜色就把这些鸡蛋一个不落地全给运走。
    鸡蛋是最好卖的东西。
    在这种时候,它甚至能当交易货币!
    这两千多个鸡蛋进入市场后压根没有惊起什么水花。
    当然了,也惊不起来。
    胡威留了些,杨小舅也留了些,再给其他朋友留些,完了全被熟客户分个干干净净。
    楚沁得到啥?
    得到个特好的东西——一双和她码数的皮靴,两包只能在友谊商店买到的巧克力,还有半斤的奶糖与一些钱票。
    楚沁都惊了,她完全能靠卖鸡蛋致富啊。
    但她也晓得,能赚这么多系统给出的饲料功不可没。
    楚沁这段日子都有给鸡吃饲料,于是那鸡啊,蛋一个接一个地生,还一天比一天的大。
    反正家里母鸡最少每天都有一个蛋,加之她无聊时又试着孵出些鸡来,现在这些鸡快要长成了,摆明了不久后就能下蛋。
    和那些老鸡与老老鸡加起来,楚沁家里得有42只的鸡!
    其中34只都是母鸡!
    也就是说不久后她每天能收获34个鸡蛋,楚沁越想越兴奋,觉着兴家有旺啊。
    她很有办养鸡场的潜质嘛!
    鸡已经被赶去后山,楚沁时不时也能从系统盲盒里抽到饲料。
    如果持续到年底,抓紧这个鸡蛋翻倍卖的时机,她怕是都能凑出一套房子出来!
    楚沁没想到她真相了。到年底时她依靠卖蛋还真得到一套房。
    送完杨小舅的那份,楚沁再拖杨小舅,让他送一份去给杨大姨。
    “行,刚好我要去乐水。”
    “哦对了,”杨小舅忽然道:“你是不是认识机械厂的那位纪竟遥?”
    楚沁点点头:“认识啊。”
    杨小舅试探:“关系不错?”
    楚沁:“……就朋友关系。”
    杨小舅纳闷了:“我有回去乐水帮你给大姐送东西碰上了他,他让我跟你带句话,说他要出一个月的差,我一直给忘了。”
    好端端的,为啥要和楚沁说明自己要出差呢?
    杨小舅觉着其中有问题。
    楚沁脸不红心不跳,谎话张口就来:“那是因为我拜托他帮个忙,他还没帮成呢,可不就得跟我交代交代,否则我怕他跑路。”
    杨小舅还是不信,太扯了。
    但楚沁道:“我曾经帮过他一回,我请他帮忙把我楚婶儿家的楚红送进机械厂上学,他答应了。”
    哦,这样啊。
    那就没啥问题了,因为最近开学呢。
    杨小舅思索:“机械厂里的学校很好?”
    楚沁立刻就偷偷嘀咕:“特别好,好多是大学出来的老师,还有师范专科毕业的!小舅,等大宝要上学时您尽量把他送进去。”
    杨小舅考虑片刻,点点头。
    他道:“如果是这样当然要想办法送,不仅大娃大妹,还有金金和金玉。”
    杨小舅其实是个难得的思想稍微开明点的农村人,他对学习的看重比村里所有的父母来得强。
    他又说:“这事我来想办法,你……人情你悠着点用。”
    他还是有点怕外甥女为这事儿去找人家,万一人家烦了咋办,这可是副厂长。
    楚沁点点头,心里却想有机会她也得再试试。
    这事儿就算这么过去。
    杨小舅来到乐水,把这阵子他淘换的粮食和楚沁给的油煎粿与簸箕粄给杨大姨。
    杨大姨拉着他道:“楚沁家里粮食多得烧心呐,咋天天这么吃,我咋看着心慌呢?”
    杨小舅抱着金玉逗:“哎大姐你别操心,她主意大能力强,自己心里是有数的。谁都能饿到就她饿不到,如果我没猜错……”
    “猜错啥?”
    杨小舅看看门外,压低声音:“她粮仓怕是还满着呢,不然不能这么随便吃。”
    从哪儿猜出来?
    从楚沁竟然不主动要求用鸡蛋换粮食上猜出来。
    天,她都不主动要粮了,家里粮食肯定是达到放不下的程度。
    楚沁万万没想到自己的粮食马甲被杨小舅猜到并且扒下来,原来谨慎的人是真能从你平日作态里瞧出你家还有多少粮的。
    杨大姨这才放心。
    她笑笑说:“她表哥那边寄信来,说楚沁给他寄过去许多东西,我才晓得的这事。”
    杨小舅:“你别担心她,她现在心心念念都是盖房了,粮食问题早就解决了。”
    杨大姨惊讶:“盖房?她还要盖啥。”
    杨小舅:“砖瓦房,现在可劲儿地找砖瓦,等时机到了就开建。”
    杨大姨想到纪竟遥。
    如果这俩孩子能成,还盖啥啊。
    但仔细想想,机械厂的小套房哪有家里的大院子好住。
    楚沁有能力能自己盖当然得盖,就算会在一起,总不能还越过越差。
    于是她点点头:“等我有空了也去我们乐水的砖窑瞧瞧。”
    杨小舅没呆多久就回家。
    而此时,楚沁已经在机械厂里了。
    和他们谈话的是后勤部主任,这回不但韩队长来,隔壁静水庄的杨兵也在场。
    楚沁坐在边上,和小唐一起看两边人在那儿拉扯。
    要不是时间不对场合不对,她都想掏出把瓜子儿来磕磕。
    楚沁戳戳小唐,示意他看韩队长。
    小唐和她还是很有默契的,立刻懂了楚沁的意思,韩队长明显力有不逮了啊。
    人家主任是专业的,这种场面对他来说是再小不过的场面,韩队长他们四人都难敌主任的一张嘴,啧啧,说不过人家。
    后勤部主任:“我们不看质量好坏,不管好坏直接就是那价格。当然了,要是质量真不行的话,我们自然可以换质量好的。”
    韩队长连忙说:“没得这样的,这靠老天给饭吃的东西谁说的准,万一我们种了你们却不收那咋办?”
    主任叹气:“所以你们得把控好质量啊。”
    楚沁心说:韩队长你这是被带坑里了,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你考虑那么多干啥,其实这东西不愁卖,你到时候卖不出去,直接拉去县政府门口,人家政府后厨都能给你解决完。
    有困难往上捅嘛。
    反正生产队有困难,我又不是找你拨款,而是找你找销路的。
    县城这么大,还真不愁会卖不出去。
    楚沁觉着自己思维是有点无赖的,她决定再观看观看,不能带坏这些淳朴的人。
    楚沁摸了摸兜里瓜子。
    啊,好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