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六零之囤货强手 > 第33章 楚沁卖猪
    ◎制作腊味◎
    夜晚, 冷风吹得楚沁躺在床上都能听到屋外的呼啸声。
    偶有风从缝隙中吹进来,冷得楚沁缩缩脖子又缩缩腿,冷冰冰的脚缩到有热气的地方, 整个人缩成一团。
    被子明明昨天才晒过,却还是不够温暖,可见今年确实是要比去年冷。
    好在第二日月抽盲盒抽到的是暖手壶, 还配了个软绵绵的厚套子,楚沁深感它来得及时救自己一条命。
    话说系统游戏还是挺体贴的,虽说抽到的东西都不一定贵重,但却是她当下需要的。
    冬日使人懒怠, 楚沁起床后把牛奶倒在碗里隔水温温, 再吃两份半的烤冷面, 如果没有干重活的话这些早饭能让楚沁坚持到十一点才饿, 楚沁精细计算过。
    吃完早饭, 站在堂屋屋檐下眺望远方, 呼吸新鲜空气。远处山头位置被积雪覆盖,放眼望去苍茫一片。
    哎!楚沁叹气,她心里藏着事儿呢。从昨儿到现在楚沁都在考虑黄豆子说的话, 其实楚沁并非很愿意跟他合作。
    这人好像有点记吃不记打, 太细心太能盯人了,而她是有秘密的, 楚沁还真就不能肯定自己在细心能比得过他。就算震慑他也只能震慑一时,过段时间又容易固态萌发。
    可不是吗,当时见到楚沁都不怎么敢跟她说话, 如今都会上门来找她合作了。
    但山里种地瓜的事儿又实在令楚沁心动, 黄豆子说在山里找到两处没野猪的地方, 说是观察许久都没发现野猪粪便。
    不仅如此, 那里地盘较大土壤肥沃,等到开春忙碌后还极少有人会去那里,是上好的地方,楚沁哪能不上心。
    她准备再想想,反正还没过年呢,不着急。
    楚沁伸个懒腰,先是在院里做做运动。没办法,冬天待在家里不动动的话骨头都要松几分了。
    做半个小时,除了满身的汗,回堂屋用热毛巾擦擦身子,再灌两晚热水下肚。
    紧接着做正事儿。
    楚沁把杂物房里的松枝拿出来,松枝是她昨天山里砍的,用来做熏腊肉再好不过。
    熏腊肉比香肠简单,肉她五天前就已经腌制好了,先用白酒把五花肉狠狠揉搓几遍,再把盐和花椒八角放锅里炒,接着倒到肉中反复抹匀,再放到橱柜中等待入味。
    她不仅腌制了肉,还腌制了半扇的排骨。两者的做法是一样的,这里头就白酒难搞点,但楚小叔有啊。
    楚沁当时才和楚婶儿提一嘴,楚婶儿就乐呵呵地把楚小叔的白酒送来了,并且道:“这些酒你能用就用了吧,免得你叔最近天天找人喝酒,回来还发酒疯。”
    楚沁嘴角抽抽:“……白酒好像挺贵的,这是小叔好不容易搞到的吧。”
    她其实就是想托小叔买个一斤半斤的,没想白拿他的宝贝白酒。
    楚婶儿嫌弃道:“谁晓得他从哪里搞到的,贵是贵,但给你又不是给外人。”
    这白酒要是在楚沁她叔手里,还得浪费点花生米,再分别人些。
    但要是给楚沁了,转头楚沁就又塞个价值相等的东西给你,稍微动点脑子就知道是亏还是赚。
    不得不说楚婶儿有时说话确实很好听,即使晓得她其实是有小心思的,楚沁也半点都生不起反感来。
    既然如此,楚沁欣然接受。比起楚小叔,她当然更亲近楚婶儿啦。
    后来听说楚小叔得知此事后确实憋闷好几天,要不是楚小叔还顾忌着面子,那都得跑到楚沁家来要回白酒。
    五花肉和排骨入味成功后,同样挂在屋檐底下晾晒,今日是晾晒的第六天了,楚沁闻了闻,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会儿楚沁把晾晒好的肉和排骨拿出来,再将松枝点燃,在点燃的松枝上架起架子,把肉用竹子圈挂在架子上,让它慢慢熏。
    其实美食书上说还可以用香柏枝,有条件的话再撒点橘皮也不错。
    但楚沁这穷鬼没条件啊,只能简略着来。
    松香味儿楚沁很喜欢,不多时整个院里充斥着熏肉的味道,就连山坡下都能闻到。
    “楚沁这是在熏腊肉呢。”正往山坡上走来的楚婶儿笑呵呵说道。
    来的人的楚小叔夫妻,以及韩队长徐老屠和一位肉联厂的工作人员。
    韩定国夸赞:“楚沁这孩子能干,自己一个人也能把生活过得红火。”
    她已经是乡里报上去的劳动模范了,县里透露说往市里报的也是她,但暂时没完全定下来,韩定国也不好多说,免得出意外让人楚沁白白期待一场。
    对于很让他省心,不给他惹麻烦,还给他长面子的楚沁他是非常满意的。
    肉联厂的工作人员叫丘江,是来收猪的,手里带着工具,只等称完把猪拉走。
    一行人来的时候楚沁正调整熏肉熏排骨的位置,只听楚婶儿喊:“楚沁,开门。”
    楚沁疑惑:“来了。”说着去开门,门外好像不止楚婶儿一个。
    打开门,楚沁愣了愣:“啥事儿啊?”家里忽然来这么些人她还挺不习惯的。
    韩定国介绍道:“乡里收猪的来了,我听说你家猪长得挺肥的。”
    楚沁笑笑,让几人进来:“还好还好,看着确实壮点,我也没称,具体多少都是估算的。”
    众人进入小院,先看到的是从火堆中升起的烟,接着闻到一股松枝香和腊味香。
    楚小叔心里“哼”了声,他很不爽,自己的酒都用在这些肉上了,此刻很是触景生情。
    而韩定国把注意力放在院子角落,他瞧见院子角落挖了坑,几根大木头还放在边上,好奇问楚沁:“你这是准备干什么呢?”
    楚沁:“准备盖个亭子。”
    韩定国:“盖亭子做甚?”
    有那功夫和力气不修修屋子,反而盖个没多大用处的亭子。
    楚沁:“盖了夏天好用。”
    行吧,韩定国也不多问,让楚沁带着他们去猪圈。
    猪圈里这会儿就一头猪,她上回想着再抱两头猪崽来,但因为正巧没猪崽就没抱成功。楚沁想起这事来了,问道:“队长,乡里啥时候有得抱猪崽?”
    韩定国奇怪:“没得抱吗?”
    楚沁点点头。
    韩定国就道:“我今天也要去乡里,到时候我帮你问问,有的话直接帮你抱来,你是要几头?”
    楚沁连忙答应,比个二:“两头。”
    韩定国看她的眼神都意味深长了,这大冬天的还有饲料留着养猪吗?
    他想想还是提点道:“肉是好,但不值得用粮食去堆。”
    这是怕楚沁用地瓜去喂猪呢。
    楚婶儿眉毛都皱起来了,她知道楚沁想继续养,没想到这里两只猪刚没,那里两只猪崽又要接来了。
    楚沁正色道:“我肯定不会。”
    她又不蠢。
    丘江刚刚话不多,但看到猪后笑得倒是挺开怀的,说道:“怕是有250斤以上了。老徐你来帮我一起,先放倒吧,把四条腿给绑住。”
    徐老屠哎一声,韩定国和楚小叔也进到猪圈里去帮忙。
    楚沁平常把猪圈收拾得很好,每两天不清理一遍她是受不了的,否则滂臭。
    只见四人把猪给摁倒,然后丘江掏出粗绳来紧紧绑住猪腿,几人又将猪给抬出来。
    “把木棍递给我。”丘江道。
    楚沁赶紧把他放在旁边的木棍给他,见他将木棍穿过绳子,又把背在后背的称给取下来直接称。
    楚沁还是头一回看到这么长的称,难怪能称猪呢。
    丘江认真道:“两百……两百六十八。不错不错,给你算二等的钱,你家这头还是你们村最重的了。”
    楚沁咧嘴笑:“这猪争气!”
    丘江听着笑出了声:“你养猪争气你就多养几头,我们肉联厂缺得很呢。”
    还不等楚沁说话,楚婶儿就急急忙忙开口说:“乡下养猪也没那么好养,特别是这冬天,饲料就是大问题。”
    楚沁本想说多养就多养,但听了楚婶儿的话立刻反应过来。是的,饲料是问题。
    称完猪后就得把猪给拉走,同时楚沁也得到130块钱和十张肉票。
    目前猪分六等,其中第六等最差,第一等最好。而第一等的价格是0.54,第二等则正好是0.5。
    生猪称前扣十斤,丘江看她养得是真好,做主给扣八斤了,算260斤,所以楚沁才能拿到130元钱。
    楚沁呼吸都急促几分。
    等等啊,养猪这么挣钱的吗?楚沁猛然间好像看到一条金光闪闪的致富大道。
    等人走后楚沁还晕乎乎的,楚婶儿点了点她的头,低声道:“你这钱可得放好咯,别傻乎乎的被人哄走。”
    楚沁死命摇头,眼睛都红了:“不可能,谁能从我手里哄钱!”
    确实,这楚沁是死要钱的性子。
    楚沁摸了摸放在口袋的钱,还有些震惊,问楚婶儿:“你也是卖一百多吗?”
    楚婶儿嗔道:“我就一百出头。”
    眼瞅着楚沁似乎又有点蠢蠢欲动,急忙说道:“你别以为养猪就赚钱,费半年多的功夫好些人家都才拿八十九十呢。是你家猪好,拿了二等。
    再说,你还得先把本钱扣了吧,饲料钱扣了,最后能挣个50都谢天谢地了。要是养不好还打水漂,你忘了吗,村里有两户还养死了。”
    说着楚婶儿摇了摇头,养猪其实也不是什么好活。
    然而此时的楚沁跟魔怔了似的,她头回拿到数额如此巨大的巨款,当然听不进去。
    此时恨不得抱四五头猪崽来,再扩建猪圈,往后靠养猪就能养活自己!
    楚婶儿脸色一变,捏着她的耳朵:“你听进去我的话没有?”
    “嘶!婶儿我听进去了,绝对不多抱!”楚沁连忙答应。
    楚婶儿放开:“这才差不多。”
    看着楚婶儿离开,楚沁咬咬嘴唇,待在原地想了想……现在是冬天了,她饲料就囤那么多,也无处补充,所以只养两头是没办法。
    等明年她多屯些饲料,养三四头应该没多大问题吧?嗯,没有。
    楚沁愉快地决定了这件事。
    然而悲催的是她不晓得政策说变就变,楚沁恐怕只能养最后一茬的猪了。
    —
    几日过去,时间又来到冬至。
    楚沁如去年般,给自己包了饺子。
    她还跑到山里一趟,下了几个套,抓住两只野鸡和四只兔子。
    之前抓的要不就吃了,要不就做成熏肉,只放盐,没放其他料,味道怎么样暂且不知道,但存放的还不错。
    楚沁把香肠每种口味切一段,再放些其他的腊肉,又扔进去两斤松子,最后把袋子牢牢绑好,她准备把这袋东西寄给大表哥。
    之后又分了三份腊味出来,是给楚婶儿杨小舅和大姨的。
    给大姨的那份要多些,大姨家里还养着金金和金玉,这两孩子又算一份。
    自觉礼节到位的楚沁很满意,她不准备再多发展其他亲戚及好友,否则每年年末礼节来往都让人很头疼。
    趁着没下雪,楚沁借到自行车。
    先把腊味给楚婶儿送去,楚婶儿看她是骑着自行车来的,就问:“你这是要送东西给你大姨和小舅?”
    楚沁点点头,拍拍袋子道:“还得给我大表哥寄东西。”
    楚婶儿就不留她了,说:“你路上千万慢点,要是来不及回来就待在你姨你舅家。你家的小白和鸡我会帮你喂帮你赶进笼里的。”
    楚沁笑笑:“行。”
    说完骑着车走了。
    她发现买自行车的事儿势在必行,现在她有钱,附近暂且还没人敢惹她把她当软柿子。
    否则总问人借车也不好,每次还得花几个鸡蛋。
    就是这自行车票吧……嗯,她得好好琢磨怎么搞到手。
    把身边的人扒拉一圈,觉得这事突破口在小舅身上。
    楚沁先到静水庄,把腊味递给舅母。
    刘芝想拉她去坐坐,顺道吃个午饭。楚沁摆摆手:“舅妈我急着呢,真没时间吃饭,等会儿还得去乡里寄东西,还有去大姨那儿。”
    杨小兴正巧回来,见到楚沁在家门口,说:“小沁你来了,你怎么不进去啊。”
    楚沁又把话重复一遍。
    杨小兴了解楚沁,便道:“行吧,我就不留你了,要不要喝口热水?”
    喝热水倒是可以,主要是还得找杨小舅问事儿。
    楚沁进屋,喝完热水问杨小舅:“小舅你知道怎么搞张自行车票吗?”
    杨小舅:“……”
    大外甥女真是看得起他。
    他为难道:“这挺难的,我家这辆还是二手的,不仅是二手,拿到手时还摔得乱七八糟。”
    楚沁有些失望:“那我往后有机会再买。”
    杨小舅叹一声,说:“我多帮你打听打听吧,你要不也问问你表哥,他说不准有。”
    还真是!楚沁眼睛瞬间亮了。
    临走前杨小舅塞了些木耳干和两条鱼给她,楚沁没推辞,带着走了。
    她走后,杨姥姥慢悠悠从屋里出来。
    老太太觉得楚沁每回来都不跟自己打声招呼,所以并不怎么待见她。见她来就哼两声躲屋里去,等她走了才出来。
    索性她也不多说话,甚至楚沁心里也不爱跟她说话,凑不到一堆,杨小舅就随她去了。
    杨姥姥坐在一旁,斜着眼扒拉两下袋子,脸上露出两分满意来:“东西还挺多,倒是咱们家占人家的便宜了。”
    刘芝看了看,惊讶:“我要是知道有这些我刚刚就不收了,收了也得再塞两斤红枣给楚沁。”
    杨姥姥拍着老寒腿,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这楚沁是越来越有成全了。
    至于名声,名声确实不好听。但仔细一想,能过出这种日子名声算个屁。
    人生在世,舒服两字。杨姥姥也是这两年才悟出来的。
    儿子明显跟他老子这边的亲戚更亲,从前明明和楚沁挺疏远的,这一年来倒是越来越亲近。
    反倒是自己这边的……不是很亲。她前头两孩子傻了吧唧的,也不愿跟小儿子亲近。
    杨姥姥揉揉心口,不再多想。
    —
    楚沁从静水庄出来就去了乡里,寄快递时还找工作人员借支笔,在信上添了两行字。
    “谢谢了。”楚沁把笔给递回去。
    工作人员小何多看了她两眼,问:“你是杨小兴他外甥女吧?”
    楚沁愣两秒,点点头。晓得了,这个人就是小舅他好朋友。
    小何随口道:“来了几版新邮票,你要是经常寄信的话要不要买?”
    楚沁犹豫片刻:“我瞧瞧。”好看她才买。
    小何把新出的邮票拿出来,楚沁看两眼就喜欢上了,瞧着喜庆,于是买了两版。
    毕竟自己刚得到一笔卖猪巨款,买邮票是小意思了。
    楚沁美滋滋地把邮票收好,骑着车去往乐水乡。
    这段路还算平坦,楚沁骑得就很快,越两个半小时就到了。
    杨立秋看到她属实震惊片刻,把手里的南瓜放下匆匆跑出来:“大冷天的你咋来了?”
    瞧瞧这脸蛋冻的,红得都跟猴屁股一样,耳朵也不怕冻掉。
    还没说完话呢就拉着了楚沁进门,继续道:“赶紧先喝些姜茶吧,你瞧你这手冰的,不过我看你今年手上的冻疮倒是没怎么犯。”
    楚沁点点头:“今年一直用着药呢。”她特意找秦华奶奶配的,秦华奶奶配这些药膏很在行。
    杨立秋放心了:“这就好,你姑娘家的手千万别肿得跟萝卜似的。”
    楚沁把袋子放桌上:“大姨,我今天来是给你送东西的,前几天做了腊味和香肠,刚刚给小舅送了过去。”
    杨立秋脸上添了几分无奈:“得,那我就收下。你一个人生活真不容易,别总给我送东西晓得没,自己顾好自己就行,真是倔,你们这辈孩子都倔……等等,咋这么多啊?”
    楚沁:“金金和金玉不是在吗,反正腊味也耐放,拿着蒸来吃或者炒来吃都很不错。”
    晓得楚沁脾气的杨立秋知道推拒不得,干脆地收下了:“先给你熬姜茶吧,熬完吃饭,我热饭给你吃。”
    饭点已经过了,楚沁现在也饿得慌,于是坐下乖乖等着。
    金金没在家,说是出去找朋友完了,这孩子很是活泼。金玉跑出来,胖起来的她跟年画娃娃似的,看楚沁的眼神有些陌生。
    “不认识我啦?”楚沁塞颗糖给她,她立刻不陌生了,爬上凳子笑眯眯地靠着楚沁坐。
    杨立秋笑道:“这孩子真是,兴许是以前饿狠了,如今最看重的就是一口吃的。”
    楚沁摸摸她细软的头发:“没事儿,看重吃的多好啊,大家都看重,这样往后也不会饿着。”她不禁垂眸,后年灾荒来了,大姨一家该怎么过呢。
    哎,这事儿就不能想。
    她自己都怵着呢。
    大姨家的中午饭其实不丰盛,见此大姨还特意蒸了个蛋。
    楚沁蒸蛋技术不好,总是能蒸出蜂窝状,久而久之她就不蒸了。
    可大姨蒸的蛋软硬适中嫩滑可口不说,还往里头滴了两滴油,加了酱油和米酒,吃着和自己蒸的可谓是天差地别。
    杨立秋听到她的疑惑后道:“你得把浮沫撇了。”又拿着碗教她怎么量刻度,一个蛋要放多少水等等。
    楚沁恍然大悟。
    原来蒸个蛋都有这么多学问!
    楚沁觉得自己是来交易的。
    把腊味给小舅,于是收获干木耳和两条鱼。把腊味给大姨,于是收获两斤羊肉和两斤的黄小米,以及一块错色的布。
    羊肉鱼肉不说,小米楚沁可太爱了,这用来熬粥非常不错。
    楚沁满载而来,又满载回家。
    等到傍晚,夕阳西下,黄昏降临时她才到家。
    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升火煮水,烤去自己的一身冷气,喝两碗热水下肚后才缓过来。
    鸡已经自觉回笼了,家里鸡多,鸡屎当然也多。要不是楚沁日日都有清理,鸡屎非得堆满整个篱笆圈!
    楚沁哼哧哼哧清理着今日份鸡屎,清理完后倒入菜地中。
    怎么说,废物利用吧,多少也算点肥料。
    楚沁晚上包了饺子吃。
    用的是猪肉和野葱,加些胡萝卜和香菇。
    要说这香菇可是有来历,她在山里发现枯木上有长菇,干脆把这枯木搬了回来,放在杂物房里细细养着,谁能想到,这菇还真就一茬接一茬地长。
    到目前为止楚沁积累了半盆的菇,这次做的饺子全给切了,整整调了一大盆的馅料。
    包到最后手差点没包酸,饺子共有305个,她决定放在外头冰一夜,冻成冰疙瘩后再放到自制的冰箱中。
    晚上自然就是吃饺子,配着饺子汤了,原汤化原食整个人舒坦万分。
    吃完饭的楚沁没有立刻去休息,事情总是一个接一个的,才做完腊味,就得准备酿酒和做米粿了。
    天色已暗,天空看不到星星,就连月亮也没了踪影,屋外是黑暗的世界,连楚沁也没办法看得远。
    屋里点燃一盏煤油灯,楚沁拢拢衣服,一手端着煤油灯一手提着袋子,来到厨房中。
    她把袋子里的糯米“唰”一下全部倒入桶里,紧接着倒水到糯米中,先浸泡一夜。
    楚沁把桶用盖子盖好,哈着白气哆嗦着身回到卧室。
    小白这没良心的狗睡得四仰八叉,靠在炉子边,明明里面没有炭火了,却好似还带着余温。
    今晚冷成这样,明日怕是下雪天。寒风吹来都带着刺骨的冷,楚沁只能用报纸把缝隙给堵上。
    真让楚婶儿说着了,报纸在楚沁这里确实有堵墙糊墙的作用。
    “呼——”吹灭煤油灯,上床睡觉。
    楚沁抱着暖手壶安心入睡,糯米在黑夜里渐渐吸满水分,变得愈加白净膨大。
    她在梦里仿佛喝到了米酒,整个人醉醺醺飘飘然的。
    又仿佛吃到热乎乎的米粿,配着干萝卜,亦或者是酸菜炒冬笋,无比满足。
    自己一时在上辈子残破的林间小屋,一时又在这辈子还算温暖的家。
    暖手壶不停传递热量,冬至过去,正所谓冬至阳生春又来,又是一夜好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