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六零之囤货强手 > 第7章 购买物资
    ◎资金告罄◎
    经过席地而摆的小摊位,楚沁来到一条巷子中。
    巷子叫水巷,未铺青石板,只有凹凸不平的泥砖,两边是木楼房,大多两层,一层多是各种店铺,她心心念念的供销社就在其中。
    这时候供销社的全名其实是供销合作社,面积不算大,她进门后左右观察,发现里头只有两张长木架。
    但木架明显是刚打的,上面的商品还算齐全,估计是因为今天有大集所以供销社抓紧进了货。
    此时赶集的人基本都来了,供销社中人是最多的,即使不买,也是要看看的。
    楚沁凭借矫捷的身姿以及出色的眼力,三下五除二就拿到自己想要的物品。
    她目标很明确,第一是煤油。
    来的路上从婶子们嘴里了解到煤油这种东西价格轻易不会浮动,什么时候买都一样。
    那么能早就早,冬日在家窝着可少不了煤油呢,家里那些压根不够用。
    “妹儿,煤油多少钱?”有婶子瞧她买到了煤油于是问。
    楚沁正紧紧贴着墙壁往外挪,同时死死地捂住胸口——她所有钱都藏在胸口部位衣服的里侧。
    “七毛二!”她说。
    “好嘞。”那婶子嘀咕,“今年还往年贵两分钱呢。”
    确实贵,这个年代七毛二能买些什么呢?
    买40只左右的鸡蛋,买七八斤的大米。这还得是新米充裕的时候,若年景不好,购买力得大打折扣。
    比如今年,楚沁在米铺面前瞄一眼就晓得七毛二买不到七八斤的米了。
    然而楚沁把煤油拿到手却相当满意,因为这时候市斤有16两,值得一提的是她上辈子一市斤是10两,莫名有种占便宜之感。
    煤油买了两市斤,这些够她使用一整个冬天。
    几乎是每位来供销社的人都得买煤油,趁着煤油架前热闹,楚沁挤去卖棉花的地方。
    这里同样不清净,但因为棉花是耐用品的原因并非所有人都得年年买。
    “干啥呢?”楚沁正选着棉花呢,耳畔忽然响起楚婶儿的声音。
    楚婶儿皱眉,小声:“哪里要这里买,钱可省着点儿花。”
    又问:“你这是要买多少?”
    楚沁试探道:“十斤?”
    “拉倒吧!”楚婶儿给她翻个白眼,“你当买大白菜呢,你就问问这里有没十斤给你买。”
    售货员听了笑道:“可没呢妹儿,最多三斤,要不要?不要你让让,后边还有人呢。到年底,哪有给你买十斤的这种美事。”
    楚沁听人劝,忙说:“那我不买了,我买丙级的面粉。”
    “那得到隔壁啊。”售货员答。
    供销社分两边,日用品一边,粮食调料和肉菜蛋之类的在另一边。
    若是大些的地方,会专门开设好几个粮油门市,他们这种乡县没这必要,直接就和供销社合而为一了。
    “快些别磨蹭,跟我去。”楚婶儿道,楚沁把眼神从棉花布料上挪回来,跟着楚婶儿挤到隔壁去。
    楚婶儿到门口还撇嘴唠叨:“你这性子真耽误事,要是限买,你这么磨磨蹭蹭的哪有你的份。棉花你别这里买,等回村里我带你去买。”
    “谢谢婶儿,我晓得了,下次不会。”楚沁想说:自己这不是头回见到这么多的物资吗。
    楚婶儿纳闷且惊讶,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来的侄女儿突然文绉绉说谢谢,还真奇怪。
    楚沁不晓得礼多人也奇怪,她只关注到现在限买的风声已经出现,大家赶集时似乎都比以往大气许多。
    于是楚沁丙级面粉买了十斤。
    丙级是当地的说法,其实就是最差等的麸糠面粉,一斤才九分。
    这在楚婶儿看来也是贵得要命的,但想想楚沁自己单烧灶,家底单薄确实需要买这种丙级面粉,于是把想说出口的话又咽回去。
    至少,她买得多,自家接济她的可能性也小不是?到底是亲叔侄,若看着楚沁断粮,村里的口水都能把她家淹了。
    除麸糠面粉外,她还买了三斤普通面粉,普通面粉一毛七,价格不算涨多少。
    至于地瓜干,得去外头铺子上买。
    “饭店旁边李福来的地瓜干成色不错,价格还算地道,你要买上他那儿买去。”楚婶儿介绍说,“你娘还和他沾亲带故,李福来他老娘是你娘远了两辈的表姑。”
    这事儿楚沁倒完全不知道。
    不过她琢磨一下就晓得了,楚姓在当地不是大姓,村中甚至唯有原主父亲和原主叔叔是姓楚的,其他人皆不是。
    ——因为原主太爷爷当年逃荒迁移至此,到后只剩原主爷爷一人,因此原主父亲叔叔两人娶的都是当地“大户人家”的女儿。
    特指家中人丁兴旺的人家。
    原主母亲娘家就是静水庄顶有名的大户,她姓杨,村里走两步就有一步是本家,杨姓几乎占据村里百分之七八十的人口。
    楚婶儿呢?同样如此,家里兄弟五个,还不包括叔伯兄弟,楚小叔家能开荒好几亩的地他们的功劳不小。
    所以原主虽算父母双亡的孤女,但因为村里沾亲带故的不少,单是从静水庄嫁来的几个婶子就是她娘的亲戚,楚沁得了原主的遗泽也就没受什么欺负。
    可这远了好几辈的亲戚……还算亲戚啊?
    事实证明,这时候的血缘关系比她上辈子浓厚多了。
    楚沁到李福来家去买地瓜干,正巧人家老娘在旁边坐着。老人家眼力还在,看见楚沁这张脸就晓得这是自己便宜侄女的闺女。
    心里感慨世事无常的同时,也实实在在的给楚沁打了折降了价,二十斤地瓜干只收她十五斤的钱呢。
    “你娘也……当年结婚的时候我还喝过她的酒,哪里晓得现在会这样。要我说,当年就不该再嫁,她在娘家里住着,难道那继婆子还敢赶人?”
    李姑婆边纳鞋底边叹气,惹得李福来在一边尴尬至极。
    人家小姑娘刚死了娘本来就难受,你非得提一嘴做什么?
    再说,你和人家继姥姥关系不好,干啥又好端端在人家小姑娘面前说这些?
    楚沁即使不是原主,也不由得心头一梗。要不是这位李姑婆确确实实给她免了五斤地瓜干的钱,她还以为这是在拐着弯戳她心呢。
    李福来忙笑,手下又给还没绑好的麻袋塞了几把地瓜干,递给楚沁:“你姑婆糊涂,昨儿让她杀鸡她杀了鸭,她的话千万别上心。”
    楚沁只能笑笑:“姑婆人好,我晓得。对了表叔,你晓得剪刀哪里有么,我刚才在供销社没瞧见。”
    李福来探出头,指着东边:“你沿着这方向走,第一个小弄拐进去,那里有做剪子的。听说明年这家铺也会并到供销社去了,到时候买东西都方便。”
    楚沁便又赶紧跑去买剪刀。
    这位姑婆眼瞅有拉着她怀念往昔的架势,此刻不逃何时逃。
    买完剪刀,店铺刚好有菜刀,她也就顺手买了。
    之后咬牙再买两斤鸡蛋和半斤的肉,以及一些必备种子,楚沁终于遗憾收手。
    经过包子铺,深吸几口气,肚子不出意外咕噜咕噜叫。
    能咋办呢?
    “别叫了”楚沁摸摸肚子叹气,“包子是奢侈品呢。”
    摸摸胸口那仅剩的三块八毛六,她更叹气了。
    “那事儿,确实可以考虑考虑了。”她想起运输队,心里嘀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