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都水监公厨 > 第104章 乞巧
    看着两人好奇的神色, 她抬脚就往屋外走去,刚刚急匆匆吃巧果,拿回来的衣裳都放在庭院中, 还没来得及收拾。
    一把抱起准备送给赵青悠和赵青苗的衣裳,转身面对两人,兴奋地喊道:
    “当当当当!今日正好是乞巧佳节, 对于年轻的女娘们来说最重要了。儿特意给阿姊和三娘准备了出行的新衣裳, 正所谓人靠衣装佛靠金装,这样的大好日子可不能随随便便出游。
    衣服的尺寸都是儿用肉眼估计的,也不知道与你们俩的身份是否合适?你们快试一试!”
    说着, 就把手里的包袱推到两人怀中。
    突如其来的变化令两人猝不及防, 率先反应过来的赵青悠, 感受到怀中的分量, 根本伸不出手。
    一脸为难地说:“娘子真不必如此, 我们姊妹俩今天穿的这身也挺好的, 娘子不必花费这么多银钱在我们身上。”
    “就是, 这么细的布料,感觉手一摸就要被指腹的厚茧划破了。”
    因为包袱有些松散,推到赵青苗怀中之时,她不小心摸到了包袱内部衣裳的布料,触感细滑,是她从未体验过的手感。
    下意识立即移开自己的手,担心上面的茧子划破衣裳。
    却没想到,郑琬听到两人的话,手里按压包袱的力度更大, 几乎是想要将两件衣衫强压在两人怀中。
    “阿姊和三娘多虑了,不过就是细绢所制的衣裳, 也就是平日里你们俩穿过的粗绢好上那么一点。”
    说着,她还抽出手,用拇指按压食指来展示那“一点”的具体分量。
    并紧跟着补充道:“价钱来说,根本不足挂齿。比起近日来阿姊和三娘一心买卖面包所得的银钱相比,就是九牛一毛。
    而且今日儿也给自己做了一身,用的是上次宫中赏赐的布料,我们仨一起出门,独一人穿新衣,外人看起来多不好呀。所以阿姊和三娘不必推辞,今日我们三人一起乞巧出游,合该如此才对。”
    郑琬感受到两人犹豫的动作之后,立即将自己的那身衣裳拿出来。
    赵青悠和赵青苗看着如此明艳的颜色,以及那在黄昏照耀下闪烁着星星点点亮光的布料,总算是心安了不少。
    面对郑琬不容拒绝的架势,两人对视一眼,默许了这件事。
    赵青苗回过神来,意识到自己马上就要有一件新衣裳,还是一件用细绢制成的新衣裳。
    脸上的笑容根本就无法掩藏,她激动地抱紧怀里的衣裳,兴奋地说:
    “娘子稍等,儿这就去把热水烧起来。”
    说罢,转身就跑回厨房,着急忙慌地把灶中的火升起来,为郑琬烧水沐浴、梳洗。
    等到三人梳洗打扮完成,现于人前,已然是焕然一新。
    这还是赵青苗第一次穿着如此讲究的衣裳,她时不时就摆弄着薄如蝉翼的袖子,感叹道:
    “这细绢的布料就是不一样,不止比麻布的更舒服,厚度也薄了不少,在这夏日穿着格外舒爽,特别是有风吹过来的时候,好凉爽。”
    “全仰赖娘子的厚爱。”
    赵青悠的眼神情不自禁地放在颜色最明亮的郑琬身上,说出这句话。
    眼前本就姿容一绝的郑琬,配上如此艳丽、精美的华服,简直就是锦上添花,只一眼就让人挪不开自己的眼睛。
    尤其是那犹如水面上有月光映照,波光粼粼的布料,在此时的光线下,一行一动之间来回变幻,吸引着行人驻足。
    也不知布料中是掺杂了什么材质的丝线,居然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
    “阿姊就别说这样的客气话了,估计我们现在赶往西市旁边的清渠,天色就要暗下来了,抓紧时间出门才是。”
    赵青悠看到容貌太盛的郑琬,忍不住出言提醒道:
    “天色不早,不如我们还是乘车前往吧?以免路上出现什么问题。”
    “阿姊说的对,今日夜间我们定是要在清渠两侧游逛,走路时间定是很长,还是乘车前往,保留充足的体力才是。”
    虽然郑琬误会了赵青悠的意思,但是效果是相同的。
    三个人出了门,找到坊市内可以租车的位置,乘着牛车一路赶往清渠附近。
    刚出坊市,走在大街上,牛车内的三人就能看到络绎不绝的行人,以及其他牛车车轮滚动的声音。
    郑琬不由得开始期待今夜的盛况,总算是能看看本朝女子最热闹的节日了。
    和她们一样,想要从一开始就欣赏乞巧灯会的游人,基本上都是在这个时辰附近出发。
    若是偏远一些的,就得更早从家中出行。
    比她们早一点的崔知韫就是如此,不过酉初便从府中出发。
    被他驱使驾车的云五很是疑惑,自家郎君什么时候喜欢上女娘偏爱的乞巧节了?
    而且家门口不远处就有东市的灯会,偏偏要赶着牛车往西市的方向走去,这一东一西,耗费的时间不必多说,西市的繁华程度定然也比不上东市。
    若是真的想要欣赏灯会的美景,何必舍近求远?
    云五觉得自己的脑子似乎总是无法理解主子的一些做法。
    就在他还在思考为什么要去西市时,身着青冥色胡服的崔知韫已经踏入牛车,端坐在车厢内部。
    他一坐下,就下意识地抚摸腰间的荷包,感受里面被保护好的硬物,思索着待会儿的场景,以及自己该怎么行动。
    可是当崔知韫从自己的思绪中回神,没感受到坐下牛车行动的迹象,忍不住开口道:
    “云五,出发。”
    “喏!”
    云五的这一声格外响亮,将崔府门前的门房都惊到了。
    门房们的眼神情不自禁地朝着离开的牛车看过去,而后又迅速收回,担心被车厢内的人发现。
    如今崔府已然是崔知韫当家做主,曾经不可一世的家主——崔颢。
    因为私盐案的问题,已经被褫夺了家主和族长的位置,取代他的正是,以往整个崔府上下都有些放弃的崔知韫。
    并且崔颢不只是被褫夺了博陵崔氏当中的名号,就连官位也因此受到影响,如今已经不是之前洛阳城中人人称赞的崔相公。
    可以说,如今的崔府中,就没有一个不害怕崔知韫的。
    谁能够想到一个如此年少的郎君,居然能够狠下心来,自断其臂,驱使着家族往另一个方向行驶。
    崔知韫乘坐的牛车还在往西市的方向赶去,而为了偷懒而乘坐牛车的郑琬三人,此时已经来到了清渠的地界。
    一下车,三人瞬间就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
    只见在清渠两岸,道路两侧的树上都悬挂着各式各样的花灯,在即将消失的晚霞照射下,散发着属于自己的光彩。
    配合着灯笼表面纸张的不同颜色,在浅浅的夜色中,闪耀着五颜六色的灯火。
    两岸皆是摊贩和熙熙攘攘的行人,有叫卖声、交谈声、水声……各种杂乱的声音汇合在一起,热闹且别有生趣。
    一眼看过去,仿佛是到了什么人间最热闹的地界一般。
    就连连接清渠两岸的各式长桥,也点缀着各种各样颜色的灯笼和烛火。
    被震惊的三人站在原地好一会儿,才被赵青苗惊喜的喊声所惊醒。
    “阿姊、娘子,你们看!那边有斗艺的,好似前三甲还有店家送出的礼物,我们也一起去看看热闹吧!”
    说罢,她就激动地一只手拉住郑琬和赵青悠的一只手,兴奋地往店家所在的位置走去。
    三人在赵青苗强大的力气携带下,从拥挤的人群中挤进去,总算是看清楚店家门口的景象。
    “诶!各位客观瞧一瞧,看一看!本店掌柜的为了庆贺难得的乞巧佳节,特意在店前支起擂台,比试技艺,技高者可获得我们兴南绣房赏赐的五贯银钱和刚从南边寻得的新料子——纤云纱。”
    “哇!”
    听到是如此大手笔,围观的群众们忍不住惊呼出声。
    实在是在场之人都没有想到,今日居然还能遇到如此大手笔的店家,五贯的银钱就不说了,那纤云纱众人听都没听过,但是能够拿来做奖品的,定非寻常之物。
    一时之间人人意动,恨不得现在就上场比试,拿到那份奖品。
    不过,也还有那些保持本心的,大声朝着方才说话之人追问:
    “那不知店家的比试内容是什么?若是太难,这些奖品与空中楼阁何异?”
    “是呀是呀!这连比试内容都还没说,我们可不是什么都会。”
    “不过五贯的赏银,不管是什么都值得一试,碰碰运气也好。”
    “若是让你上刀山下火海呢?”
    “这……”
    台下突然沉寂的声音,让介绍本次活动的人脸上的笑容更深,他摸了摸下巴的胡须,大喊道:
    “诸位不必忧心。既然是乞巧节,本店又专营各式新式布料和成衣,比试内容自然与女娘们擅长的内容有关。”
    “那是什么?”
    “老丈尽管说来便是!”
    “哈哈哈!今日比试内容请看!”
    说罢,他将自己的手指向高悬于木架之上的卷轴。
    “唰——”
    在小厮的帮助下,卷轴立即打开,一端悬挂在木架,一端不停往下滑,露出写在卷轴上的两个大字——绣法。
    紧接着站在台上的老丈继续补充道:
    “今日比试的内容就是诸位女娘的绣法,与乞巧所求相似,诸位何不乘兴所致,来台上比试一二。而且方才所说的五贯与纤云纱,乃魁首所得奖品,其余名次皆有奖品,只要你愿意上台参与。”
    话音刚落,台下的人群立即躁动起来,只要参加就有奖品,这和白捡东西有什么两样?
    赵青苗也是其中一位,听到内容后,下意识地攥紧赵青悠的手,激动地鼓励道:
    “阿姊,你也去试试吧!你的绣工是三娘见过最好的,说不准还真能位于前列,获得大奖。”
    郑琬也见过赵青悠的手艺,无论是色彩的搭配还是细腻的针法,都非常好,就算是与她身上这件在成衣铺上好绣娘的比起来,也差不到哪里去。
    不由得紧跟着赵青苗的话说:
    “三娘说的对,阿姊手艺上佳,机会难得,何不上去一试?”
    面对两人的推举,赵青悠很是犹豫不决,有些忐忑地说:
    “你们俩只是看在熟悉的份上才如此说罢了,儿又不曾在名师手下学习,自行摸索得来,难能与其他习过绣法的女娘相比?”
    “阿姊你就是太谦虚了,就是因为你不曾专门学习,都能够到达如此技艺,就更应该展示一番。”
    “娘子说的对,阿姊你快上去,不然待会儿就没有机会了。”
    “这……”
    赵青苗看出赵青悠眼神中的意动与犹豫,忍不住帮她一把,直接将人推到台阶前,开口道:
    “阿姊就别在犹豫了,我们在台下等着你。”
    赵青悠转身看向两人,郑琬和赵青苗不约而同地向她重重点头,表示对她手艺的认可,以及支持。
    回头一看,立即听到店家的人说:“娘子请。”
    这下子赵青悠真的没办法再推辞,提起裙摆,往台上走去。
    不一会儿,所有参赛者落座,身前摆放着店家提供的绷架、绣绷和针线。
    主事的立即开口介绍道:“此次各位女娘比试所用的绣绷,上面的布料就是作为魁首会被奖励的纤云纱,诸位可以仔细瞧瞧。今日绣的花样纹饰需与乞巧节相契合,比试共一柱香的时间,诸位女娘请牢记。比试现在开始!”
    一声令下,台上的女娘都开始分线。
    在台下的人看起来,似乎就没有那么有趣了。
    只不过现在众人的视线都被那薄透的纤云纱牢牢抓住,一时间也没心思观察哪一位参赛者的技艺和花样。
    “这纤云纱看起来似乎比市面上最薄的灵绡纱还要薄,估计夏日里穿起来更加凉爽。”
    “这算什么,最要紧的难道不是这个纤云纱还可以刺绣吗?要知道以往的灵绡纱可没有这个功能。”
    “郎君高见,某方才居然没有发现这关键之处,看来这纤云纱绝非凡品。”
    ……
    众人的讨论声还在继续,赵青苗听到,忍不住将嘴巴凑在郑琬耳边询问道:
    “既然是如此珍贵之物,为何还拿出那么多用来比试?这些比试过后可都不能用了。”
    说完,她忍不住踮起脚尖,视线朝着台上的人一个个数过去,似乎在计算比试过后店家的亏损数量。
    郑琬看到这一幕,嘴角忍不住上扬,笑着解释道:
    “三娘不必为店家感到可惜,若不是有这一遭,整个洛阳城谁知道他们家寻到了新的布料——纤云纱?”
    “娘子这是何意?”
    听到郑琬的话,赵青悠感觉自己的脑子有些反应不过来,难不成店家这样做还能赚钱?
    就在此时,身后突然传来其他女子的话语。
    “这位娘子真是眼明心亮,店家的小把戏一下子就看明白了,今日过后,恐怕整个洛阳城都知道这玲珑坊有了比灵绡纱更好的布料,店家何愁赚不回今日费掉的料子?”
    突然出现的声音让郑琬和赵青苗回头看去,发现是一位陌生的女娘,眼神中都是疑惑。
    就在郑琬准备说些什么的时候,突然出现一名男子,将方才开口的女娘拉住,对对着她俩说:
    “若是小妹方才说了什么冒犯的话,两位女娘不必在意。家中长辈还在等候,就不打扰两位继续看比赛的热闹了。”
    说罢,王闻昀对着郑琬两人颔首示意,赶紧拉着王嫚离开。
    看着两人消失的背影,郑琬和赵青苗对视一眼,眼神中都是疑惑。
    而后迅速将视线放在开始动针线的赵青悠身上,王家两人犹如匆匆过客一般迅速消失在人群中。
    可是被拉走的王嫚可没有那么好摆弄,离开围观的人群中,迅速甩开王闻昀拉着自己的手,吐槽道:
    “七哥你那么着急干什么?如此有趣的女娘还未识得,匆匆离开算什么事。”
    “嫚娘你可还记得自己出门前说过什么?”
    闻言,王嫚的嘴立即撅起来,一言不发,对抗王闻昀逼问的眼神。
    见状,王闻昀也是无奈地警告道:
    “来时我们可有约定,来西市这边看热闹,必须要跟在七哥身后。明明东市就有灯会可以看,守卫也更加安全,偏偏要来西市看那些异域之人。”
    “那是自然,西市人更多,更热闹,比起在家中附近还要时不时防备有认识的人,哪里有这边尽兴。”
    “所以,你必须要听话。方才比试的台子那边,人多庞杂,若是一不小心被人拐走怎么办?你就紧紧跟在七哥身后即可。若是你再敢自己一个人走动,立即将你带回东市,你再也没有来西市的机会了。”
    王闻昀觉得自己已经算是威逼利诱了,肚子里的话也快说完了。
    正准备看看他这妹妹是不是听到耳里,就发现王嫚的眼神死死盯着一个方向,他立即沿着王嫚的视线看过去。
    下一秒就听到王嫚兴奋地声音喊道:
    “七哥方才还说西市少有士族之人踏足,这不?连现在名声赫赫的崔家大郎都来了,看你还能说什么话!”
    看见崔知韫的那一刹那,王嫚仿佛浑身注入了一股力量,迫不及待地就想要循着崔知韫消失的地方看过去。
    王闻昀看到再一次肚子跑开的王嫚,再次快跑跟上去。
    顺便他也想寻到崔知韫说几句话,现在五姓中人想要见到崔知韫可不是什么容易的事,这次机会他不想错过。
    想到这,他对于匆匆跑开的王嫚有些放纵,微微落后一两步跟在身后。
    这样的场景在此刻的清渠两岸不算是少见,因而没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
    此时,郑琬这边的比试也已经快要来到尾声。
    赵青苗看着快要燃尽的香,又赶快扭头看向赵青悠的动作,发现对方还没有停手,心不由得紧张起来。
    甚至担忧地忍不住开口询问:“娘子你说,阿姊能在既定时间内完成吗?香似乎快要燃尽了。”
    “自是可以,阿姊技艺如此娴熟,自是在动手的那一刻就计算好时间了。”
    郑琬的安慰让赵青苗心情稳定了一点,可是看着那不断缩短的香。
    她觉得自己还是在紧张,眼神在香与阿姊身上来回转移,直至看见香最末端的一点在风的作用下往一侧倾倒,烟也慢慢淡去。
    立即扭头看向赵青悠的方向,看到用剪刀割断丝线的那一刻,快要跳出嗓子眼的心总算是落回远处。
    但是一双眼睛还是不敢放松,继续盯着台上玲珑坊绣娘的评定。
    此时,台下也有不少人在猜测上面的魁首所属。
    可这些都不能影响玲珑坊自己的决定,就在众人快要失去耐心时,主事的终于再一次站在台中央,对着下面的人群行礼。
    “多谢诸位对我们玲珑坊的信任!此次比试结果,在我们玲珑坊五位二十多年绣艺的评定下,已经角逐出前三甲的名次。
    第三名是林家三娘,所绣祥云栩栩如生,令人佩服。”
    林家三娘听到声音,立即从人群中站出来,对着台下的人行礼问候。
    紧接着主事的再次开口道:“获得第二名的是赵家大娘!所绣云雀仿佛在眼前活过来一般,虽然技法有些……”
    后面的话赵青苗根本就没有耐性继续听下去,在听到第二名是自家阿姊的时候,她再也无法抑制激动的心情,压低声线喊道:
    “阿姊,第二名是在下的亲姐姐!”
    兴奋到几乎是以失声的状态在大喊,在周围的一圈人中造成不小的轰动。
    看着赵青苗失态的样子,大家都表示理解,若是自己的亲人获得估计也会如此吧?
    等到赵青苗再次恢复意识,已经是拿着玲珑坊给第二名奖品——提花缎的时候。
    她的手小心翼翼地在布匹的表面轻轻滑过,忍不住感叹道:
    “原来这就是提花缎,不止看起来好看,就连手感都这么好。这样的一匹布足够给阿姊在冬日里做几件好衣裳。”
    “这么多一个人哪里穿得过来,合该一家人一起用才是。”
    “阿姊……”
    郑琬看着两人感伤的场景,忍不住开口转移话题,开口道:
    “听闻马上就要到了各教坊乐人比试的时间,我们赶紧去到河岸占据更好的观赏位置吧。”
    “是吗?那快走快走!”
    赵青苗的情绪来的快,走的也快,听到这个消息,忍不住推着郑琬和赵青苗就往河岸附近的位置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