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都水监公厨 > 第70章 主厨
    崔知韫一手背身压在腰间, 昂首挺胸,气息平缓,丝毫看不出是匆匆赶来的模样。
    他的声音不只是对崔显熟悉, 和云五对打的两人也是,听到这个声音,下意识地停手, 退避两旁。
    此时, 崔显也转过身来,有些疑惑地看着出现在自己身后的崔知韫,同时眼神中也流露出对自己的两个手下不满的情绪。
    他将崔知韫上下打量一番, 原本严肃的脸上立马浮现一抹笑意, 询问道:
    “兄长怎么会出现在这里?兄长久不归家, 阿娘甚为忧心, 特指使某来都水监寻兄长。只可惜你这手下不知变通, 居然想将本官拦下, 兄长也该好好管管身边的人了。”
    “此事乃某嘱咐的, 私盐一案牵连甚广,很多内容不允许外泄。因为兄长的院子不是谁都可以进入的,你也不例外。至于归家之事,你同阿耶了解一番就知为何。
    今日,某还约了大理寺卿谈事,你先回去,有什么家事回家再聊,别耽误了上朝的时间。”
    说着,崔知韫就后退一步, 示意崔显早点离开。
    崔显看着这样油盐不进的长兄,也是十分无奈, 但是见到崔知韫也算是不虚此行。
    要知道近期除了大理寺卿,也就他见过长兄,从这里也否决了他们内心的猜测,想来最近应该真的是为了私盐一案绞尽脑汁,却没有什么头绪,才一直待在都水监不出门。
    那么他们也不必如此戒备,心安稳之后,他对于崔知韫这样不客气的话,也难得忍耐一次。
    对着崔知韫的方向行礼,喊道:“既如此,五弟先行告退,长兄若是有时间还是早日归家看望阿娘才是。”
    再次将自己来都水监的理由,洗的干干净净之后,崔显立即带着自己的两个手下离开。
    直至两人的身影消失在视线中,崔知韫才跨步往院内走去。
    云五看着安然无恙回来的主子,不知道该用什么来表达自己喜悦的表情,急匆匆跟在崔知韫进入院子、房间。
    此时,崔知韫除了脸色苍白一点,完全看不出什么异样。
    云五激动地说:“主子,您安全回来了。”
    “这些日子你也辛苦了,一直拦着那些想要打探消息的人,现在洛阳城中的消息你收集一下,顺便请大理寺卿来一趟,有要事相商。”
    “喏。”
    云五也知道自己现在不该沉溺于主子安全回来的事,一听到吩咐立即出门,将事情办妥。
    “咚。”
    随着门被合上,托着病体的崔知韫再也坚持不了表面的冷静,露出一丝虚弱。
    他眉头紧蹙,感受从肩头伤口处不断传来的疼痛感,从怀中掏出林远志刚送过来的药瓶,倒出一颗吞入腹中。
    不一会儿,原本苍白的脸就恢复成原先的红润。
    接着,崔知韫再将自己藏在怀中的账簿拿出来,薄薄一本却在其中记录了不少当朝高官的名字,只要拿出去必定朝野震动。
    就算是他自己看着也觉得触目惊心,甚至他都有些不确信,即使将这些证据呈上去,圣人也不一定会处理。
    而且,隐藏在其中的靠山,他的名字并不在其中,还是需要继续抽茧剥丝才是。
    他一边看,一边将上面记载的内容重新抄录一遍。
    等到大理寺卿苏行章来的时候,他已经将完好的账簿全部抄录完毕,现在只等墨迹干透即可。
    苏行章一进门就瞥一眼崔知韫的神色,看见对方自若得宜,他忍不住在内心连连赞叹。
    即使双方在表面上看来所属不同的阵营,但是想到崔知韫有勇有谋,还完好地从关内道调查成功回来,他也是满意不已。
    因此,一开口就是:“崔监丞可是有好消息?”
    闻言,崔知韫立即将自己手里的账簿递过去,介绍道:
    “这是在下潜入关内道之后,从关内盐池搜寻到的账簿,上面记载了这些年关内盐池偷偷转运私盐,将其售卖给南方的盐商,为了打通转运通道,贿赂的大部分官员名单和数额。
    并且在下还从对方的书房寻找到了他们转运私盐的通道。现在或许对方已经发现了账簿被偷的事情,我们现在应该找准时机,人赃并获。”
    苏行章一边听着崔知韫的话连连点头,一边看着账簿上触目惊心的名字和数额摇头叹息。
    这上面的账簿还只是某一个时期的数据,若是真正算到现在,估计这些人贩卖私盐所贪污的数额,可以到达数百万贯以上,比朝廷一年的税收还要多。
    当他把手里的账簿翻完,对着崔知韫感激地说:
    “崔监丞这一路上辛苦了,有了这些账簿,我们这次私盐一案也算是有了成果。俗话说:拔出萝卜带出泥,有了这些证据,就不怕那些人不把自己的同伙说出来。
    至于抓捕之事,就由我们大理寺的人来办,比起你们都水监,还是我们大理寺的人在这方面更擅长。”
    “那就劳烦苏寺卿了。”
    接下来,两个人在房间里谈论了很久抓捕的事情,以及寻找背后主谋的计策。
    另一边,崔显出了都水监的大门后,长舒一口气,鄙夷地瞥一眼都水监的匾额,潇洒离去。
    待到下朝之后,一群人聚在醉霄楼宴饮,一边吃着崔知韫推举的红螯虾宴席,一边吐槽崔知韫行事。
    “如此说来,崔监丞一直都待在都水监内处理公务。看来还是我们高看你兄长了,恐怕之前大儒所言是被其蒙蔽所致。”
    “哈哈哈哈哈!卢兄所言有理。”
    “某看之前在客船上发现私盐,不过就是误打误撞罢了。”
    他们这些平日里被崔知韫这个“别人家的孩子”对比,心中早就积攒了不少怨气,忽然发现崔知韫行事比自己还不如,一个个都笑得乐开怀。
    只有崔显有些不是滋味,一边为兄长跌落神坛感到自得,一边又为其他人如此贬低兄长感到不爽。
    一群人聚餐之后,就由他们这些小辈将崔显打探得来的消息传扬出去。
    就连崔显自己,也被崔颢叫到书房,细细盘问他今天去到都水监之后发生的一切。
    “长兄还说,若是想要知道他不归家的其他原因,也可以问问阿耶。”
    说这句话的时候,崔显垂首低眉,但还是忍不住慢慢抬头,拼命往崔颢的方向看过去。
    虽然他也知道上次长兄离家的时候,是与父亲大吵一架,但是具体的原因,他一点都不清楚。
    因此,有点期待能从父亲的脸上看出痕迹。
    却不曾想,崔颢一听到崔知韫这有些怨怼的话语,顿时怒从心来,随意拿起桌上的茶盏,就往地毯上砸去。
    “嘣——”
    茶盏碎裂的剧烈声响,顿时让崔显身体下意识一抖,赶紧收回自己的视线。
    崔颢也是没想到,就那么简单的一件事,居然可以让崔知韫记到现在,真的是一点孝道都不念。
    而且他也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整个博陵崔氏在努力,只要借此压制出清河崔氏,掌握五姓之中的话语权,往后这个大周真正的圣人是谁还不一定呢。
    想到这,崔颢豪情万丈,但是在想到崔知韫的时候,眼前的盛景又瞬间烟消云散。
    想到崔知韫还让崔显回来质问自己,他当即怒吼道:
    “那个孽子不愿回来就不回来!堂堂博陵崔氏还缺了一个崔知韫不成?你也滚出去!”
    说完这些,崔颢顿时觉得心中的怒火消散不少。
    但是想到崔显的问话,他不由得将眼前的人一起迁怒,责骂出门。
    崔显也没想到这火还能烧到自己,赶紧躬身离开,出门之后还是为长兄和父亲之间的矛盾好奇不已。
    于是,指使自己身边的小厮前去查探一番。
    接下来的两天里,各方人马心思浮动,私底下也有不少的人在行动。
    但是这样的事情和郑琬没有任何关系,按照“病情”来说,今天就是她“病愈”时间。
    因此,在赵家人依依不舍的眼神中,她和赵青苗一起踏上回城的路。
    只不过这一次回去,赵家人说什么都要让她乘着驴车回去,也就是赵家三叔公的驴车。
    只是她看着驴车上还不停往上搬的物资,开始头疼起来,捂住额头,有些哭笑不得地说:
    “大娘,真的够了,拿了这么多东西回去,我们一时之间也吃不完的。”
    “那没事,娘子可以给自己的邻居、好友也都送一点,都是些乡下人自己种和养的东西不值钱。”
    自从赵青禾可以自由活动之后,气色一天比一天好,赵家人对于郑琬的感激之情也是不断的上涨,并且来到了一个高峰。
    她们非常想要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但是家贫也没什么银钱可以支使,就只能送点家里养的和种的东西,虽然不值钱,也是自己的一片心意。
    只是,郑琬看着躺在驴车上的鸡、鸡蛋和各式各样的蔬菜、腌菜,总有一种感觉,赵家人把这些东西送给自己之后,就要喝西北风的感觉。
    只不过,她也清楚,要是自己这样说出来,赵家人肯定会笑着推辞。
    因此,她看着赶驴车的车夫——赵青苗的堂哥,脸上浮现的心疼意味,转而说起其他。
    “儿知道大娘不计较这些,但是驴车真的装不动了,再加上待会儿我们三个人都要坐上去,万一把驴坐塌了怎么办?”
    闻言,赵母的心顿时犹豫起来,看了堂侄子一眼,又看了一眼瘦弱的驴,和没剩下多少空位的车板。
    只得无奈地点点头,开口道:“那就依娘子所言,不拿那么多,反正往后二娘和三娘都要归家,回去时再给娘子带些新鲜的就是。”
    听到赵母退步,郑琬也是松了一口气,实在是这么多东西,她们三个人一起吃,那也是要消耗很多天的。
    能少带一点就少带一点,至于下次,那就下次再说。
    之后,三人在赵家人不舍得眼神中,慢慢朝着洛阳城的方向驶去。
    半道上赵青苗还想到郑琬提醒的话,硬是要下来走走,防止自己把三叔公家的驴车坐塌了。
    就连她那个堂哥也受到这样的话影响,基本上是坐一会儿,走一会儿。
    一行人就这样赶着驴车来到郑宅门前。
    之前赵青苗的堂哥赵虎对于郑琬的认识,也就是一个赵家的客人而已,可是当他看见郑琬所居住的屋子时,觉得自己对于郑琬还是看低了。
    能够在寸土寸金的布政坊,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宅院,那是多大的一件事呀!
    帮忙一起将赵家赠送的蔬菜和鸡蛋拿进去的时候,态度是万分的恭敬,对于赵家对郑琬的追捧也有了成算。
    若是他家认识这样的大人物,他们肯定也是要毕恭毕敬的,甚至比起赵家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趁此机会,他肯定要好好表现一番。
    只可惜,赵青苗的力量过于强大,他还没怎么表现,驴车上的货物就已经消耗一空。
    得了郑琬的赏钱之后,依依不舍地离去。
    郑琬看着只是离开了不到一旬的院落,又积攒了不少的灰尘和落叶,带上赵青苗一起,将所有的卫生打扫干净。
    等到两个人里里外外都打扫干净之后,时间已经来到了饭点,按照往常来说,这个时间点也应该做饭了。
    她看着厨房里已经被杀好的鸡,想着这个时节这种食材不能久放,最好早点吃才能放心。
    将自己厨房里的调味料打量一番之后,她立即有了决定。
    赵青苗看到郑琬进入厨房,也明白是要做晚膳了,立即开口道:
    “娘子今日准备做什么好吃的?哪些需要儿帮忙?”
    “带来的鸡肉需要赶早吃了,今日就做一道家常的炒鸡,你去将带来的大葱、土豆洗干净,顺便将干番椒泡水,待会儿备用。”
    “喏。”
    赵青苗得到任务之后,立即快速地行动。
    郑琬自己则是将鸡从竹篮中取出,将鸡身上没人爱吃的地方斩去,接着将鸡肉斩成小块,清洗干净,放在一旁沥干水分备用。
    将洗干净的葱姜切断,和白酒一起与鸡肉搅拌均匀,腌制入味,取出鸡身上的异味。
    趁此间隙,她开始准备做炒鸡最重要的炒鸡酱料。
    起锅烧油,其中加入一点猪油,让油脂的复合香味更加浓郁。
    紧接着往里面加入花椒,煸炒出香味,加入她自己调配的糍粑辣椒,翻拌均匀,直至看到锅内的油都染上糍粑辣椒渗出来的红色。
    此时,厨房内的香味也越来越浓郁。
    突然从屋外将食材洗干净的赵青苗,一进来突然闻到如此刺鼻的味道,更是忍不住打了几个喷嚏。
    “阿嚏阿嚏!”
    整个人的身体都因为这几声喷嚏在抖动,她内心有些怀疑地想:难不成是她回家之后吃番椒的机会太少,现在居然连闻到番椒炒出来的味道都受不了了?
    因此,她暗自在心中做出决定,这一次一定要多吃一点番椒,将自己胃恢复过来。
    郑琬不知道赵青苗心中的想法,看到她出现之后,立即吩咐道:
    “三娘,你现在将大葱切斜片,将土豆切成滚刀块。”
    “喏,娘子。”
    赵青苗一听到吩咐自己做事,立即行动起来。
    而郑琬看着锅里的材料炒好了,立即往里面加入另一个至关重要的调味料——甜面酱,继续翻炒,最后在沿着锅边淋入一圈白酒,这碗香喷喷的炒鸡酱出锅了。
    赵青苗在切菜的时候,也注意到这个时候的厨房,除了你无法忽略的番椒刺激香味之外,还隐藏着一股酱香和鲜味滋味。
    心中不由得对今天做的炒鸡好奇不已,甚至感觉到现在嘴巴就要流口水了。
    她克制住自己内心的冲动,赶紧把自己手里的活计做完。
    可是下一秒,随着一阵“滋滋啦啦”的鸡肉与热油碰撞在一起发出的剧烈声音,让她坚定的心又开始松动了。
    郑琬看着眼前的因为鸡肉的加入,而变得混浊的油,手里的铲子不断翻动,争取让锅内的鸡肉均匀受热。
    过了一会儿,察觉到锅内的声音开始变小之后,才停下翻动的动作。
    此时,锅内原本混浊的油,也开始变得越来越清亮。
    当赵青苗忙活自己手里的事情,赶过来烧火帮忙,顺便闻闻食物的香味时,正好遇到郑琬将锅内的鸡肉翻起来。
    她一眼就看到翻面过来的鸡肉,身上都染了一层诱人的金黄色色泽,仔细闻,还能闻到一股焦香和肉香。
    直至将锅内所有的鸡肉都翻了一个面,看着出现在鸡皮边缘的焦黄色,郑琬满意地点点头。
    她接着又给鸡肉的另一面也附着上相同的颜色才停手。
    将炒好的鸡肉赶到锅的一侧,将锅底的油露出来,往里面加入八角、桂皮、香叶、花椒和提前泡好的干番椒,一起翻炒。
    将属于这个香料的香味全部炒出来,再将一旁炒好的鸡肉一起翻拌均匀,让鸡肉也沾染上属于这些香料的香味。
    她一手拿着铲子,一手拿着酱油,并对面前的赵青苗喊道:
    “三娘,你把旁边那碗炒好的酱料拿过来,一起倒进去。”
    说罢,郑琬率先将酱油沿着锅边倒入,热油和高温瞬间将酱油的酱香味激发出来,简单翻拌一下,鸡肉就染上了一层黄棕色,看起来比之前多了不少食欲。
    可这一切,在赵青苗倒入炒鸡酱之后,立即相形见绌。
    炒鸡酱中的糍粑辣椒和甜面酱,立即给鸡肉染上一层红棕色,看起就让人食欲大增。
    特别是亲自给鸡肉倒上这碗酱料的赵青苗,看着锅内逐渐浓郁的颜色,和逐渐弥漫的香味,她整个人都沉醉了。
    郑琬则是看着将酱料与鸡肉混合均匀之后,倒入刚刚没过鸡肉的开水,盖上盖子,等候时间的作用。
    这时,也到了都水监杂役们下工的时间。
    平日里大家这个时辰,就是杂役们开始吃晚膳的时间,就连回到都水监没几天的赵青悠也不例外。
    只不过今天不一样,当来到下工的时辰之后,她匆匆洗干净自己的手,整理衣着,就要往外面走去。
    这事立即被和她住在一起的舍友看到,不由得好奇地问:
    “悠娘,你这是要去哪里?马上就要吃晚膳了。”
    闻言,赵青悠的脸上立即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回道:
    “郑娘子今日应该回来了,儿去她那里看一眼,如果没问题的话,今夜应该就在那边用晚膳了。”
    “什么!”一道惊喜的声音立即响起。
    这不知是她一个人的声音,也是其他偷偷竖起耳朵探听的人的心声。
    一瞬间,在场所有人的脸上都爆发出来兴奋的笑容,恍若劫后余生一般。
    实在是郑琬离开,前去尚食局参加考核之后,大家这些天除了朝食,吃的越来越不是人该有的待遇。
    特别是当刘大厨听闻,自己的大徒弟刘棕在尚食局被赐死的消息之后,更是对于都水监公厨的管理懈怠不已,要不是大家手里还有点东西,这些天都不知道怎么过来的。
    端午节结束,大家还以为郑琬能够回来执掌公厨一应事宜。
    却听到她在赵青悠家做客,一不小心崴脚的消息,就又耽误了一段时间。
    现在总算是有了郑琬回来的消息,那么他们也总算是可以过上正常的日子了。
    一群人双眼冒光地盯着赵青悠,企图在她嘴里听到肯定的回答。
    赵青悠也知道大家这些天发的牢骚,点点头回道:“没有意外的话,应该就是今日回来。”
    听到这个消息的不止是厨房内的杂役,还是刘兴延刘大厨,以及刚准备来公厨打探消息的安云焕。
    他听到赵青悠回答郑琬明日回来,赶紧转身往自己的库房走去,把明日商贩需要提供的食材名单抓紧时间修改,把郑琬平日里爱用的食材都添上。
    想到这些时日以来,用朝食时听到鱼师们和守卫们说的话,说不准明日需要用到多少呢?
    要是大家没吃个尽兴,那饥饿的喧闹声肯定周围的官署都可以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