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穿进二百人男团中 > 第255章 255 排片
    他以最快的速度截图,发给了朱教授,朱教授则以最快的速度给顾熠发了个点赞表情包。
    过了一会儿,顾熠的微信热闹了起来。
    先是夏师兄给他发消息:“过了?蹭好运。”
    接下来,和顾熠熟悉的师兄师姐,不管是还在校的还是去了校外的,都纷纷给他点赞———一篇《nature》的含金量自不必说,放眼整个京大,一年也不过只发寥寥几篇。
    就国内而言,京大已经属于发《nature》数量相对比较高的高校了。
    等顾熠一一回复完消息,刷朋友圈时,发现朱教授已经在不动声色间把他的截图贴了上去。
    “再接再厉。”
    顾熠:“……”
    这是在炫耀没错吧?
    偏偏朱教授的点评看起来那么朴实无华,好像顾熠只是做了一点微不足道的工作。
    顾熠翻朋友圈这一阵,已经有不少人给朱教授点评了,其中既有化院的教授博导,也有外校的老师们,本院的自然给朱教授送上最诚挚的祝福,外校的……已经在和朱教授拌嘴了。
    顾熠:“……”
    这还不是重点,重点在于,居然有人给他发了招聘简章。
    以顾熠现在的资历,留校还是有难度的,但博士期间发表一篇《nature》,他再做出一些成果的话,择业上的选择性会很高。
    京大很小,化院更小,短短几个小时里,顾熠论文被《nature》录用的消息就传遍了整个化院,bbs上更是一连更新了好几条帖子。
    博士们未必爱上bbs,但本科生一向酷爱灌水和凑热闹。
    “帅比该改标签了,在我这里,帅比=神。”
    “《nature》啊,顶刊啊,这是普通博士能做出来的成绩吗?话说,顾老师是拍完《星际觉醒》第二部才回学校做研究的吧?”
    “想到这点更恨了!又有钱又帅又有天赋,这个世界上没有帅比的话,我一定不会这么自卑。”
    “我刚刚看了一个统计,咱们学校今年第一季度发了7篇顶刊,《nature》加《science》再加《cell》。”
    “我这辈子最大的梦想就是发一篇《nature》,但问题在于,我连《nature》的子刊都没上过,《angew》没有,《jacs》没有,帅比不能分我一篇吗?”
    “忽然意识到,帅比最近两年是不是主攻学术——他之前在学校的时间不多,照样发了《angew》和《jacs》,这才在学业上投入了一点精力,居然就发了《nature》,神和我们凡人果然不一样。”
    bbs上讨论得热闹非凡,自顾熠入校以来,每逢他拿了重要奖项,有新片上映,或者在crown的巡演期间,京大在校生们都难免会讨论到他。
    在这个时候,在校生们都会有种与有荣焉的感觉———顾熠可谓京大生闯荡娱乐圈的代表,京大学子在不少行业都做到了顶尖,在娱乐圈里,顾熠是最顶峰的那一波演员,自然让一众学子为他骄傲。
    但娱乐圈并不是京大毕业生的主流就业选择,顾熠的成功和他本人的学识关联并不大。
    然而,一篇《nature》的意义却绝对不同。
    意味着顾熠同样是学术上的强者。
    客观来说,京大学生研究生、博士期间留学的有不少,许多毕业生都在留学期间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顾熠本科、研究生和博士都在校内就读,却成功发了一篇《nature》,这是不少留学生都没有取得的成绩。
    “神就是神,顾老师有做不好的事情吗?”
    “之前还有人怀疑顾老师的毕业论文是代写,退一万步说,没有哪个傻子肯让出一篇《nature》吧?”
    “现在只求顾老师给我灌顶!!”
    “等论文正式登刊,我要仔细拜读一下。”
    这一期《nature》暂时没有发行,顾熠发《nature》的消息只在京大内部流传着,虽然京大有不少学生是顾熠的粉丝,他们也有意替顾熠好好宣传一番,不过暂时没有实物,倒也不需要贷款替顾熠吹嘘。
    但在这些粉丝们眼里,顾熠已经从镶金进化到闪烁着金光。
    文能拿云星奖,工能上专业顶刊,简直是……非人类。
    “我曾经以为考上京大是顾老师人生的巅峰,现在想想,或许那只是他璀璨人生的起步。”
    ……
    接受了一群人的祝贺之后,顾熠和许隽及《星际觉醒2》剧组的一众主创们商讨着电影上映的事。
    先要确定合适的档期。
    “暑期档太赶了。”许隽道,“其他定档的电影大多已经在宣传了,院线方面也排好了期限,咱们临时插一脚,恐怕拿不到好的档期。”
    今年暑期档,预热最早的那部电影去年就开始了宣传工作,其他电影也在上半年陆续投入了宣传。
    暑期档看似有足足两个月,但细算起来,其实也只有八个周末罢了,接近开学的那个周末都称不上好的档期。
    大片通常不会同时押宝在某一周,只会分散开上映。
    客观来说,暑期档质量不错的电影必然会超过八部,也就意味着,不管《星际觉醒2》临时提档到哪一周,都会面临不小的竞争压力。
    暑期档已经不算远了,临时决定暑期档上映的话,宣传、包括和院线的协商都会显得太过紧凑。
    对《星际觉醒2》而言,这并非一件好事。
    为了替电影找一个合适的档期,几人把日历拿出来,细分到某一个周进行研究。
    近几年来,国内电影市场一直颇为繁荣,但一整年间,数得上号的档期不过是暑期档、国庆档和春节档,这几个档期都有固定能火的电影题材,除此之外,五一档期、情人节和元旦档期也算得上小热。
    春节档是众所周知的大混战,就像《亡国之君》和《未来之战》的竞争,《未来之战》在前期取得了巨大的领先优势,但总票房依旧输给了《亡国之君》。
    对于一部电影而言,选择合适的档期非常重要。
    有些电影本身质量不错,观众的反响也不错,却在同一档期里遇见了一部口碑、质量相对更出众的电影,那票房自然就会弱上一筹。
    可如果电影换一个档期上映,票房或许能有更多突破。
    许隽在国庆假那几天画了一个圈:“国庆档上映怎么样?”
    对于这个想法,顾熠没有回应,其他人也都没有吱声。
    “顾熠,你有电影上过国庆档吗?”
    顾熠仔细回忆了一下,好像……确实没有。
    国庆假期时间不短,但出游需求比观影需求更旺盛,不过国庆档的历史成绩相当不错,虽然不像暑期档那样走长线,却也创下过单部电影单日票房4亿多的成绩。
    目前,国庆档已经有两部电影官宣了。
    “时间上是合适的。”许隽道,“暑假到国庆中间是个淡季,上映的好片子不多,历年国庆档的数据也不错,就是……”
    许隽忽然想起来,之前她那部扑到不能见人的片子就是在国庆档期上映的,当时她对自己的作品挺有自信,才选了这么一个热闹的档期,结果最后扑得轰轰烈烈,甚至让她开始怀疑自己作为导演的能力。
    在春节和国庆这种档期当炮灰,一般也不会扑得悄无声息,只会轰轰烈烈。
    “我觉得可行。”孙有明道,“投资这么高,要么国庆,要么春节,再拖拖就是明年暑假了。”
    从剧组的角度看,当然是早点上比较保险。
    每个剧组都想避开来势汹汹的对手,但一年就那么几个档期,光靠躲是躲不掉的。
    对手厉害是未必是坏事,同档期出色的片子多,反而更容易激发观众的观影热情,相反,如果一个档期里都是些平平无奇的作品,大盘总量连五千万都破不了,观众也很难提起兴趣。
    “今年国庆档竞争也不会小,现在官宣的片子还少,但是有意向上映的电影有好几部。”
    国庆档可谓主旋律电影的兵家必争之地,最近几年,主旋律电影的口碑和观影人次丝毫不逊色于好莱坞大片,主旋律电影的票房纪录一再被打破。
    当然,在一些海外影片爱好者口中,《星际觉醒》《太空漫步》这类科幻大片也被归类到主旋律电影里,成为「你们只配看这些」的一部分,顾熠原本还有些愤怒,但看到《亡国之君》都被一部分人认为是主旋律电影后,顾熠也无话可说了。
    “暂时先定吧,日期确定之后就开始宣传。”
    要宣传,也要争取排片。
    顾熠只干演员这份活的时候,排片是制片人和导演操心的事,完全不需要他去烦恼,可当了导演之后就不一样了,他得和院线方面争取争取排片,能多争1%,或许都能多挣几百万票房。
    虽说排片和院线方面对电影的预期、投资、电影质量息息相关,但剧组和院线方面通常也会有相关协议。
    首先是分成,一部电影想要上映,自然要给院线提供一部分分成。
    通常来说,分成的数据是固定的,电影票房越多,院线赚得越多,就越愿意给电影更多排片。
    但近几年里,院线和影片方面的协议更新得飞快,有些电影以让出利润的模式争取更多的排片,譬如,它可能将第一天或者前三天的利润全部相让,挤压其他电影的排片,进而为自己争取更多利益。
    从这个角度考虑,院线方面是稳赚不赔的,所损失的只有影片方面的利润罢了。
    但这足以佐证排片的重要性,得排片者得天下,电影市场越是火爆,越是佐证这个观点。
    不过一般电影不会这么操作,毕竟再怎么让,让出的都是真金白银,剧组对自身作品有足够信心的话,走的还是按比例分成的路线。
    《星际觉醒2》的投资超过了6亿,足够的排片是电影必需的。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投资总额,电影能够选择的档期并不多———越是热门档期,电影投入的宣传费用越是直线上升,换而言之,《星际觉醒2》想要赚钱,利润差不多得达到20亿,而国内能够满足这个条件的档期只有那么几个。
    顾熠和院线谈判的经验并不丰富,虽然不太好意思,在这个时候,他还是让许隽冲在了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