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穿进二百人男团中 > 第215章 215 可惜你没有
    “卧槽,《亡国之君》这也太……”
    “我是顾老师铁粉,但我也没敢想《亡国之君》单日票房破两亿。”
    “有点离谱了……”
    初四的票房排行榜出炉后,一众电影博主都不由失声。
    在春节、暑期这种热门档期,电影博主通常会预测第二日的票房走势。
    在《亡国之君》初二排片仅7%,票房却与14.7%排片的初一相当时,一众博主便都预测,初三《亡国之君》的跌幅恐怕是几部新片里最低的。
    的确,跌幅最低,准确地说,《亡国之君》的跌幅是负数。
    而到了初四这天,当《亡国之君》的票房猛然飙升至2亿+时,电影博主们不禁发出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感慨。
    就算眼下《亡国之君》的排片在票房前三的影片中排名最末,它的讨论度却是最高的,只要片方发一则和电影相关的花絮,就会引发一群影迷去围观。
    不仅如此,电影中的细节也被二刷、三刷的影迷们反复盘个不停。
    比如顾熠在剧组生病的事,是每一位演员在采访中都会提及的。
    【正好那一阵要拍最后一场戏,他的状态挺符合的,但大家都担心他身体吃不消。】
    但在影迷们眼里,顾熠恢复后的表演和生病前的表演没有任何区别———越是到最后,魏晟这个角色越能深刻地被观众所理解,这都是因为演员在角色身上投入的精力。
    “反复刷《亡国之君》的表示,我真的被顾老师的表演折服了,我后来查了很多和魏晟相关的资料,这个人物虽然在几百年前就已经死去,但顾老师的表演却让我觉得,魏晟距离我并不遥远。”
    “谁还没去看《亡国之君》,都给我看啊!!”
    杜讷言和王渊的对戏,顾熠和严锡泽的交锋……电影上映后,《亡国之君》的每一位演员连番上热搜,在聂树生导演的镜头下,这些人物无论出场镜头多少,都充满着独特的魅力。
    顾熠的演技也时刻被电影博主们提起。
    他在《亡国之君》中的演绎被认为是演员生涯中最顶尖的发挥。
    【化学家、杀手、老师、士兵、偶像、帝王,六部电影,六个截然不同的角色,每一个角色都有高光时刻,到了魏晟,顾熠的演员生涯终于达到了最高峰。】
    【他不仅完美演绎了魏晟,更向观众展示了如何实现神态、情绪、动作的统一。为什么看顾熠的作品总能入戏?因为他先入了戏,再将观众带入作品的氛围中。】
    ……
    初四结束后,《亡国之君》的总票房达到了5亿以上,按这个趋势,电影收回成本自然不成问题。
    业内如今已经不关注《亡国之君》能不能收回成本了,一众影评人关注的是,初五这天,《未来之战》的票房恐怕要位居第二了。
    甚至有人在想,以《亡国之君》目前的票房走势,是不是有总票房超越《未来之战》的可能?
    虽然双方的总票房差距依旧很大,《亡国之君》累积了四天的票房不如《未来之战》上映首日的票房多。
    “个人觉得可能性不大。”
    “得看院线能不能给排片,给的话,《亡国之君》至少不会是顾熠主演电影里票房最低的一部。”
    “《亡国之君》和《未来之战》《旗开得胜》原本就是春节档三巨头,现在这个票房走势也不让人意外。”
    尽管外界猜测纷纷,《亡国之君》剧组却没有自身一定要超越《未来之战》的想法,第一个目标是不亏本,之后再考虑所谓的排名。
    大年初五,观众们的热情依旧不减,当然,大盘的确不如春节档的前几天火爆,大盘也从10多亿降到了10亿以下。
    虽然对《亡国之君》单日超越《未来之战》有预料,但观众们也没有想到,这一天的票房数据居然这么……神奇。
    昨天的2亿多票房让《亡国之君》从《旗开得胜》和另外几部电影手中拿到了一部分排片,总排片20.7%,第一次超越20%。
    《未来之战》的排片也略有上涨,达到了23%。
    但在这种情况下,两部电影的票房总数分别是———
    《亡国之君》,3亿612万。
    《未来之战》,1亿9923万。
    客观来说,令人震惊的并非《未来之战》的跌幅,相比昨天的票房,《未来之战》的跌幅一点也不高,只损失了一点罢了。
    但《亡国之君》的票房……
    “今天也是《亡国之君》发癫的一天……”
    “排片都涨到20%了,我居然还没买到一个好位置。”
    “话说,《亡国之君》到现在都是一条上升的抛物线吧?”
    “已经8亿多了,10亿还会远吗?”
    《未来之战》和《旗开得胜》倒是早早打出了票房破10亿的庆祝横幅,《未来之战》总票房已经接近20亿,不出意外的话,《未来之战》恐怕会成为今年春节档的票房冠军。
    但前提是———不出意外。
    虽然《亡国之君》目前的单日最高票房只有《未来之战》的一半,可因为顾熠主演电影票房的不确定性,影评人们不敢断言,也不敢提前为《未来之战》庆祝。
    万一呢?
    《山花》最后拿到了12亿票房,《偶像之死》也不声不响地突破了20亿。
    顾熠参演电影的质量大多不错,但人人都能看出来,《亡国之君》是远超不错这个层级的。
    没有名导、没有知名演员、结局be的《偶像之死》尚且能拿20亿,已经拿到春节档单日票房冠军的《亡国之君》会止步于此吗?
    显然是不会的。
    ……
    「橙皮」除了三刷《亡国之君》外,也成为了粉丝群实时票房数据播报员。
    春节不用上班,也不用写作业,每天一睁眼就看《亡国之君》的票房数据,让人以为剧组每天都给她发工资。
    每天睡觉前通常是———
    我现在就去睡。
    三分钟后:明天如果票房有2亿的话,《亡国之君》就破10亿了。
    五分钟后:如果票房每天都能有1.5亿,20亿妥妥的。
    她学生时代都没这么用心算过数。
    她会这么做,不仅是因为自己顾熠粉丝的身份,也因为她觉得《亡国之君》这样的好电影不该被埋没,《亡国之君》的票房越高,意味着和她有同样想法的人越多,这会让「橙皮」内心觉得满足。
    而《亡国之君》的票房数据也没有让她失望。
    到了春节假期的后半,其他电影的票房都趋于疲软,反倒是《亡国之君》扛起了春节档的数据。
    大年初六,《亡国之君》的票房依旧破了3亿,总票房已经超过了11亿。
    而从初七到初十,电影的单日票房数据从未低于2亿,这让电影的总票房顺利突破了20亿,也超越了《偶像之死》的票房成绩。
    但《亡国之君》仅仅上映十天而已,到现在,各大平台已经将对《亡国之君》的票房预测提升到了35亿,更有平台认为《亡国之君》最终票房可以突破40亿。
    越是往后,影迷们发掘出的细节就越多,有许多是剧组自身都没有发现的宣传点。
    递到顾熠这边的仙侠神话题材明显变多了,这都归功于《亡国之君》取得的成绩。
    业内对于《亡国之君》的讨论却不限于电影本身,而是包括对目前电影市场的反思。
    【《太空漫步》和《星际觉醒》证明了科幻题材的潜力,今年春节档的《未来之战》之所以票房出色,也得益于这两部作品引发的观众对国产科幻题材的信赖感。】
    【曾被认为无人问津的题材,都在一部部作品的成功后重新焕发了生机,比如悬疑片,比如亲情片,比如战争片,观众的视角是广阔的,所谓的接受度从来都是一个伪命题,任何一部作品,只要本身足够出色,都会有吸引观众的点。】
    【在《亡国之君》上映前,许多人都认为历史题材很难获得成功,想拍好它本身就不容易,加上观众对这一题材的偏好明显不够,导演们通常也不敢尝试这样的题材。】
    【但《亡国之君》成功了,许多人将它的成功归功于聂树生导演,归功于数位演技成功的演员,然而目前已知的票房成功的电影中,并非每一部都由聂树生导演,并非每一部都有着最顶级的演员配置。】
    【我认为,对于电影题材的选择,各位导演还是要多多尝试,没有天生赚钱的题材,而是要让那些不赚钱的题材变得有钱赚,没有《太空漫步》的坚持,就没有《星际觉醒》的成功,而在未来的某一刻,《亡国之君》也会成为电影圈里「幸亏当初坚持了」的一部作品。】
    正月初十这天,国内最具权威的一家报纸用一个版面来介绍《亡国之君》,这是顾熠自《山花》之后第二次登上这家报纸。
    当初《山花》能登报是因为戚澍特殊的职业,此次《亡国之君》再登报,说明文化行业对《亡国之君》这一题材的鼓励。
    杨艇对此羡慕嫉妒恨,因为crown上报的时候只拿到了很小的版面———主要讲crown几张专辑在北美市场的火爆,肯定了他们在对外宣传上的作用。
    他爸妈、家里亲戚的办公室都订了这份报纸,《亡国之君》占的版面不小,所以家族群里亲戚都在@杨艇,问他上报的是不是他队友。
    报纸里提到了顾熠的名字,强调历史题材正是有了顾熠这样的年轻演员参与,才能焕发出新的生机。
    杨艇:“虽然他们什么也没说,但是我已经听出了言外之意。”
    “我也想上啊啊啊啊啊啊!上不了我有什么办法?我是靠才华吃饭的啊啊啊啊,不靠脸吃饭啊啊啊啊!”
    何钊先@顾熠:“他讽刺你。”
    之后季迟谢行嘉他们纷纷跟上:“他讽刺你。”
    杨艇:“?”
    无论如何,《亡国之君》的确成为了今年春节档的现象级电影,有聂树生导演这块招牌在,某部电影的工作人员倒是想暗搓搓讽刺《亡国之君》讽刺一下,可惜对方讽刺的话刚发出去,就被眼尖的影迷发现了。
    对方说的是:“有现象级大导和顶级演员加盟,再烂的片都有人买账吧,才拿了个日冠就吹成那样,笑死人了。”
    在对方这条发言下方,一堆「日冠是个好东西,可惜你没有」排起了长队。
    “你没有日冠是因为不想要吗?”
    “能在春节档拿日冠,被笑是我应得的。”
    对方只能默默删了这条发言,继续在主页岁月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