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穿进二百人男团中 > 第213章 213 上映
    总而言之,《亡国之君》神奇的票房波动让人想起了《偶像之死》——二者的票房走势似乎有相似之处。
    虽然上映两日的《亡国之君》票房还未突破2亿,但想着顾熠过往的赫赫战绩,现在下定论似乎还为时过早。
    “《未来之战》票房有10亿了吧?《亡国之君》现在别说追《未来之战》和《旗开得胜》了,能赢过《提线木偶》都勉强,除非院线给它增排片。”
    但众所周知,档期之争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排片之争,《亡国之君》很难从对手手中夺回已失去的排片。
    但在各大票房评分平台,《亡国之君》的评价的确遥遥领先。
    “没有人和我一起二刷《亡国之君》吗?在电影院看演员飙戏真的超级震撼!!”
    “《亡国之君》全员演技在线,影帝们简直太太太可怕了。”
    “虽然剧情不是爽文类,但聂树生导演对节奏的把控和演员们的表演相当精彩,真的,我已经很久没有看过这么有底蕴的历史片了,它真的是一部值得三刷四刷的电影。”
    对影迷们而言,在春节档挑一部合适的影片很难,《未来之战》和《旗开得胜》是最先被选择的,但在这两部电影的高光后,《亡国之君》这样的口碑之作也会慢慢显露出来。
    「橙皮」很想大年初一就去看《亡国之君》,有顾熠电影上映的档期,她的首选一直是顾熠的片子。
    可她却被家里人拦住了,一直拖到初三,她终于有空进了电影院。
    《亡国之君》的形势堪称危急,虽然初二票房排名上升了一位,可初三这天,《亡国之君》的排片依然只有7%。
    因为它分出去的排片给了排名第一第二的《未来之战》和《旗开得胜》,而非第三的《提线木偶》,在票房上,依然是前两者占据着巨大的优势,院线不可能挤出这两方的排片。
    着急也没有用,「橙皮」想着,等这一场看完,她要多刷几回《亡国之君》。
    「橙皮」看得晚,去影院之前,她特意看过群里小伙伴对《亡国之君》的反馈,清一色的「巨好看」和「我心目中顾老师最好的一部电影」。
    微博上虽然能看到电影的细节,但「橙皮」还是想刷过一遍之后再去看那些片段。
    ……
    大年初三的商场比平时更加热闹,电影院同样挤满了人,「橙皮」其实很不喜欢挤,不过为了看顾熠的电影,为了在首页写《亡国之君》的影评,来挤挤也不坏。
    《亡国之君》的场次虽然不多,观影厅内却坐得满满当当,刚刚检票的时候,「橙皮」还听到隔壁说刚看完《未来之战》不久。
    微博上,她首页已经有人在二刷《亡国之君》了。
    坐下之后只等了几分钟,电影就正式开始了。
    电影的一开始,画面很暗,却不是那种令人不舒服的暗,只是想烘托一下先帝过世、新君即位的沉闷。
    在电影圈里,唐懋的审美和摄影技术是公认的出众,但聂树生的班底同样不差,尽管屏幕上才闪现了几个镜头,「橙皮」却感受到一股扑面而来的厚重感。
    不久之后,新君魏晟登场了。
    年轻的帝王沉稳踏实,英姿勃发,就算此刻对方只是露了一面,还未说半句话,但「橙皮」却深深体会到了顾熠和角色的那份契合感。
    他的一举一动,哪怕只是一个神态,都在诠释着帝王威严这个词。
    换而言之,顾熠很帝王。
    影视镜头中,有数位演员曾诠释过帝王的角色,有人塑造了一代经典,而有人的演绎却并不为人所知。
    通常来说,年轻演员演绎的帝王表现都只是平平,因为坐在那里,他们既没有少年天子的锋锐,却又难以展现「帝王心术」这四个字。
    历史上的魏晟是什么性情,「橙皮」只查了一些资料,了解得并不确切。
    但画面中的顾熠却是她想象中的帝王模样。
    天子初登帝位,江山却祸事四起、生灵涂炭,魏晟身为帝王,便一门心思想解了王朝的危局。
    然而王朝之危并非一朝一日形成,在魏家占据帝位这几百年间,文臣、武将、宦官,河道、盐政、农事……每一处的祸患都是一年一年积累而成。
    换而言之,并非一位皇帝就能改写。
    而电影中,魏晟道:“我如何不知?”
    “江山已交托至我手,便是能挽回一点,叫这亡国之君的骂名不在我身上,我便满足了。”
    魏晟深知,王朝的危局只靠他一人、靠他登位的这数年恐怕无法逆转。
    前代帝王可以一代传一代,将祸水往后移,到了他这里,再移无可移,因而魏晟所想的,只是让形势稍稍转好一些,让数百年国祚再持续下去。
    然而前朝文臣和宦官相互倾轧,后方兵事不振,连个能用的武将都没有。
    叛军已占据了北方,魏晟在与顾芳、明仲的斡旋中派出了吴烈。
    以「橙皮」身为观众的角度看,她丝毫不觉得《亡国之君》这一段剧情沉闷,相反,顾熠、杜讷言、王渊这三个人的演技都值得琢磨再琢磨,一举一动俨然是教科书级别的发挥。
    在《亡国之君》的宣传里,顾芳和明仲都被视作「老狐狸」,但「橙皮」觉得,这两人展现出的精明狡诈是不同类型的精明狡诈,而在和杜讷言、王渊两位老戏骨的对戏中,顾熠竟然丝毫不输。
    魏晟是三人中唯一的年轻角色,但或许是有帝王这个身份加持,朝堂之上,魏晟有着上位者的从容。
    这一瞬,「橙皮」明白,为什么她的群友认为《亡国之君》是顾熠最好的一部电影。
    顾熠演技出众一向是公认的,但他以往很少和与他同一水准、甚至略超过他的演员合作,换而言之,他的实力并没有百分百发挥出来。
    而《亡国之君》提供了这样一个渠道。
    电影里顾熠的一举一动都令人注意,每一个表情都值得细细琢磨,甚至不能眨眼,因为在没有台词的情况下,这群人一样可以飙戏。
    加上魏晟和顾熠以往演绎的角色并不重叠,从上一部乔澳这个角色猛然转到魏晟的话,会给人一种巨大的差异感。
    ……
    魏晟的想法终究是落空了。
    他派去的吴烈死于党争,死于贪污,死于早已涣散的军心。
    正如这个王朝,只有魏晟一位帝王在挣扎的话,那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得救的。
    顾熠对愤怒的魏晟的演绎让「橙皮」头皮发麻,她甚至觉得,这一瞬,魏晟的怒火不是演出来的,而是自胸腔内爆发出去的。
    顾熠就是魏晟,魏晟就是顾熠。
    代入角色的话,她能深深体会这份愤怒。
    局势未解,大将折损,他所做的努力只证明是无用。
    但魏晟并未放弃,他为国事倾尽所有,为摆脱亡国之君的名号竭尽全力。
    熟知历史的人都知道,一个王朝的覆灭并非因为最后一位帝王,而是祸根早早埋下,到最后一刻才被引发罢了。
    魏晟和吴昆的对戏看得「橙皮」很愤怒。
    她一直挺喜欢严锡泽的,对方和顾熠合作的《杀机》她反复看了很多遍,两人在电影中的角色都很出彩,她也很期待严锡泽和顾熠在《亡国之君》的二搭。
    但她万万没想到,她居然被剧组背刺了。
    严锡泽居然演了这么个讨嫌的角色。
    不管吴昆的言语多么冠冕堂皇,都改变不了他只是个纸上谈兵的角色。
    「橙皮」幻视了自己的某些领导和甲方———他们永远无法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只会指责她,你是错的。
    可这样的吴昆在士子里却很有声名,魏晟下令杀了他后,吴昆以忠臣之身死,魏晟却得到了暴君的骂名。
    而在不久前,吴烈刚刚为国捐躯。
    吴昆只是被推出来的一颗棋子,但不巧的是,他这颗棋子非常好用,在他的搅动之下,魏晟想坚持的策略并没有能够成功。
    之后魏晟在各处受挫,他想借银借不到,他换了数位大臣,却依旧无法改变早已腐朽的朝政。
    虽然魏晟帝王的威严仍在,电影中却已看不到他初登位时那份让江山易传的决心。
    他像只困兽,只是在不停地碰壁罢了。
    演霸气的帝王时,顾熠演得很外放,但演受挫的帝王时,顾熠也能演得极为细腻,「橙皮」不知其他观众是怎么想的,但这一瞬,她很能和角色供情。
    史书上的是非功过是由后人记载的,在后一朝的记载中,魏晟这位统治者就是个暴君。
    但能够证明魏晟的「暴」的,只有杀吴昆和换臣子两件事。
    甚至有野史说,吴昆既然是吴烈之兄,想必是有些武才的,魏晟杀了他,才是王朝覆灭的真正导火索。
    看到这里,「橙皮」开始感觉到闷了。
    倒不是说剧情有多么无聊,而是想到魏晟如何挣扎都摆脱不了既定的宿命,她就觉得很闷。
    ——仿佛是亲眼见证一个人慢慢走向堕落一般。
    她明白,她是顾熠的粉丝,顾熠又把这个角色演绎得太好了,才让她产生了深深的共情。
    在一系列的挣扎过后,魏晟终于还是迎来了自己的命运。
    看到他决定把孩子送走,一个人迎接命运时,「橙皮」终于难抑爆发的情绪。
    在电影中,先帝沉溺于玩乐,对于唯一的儿子魏晟并不关心,魏晟的童年少年都是在宫中度过的,没有亲情与温暖,只一门心思学朝事、学四书五经。
    他自己没有享受过家的温情,而对自己的孩子,他却一直很关心,不愿让他们如同自己一般。
    他把严厉的一面留给了朝事,把温情的一面留给了家人。
    哪怕在这最后,一切都再难以挽回了,他仍然在挣扎着,让孩子不重蹈自己的覆辙。
    最后一幕镜头里,魏晟独坐于宫墙内,在龙椅上,面对即将攻破宫城的叛军,他脸上却看不出丝毫畏惧恐慌。
    他是一个失败者,一个失败的帝王。
    但他并不是一个畏死的小丑。
    他的野心没有能够实现,他终究成为了这个百年王朝的最后一位见证者。
    在最后一刻,宫墙之上,一片落日缓缓向西沉,如同魏晟坚守的这个王朝的命运。
    太阳明日还会升起,却成为新朝的太阳,而非旧朝的太阳。
    「全片完」这三个字出现的瞬间,「橙皮」没有立即起身,她四周的观众大多也是如此,他们都需要更多时间回味一下这部刚刚看过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