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穿进二百人男团中 > 第112章 112 各种后续
    除了五一档期外,整个五月份的票房市场不温不火,《杀机》的讨论度却一直持续到了月末。
    五月中旬时,电影总票房突破23亿,尽管在这期间有其他新片上映,《杀机》的排片率有所下降,但电影却仍然占据着票房排行榜第一位。
    五月末,《杀机》的总票房正式突破30亿,也成为今年第三部票房突破30亿的电影———另外两部均是春节档期上映的大制作。
    “客观来说,《杀机》是一部故事线完整、剧情合格的上佳之作,但电影票房突破30亿,完全仰赖三位演员的出色发挥。”
    “严锡泽、张繁和顾熠,三位演员互相激发,在两个小时的剧情中狂炫自身的表演天赋,他们的每一场对戏都让观众难以移开视线,他们成就了这部电影。”
    《杀机》票房突破30亿的当天,那位大v「编辑」了自己曾发过的微博,把不看好《杀机》票房的句子去掉,强调《杀机》票房的大涨完全得益于严锡泽和张繁两位主演,顾熠的名字则被他悄悄删掉了。
    “次次预测次次错,别当博主了,找个厂上班吧。”
    “笑死,早上8点编辑一次,9点半又来编辑了,顾熠这个名字烫嘴是不是?”
    “《一枚信笺》结下的仇怨没必要带到《杀机》来,人家顾熠都不是主演,有必要追着不放吗?”
    “别人关心你飞得高不高,我只关心你脸疼不疼【狗头】【狗头】。”
    顾熠接下《杀机》后,粉丝们只是高兴他有了和严锡泽、张繁合作的机会,却没想到,顾熠在电影中的表现远超他们意料。
    《杀机》让粉丝们看到了顾熠身为演员的更多可能。
    和《杀机》同期上映的《追杀》票房成绩也突破了10亿,但儿童片和爱情片的票房就很一般了,前者选错了档期,如果放在儿童节或是暑假档期,票房成绩必然不会像现在这样,后者则纯粹是乱洒狗血,复杂的剧情看得人脑壳疼。
    “话说……顾老师参演电影票房成绩是不是破60亿了?”
    “对哎!”
    虽然不能吹xx亿票房男主,但顾熠演员生涯中毕竟只出演了两部电影,两部就有60亿票房,这是很多演员至今未能达到的数字。
    「八卦洲」论坛「紫微星」的帖子又一次被顶起,不过比起《一枚信笺》上映时嘲讽与怀疑乱飞的情景,这条帖子的最新回复几乎都是「打卡」。
    几乎不需要怀疑了。
    《一枚信笺》的票房成绩不必多说,自《一枚信笺》上映后,顾熠一心备考,只参演了《杀机》和《山花》两部电影,《山花》还没有上映,《杀机》轻轻松松就突破了30亿。
    各大电影平台纷纷更改了对《杀机》的票房预测,即使突破30亿后票房增长得很艰难,但《杀机》的最终票房极有可能停留在35亿这个数字。
    何况顾熠还有作为皇冠团c位的实绩,《my friend》和《原创》两张专辑的成绩都是破纪录的。
    “其实……他考上京大已经很紫薇星了。”
    “现在不管顾熠有什么成绩,我都不惊讶了,我唯一关心的是,星耀娱乐现在还好吗?”
    “谢邀,快倒闭了。”
    “人家都在皇冠团当c了,那时候《一枚信笺》也演了,傻叉公司还不肯给他分资源,简直笑死人。”
    帖子下方,不少网友默默盘点起了顾熠如今的身价。
    “顾老师的作品数和代言数不是最多的,但商业价值绝对是top。”
    “三张专辑的分账应该很恐怖,就算不拍电影,不接代言,顾老师也能很富有。”
    “不夸张地说,他一个人应该能抵星耀娱乐两百号人。”
    倒不是网友们爱关注星耀娱乐这家小公司,实在是星耀娱乐的操作太过神奇,神奇得满娱乐圈闻名。
    堪称经典案例了。
    步步错的公司是什么样的?请看星耀娱乐。
    活生生把自己作死的公司是什么样的?请看星耀娱乐。
    “如果顾老师还在的话,星耀娱乐应该还能苟个几年,顾老师一走,它就要倒闭了。
    《杀机》票房一爆,主题曲《愚人》热度便一再攀升,歌曲里浓烈的讥嘲感恰恰点名了存在电影每一段剧情里的「愚弄」。
    陆锐和丁晖被程灏愚弄,程灏又被现实愚弄,如果《杀机》的时长再长一些,或许张繁可以对程灏的所作所为做一个解释,但张繁没有。
    丁晖的人生是一片空白,但总结起来,程灏的人生也一再被作弄。
    《愚人》再爆带来的直接结果是——《原创》又多卖了近百万张。
    crown已经靠《荒诞的真实》和《my friend》两度拿下金弦奖最佳专辑,在金弦奖历史上,三封几乎毫无可能,但只看《原创》这张专辑的质量,如果拿不到年度最佳专辑,对crown又很不公平。
    ……
    《杀机》路演结束后,顾熠手头又接到了厚厚一沓剧本。
    《一枚信笺》票房大爆,递给顾熠的本子人设都和沈遥有些接近,而《杀机》大爆之后,他又能从这些角色身上看到丁晖的影子。
    顾熠发现,每一年,同质化的剧本都有很多。
    “你最近有空看剧本吗?”孙有明问,“快放暑假了,拍一部应该没问题吧?”
    孙有明自己的新片也在制作当中,不过他这次的主角是个中年人,电影里也没有合适顾熠的角色,不然他就叫顾熠回来拍了。
    不过他确实替顾熠捡到了几个好剧本。
    丁晖这个角色拓宽了顾熠的戏路,让导演们看到他什么角色都能驾驭,综合演技和人气,顾熠通常是他们的第一位选择。
    电影圈的地位不只体现在演员片酬的高低,体现在谁是领衔主演,谁是特殊出演,更体现在看剧本的优先程度。
    举个例子说,严锡泽这一级别的演员必然能优先看到剧本,只有他觉得不合适的剧本才会递给下一个演员。
    现在顾熠也拥有了这种优先权。
    属于30岁上下演员的角色,导演们通常先考虑他,在他拒绝之后再交给别的演员,而在顾熠之前,享受这种优待的是辛如晨。
    辛如晨仍是岁月影视的第一顺位,但《瀚海》的失利和竞争对手的崛起让辛如晨的声势大不如前,他虽然仍有面对其他演员的优越感,但他心里清楚,他的优势已经渐渐丧失。
    顾熠问道:“有好本子?”
    “亲情题材的,你有没有兴趣?”孙有明道,“回头我把合适的剧本发给你,你慢慢挑。”
    “嗯……”顾熠刚刚应下,忽然想起一件事,“今年暑假可能没空。”
    “开演唱会?”孙有明问。
    顾熠幽幽叹了口气:“给老师打工。”
    准确地说,是一边完成课题一边给老师打工。
    他也不知道老师是怎么看他对眼了,顾熠还没读完大一,还在为平时分努力提高出勤率,老师忽然问他,有没有兴趣读他的研究生。
    顾熠:“……”
    这位老师平日惜字如金,行事作风也很朴素,但在大名鼎鼎的化院,对方也是排行前几的教授。
    顾熠认为,老师邀请他有两个理由———
    一,他长得帅。
    这个可能性最大。
    毕竟……最近快到下一年高考了,招生办已经给他打过好几回电话,邀请他参加生源大战。
    二,他个性毒辣。
    具体表现在,他的同学们怀疑他本人和丁晖性格上有相似之处,遇上比较麻烦的实验,都先推顾熠顶上。
    因为丁晖是不由分说掏枪突突突派,他们觉得顾熠也应该是那种直接倒药水派。
    顾熠:“……”
    别忘了,沈遥是化学实验的受害者,丁晖的戏份不如沈遥多好吗?
    总而言之,他还是大一的稚嫩新生,却即将背负起读研的重任。
    也……不是不行。
    如果他继续读研的话,恐怕就在这位老师手下,那么,从大一的暑假开始,老师说东他绝对不会往西。
    开始进入打工模式。
    “京大课程这么忙吗?”孙有明犹豫了片刻,“算了,你学业为重。”
    “孙导,我先看剧本,尽量凑出时间。”
    “行。”孙有明痛快道,“这个题材你未必会喜欢,但是这部片子挺磨练演技。”
    孙有明一向看好顾熠,之前顾熠争夺云星奖影帝失利,孙有明心里也有些失望。
    按孙有明对顾熠的预期,30岁之前顾熠应该能拿到云星奖影帝,但拿影帝的前提是顾熠有过硬的作品。
    和其他演员相比,顾熠的作品数量太少了些,就算他在《一枚信笺》和《杀机》里展现出了过人的天赋,可在评委们的获奖标准里,资历也是很重要的一环。
    孙有明的邮件发得很快。
    顾熠上学和有其他活动期间,孙有明不会一封邮件一封邮件地打扰顾熠,他通常会一次性攒够十个剧本,再拿给顾熠看。
    《杀机》之后,递到顾熠手里的剧本翻了一番,反派角色有不少,还有那种真正的变态……这些角色顾熠全都不考虑。
    他现在已经够反派了,不能再摧毁自身的形象。
    孙有明推荐的那部剧本,顾熠仔细看了,角色的年龄跨度从三十岁到七十岁,的确很挑战演技。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父亲对子女的爱。
    从年龄跨度上看,新剧本和《山花》倒是有些像,不过它对情感的把控要求更高,顾熠必须演得很细腻、很接地气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