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霸道首长,撩人不许跑! > 第九十五章 马思能被举报数宗罪
    马思能终于明白了几分。

    看来,举报信的内容跟丫头有关。

    至少有关。

    说不定还有其他的内容。

    “*长,匿名信都说了些什么内容,请您明示。”

    “说了你的数条罪状:其一是生活作风不检点,包养情人,致人有孕;其二是玩忽职守,利用职务之便,帮助某家珠宝公司谋利益;三是……还有一条,说你与六年前的坠机事故有关。”

    *长一一列举了举报信说的几条罪状。

    其中的三条,说得有鼻子有眼。就如同举报人亲眼所见,亲身经历一般。

    至于其他的,纯属子虚乌有。可是,人家就是说得很像那么一回事。

    “思能同志,人生都有糊涂的时候。有时候是难得糊涂,有时候是不能糊涂。在这关键时刻,你可要把握好自己,妥善处理好一些关系。不要给省政府抹黑,也不要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啊。”

    *长,似乎什么都知道。

    他的语气中,多有语重心长。

    也有其他意思。

    但是,马思能的脑袋开始“嗡嗡”,根本无暇去分析到底他几个意思。

    “你给省政府抹黑,就是给我抹黑啊。你知道吗?”*长大人又补充了这么一句。

    “我知道,谢谢*长的关爱和提醒。不过,有些事情,实属诽谤和污蔑,还请*长明察,还思能一个清白。”

    “我自有分寸,你回去吧。”*长下了逐客令,马思能只好走出了办公室。

    这封匿名信,会是谁写的呢?

    看样子,是用电脑打印的,看不出笔迹。

    如果能看到信的内容,可能会查到一些蛛丝马迹,可是*长狡猾得很,偏偏扣下了那一封信。

    目前,谁写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种关头,不能被抓住小辫子。

    不能公开和蒋蒲宁的关系。

    不能公开和胡飞的关系。

    至于六年前的坠机事件,与自己确实有一点关系,但是,凶手另有其人啊。

    举报人是真的搞错了,还是故意诋毁,要搞垮自己呢?

    两种可能都有。

    所以,更加不能忽视,*长说得对,不能掉以轻心,被抓住把柄。

    这就是,马思能这些天不敢跟蒋蒲宁打电话、见面的主要原因。

    但是,他的心里,还是记挂着她和宝宝的,只好,趁着人们熟睡,带上鸭舌帽,像做贼一样,溜进去偷偷看她一眼。

    然后又趁着夜色漆黑,别人未曾发现的时候,迅速离开。

    蒋蒲宁,自始至终,都不知道马思能,其实,来过。

    她的心里,完全是一种孤单、无助的状态。

    她以为,是因为杜敏和胡飞的关系,她和腹中的宝宝,对于马思能来说,已经不再重要。

    他们,处于即将被抛弃的边缘。

    迷迷糊糊中,她似乎做了一个梦。梦见马思能来看她和宝宝了。

    人虽然来了,可是心却没来,因为只看了她一眼,摸了摸她的额头,就走了。

    似乎只是为了验证,她是否还有喘息。

    蒋蒲宁急速地要求自己醒过来,因为这个梦境太真实,她很想留住他,和他好好谈一谈。

    问问他,是不是遇到什么难处了?

    问问他,是不是自己和宝宝让他为难了?

    如果她允许,她真的可以带着宝宝独自生活,不打扰、不烦扰、不影响他的生活。

    但是她醒来的时候,病房里除了熟睡的张妈之外,只有自己,没有其他人。

    自己,是太想念了吗?连做梦,也要将他入境?

    ——

    虽然*长提前给马思能提了醒,但是纪检组还是很快介入。

    马思能知道,为了平安度过此劫,不能与政府、纪委对抗,只能安安静静地等待调查。

    他吩咐老陈,将蒋蒲宁和张妈送回乡下,叮嘱张妈好好照顾蒋蒲宁。

    至于杜敏和胡飞那边,他到是不担心。

    虽说官商勾结很频繁,但是对于杜敏的公司,马思能徇私枉法、利用职务之便倒还谈不上。

    杜敏做事严禁缜密,不留什么痕迹和马脚。

    ——

    同样是漆黑的夜里,老陈叫来一个朋友,帮助蒋蒲宁办好了出院手续,然后,连夜将蒋蒲宁和张妈送上了车。

    车行驶在高速路上,速度虽然很快,但是很平稳。蒋蒲宁没有丝毫的不适。

    傍晚的时候,他们抵达了一个小村庄。

    村口写着“忘情庄园”四个红色的大字。

    蒋蒲宁看着这四个字,有些不解,究竟是想说明这里的风土人情太美,让人流连忘返呢?还是来到这里的人,都将忘记过去,尤其是感情?

    马思能将自己送到这里,又是几个意思呢?

    但是,不得不说,马思能的决定是正确的。来到这里的第二天,蒋蒲宁发现,自己完全无条件的爱上了这里。

    这里的水,清澈见底,一条小溪流,顺着村头留下,稀里哗啦,留到村脚,再流向村外,中间,有细细的沙子,但是,没有其他的杂志。就连沙子,都那么干净,那么温馨。

    这里的天,才叫蓝天,蔚蓝蔚蓝的。蒋蒲宁已经十多年没有见过蓝天了。

    凉城的天,永远那么灰蒙蒙的。

    这里最美的还有村庄和田野。

    人民早出晚归,一心劳作。

    似乎,世间的尔虞我诈、纷纷扰扰,与他们完全无关。

    来到这里,她的身体状况渐渐好转。

    睡眠好、胃口好,心情也豁然开朗。

    张妈做的土豆焖饭,她可以吃三大碗。

    张妈看在眼里,又是欣慰又是心疼。

    她几次想提起先生的话题,都被蒋蒲宁用其他话题岔开。仿佛,她的生命里,从来没有出现过这个人。

    来到“忘情庄园”一个星期以后,蒋蒲宁和这里的人民已经有些熟食了。

    她挺着肚子外出散步,遇到村民刚好外出劳作归来。

    “宝宝几个月啦?”热心的大妈大婶总是很关心宝宝。

    “6个多月了。”蒋蒲宁笑着回答。这样的问候和回答,让人觉得很亲切。仿佛,他们是长久生活在一起的邻居。互相关心、相互扶持、经常往来是很寻常的事情。

    “宝宝的爸爸呢,怎么没见着?”上了年纪的大妈好像很容易变成好奇宝宝。

    “额,宝宝的爸爸,不在了。”蒋蒲宁想了一下,回答说。

    这个回答,让跟在后面的张妈吓了一跳。

    先生什么时候不在了?不就是没有跟着来这里吗?可是,她又不敢插嘴。夫人说不在,你偏说在,是想顶撞的意思吗?还是不想要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