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重生之大明妖孽 > 第31章 清风书坊(1)
    今天这个忙帮了,这交情,就不局限于同窗之谊了。

    卢照庭看孟广繁点头默认,心思就转开了:若说孟广繁和自己其实差不多,能够借这么一大笔银子给陈家,其实没什么大意思

    。

    毕竟,借了是要还的,女儿嫁过去,一样得受苦。

    但是孟广泽,那可是县衙的钱粮师爷,权势大着呢。

    自家的粮食,若是说句话,就能卖个高价。

    这陈家的三郎,竟然有这样的人脉?

    看他这衣服,还是社学的童生。

    “唉--要是慧儿喜欢的是你,那该多好啊!”

    卢照庭心里想着,嘴里居然就顺口说出来了。

    虽然声音不大,却像一个霹雳,差点把陈舟从凳子上劈下去。

    陈舟急忙扶着桌子坐好,连连摆手:“叔父,这玩笑可开不得,开不得啊!”

    这是什么父亲啊?

    孟广繁也哭笑不得,哥哥的老泰山看上了兄弟,这奇葩的思路,青田镇上,恐怕也就是卢照庭的脑袋能想出来了。

    卢照庭也自觉失言,摇摇脑袋:“也罢,谁让慧儿喜欢呢,不过,三天的期限可以不算,你陈家总得给我一个期限吧?”

    陈舟伸出三个手指:“三个月之内,纳彩纳征--至于之后的事情,还得叔父和家父一起商议!”

    “好,别的条件先不说,你陈家拿出纳征之礼,我卢照庭双倍陪送嫁妆--你陈家若是拿不出,休怪我棒打鸳鸯!”

    事情就此说定了。

    卢照庭走后,孟广繁看着陈舟:“贤侄,这纳征之礼,你家准备拿多少银子--百八十两的,我还拿得出!”

    “多谢伯父,到时候小侄弄不来,免不了还要麻烦伯父!”

    陈舟和孟昭瑞回到了社学,表面上在听课,心里却在谋划。

    三个月的时间,说实在的也不宽裕。

    陈家现在一清二白,拿什么去赚取银子呢?

    本来县令悬赏的那银子如果赚到手,就可以算是第一桶金了。

    可现在突然出现了一个大窟窿,那点银子远远不够。

    直到山长下了课,陈舟也没有想出一个好办法。

    倒不是没有办法,只是要么需要些时间,要么需要本钱。

    陈舟不愿意找孟广繁借银子的原因也很简单:人这一辈,有些事情终究是靠不得别人的。

    正想着,突然被人撞了一下肩头。

    陈舟扭头一看,却见吴诚趾高气扬地从身旁走过,显然是故意的。

    吴诚手里挥舞的,是一本书!

    这货居然也拿书看,陈舟实在有些好笑。

    吴诚却不理会,在陈舟身后卖力地高喊:“有看小说的没有--全像古今小说!”

    全像古今小说?

    这全像版本的小说,其实就相当于最早的连环画。

    作者写了书出来,商家专门找人配上图画,自然比纯文字的效果好。

    不过居然敢用古今小说的名字,还真是大言不--不对,陈舟扭头:“拿过来我看看!”

    “你看看,凭什么啊,这是我了高价买来的,凭什么给你看?”

    吴诚好像一直就在等着这个机会,得意洋洋地翻着手中的书。

    陈舟点头:“那好,我今天在茶楼认识了一个说书的,你猜,我要是把徽墨的故事告诉他,他会不会编出一段书来?”

    “你--”吴诚脸红脖子粗,说不出话来。

    这个险,他还真不敢冒,这种栽赃陷害的事儿,放在社学里,固然可以一笑置之,说成是同学玩笑。

    可是要拿到市井中说书,那吴家就甭打算在青田镇立足了。

    “你威胁我?”吴诚眼里冒火,却又带着几分心虚。

    “是啊--我只威胁这一次,你看,你只要把书给我看一眼,这个威胁就没有了,多好!”

    “只看一眼?”

    “一眼!”

    “给你,别弄坏了!”

    陈舟接过书来,果然,封面上竖排:全像古今小说。

    上署“天许斋刊行……”,下署“绿天馆主人评次……”

    这是冯梦龙的“喻世名言……”啊!

    刚刊行的时候,就叫古今小说,正式刊行也就是泰昌到天启这几年,这连全像版本都出来了?

    而且冯梦龙这还不是一个单行本,后面还有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呢,人家这是一个系列。

    后来凌濛初跟冯梦龙有样学样儿,出了个初刻拍案惊奇,一看卖得挺火,马上就来了一个二刻拍案惊奇。

    后来估计是仆街了,所以三刻四刻拍案惊奇就的没有了。

    后人即使有模仿的,也都没写出名气了。

    陈舟拿着这本古今小说,眼前突然一亮。

    自从跟卢照庭谈妥之后,陈舟倒是考虑过用书稿赚银子的问题。

    赚银子,最好的当然就是雪芹先生的红楼了,可是红楼有个大缺点,太长了。

    几十万字,这个书稿拿出来的话,自己现在也就不用读书了。

    即使是连载,你要连载的话,每天用笔来写书稿,估计能累死。

    而且红楼里面颇多避讳的东西,自己一个乡村少年,写出来的都是什么“八宝攒珠……”之类的。

    陈舟可不想太引人注目。

    吴诚看陈舟拿着书也不看,在那沉思,不满道:“可以给我了吧--”

    “给你给你,”陈舟满脸笑意,“你这书哪儿买来的?”

    “哪儿买的?”吴诚顿时神气活现,“这可是枝江的书坊,咱们青田镇都没有,那书坊里边儿,又有写的,又有画的,还有印的。

    ”

    原来枝江县城就有书坊,这倒是不算太远。

    可是还真是有点难办,自己也不好就请假直接去书坊。

    别的不说,随便一个乡村少年,拿着自己的稿子说我这可是名著,非让人打出来不可。

    陈舟把书扔给吴诚,转身去找孟昭瑞。

    书可以先写出来,然后托给孟广泽带去书坊。

    孟广泽身为县衙钱粮师爷,这点面子还是有的。

    至于书稿,保证大卖也就是了。

    没过两天,孟广泽带着五六个账房先生来到了青田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