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汉末英杰逸闻录 > 第五十七章 以人为城
    在找到了向导后,陶升一行便没有了再在令支待下去的理由。第二天一早,准备充分的队伍便出了令支东门往肥如县而去,打算从肥如县北边出燕山关墙。

    这并非是陶升等人原本的计划,原来他们打算从更东边的临渝出燕山继续往东走,这样可以在关墙之内多待上两天时间。

    而经常游走于辽西塞外的韩当建议从肥如北面出塞,理由是这里的的卢水、玄水流域水草丰美,向来多有乌桓部族在此放牧生活。若是要找寻辽西乌桓大人丘力居的踪迹,自然往这里出塞找乌桓邑落打听是个捷径。专业的事情自然要听取专业人士的意见,陶升李羽等人从善如流,很快就决定更改了出塞的路线。

    从蓟县出发时,队伍中以陶升、李羽、陶应为主,章诳、汲陌、晏姜、习资、陶茂、樊槐等人随行,以及三人的扈从各数人,人数已经有二十来人。到令支后,有向导韩当加入,公孙度也派了他的长子公孙康随同队伍一同去辽西,又安排了十个得力的家将护送。出使的队伍因而就扩充为三十多人的大队人马,所有人都是一人双马,甚至还有驮马背着辎重,整个队伍行走在路上声势倒也雄壮。

    声势大了有个好处,一路上不会有那些个不长眼的蟊贼前来找死。但声势大了也有个坏处,自打队伍出了边墙后,无论是汉人的堡寨还是乌桓人的小型邑落,看到这么一支队伍靠近后,都是各自警戒,并不让队伍太过接近。

    “哎,王道不兴,我辈竟被汉人堡寨拒之于门外。”李羽驱马走上一处坡地,看着远处堡寨紧闭的大门抒发了一下感叹。

    “我们人数太多了,又没有带着货物,一看就不是行商,这些堡寨起了防备之心也是寻常。”作为向导的韩当对这种情况早就司空见惯了,代为解释道。

    “韩兄说得不错,之前我数人前往辽西时,沿途堡寨虽然接待于我,但外宽内严防备实多。乌桓邑落则稍好一些,拿些布匹盐巴送上便会受到款待。”陶升点了点头,肯定了韩当的意见。

    “我固知之,然实心忧。”李羽叹了口气道。

    “士翼兄长不必过于心忧,依我看,此种情形不出三载必然大有改观。”陶应见李羽意志消沉,便出言宽慰道。

    “噢?凤声何出此言?”

    李羽的这个问题,表面上是一个现象问题,但陶应知道,这其实是一个理念的辨析。这些汉人堡寨为何大门紧闭,实际上就是安全感严重缺乏而导致的行为表现。

    安全感,是任何生物都需要的一种基本需求。对于树木,它的安全感来自于扎实的根系和茂密的枝叶;对于野兽,它的安全感来自于飞快的速度、锋利的爪牙、巨大的力量、坚硬的躯壳;对于拥有文明的人类来说,安全感不仅仅来自于个体的力量,还来自于家庭、族群、国家。

    在中原地区,一个人出门肯定不需要随身带把刀来保障自己的安全,有些治安好的乡里甚至能做到“夜不闭户”。这是因为他们都是这个国家的子民,有律法来保护他们,让人保有基本的安全感。有制度、道德、民议等等来约束人们,有朝廷官员和官兵来管理和保护人们,让人们的安全感得到提升。

    而在这塞外之地,虽然这些堡寨内的汉人也算是汉家子民,但这里的国家力量薄弱,并不能提供给这些汉人足够的安全感。所以这些汉人退而求其次,以自身的族群来保障自己的安全感。而族群提供的安全感相对有限,有限到经不起严重的失误,所以在面对不确定因素时,将自己封闭起来便不失为一个较明智的方法。

    而如何能够让治下子民觉得安全呢?无外乎八个字,“内治文德,外修武备。”

    文德暂且不提,武备的重要性在此处是显而易见的。辽西郡在燕山以外到医无虑山以西的阳乐城中间千余里地上,并无一处置县,没有县城便缺乏武备,缺乏武备就保护不了治下的子民。若是和平无事的时期还好,可现今鲜卑屡屡入寇抄掠,生活在其间的人们苦不堪言。

    而同是汉家子民,燕山内外的区别为什么就如此大呢?这或许便是农耕文明的特性,在守而不在攻。春秋战国时期,此地的主人燕国基于守备东胡的原因,筑起了燕长城。一道长城给人的安全感是十分踏实的,故而汉家子民有的迁居到了长城之内。但有些汉人还是难离故土,不愿放弃垦殖了许久的田土,选择留在长城之外生活。

    若是国家力量强盛之时,生活在长城里面和长城外面其实也区别不大。

    就如同汉元帝时期,南匈奴已经内附,而北匈奴的郅支单于擅杀汉朝使臣谷吉,后畏惧汉朝兵威远遁西域康居国。

    八年后,西域都护骑都尉甘延寿、副校尉陈汤统率四万汉胡大军兵临康居,一举击溃匈奴与康居联军,斩杀郅支单于,大胜凯旋。

    此战随着陈汤那封扬眉吐气的奏疏而流传千古,奏疏中那句“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所具有的气魄,正是所有汉家子民都能感受到的安全感。

    但此时正是三路北伐大败后的第二年,国家力量明显衰败,生活在长城之外的汉民就益发艰难起来。

    这些缘由,陶应早就在上次随陶谦出巡时就想得明明白白,但却不是一句两句话能够说得清的。

    陶应拨转马头,往后指道:“士翼兄长看我们身后。”

    此时一行人出了边墙已经很远,山上长城的踪影已经渺不可见,但燕山山脉的轮廓依旧一览无余。李羽等人跟着回头观望,看除了看到群山和来时之路外便再无其他。

    “这是?”李羽略有些疑惑地发问道。

    陶应驱马往前几步,面向着燕山外的辽阔天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感受着自由的风吹拂在身上,随后他回过身来,以燕山为背景,向着众人说道:“这是燕山,也是长城。千百年来,有长城庇护,即便中原衰弱之时,其中的汉家子民亦可保无虞,而中原强盛时,力能及至长城之外。”

    “而今,胡虏猖獗,若无改变,长城之外将无复汉家所有。故而,我等才要一力推行边郡屯田之事。此番边郡屯田若能功成,无异于在塞外之地再造一长城,凡汉家屯田之民所至,即汉家之长城所及。”

    “此长城远非燕山上之长城可比拟,燕山上之长城以山为基以土石为墙,可保一方百姓无虞。此长城以煌煌华夏为基以大汉健儿为墙,保的是我华夏江山社稷万世永昌。”

    “让我汉家子民,无论身在何处,都能高喊出那句‘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