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汉末英杰逸闻录 > 第十四章 蜀中奇巧
    纵马飞奔没几步,陶应就回到了蜀商的车队前,身后还跟着几个带刀扈从。

    蜀商车队看到这个架势也停了下来,伙计们都暗自戒备,有个把伙计已经把手伸到了幔布下面,若是一有不妥肯定能掏出些大又长的家伙事来。

    掌柜卓弘正自诧异为何陶家郎君去而复返时,陶应却隔着好几步就提缰减速,一个翻身就稳稳地落在地上,引得身后的许耽一声彩,。

    不过许耽和其他两个扈从并没有下马,只是驻马原地,他们也不知道自家小郎君又要闹什么幺蛾子。

    只见陶应走到蜀商侧面,注目在蜀商的坐骑身上看了又看,直到看得掌柜卓弘觉得是不是自己今天穿错了衣服时,陶应咧嘴一笑问道:“卓掌柜,敢问您这脚上踩的物事是什么?为什么我以前没见过?是何人何时所制?”

    卓弘这才反应过来,原来陶家少年郎是好奇这个马踏子,卓弘赶忙下马行礼道:“好叫小郎君得知,此物乃是我蜀中特有之物。”

    “只缘着蜀中多山,山路崎岖难行,而我等边地鄙夫每日里穿山越岭的,在山路骑马不像在平地骑马这样安稳,就制了这样一个马踏子,行路时脚上能踩着不至于给颠簸下来。至于此物是何人何时所制,那倒是真不知道了,只知道如同小人一般在外奔走的行商,多有仿制使用的。”

    “哦!原来此物叫马踏子,倒也形象,此地已是平原地带,为何你还踩着这个马踏子?”陶应问道。

    “小人只是个行商,粗通御马之术,不比小郎君与贵家扈从这般控马如风,加之踩着马踏子习惯了,若是不踩着马踏子就骑不安稳。”

    “可否容我看看这个马踏子?”

    “小郎君自看无妨,自看无妨。”卓弘说着还拿起马踏子用袖子仔细擦拭干净了才递给陶应。

    陶应接过马踏子仔细看了下,和记忆中的马镫有些不一样。

    这只是两端用皮索绑住的一根细圆木条,细圆木条比脚掌略宽,两根皮索在细圆木条上方约六七寸处打了结,然后打结后的皮索继续向上延伸到鞍鞯之下,饶过鞍鞯后是一个一模一样的马踏子。

    这应该就是金属马镫的雏形了,陶应心想自己到了这里后的运气还真不是盖的,要习射就有人送好弓,要学骑就有人卖好马,自己刚要驯马这不就有人送马镫来了么?

    别看这小小的马镫,对于从小在马背上打滚的游牧民族可能不算什么,对于广大的如同陶应这般的中原子弟,学骑乃至于学骑射来说那可是大大的便捷啊!

    陶应仔仔细细翻来覆去的看着马踏子,仿佛要把这物事刻进脑袋里一样,随后对卓弘说:“我可否骑乘一下试试这马踏子?”

    卓弘自无不允,还想殷勤地扶陶应上了马,没成想陶应左脚踩镫,相当熟练地一个借力翻身就在马背上坐稳了,随即用双脚踩镫,感受了一下马踏子和以前使用马镫的区别。

    控着蜀商的矮脚马缓步绕了个圈,感觉马踏子和马镫并无本质上的不同,只是马踏子的细圆木条太窄,不如记忆中那种正圆或扁圆形底的铁马镫踩得踏实,而绑细圆木条的皮索又太软。

    用力踩在马踏子上,束在木条两端的皮索会收紧箍住脚的边缘,时间久了可能会不舒服,不如一体构造的铁马镫那样形状固定不会变形。

    看到陶应下马和蜀商拉起了家常,还凑在蜀商的矮脚马边上看着什么,最后还骑上了矮脚马溜了一圈,许耽愣是没搞懂自家小郎君要做什么,于是上前询问。

    陶应则随口和他说要向蜀商买点东西,让他回去和主母回复让车队先行,自己和蜀商的车队一起走稍后就跟上,许耽无法,只得留下两个扈从随着陶应,自己回去复命了。

    陶应看到了马踏子的原因心情大好,坐回自己的坐骑,随着蜀商车队一起行走,一路就和掌柜卓弘拉起了家常。

    卓弘走南闯北也是个老于世故的人精,见县令家的郎君明显没有什么歹意,便挑着些蜀中和路上的见闻说与他听。

    边走边聊,陶应就从卓弘嘴里得知了不少典故见闻。

    比如他们骑乘和拉货的矮脚马是益州郡滇池附近所产的品种,称为益州马或者滇马,此马矮而壮,若用来短途冲刺远不及大宛马等品种,若是长途奔袭则因其耐力持久反而并不稍逊,若是用来负重载物穿山越岭则更是其他马种所不及。

    又比如蜀中产好铁,冶炼方法也佳,因而蜀中所产刀剑铠甲颇受中原人欢迎等等。

    还没到午时,前面的陶家车队就在一个乡亭停了下来休息做饭,蜀商车队没多久也到了乡亭,陶应热情邀请卓弘一起吃饭。

    卓弘想也没想就婉拒了,人要认清自己的身份,对方是仕宦之家,自己只是个商贾小民,路上攀谈几句当然无妨,若是自己不识抬举真应了邀,那可就不识趣了。

    卓弘因着货物多,也不进亭中,只是于亭外一角搭了个灶火自行准备吃食。在陶应离开时,卓弘还从自己的马鞍上解下那对马踏子说要送与陶应。

    陶应则拒绝了他的好意,只说一会带个仆役过来看一下,回家自己制一个就成。

    陶应进了亭舍,先向母亲和兄长禀报了早上为何独自离队,只说从蜀商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乘具,可以更安稳地练习骑马,故而向其请教用法和来历,并且从蜀商那听得了许多见闻增长见识。

    甘氏现在对这个小儿子越发得满意了,只是含笑点头,陶商则嘱咐陶应做事当要稳重一些,不要一惊一乍的,陶应唯喏喏。

    封建社会历来是贵族政治主导的社会形态,这点在两汉时期,表现得也是淋漓尽致。

    高祖刘邦定鼎中原,消灭了秦帝国的旧贵族和西楚霸王项羽分封的一批新贵族,随之樊哙、张良、萧何等人成为了汉朝新的贵族阶层。

    西汉末年王莽乱政,以刘秀为首的绿林军最终战胜了草根为主的赤眉军,得以延续汉祚两百年。拥护刘秀打江山的新贵族们又替代了不合时宜的旧贵族站在了权利的顶峰。

    而不管什么样的贵族,都会为了维护自己的家族利益而不停壮大自身,田连阡陌那是必须的。

    而有了田土自然要有众多的仆客来供使唤、事生产,加之豪族世家向来诗书传家,在文字书籍尚需要刻竹木以传承的时代,掌握了知识便有了名望,有了名望就能出仕,出仕就能掌握权力。

    乍看之下,这些都没有什么问题。

    但是当豪族世家手中有了田、有了人、有了钱、有了权后,往往王法不彰、百姓疲敝、国用不足。

    因为世家豪族隐匿户籍、少交赋税、不服劳役,而地方官吏就得把劳役和赋税摊派给平民百姓。平民百姓的生活越发艰辛,最后落得只能附身豪族或者逃逸山林。

    国家穷了却没有藏富于民,只是养出了大大小小的名为“豪族”的饕餮巨兽。

    这些念头,陶应只敢在脑袋里胡思乱想打发一下时间,莫说他也没有什么办法来改变这腐朽的社会,就算是他有办法现在也无法实行,无权则无势,无势则无能为力也,若要有所改变,看来也只能把自己先变成握有巨大权势的豪族吧!

    所以,陶应就只能心安理得的享受自己作为豪族一员的待遇,住着豪宅、骑着名马、吃着珍馐、读着书籍、指使着仆役为自己忙东忙西。

    当然,也包括指使陶茂去为自己复制蜀商卓弘的马踏子。

    陶茂这小子虽说滑头了一点,但是着实聪明,打小时候木弹弓、竹蜻蜓什么只要看一眼随手就能做出来。就中午在亭舍外看了一眼,下午在一晃一晃的牛车折腾了没多久,就献宝似地献上了这副简陋的马踏子。

    陶应很愉快地享用了陶茂的劳动成果,只需要报以一个赞赏的眼神。

    当然这简陋的马踏子可不是陶应的终极追求,陶应只是拿来试用一下,最终还是要根据脑袋里的记忆找铁匠打磨出更容易踩踏发力的铁马镫来。

    踏着马踏子,纵马驰骋在康庄大道上。

    不知是马踏子真的能够帮助操控马匹还是心理感觉,随着坐骑的奔跑,陶应感觉心神亦飞驰起来。

    踏云御风,披荆斩棘,前路依然被阴霾笼罩,但是总有一道道曙光指引脚步前行,长路漫漫,行无止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