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人世天劫 > 第二百三十三章 天劫又来?
    两人一边说一边走,很快走到转向黄朗办公室的走廊里。这里一般人进不来,显得很空荡荡的。他们赶快来到黄朗的办公室,但是黄朗不在,他们只见到了他的助手程元洁教授。

    智慧生物的产生。我们至今也无法确定,智慧生物的产生究竟是必然出现的结果还是偶然发生的事情。毕竟恐龙称霸了1.5亿年,也没有任何产生智慧的倾向。对于几千万年前的生物来说,智慧这个属性对生存加成,远远不如“强壮”重要。

    “教授呢?”舒云鹏急切地问程元洁:“他去哪了?”

    宇宙中生命星球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多,有智慧的星球更是凤毛麟角。再加上技术问题限制(星际旅行的方法不是那么容易研究出来),不同文明发展问题(可能有些文明向印第安人那样走了弯路,一直保持在石器文明;或者有些文明直接核弹、黑洞自毁了)。导致能够星际旅行的文明,非常非常少,可能银河系中只有个位数的几个文明有这种能力。由于我们“睁眼看宇宙”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几百年,所以没能发现外星人,也是情理之中了。

    “教授去天文台了,”程元洁说:“台长找他,他就急着过去了。”

    在盖娅理论中,盖娅作为一个生物性的地球生命体的象征,以她自身强大的调节能力,默默容忍乃至宽容了人类这种年轻生物对生态的破坏,但是她的容忍却不是无限度的。洛夫洛克写道:“盖娅不是一个溺爱子女的母亲,也不是一个柔弱的孩子,她是一个强有力的圣女,她已经35亿岁了,如果一个物种强大起来,她将凭借类似于一枚洲际弹道*中的微电脑的感觉把这个物种清除掉。”这样的盖娅理论至少使人们深刻地领悟到,对于地球的亵渎,就是对人类自身生存的亵渎;遗忘和漠视盖娅,很可能使人类被她所遗弃。而这种生态世界观,在生态危机日趋严重的当下,无疑是一种拯救的力量。

    盖娅理论对其他各个领域也都有所影响,其由外观察的超脱视角,跨领域的开创性尝试,连接了人文生活的各个不同侧面;其与后现代世界的和谐一致,甚至启发了像上世纪90年代《塞莱斯廷预言》等书所表达的新时代世界观。在人文危机同样严重的当下,在失去上帝眷顾而迷失信仰的西方,复活的盖娅女神正成为民间崇拜的一个新的核心偶像。这样一位至高无上的生命主宰重临世界,会意味着怎样的精神拯救和未来希望呢?

    舒云鹏说了声谢谢,急忙转身要走,程元洁又叫住了他。

    近距离伽马暴可能灭绝任何比微生物更加复杂的生命形式。由此,两位天文学家声称,只有在大爆炸发生50亿年之后,只有在10%的星系当中,才有可能出现类似地球上这样的复杂生命。

    宇宙或许比先前人们想象的要更加孤单。两位天体物理学家声称,在可观测宇宙预计约1000亿个星系当中,仅有十分之一能够供养类似地球上这样的复杂生命。而在其他任何地方,被称为伽马暴的恒星爆炸会经常性地清除任何比微生物更加复杂的生命形式。两位科学家说,这些的爆炸还使得宇宙在大爆炸后数十亿年的时间里,无法演化出任何复杂的生命。

    科学家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伽马暴有没有可能近距离击中地球。这种现象是1967年被设计用来监测核武器试验的人造卫星发现的,目前大约每天能够检测到一例。伽马暴可以分为两类。短伽马暴持续时间不超过一两秒钟;它们很可能是两颗中子星或者黑洞合二为一的时候发生的。长伽马暴可以持续数十秒钟,是大质量恒星耗尽燃料后坍缩爆炸时发生的。长伽马暴比短伽马暴更罕见,但释放的能量要高大约100倍。长伽马暴在短时间内发出的伽马射线,可以比全宇宙都要明亮。

    持续数秒的高能辐射本身,并不会消灭附近一颗行星上的生命。相反,如果伽马暴距离足够近,它产生的伽马射线就有可能触发一连串化学反应,摧毁这颗行星大气中的臭氧层。没有了这把保护伞,这颗行星的“太阳”发出的致命紫外线就将直射行星地表,长达数月甚至数年——足以导致一场大灭绝。

    这样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多高?在即将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的一篇论文中,以色列希伯莱大学的理论天体物理学家斯维·皮兰(tsvi piran)和西班牙巴塞罗纳大学的理论天体物理学家保罗·希梅内斯(raul jimenez)探讨了这一灾难性的场景。

    天体物理学家一度认为,伽马暴在星系中气体正迅速坍缩形成恒星的区域里最为常见。但最近的数据显示,实际情况要复杂许多:长伽马暴主要发生在“金属丰度”较低的恒星形成区域——所谓“金属丰度”,是指比氢和氦更重的所有元素(天文学家所说的“金属”)在物质原子中所占的比例。

    利用我们银河系中的平均金属丰度和恒星的大致分布,皮兰和希梅内斯估算了银河系内两类伽马暴的发生几率。他们发现,能量更高的长伽马暴可以说是真正的杀手,地球在过去10亿年间暴露在一场致命伽马暴中的几率约为50%。皮兰指出,一些天体物理学家已经提出,可能正是伽马暴导致了奥陶纪大灭绝——这场发生地4.5亿年前的全球灾变,消灭了地球上80%的生物物种。

    接下来,这两位科学家估算了银河系不同区域内一颗行星被伽马暴“炙烤”的情形。他们发现,由于银河系中心恒星密度极高,距离银心6500光年以内的行星在过去10亿年间遭受致命伽马暴袭击的几率高达95%以上。他们总结说,复杂生命通常只可能生存于大型星系的外围。(我们自己的太阳系距离银心大约2.7万光年。)

    其他星系的情况更不乐观。与银河系相比,大多数星系都更小,金属丰度也更低。因此,两位科学家指出,90%的星系里长伽马暴都太多,导致生命无法持续。不仅如此,在大爆炸后大约50亿年之内,所有星系都是如此,因此长伽马暴会导致宇宙中不可能存在任何生命。

    90%的星系都是不毛之地吗?美国沃西本恩大学的物理学家布莱恩·托马斯(brian thomas)评论道,这话说得可能有点太过。他指出,皮兰和希梅内斯所说的伽马射线照射确实会造成不小的破坏,但不太可能消灭所有的微生物。“细菌和低等生命当然有可能从这样的事件中存活下来,”皮兰承认,“但对于更复杂的生命来说,伽马射线照射确实就像按下了重启按钮。你必须一切重头开始。”

    皮兰说,他们的分析对于在其他行星上搜寻生命可能具有现实意义。几十年来,seti研究所的科学家一直在用射电望远镜,搜寻遥远恒星周围的行星上可能存在的智慧生命发出的信号。不过,seti的科学家主要搜寻的都是银河系中心的方向,因为那里的恒星更加密集。而那里正是伽马射线导致智慧生命无法生存的区域。皮兰说,“或许我们应该朝完全相反的方向去寻找。”

    “司令官请稍等,”程元洁又说:“教授说了,您一定会来找他的,他说让您别急,有事他会找您的。”

    奇异物质(strangelet)是一种未在地球上发现的理论物质,具有极大引力负压的物质形态。奇异物质是物质的一门分类,也同时是一种极端的物态。奇异物质的引力负压大于它的能量密度(引力)。奇异物质周围的空间因此被奇怪地扭曲,其引力具有排斥性。宇宙产生(宇宙大爆炸)后引致宇宙急剧膨胀的力就正是奇异物质的极大引力负压的排斥性。基于以上的特色总结出奇异物质是负质量的。

    舒云鹏踌躇着,气喘吁吁的张静怡拉拉他的衣袖说:“既然教授让你别急,你就回家等吧……我们可以把贞姐和舒医生顺便接走。”

    若跟物质内所含的能量相比,这种压力就小得微不足道。但桑恩说,有一种物质却具有极大的负压,奇异物质就明显地具有这种特性,且其负压之大,超过了它的能量密度。从而使得奇异物质周围的空间,被扭曲得十分奇怪,跟一般物质的扭曲情况相比,正好改变了空间扭曲的"符号",具体地说,其引力具有排斥性。

    舒云鹏想了想,也是,这事儿也不急在一时。他们找到了贞姐和舒医生,说让她们一起住家里去,贞姐同意了,他们就一起回了家。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