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铁血抗联 > 06 驴唇不对马嘴
    ();

    司徒振华这样想,倒不是说他胆子小,不敢跟一雄干点惊天动地的大事儿。

    他这么想,主要原因是他的家庭出身问题。

    司徒振华和一雄不一样。

    一雄的父母,只是个满铁的职员。属于那种在日本没什么权势,迫不得已才背井离乡到中国赚钱的中产阶级。

    一雄出生在这种家庭,脑子里当然有强烈的革命欲望,将自己在当时社会中无法实现的理想,寄托于社会变革当中。

    反观司徒振华,祖父是前清武举人,当过团练,后官升至总兵。官做的不太大,仅仅从三品。可在地方上手握重兵,这也算一方诸侯。

    到了司徒振华的父亲司徒英这一代,虽说改朝换代了,可司徒英通过自身的努力也混了个少将旅长。手底下管着几千号人马,在地方也是呼风唤雨的人物。

    尽管司徒英在几年前的直奉战争中阵亡了,但其生前所结交的好友与赏识其才干的长官,却让他唯一的儿子司徒振华受益匪浅。

    比如司徒英的结拜兄弟,时任奉军总参谋长杨宇霆,就对于司徒振华就帮助良多。

    杨宇霆为人极重义气,在义兄司徒英亡故后的第二天,这位跺一脚在东北颤三颤的奉军大佬,直接将司徒振华收为义子,对其惜心栽培,最后还把他送到自己曾就学的日本陆士留学。

    不只是杨宇霆,司徒英的老长官东北王张作霖本人,这几年对司徒家孤儿寡母的也是多有照顾,而且这位东北王,对司徒振华身上所散发出的英武气质极为赞赏,直呼其有乃父之风,将来必是奉军中一员悍将。

    有这么两条粗大腿抱着,等司徒振华学成归国之后,前途绝对是一片光明。

    人这种东西,永远是屁股决定脑袋。

    出身不同,在社会中的位置便不同,看待事物的方式,就更不同了。

    比如说,一雄觉得这个世界不公平,很不好,应该被推翻。

    可司徒振华却觉得,这个世界蛮好的,谁要是吃饱了撑的瞎折腾,纯属脑子有病。

    再比如说,一雄觉得,军人不是为某一个君主服务的,所以不能对长官盲从,应该有自己的革命理想与抱负。

    可司徒振华却觉得,军人就是保家卫国的,忠于国家,忠于长官,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儿。

    至于什么理想革命与抱负?对不起,那是政客的事儿,跟军人没一毛钱关系。

    说白了,这两个人的生活环境相差太多了!尽管私交不错,可彼此间的思维模式,有时候总是驴唇不对马嘴。

    好在司徒振华这个人有一个最大的优点,那就是他看的上眼的人,无论说什么,无论说的观点他是否同意,他都会是个最佳的聆听者。

    而且在聆听的过程中,只要不是太离谱,他都不会提出反对意见。

    这个优点,对于此时的一雄来说,简直是太难得了。

    要知道,在当时的日本社会,充斥着极为强烈的思想。效忠天皇,为天皇陛下奋斗终生,基本上是日本国的全民共识。

    像一雄这种张口闭口就要推翻天皇,结束君主立宪制,建立现代共和制国家的奇葩,几乎已经到了人人喊打的地步。

    一雄在平时,不要说和别人阐述政治观点,就是想找人聊天,都没人愿意搭理他。

    当然,也不是完全没人搭理他。

    只是那态度吧……基本上是用木屐踩脸,或者大耳刮子直接扇的方式去回应。

    在这种环境下,一雄对司徒振华这份友情的珍惜,几乎已经到超越恋人间的珍惜程。

    用一句当年很时髦的话来说,他觉得自己与司徒振华关系,迟早会是生死与共的革命同志。

    一雄曾经对司徒振华说:这个世界要是没有司徒酱的话,存在不存在也无所谓了。

    当初司徒振华听一雄说这句话的时候,鸡皮疙的都掉了一地,吓得他赶忙纠正一雄:叫司徒君就行,别叫司徒酱,太亲密了,受不了。

    今天的一雄很开心!

    也难怪,今天司徒振华不像之前只是默默的聆听,而是时不时加上一句:嗯,一雄你这个想法很摩登,这要是实现了,世界该有多美好……的评价,这对于一雄这个想刻意引导他的革命者来说,想不开心都难。

    可有些事儿,有时候就是物极必反,乐极生悲。

    一雄之前和司徒振华的对话,都是用中国话说的。

    尽管他是扯着脖子叫嚣革命理想,可在这家居酒屋里,除了司徒振华,谁也听不懂一雄说的是什么。

    这一高兴,一雄就忘了用中文对话这茬了,直接用日语叽里呱啦的喊了起来:

    “去他妈的天皇万岁,王八才万岁呢!司徒,我跟你说,天皇他们家都是近亲乱伦的产物,个顶个有病!嘉仁天皇得是精神病,裕仁天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