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沉水龙雀 > 第四十五章 少年须北上(四)
    ();

    苏淮南整理整理衣襟,踏入镇剑居。

    凤表龙姿,成熟稳重。

    他进门时,给少女余音抛了个眼色,轻轻颔首。

    余音不动声色的点头回礼,挎刀出门,江滚滚嘟了嘟嘴,快步跟上。

    少女知道,她终于可以取走镇狱剑了。

    少女与少年擦肩而过时,轻声却不容置否道;“我昏迷时,你给我换得衣裳?在观瀑湖后的山林里,你竟然敢占我便宜?呵呵,我们之间没完。”

    少年正想开口解释,可碍于人多眼杂,怕有损少女的清誉,他转念又闭上了嘴巴。

    这时候解释,那才是火上浇油。

    苏锦麟望着余音渐行渐远的婀娜背影,有苦说不出。

    齐仲春带着说书神灵颜如玉和暂时还阳的少女江初雪,先行拜见苏淮南。

    四人寒暄,交谈甚欢。

    期间,齐仲春和颜如玉时不时冲苏锦麟比划几下,于是,江初雪就顺着他们二人的手势所指,侧脸偷瞄几眼苏锦麟,然后迅速的收回视线,害羞的点头应承些什么。

    看的苏锦麟一愣一愣的。

    良久,苏淮南对苏锦麟招了招手,父子二人走出镇剑居,在偌大的剑庄里散步谈心。

    “儿子,真想好北上了?百万里奔波,旅途艰辛,风雪及膝。”苏淮南不轻不重的问到。

    “爹呢,有很多难言之隐,不能说,不敢说,你娘亲也是。如果有一天,麟儿能攀登山巅,应该就能明白爹娘的良苦用心了。”

    “其实,麟儿北上以及修缮‘官门’这些事情,爹娘和卢前辈早有定论,甚至有些内幕连齐先生都不知道……爹娘虽心有不忍,可在一甲子光阴内,你得成长起来,你要做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九妖乱世,迫在眉睫,麟儿你,算得上应运而生……”

    苏淮南感慨道;“归根结底,卢前辈心中的天下太大,齐先生所求的太平盛世也很大,而姜老爷所图谋的三界格局又是另一番大气象。”

    “爹和娘没法涉及他们的层面,我们只能尽力的顾全大局,为你铺路搭桥,为你遮挡一些鲜为人知的杀生之祸。”

    苏锦麟挠了挠后脑勺,半知半解,回答道;“爹,其实我一早就知道你是‘山上人’,后来卢老头儿也证实了我的猜想。可是爹,我活了十六年,迈过了十六个春夏秋冬,在此之前,我对‘山上天下’一无所知,我的眼界见识,仅仅止于人间。”

    “现在呢,我见识了‘山上天下’的冰山一角,我渐渐理解爹忙于铸剑,竭力修缮曦和仙剑的原因。”

    “爹陪我的时间虽然不多,可我也知道,爹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始终保护着我,就像齐先生说的,这其中一定牵扯着许多因果关系,复杂且危险重重。”

    苏锦麟认真道;“谢谢爹为我做的一切。”

    他长吁一口气,下定决心道;“可我总该学会长大,我其实很想和芸芸三界打个交道,我想去见见天下万般风采,而不是在爹娘和先生的庇护下,在俗世人间做个纨绔子弟。若辜负年少韶华,富贵荣华也枉然。”

    苏锦麟语气坚定道;“北上之路,生死自负。”

    苏淮南闻言,揉了揉湿漉漉的眼睛,他亦是下定决心,摸了摸儿子的头发,轻轻颔首。

    “儿子,北上镇妖剑冢,爹和娘都希望你平平安安。”

    “文圣守护的春秋天下,所有修道有成的山河精魅,枯骨艳鬼之属,境界再高也高不过第十一境,这算是圣人的雷霆手段,触之必死。”

    “而且啊,你别以为卢前辈,齐先生和宋天师这些神仙人物随随便便就能遇见。你若是正儿八经的游历天下,兴许几百年都见不到一位上五境大修士,当然,某些仙家宗门的闭关老祖另当别论。”

    苏淮南解释道;“一般来说,跻身第四境观湖境的修士已经算是小有所成,往往投军就能有所建树,尤其是兵家武夫,深得朝廷兵部器重。”

    “而中五境修士,大多与朝廷打交道,割据一方品秩不差的风水土地,以自立门户,这类修士已经算的是小有造诣。”

    “再譬如那些有望跻身第八境甚至是第十境的修士,几十年闭关不出,潜心修炼,都是很正常的。”

    “简单来说,你这一路北上,除了遇见部分修为平平,云游四海的散修和山精鬼怪外,极难遇见大修士。危险困难肯定存在,但不至于进退维谷,四面楚歌,爹希望你能冷静应对,做出最正确的抉择。”

    他欣慰道;“《礼记》上述,玉不琢,不成器,这是大学问……麟儿,北上吧,去和这个世界谈谈。”

    苏锦麟重重点头,“嗯。”

    父子二人击掌,互相约定。

    与此同时,苏淮南解下悬挂在腰间的乾坤袋,递给苏锦麟,吩咐道;“麟儿,你还没有跻身第四境观湖境,未开辟心湖小洞天,游历天下,免不了行囊琐物,多有不便。爹这只乾坤袋还算马虎,你收好了。”

    “使起来也方便,类似江湖里的歃血为盟,你取一滴血抹在袋身上即可,乾坤袋自会认主,之后你心念所动,乾坤所至。”

    苏锦麟接过乾坤袋,点了点头,咬破手指,点抹乾坤袋。

    刹那间,鲜血如游鱼般涌入“乾坤”二字之中,再无影踪。

    苏淮南笑而不语。

    他贴身的乾坤袋大有来头,据说是九重天上一位精于炼丹烧炉的老神仙相赠予他。

    乾坤袋通体暗黄,以蟾玉灵貂的兽皮制炼而成,泛着清淡的清神香,袋口佐以一根锁仙绳封之,袋面上有一行小字隐隐闪光。

    “袋有乾坤”。

    别看乾坤袋只有巴掌大小,可它里边却是一座微型福地,约莫有一间阔绰人家的院落大小,实为不俗。

    此等法宝,向来有价无市。

    苏锦麟将乾坤袋小心翼翼的别在腰间。

    “嗯,对了,爹还在里边留了些丹药法器,《雁妆洲舆图》,以及《楼兰王朝疆域版图》之类的地图,日后你总会用到。”

    “你北上之后啊,爹也有事情要做。”

    苏锦麟挑了挑眉,“那剑庄呢?”

    “你真当咱家那些个十铜甚至是十一铜的铸剑宗师是架子啊?剑庄自会有人打理。”

    苏锦麟“嗯”了一声,好奇问道;“那爹,你究竟要去做什么?”

    苏淮南轻声道;“出海访仙。”

    父子相视无言,会心一笑。

    之后,父子二人唠唠家常,苏淮南难得喝酒,尤其是陪儿子喝了一小坛剪春烧,心情大好,微微熏熏。

    两人皆想着,若是此时,那位身着青衫,腰别酒葫芦的老人在就好了。

    那才是真正的对饮成三人。

    ……

    剑庄顶上的云雾之中,月光照拂,流云粘稠似水,滚滚不止。

    云雾之中悬停着一柄造型古朴的褐色宽剑,剑身上,有位巴掌大小的肚兜小童,双手环胸,老气横秋的站立在剑尖处,俯瞰脚下的山川河流。

    一览众山小。

    他洋洋得意,却有些后怕的说道;“娘的,本大爷竟然一屁股坐碎了烛龙老祖……真威风!”

    说话间,他跺了跺脚,剑身暴涨,宽大如山岳。

    他忽然想到了什么,愤愤道;“臭阮宁,以后还敢叫我小郑吗?!我可是郑誉。”

    “镇狱的郑誉!”

    肚兜小童满脸自豪。

    与此同时,余音站在剑庄中央,破碎石剑的基座之前,单手掐起一个晦涩繁杂的剑诀,她全身筋脉似有金光萦绕,她举头望着那柄遮掩在云雾之后,大如山岳的巨剑,振振有词。

    江滚滚赶忙闭上眼,捂住耳朵,不闻不问。

    因为他的娘亲说,如果谁见到了余音姐姐显露神像的模样,就会死。

    倏忽间,剑灵郑誉似乎受到了某种感召,他挥手撤去神通,踩着一朵小云,缓缓落地。

    余音轻点眉心,神色冷漠,双眸升天象。

    她不容置疑的命令道;“镇狱,随我南归,斩妖除魔。”

    素来天性跳脱,天不怕地不怕的剑灵郑誉,与少女四目相接的瞬间,如临大敌,他毫无反抗能力,就像是服从。

    少女甚至比头顶芙蓉冠的年轻道士更具威压性。

    郑誉咽了咽口水,忽然想到了某种万中无一的可能,他鬼使神差的点了点头。

    “是,主人。”

    ……

    翌日清晨。

    多年前,有位外乡来的老道长说过,如果从云端俯瞰整座临仙城,以城中轴为楚河汉界,划东南两方,裁主街小巷作九直十横线,百物当棋子。

    再把临近的玉砚山,大崖山,露鸿山和绿窗山看作福运宝地,最后整合,将整座城视为神仙对弈的辽阔棋盘。

    福地恶土,一目了然。

    棋盘的“死穴”是一座正在修建的书院。

    书院正门口不远处就是一条枯竭干涸的死溪,溪畔还有半截残破的断桥,风水属穿心阴煞,书院建址呈“邪”字,最易滋长阴物。

    那位老道长曾苦心孤诣的开解年轻书生,何苦下山来受罪,而且书院所处还非得压邪,呸,你们这些读书人就是矫情,你和你那个迂腐的老先生一样。

    静静站在老道长身旁的年轻书生,笑如春风,轻轻说道,李真人,待书院建成了还劳烦真人赐字,书院就取名浩然书院。

    浩然正气压邪祟。

    时至今日,从外乡来的年轻书生已经在临仙城落地生根,担任浩然书院的教书先生,多年来,浩然书院蒸蒸日上,桃李满城。

    前段时间,书院忽然闭门不开,张贴告示,说是翻修,可月余以来,书院并无任何破土动工或是拟建学舍的迹象。

    这让原本在书院求学的蒙童,担心了好一阵,不仅是他们,连同他们的爹娘都在惋惜感慨。

    “终于,咱临仙城庙太小,容不下齐先生那样的鸿儒仙佛,孩子,先生离开了。”

    可此时此刻,浩然书院正门口,有三人并肩而立。

    清秀儒士抬头凝视着匾额上的“浩然”二字,嘴角微微上扬。

    手持桃木戒尺的女先生和撑着一柄红伞的少女,皆是乖巧的后退半步,安安静静的站在清秀儒士身后,以示尊敬。

    不一会儿,清秀儒士从衣袖中拿出钥匙,打开院门铜锁,他伸出双手,缓缓推开院门。

    浩然书院,再一次开门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