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沉水龙雀 > 第四十二章 人间至味是清欢
    ();

    许久,结魄莲铜灯,烛火缓缓熄灭。

    宋玺咳嗽起身,大口喘息,面色苍白,如油尽灯枯之相。

    阮宁微微蹙眉,躬身递过一杯温茶。

    宋玺缓了缓神,迟疑片刻,待看清来人之后,才接过茶杯,一饮而尽。

    他低声问道;“钟山之神姜无羡,如何了?”

    阮宁收了莲铜灯,一边为宋玺把脉一边回答道;“卢前辈以曦和仙剑斩杀,魂飞魄散。”

    宋玺点了点头,闭目养神,不再言语。

    阮宁自顾自说道;“前辈,先前你神魂出窍,以玉石俱焚的决然姿态,魂游剑气洞天,眨眼间书就了成千上万道祝符,连绵不绝,编织成一张遮天大网,延缓姜无羡的天幕下坠。”

    “只要祝符天网不松,你就会一直跌境,甚至是彻底道消,身死。”

    阮宁复盘道;“姜无羡本就是怨灵,勉强算是神灵之属,虽说他最终跻身第十三境,可与他生前全盛时期的战力修为天差地别,不可同日而语。”

    “加之屠龙剑阵里那些饱含定胜真意的佛家梵文,无形中压制了姜无羡的部分神通,所以他‘挂星布夜’的威压,我们竭尽全力,其实可以抵下,只不过代价有些大。”

    “退一步说,就算抵不下,我们也能将天幕下坠的余势,压缩到方圆十里,事了之后,大庆王朝宰辅兼国师张玄龄张大人,自然与我们心照不宣。”

    “张大人可命南镇抚司背后运作,县衙悬贴告示,将天幕下坠编排成山中地震即可,俗世百姓不会多加理会。”

    他不忍心道;“如此,我们有两全之策,可前辈你竟然孤注一掷,以命相搏……”

    宋玺眼神浑浊,默不作声。

    阮宁盖棺定论道;“不仅是我,魏庄和阎遂良都心知肚明,只要祝符天网不松,我们就能接下姜无羡的‘挂星布夜’,但你必死无疑。”

    “万幸卢前辈及时救场,力挽狂澜。”

    说到此处,头顶芙蓉冠的年轻道士,面露不解,他认真问道;“宋天师,昔日里,你只差半步登天,可承‘真君’头衔,何故叛离……何故出走道观,与玉书掌门闹得不可开交,甚至是断了师徒之谊?”

    “如今,道心破碎,心如死灰,究竟为何?”

    不知不觉间,月色攀上枝头,整座玉砚山银装素裹。

    宋玺叹了口气,低声道;“上清教咏雪道观即任掌门阮宁,老夫且问你,我的生死心境与你何关?”

    原来头顶芙蓉冠的年轻道士,竟是身处道观的下一任掌门人,辈分超然。

    阮宁闻声,不卑不亢,诚心道;“晚辈不忍鼎鼎大名,可壮哉道统,可为天下道士正名的符箓天师宋玺,就此一蹶不振!”

    “千年来,三教确有不合,可始终秉承道祖心中的那个‘一’,一脉相通。”

    他郑重其事道;“还望前辈万般珍重!”

    良久,宋玺他呼出一口浊气,灵台清明。

    因为那三颗灵丹妙药和结魄莲的裨益功效,他气血恢复如初,内外伤势也以惊人的速度愈合。

    宋玺虽然面上无动于衷,可心里却暗自诧异,这些所谓的灵丹妙药,想来也是价值连城,而且极有可能有价无市。

    他抬眼望着阮宁,轻声说道;“罢了,看在你不惜自毁本命拂尘,以此保护众人安危的份儿上,老夫就说一说积压在心里甲子光阴的腌臜事,正愁苦水没处吐呢,呵,狗屁倒灶的家务事。”

    他肃穆说道;“姜无羡所施展的仙法,雷麒麟,乃是本道观历代掌门不传之术。”

    “几千年前,道观曾有过一次灭顶之灾,甲子前因为宋玉书的决然出手,道观又差点分崩离析。”

    宋玺摇了摇头,自嘲道;“原本我以为他是丧心病狂,为了巩固掌门之位,而不惜残害手足。事到如今,我才幡然醒悟,师尊他是大义灭亲,剔除道观腐肉。”

    “阮宁啊,其实战国的渗透,千万年来从未停止,那些修为高深的大妖化作人身,遮蔽妖气,以超乎想象的方式方法,渐渐融入文圣的春秋天下,为人处世滴水不漏,与凡人无异。如此之后,他们能做的事情就太多太多了……妖魔的渗透,比我们想象中还要深远。”

    “策反,叛离。这四个字,不止是俗世王朝里的御人之道。”

    “‘雷麒麟’乃本观掌门所持仙法,既然姜无羡能施展而出,这就佐证了道观藏经阁失窃。”

    “由此推断,几千年前的那场灭观祸事的根源所在,一目了然。”

    他喟然长叹道;“本观有数位权势辈分极高的道长叛变,里应外合,暗中勾结仇寇,置道观置人间于水深火热。”

    阮宁眉头紧蹙,神色骇然。

    关于玉清教正统脉系延余道观的两桩祸事,山巅早有传闻。

    两桩祸事时间跨度几千年,皆是毫无预兆,祸从天降。

    阮宁猜测到了一些内幕,只是他没想到,今日竟然在宋玺口中得了印证。

    如此一来,宋玺见到姜无羡施展出仙法“雷麒麟”时,刹那间道心破碎的原因,结合第二桩祸事的起止,就说通了。

    既然心如死灰,自然更不惧生死,以神魂画祝符,以命抵下钟山之神姜无羡的天幕,义无反顾。

    古人诚不欺我,可怜天下真道人。

    两人对望,两两无言。

    半晌,宋玺下定决心道;“老夫想好了,不论如何,该回道观了,得回去给师尊他老人家道个歉啊……”

    阮宁闻言,笑逐颜开。

    一旦宋玺回了延余道观,从前的因果都会化解,且宋玉书掌门赠给他的“天地无常”棋盘,必将破局。

    届时,道门大兴。

    他阮宁所谋的三教,不是暗流涌动,而是表里如一。

    虽说道阻且长,可总归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念及此处,阮宁执晚辈礼,对着宋玺毕恭毕敬的作揖,久久不起。

    宋玺嗤笑一声,然后从心湖小洞天中拿出一柄通体金色的老旧拂尘。

    拂尘丝须乃是某类神灵的绒羽鬃毛所制,杆身是一截极其纤细的金色竹木,入手冰凉,静心如意。

    宋玺以指尖,凌空书就一列小篆,字字如流萤,萦绕镶嵌入拂尘杆身,金光灿灿。

    “阮宁,这柄拂尘赠你了,莫要辜负它。老夫希望,将来你会是道门扛旗真君之一。”

    头顶芙蓉冠的年轻道士,深呼吸一口气,丝毫不娇作扭捏,大大方方的接过金色拂尘。

    他望着杆身的蝇头小篆,满心欢喜,呢喃道。

    “人间至味是清欢。”

    宋玺笑而不语,他破碎的道心,不经意间,愈合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