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沉水龙雀 > 第三十三章 蛰虫惊而出走矣
    ();

    剑气洞天内,姜无羡白发飘摇,长发及地,气息之磅礴堪比冲霄。

    他眼眸中压抑不住的烈日流光,与某位登天老人如出一辙。

    他紧紧握住阎遂良的拳头,轻声细语道;“姜渐离渡了本神三个呼吸的修为,堪堪抵下你们这场完美的联袂攻杀,千钧一发,本神若是没有这三个呼吸的时间,也支撑不到现在。”

    他笑道;“启蛰了。”

    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惊蛰时分,蛰虫惊而出走矣。

    刹那间,整座人间春雷如注,连绵不绝。

    远处的宋玺稳定心神,早已蓄势待发,踩符踏空长掠,将指尖雷箓摁进虚空之中。

    丝丝缕缕的金色雷电,如鲤鱼嬉水,游向姜无羡。

    姜无羡抬头瞥了一眼即将收尾相衔连结而成的雷法牢笼,叹气道;“终归还是慢了点。”

    他轻轻跺了跺脚,一座漩涡状的雷霆云海,自他脚底拔地而起,不断衍生暴涨,竟是直接撕碎了宋玺的玉清无始落镇神牢。

    电光火石,雷霆炸裂。

    随后雷霆云海缓缓掠向剑气洞天上空,其中似乎在酝酿着什么无以伦比的神妙。

    阎遂良见状,咬牙切齿,不退反进,迅速用空闲的左手,再直拳砸出,气力之大依旧裹挟罡风火焰,只欲轰碎姜无羡的心室。

    姜无羡轻蔑一笑,冷声道;“区区谪仙人,胆敢以下犯上?”

    他挪步侧身,躲过阎遂良近在咫尺的火拳,并躬身欺近,用肩膀狠狠地顶撞阎遂良的胸膛,将其轰飞数十丈。

    阎遂良如断线风筝,直直坠入积雪中,砸出一个圆形大坑,深入地底。

    姜无羡出手一气呵成,行云流水,速度之快竟有叠影重重。

    宋玺望向那座雷霆云海,心中骇然。

    魏庄收剑落地,手中捏着那枚绯红琥珀,不言不语。

    洞窟石壁上的晦涩梵文闪烁尤为频繁,似乎随时熄灭。

    陈水脸色苍白如纸。

    姜无羡贪婪的享受着十三境的玄妙,那种“天地证鉴,神魔一念”的大气象。

    与他而言,众生皆蝼蚁。

    半晌,他抖擞抖擞大红袍,随意笑道;“本神是怨灵,属阴司地府管辖,终归是要身死道消的,只是心系故里家乡,盼个落叶归根的念头,本神立誓,回乡路上绝不滥杀无辜……不知如此,诸君可否成全?”

    无人敢答,用佛门话说,这其中千丝万缕的因果关系,绝不是任何人可以承担的。

    毫不夸张的说,一位十三境的修士绝对是统御一洲,可立教称祖的大人物,神龙见首不见尾,是山巅之尖的曙光。

    到了这等境界的厮杀,已经不能以简单的数量叠加来扭转乾坤了。

    换言之,再多的谪仙人联手御敌,也无法抗衡一位“天地证鉴”的神祗。

    更何况姜无羡是昔日的魔尊,肉身强横尤胜兵家武夫。

    他若回到战国天下,必然会牵扯出无数上古时代的珍宝,或是神兵法器,或是早已失传的种种炁术仙法……

    而他作为神祗,可以大大方方的馈赠给自己的子民。

    之后的四五十年,战国天下的上五境大妖也许会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

    届时,人间地狱。

    可若是想阻止姜无羡回战国天下,以宋玺等人现在的实力,实在难以抗衡。

    两难之境,进退维谷。

    姜无羡收起骨剑,步履轻快,他看着脸色铁青的宋玺,然后指了指天上的雷霆云海,问道;“玉清教的道士,应该对本神这门雷法很了解吧,既然清楚,何必一而再,再而三的螳臂当车,自不量力呢?”

    宋玺望着雷霆云海中渐渐成型的凶兽,面露震惊,他压抑情绪,冷声问道;“宋玉书说的,八千年前的那桩祸事,是真的?”

    姜无羡笑了笑,轻轻颔首,他双手环胸,俨然一副看好戏的模样,打趣道;“所以我说啊,宋玉书怎么会教出你这么个离经叛道的弟子……”

    顿时间,宋玺仿佛被抽空了精气神,他双手抱头,愣愣无言。

    暴怒,愧疚,自责感齐齐涌上心头。

    原来他画地为牢一甲子,离经叛道,始终不肯回道观的那个理由,那个自以为“君子坦荡,眼见为实”的理由,其实是错的,一开始就是错的,大错特错!

    姜无羡见状,轻描淡写的讲述了雷霆云海的来历,他戚戚然道;“此法乃是,雷麒麟。”

    他笑容可掬,补充道;“哦,是玉清教正统脉系,延余道观历代掌门不传之法。”

    宋玺的道心,裂纹密布,跌境在际。

    魏庄暗道不妙,赶忙掠向近乎癫狂的宋玺。

    他呢,年纪着实不大,真真三十而立出头,是当之无愧的最年轻的大剑仙,可他不爱思前想后,对于家师训诫传教的一些山巅秘闻他向来充耳不闻,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所以对于宋玺提到的“八千年前的祸事”他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无所知。

    他只觉得,若在这个节骨眼上,作为主心骨“阵眼”的宋玺失去了战力,那就是真的满盘皆输。

    阎遂良从皑皑积雪中冲天而出,他也不废话,干脆利落的盘膝打坐,调息真气,固本培元,他是兵家武夫,他可以为了身后的人间,死战到底。

    而且,这注定已经是一场无力回天的恶战。

    毕竟张玄龄曾在酒桌上,用茶水写下过一列字。

    十三境巅峰。

    简直是惊世骇俗。

    姜无羡思虑片刻,又说道;“姜渐离说,你们不用期望什么齐先生会来,他在酆都大闹阴司,以证道心,再说了,本神会惧怕一介书生?真是……”

    猛然间,姜无羡想到了八千年前那位执剑的青衫儒士,眼神阴翳。

    他似乎已经没有耐心了,他焦躁的望着断崖之巅的虚影陈水,他冰冷的说道;“本神要起身回去战国,阻者,杀无赦。”

    陈水痛定思痛,正当她准备出手,来个鱼死网破,之后只能走一步算一步时,忽然,赤金古剑嗡嗡作响,似是感应到某人的降临。

    镇定如陈水,满脸惊愕,她喃喃道;“苏锦麟?剑体共鸣怎会如此强烈……”

    与此同时,有位头顶芙蓉冠的年轻道士骑鹤落洞天,满脸洒脱,他身后还站着一位极其俊美的白衣少年。

    少年负手而立,眼神坚毅,他衣袍上有猩红点点,说不出的潇洒。

    半空中。

    白衣少年站在鹤背,东张西望,他先是冲陈水谄媚一笑,然后转头看见宋玺似乎有些异常,便开口道;“阮宁道长,那个,麻烦把我放到宋爷爷那里去。”

    年轻道士打趣道;“少庄主,先前相遇时,你不是和小道夸下海口,说要去揍翻钟山之神吗?”

    苏锦麟噫了一声,不假思索道;“阮宁道长,我问你,是我打架厉害还是宋爷爷厉害?”

    年轻道士一时间没反应过来,不确定道;“应该是宋天师……吧?”

    “废话!所以嘛,宋老爷子现在状态不好,恐会坏了屠龙大计,不过从小到大,老爷子一见着我准乐,我去给老爷子定定心,安安神,我这是顾全大局。”

    “少庄主,其实我很好奇,被齐先生看好的你,有多么与众不同,你先前不是说了,你是天命之人,是镇妖伏魔的扛旗领袖,要不小道去安抚宋天师,少庄主露一手?”

    苏锦麟难得见到有人能次次把天聊死的,他倒吸一口凉气,忍不住骂道;“阮宁你懂个屁,我他娘的是曲线救国!”

    “……”

    “快快快,放我下去。”

    “少庄主,你老实说,是不是恐高?”

    “……”

    皑皑积雪中,众人脸色顿时五八门。

    魏庄首当其冲,破口大骂;“阮宁你个挨千刀的!好啊,你有本事再来晚些啊,好来给我收尸!还有你,苏锦麟,真活的不耐烦是吧,千里迢迢赶回来送死,现在的纨绔子弟都嚣张跋扈到连命也不管不顾了吗?!”

    姜无羡老神在在,望着年轻道士头顶的芙蓉冠,若有所思。

    安稳落地后,阮宁对着魏庄三人躬身作揖,满脸歉意。

    “上清教小道阮宁姗姗来迟,望诸位恕罪。”

    魏庄哑口无言,良久,他怒其不争道;“你这个时候来显摆学问?还姗姗来迟?”

    他侧眼望着姜无羡,没好气道;“本剑仙削不动他,还不至于削不动你!”

    阮宁闻言,倒也不恼,他拿出一件陶瓷瓶,手掌大小,里面盛满珍贵异常的草药丹丸。

    他取出两枚冒着寒气的水色丹药,递交给魏庄,吩咐道;“喂阎前辈和宋天师吃下。”

    魏庄挑了挑眉;“那本剑仙的呢?”

    阮宁郑重其事道;“随我镇压姜无羡,‘镇狱’剑灵已经归鞘,哪怕希望渺茫,哪怕堵上性命,也要去试一试。”

    魏庄终于不再玩笑,将丹药喂两人服下之后,他长吁一口气,无数雪白剑气重新萦绕在他周身,呲呲炸响。

    皑皑风雪中。

    阮宁手持浮尘,魏庄倒提新年剑,转身掠向姜无羡。

    义无反顾。

    宋玺跪坐在积雪中,披头散发,失魂落魄。

    苏锦麟真的有些恐高,但不是很严重,稍稍揉捏太阳穴后,已经缓过神来。

    他端坐在宋玺面前,亦如在观瀑阁一般。

    “宋爷爷,我不知道你为什么如此自责,如此愧疚,当然了,你和我说也没用,我还不够资格,站在你们面前。可我记得,我十三岁那年,淘气犯错,你责令我罚抄了一本篆书,里面有句话写的很好,我一直记得……”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宋玺神情动容,即将破碎的道心,似乎悬崖勒马。

    苏锦麟识趣的走远一些,他知道,心结这种事情还需本人自解。

    他抬眼望向巨大洞窟,他知道那位身穿大红袍,气质优雅如帝王的白发男子,就是烛龙的人间化身。

    他有些好奇的多看了几眼,忽然间,红袍男子竟然侧过脸来,居高临下的凝视着他,那双金色的竖瞳璀璨如烈阳。

    好似神明俯视蝼蚁。

    不知是不是姜无羡有意克制,苏锦麟并没有感受到威压。

    他挑了挑眉,也是瞪了回去。

    末了,他埋汰道;“嘁,眼睛会放光了不起啊。”

    “什么钟山之神,还不如卢老头儿的眼中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