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这个农民有点狂 > 第10话阻工闹事

第10话阻工闹事

 热门推荐:
    ();

    见唐宋发问,胡常书看了一眼高汉生,点了下头。然后视线落在了彭李身上,示意他来回答这个问题。

    “一心一意,二龙腾飞,三阳开泰,五湖四海,六六大顺,七嘴八舌,九牛一毛,十全十美。”

    准备好一头猪,两条蛇,三只羊,还有四瓶酒,五担谷,六条烟,再有七只鸡,八只鸭,九头牛,然后大摆筵席十桌。

    这事便顺理成章了,说白了就是拿钱消灾,走了火盆,过了乡邻这道堂,便万事大吉。

    “这个简单,我明天就办。”

    唐宋点燃了一支芙蓉王,从鼻腔里倒吸了一口烟云,然后深吐了出来,又道:“那第二件事呢?”

    “这第二件事,就是你要留下来,首先得有个安生之所,才能干大事。所以高支书为你准备了块地皮,就在村东头的上坪寨,那可是龙王港的风水宝地啊。”

    哪壶不开提哪壶,唐宋强忍着心中的怒火,强烈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心中的愤慨没有丝毫写在脸上,这是他经商多年磨练出来的。

    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踩在脚下的这片土地,原本就该属于他唐宋的,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忍,是一种修行,更是一种自我保护。

    彭李说完这个好消息,自己都不自觉的激动起来,上坪寨挨着龙王港库区,是近几年龙王港重点要开发的区域。

    多少人挤破脑袋想围湖而建都没有获得审批,高汉生如今把这块地皮送给唐宋,明摆着就是向唐宋示好。

    牛二一听,暴跳如雷,丢了句有没搞错。

    见他阴阳怪气,高汉生一拍桌子,满脸不快。

    “放肆!”

    彭李赶紧挥手示意牛二坐下,从公文袋里拿出一份文件递给唐宋,说道:“相关手续都办好了,你只要签个字,这地皮就是你的了。”

    “高支书,这……”

    “宋伢子啊,签吧,村里需要你这样的人才回来搞建设,高伯伯能力有限,能做的就这些,希望能帮到你。”

    此刻的高汉生,犹如那久违的慈父一般,在为儿女谋划未来。

    唐宋穆然有些许感动,可他很快便清醒过来,眼前的这帮人都是自己的仇人。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千万别落入了敌人的圈套。

    商战讲究的是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此时,唐宋把自己当成了生意人,生意人信奉的是这笔买卖有没有利可图,显然这笔买卖是稳赚不赔的,纵使接下来是龙潭虎穴,他唐宋也要探一探这水的深浅。

    “那就让高支书多费心了。”

    唐宋是生意,对这些文件的条条框框自有分寸,便在上面签上了自己的大名。

    唐宋陪着高汉生一伙人喝到了深夜,差不多便离开了。

    “老支书,你说当初咱们费那么大劲才把唐家的祖屋给要了过来,如今你却把这上坪寨的黄金地皮白白送给他,我可是越发懵圈了。”

    牛二带着酒劲,拍着脑门的说道。

    “黄口小儿,懂个屁。”

    高汉生没心思搭理他,便点了根烟,起身准备去往彭李为他安排的上等厢房休息了。送走了高汉生,彭李回头看着一脸无辜的牛二,上前拍着他的肩膀说道:“牛二啊,咱们老支书的心思,你就别猜了,他这可是放长线钓大鱼呢。”

    “我管他呢,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

    牛二一脸的委屈,当年的强拆是他带队的,是他间接逼死了唐宋的母亲。如今唐宋回来了,带着满腔的杀气回来了。

    “你后悔了?”

    胡常书也看出了牛二的心思,虽说唐宋并没有表现出任何异样,可越是冷静的像一潭死水,越发深不可测,越发让人心生畏惧。

    “我倒不是后悔,只是从今往后,我与那唐宋,低头不见抬头见,总归是让人不舒服。”

    牛二点了跟烟,一脸愁态的自顾自的抽了起来。

    一旁的孟宪也看出了端倪,便安慰道:“兄弟,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该面对的始终要面对,这天塌不下来,就算天塌了,不是还有老支书和众弟兄们吗。”

    孟宪这么一安慰,彭李和胡常书也附和道,牛二也觉得有几分道理。当初他也只不过是一个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办事人,这笔账不应该算在他一人头上。

    四人又喝了几圈,酒也喝的差不多了,便各回各家散去了。

    第二天醒来的时候已经是晌午了,唐宋强忍着头痛起来找水喝,看来昨晚确实是喝多了。

    “起来了?”

    说话的是三叔公,唐宋要盖房子的事早就已经传遍了整个龙王港。

    唐宋借此机会,大摆宴席二十几桌,把整个龙王港的乡亲们都请来了。之所以大张旗鼓的高调宴请,出于三个层面的考虑,一是唐宋打破了以往走火盆一成不变的惯例。二是向龙王港宣告自己的回归。

    三则是收买人心,很多时候,从一餐饭里就能看出些许端倪,尤其是农村人,谁是谁非一眼就能看出来。

    唐宋盖房子的事情,在何九的张罗下,很快就开工了。

    村里的年轻壮丁大多都去了江浙沿海一带和南下广东地区打工补贴家用,而留下来的大多是上了岁数的老人、妇孺与留守儿童。

    这是基本国情,不做过多评价,估计大多数农村都与龙王港的现状无异。随着近几年经济产业往中西部转移,年轻人也慢慢能够接受留下来,一是赚钱更容易了,二是是可以留下来多陪陪孩子。

    听说唐宋家盖房子,不少村民都主动上来找活。人工和进度,唐宋全权交给了何九,而自己只到镇里采购一些所需的材料,比如石材,木方之类的,天天两头跑,日子还算过的安逸。

    相比沙市,农村的生活节奏明显慢了很多,唐宋早就习惯了快节奏的生活,每天都会给自己找事做。

    七年了,龙王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脸变了,地方也不同了。唐宋开着车来回折腾,其实更多的时候,是在摸清楚龙王港和大官口镇的情况。

    “宋老弟,你在哪里?快点过来,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