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难道你是汉武帝 > 42、秋光荏苒修辜负
    ();

    正月初九,晨光弥漫,在山那边的尽头缓缓升高,于天穹间悄悄倾听大地苏醒的声音,散发着丝丝安宁和寂静。

    农户在天未亮前便已下地,冬日将至,要将秋收后的农田耕耘平整,以备来年种地。

    据说大汉已经发现了宿麦,也就是俗称的冬小麦,但还没有推广开来,以粟为主要粮食的习俗没那么容易改变。

    因为粟很耐旱,容易活,收成虽然少,但在旱季不至于颗粒无收,对生活多少有些保障。

    可是到了冬天,北方很多农夫便没有作物可种,只好让田地修息,期盼来年的粟米有一个好收成,凭白浪费了冬季的时光。

    若能将宿麦普及开,粮食收成便能大涨,但这个过程任重道远,老百姓需要一个接受的过程,任何细小变革都有可能影响他们的生活。

    弓高侯府门前。

    路宽十丈,天才亮便已经有孩童在等袁夫子开课,来这么早,大约是想占个好地方。

    开了府门,韩嫣打着哈欠指挥奴仆们抬出五个案桌摆成一排,门前的情况和他臆想中的人山人海完全不同,老远便有小吏封街,只准十岁以下的孩子靠近,父母将孩子送来便会被赶走,不准进行任何形式的停留。

    韩嫣皱起眉头,我畅行的是有教无类,有志不在年高,怎么还搞起年龄歧视来了?

    “哎,你你你……对,别看了,就是叫你,过来一下。”韩嫣冲一位满脸横肉地小吏招手,这丫对百姓很不客气。

    “嫣太子,您叫我?”县尉恭敬作揖,脖子紧缩。尽管传闻韩嫣为人十分和善,但他是第一次见,心里难免有些紧张。

    “我请袁夫子给大家教学,不只是为了教孩子们,如果长者有心,一样可以来学习,你们把人撵走干什么?”

    “这……”县尉一脸为难,只得低声解释自己的理由:“卑下只是按照律法行事,我大汉有聚众饮酒罪,三人聚集饮酒便要处罚,同样的,聚众人数过多,官府便要出面进行打压,若是出了大事,第一个要枭首的便是主官。卑下听闻嫣太子教化百姓,也是很高兴,奈何律法当前,不敢渎职,准许孩童聚集便已是违律,若让民众再来,卑下担当不起。”

    闻言,韩嫣深吸一口气,事情往往与所思所想有差距,尽管心里不爽,却没法违背统治者定下的社会秩序。

    像燕王刘定国那样搞万人体检,要直接调动上千门客维持秩序,而且人家是燕国的王,有那个信心不出事。人多便有是非,胆敢作乱,杀了便是,可咱做不到那样啊……

    大早晨遇上败兴事,韩嫣百无聊赖地向县尉挥手,“去忙吧。”

    “喏。”见嫣太子如此明事理,县尉松了口气,行礼退下。

    随着朝阳升起,侯府门前逐渐热闹起来,彼此熟识地孩子们追逐打闹,偶尔有孩童手里拿着劣质的竹蜻蜓,勉强能飞起来便猛栽向地面,明显没有木匠的手艺好,但也算跟得上潮流了。

    不过比较奇怪的是,这群孩子全是男孩,都不用县尉撵人,百姓们自发的便一个女孩都没有,搞得韩嫣很郁闷。

    大汉还没有独尊儒术,倡导三从四德、相夫教子的那套还没有流行开,女人们也能随便上街,可怎么就没女孩来上课呢?

    这要全是男的,王瑾岂不是没脸来了?

    不过韩嫣也没有愣到在大街上喊“呼吁女性争取自身权益”的程度,男尊女卑是封建社会的基本观念,可是让我看不惯,便要改一改。

    这样想着,便吩咐门前候着的奴仆说:“回去把府里的奴婢们召集起来,我房间里有很多刀笔和空白竹简,让她们人手一件,全部来门前学习读书写字,我弓高侯府哪怕是一个奴婢也得有文化,也得脱离文盲行列,这样才对得起我的身份。”

    “……”奴仆痴呆,瞠目结舌。

    “怎么,我的话不管用?”见奴仆站着不动,韩嫣眯眼凝视他,内中的寒意令奴仆打了个激灵,撒丫子便往回跑。

    当韩颓当听到汇报,那孽孙要召集奴婢们学习读书写字时,也是惊愕了半饷才反应过来。

    大汉初年有鸣雌侯许负,被人称为千古第一女神相,以妇人之身位列王侯,还写了许多著作名传天下,才华横溢,学究天人。

    咱虽然比不上她,但怎么也得提升一下档次,凭白请袁夫子教导百姓,咱却没得到好处,钱不能白,先把府里的奴婢们教好再说吧。

    “也罢,他明日便回长安了,由他折腾吧,去召集奴婢。”

    “喏。”

    韩颓当注视奴仆消失的背影,突然无声笑了笑,其实内心很赞同韩嫣的做法,谁都清楚有学问的人知书达理,若是我弓高侯府的奴婢们全是才女,随便拉出一个都能吟词作赋,那才是最有面子的事情……

    而此刻,侯府不远处的小巷里,王瑾兄妹俩贼头贼脑地在巷口探头打量状况。

    入目便见县尉在封街,一脸凶神恶煞的撵人,不许壮年靠近。

    再向远望,侯府门前清一色的男童,大多灰头土脸,连个清秀女孩都没有,兄妹俩面面相觑,可内心却又觉得这样是理所当然。

    “大兄,要不……我还是别去了吧。”王瑾心里打退堂鼓,明眸努力在人群中寻找,希冀哪怕只有一个女生也好啊。

    “嫣太子指名道姓让你来读书写字,你若不去,岂不是要得罪他?”王小贾对县尉畏惧如虎,在集市里没少责骂。“要知道我们前天才受了嫣太子的馈赠,那锭金饼子值一万三千钱,足够弥补咱家损失的粮食,你若不去实在说不通理。”

    “可是……”王瑾内心挣扎着,心里有些黯然。

    前天韩说登门,张口便讲你家损失的粮食都是小事,瑾姑子莫伤心,我家大兄为表歉意,特命我来送上赔偿,说着便将金饼子扔在案桌上,仿佛是施舍一般,那副趾高气昂的样子很欠抽。

    别看韩说在家人面前时很孩子气,但只要出了门,他便会捡起诸侯子嗣的架子,人人平等这种观念是不存在的。

    从小便在蜜罐子里长大,习惯了百姓的阿谀奉承和恭恭敬敬,自会养出娇气,心里便有高人一等的概念,面对寻常百姓,哪怕自己不觉得言语盛气凌人,可实际却是俯视的姿态。

    王家只是商贾之家,连农民的地位都不如,韩说面对他们自然有几分高傲。

    一锭金饼子扔出去,王瑾的大嫂绮,连带父母和大兄,尽皆管不住眼神,金光闪闪啊……

    家里这次真的损失惨重,上万钱啊,要多少年的努力才能攒下来?

    有人愿意补偿这个钱,一家人便顾不得尊严和面子了,连饭都吃不饱,生意也要揭不开锅了,哪有资格谈气节?

    若是给了有骨气的人家,我王家便是穷死饿死也不要你的臭钱,奈何商贾之家,多少有些势利是一定的。

    王瑾从小被家人呵护,几乎不出门,更不知人间疾苦,清纯得如同白纸,在她看来,韩说扔金饼子的行为便是羞辱人,可没想到的是……很爱护自己的阿翁和大兄,竟屈服了。

    最后便是人家摆明了看不起你,你还要笑着伺候。

    有那么一瞬间,王瑾想从今以后再也不见韩嫣,因为你不尊重我的家人。

    可是,在这父要子亡,子便要亡的社会,父母兄长一起要求你接近嫣太子,你怎么办?

    王瑾很悲伤……依稀间看到了自己今后的悲惨命运。

    可是夜深人静时再想想,虽然只和嫣太子接触过一次,但他和韩说真的不一样,平易近人,言语谈吐像风一样轻柔,他的眼神里没有傲慢,反倒像兄长一般充满爱护。

    想到这些,王瑾便又觉得,其实他让我来读书写字,应该是想多看我几眼吧……毕竟我这么可爱,嘤嘤嘤。

    兄妹俩在小巷里徘徊了很久,王小贾正催促着你赶紧去,便见里头出来一队奴婢,各个手持竹简和刀笔,于案桌前跪坐,而在远处,袁夫子已驾着牛车赶来。

    经不住大兄的推搡,王瑾只得低头疾走,在县尉惊愕的眼神中,在孩子们发愣的目光下,来到侯府门前。

    “瑾儿见过嫣太子。”

    “来了?”韩嫣笑着,指向案桌最中间的位置,万众瞩目之下,说:“今后那便是你的座位,有不懂的问题要及时向夫子请教。”

    “喏。”王瑾眼中有不知名的情绪流转,只觉此刻的嫣太子,比他背后那轮霞光四射的朝阳还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