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易教徒 > 第10章 多年前的神秘合同
    既然无话可说,那总得做点什么。于是,茅易开始看那个信封。

    信封古旧异常,看起来,已然保存了很多年。封口处是敞开着的,似乎并不担心别人偷看。里面,是一张泛黄的信纸。信纸上写的,并不是信,而是一份寥寥数十字的合同。内容如下:

    “乙方茅易,自接信之日,愿即日动身,去往长山大荒墓救人。合同拟定之日,甲方必先支付报酬伍拾肆元整,于乙方祖父。乙方应信守承诺,直到完成救人任务,不得违约。”

    再下面,就是祖父的签字,画押。

    这个极度不规范,几乎算不上合同的合同,让茅易以及悄悄凑过来看信的雷连山很是无语,很是郁闷。

    那么,合同的甲方是谁?爷爷为什么在多年前就代自己签了合同?既然是救人,又收了钱,那为什么要等到多年以后才救人?难道,是谁推算出,有人多少年后,必然有危险?还有,既然是救人,为什么要去长山的大荒墓?坟墓,难道不是只有死人的地方?还是说,救的不是活人?

    通过信本身,合同的金额,可以看出来那时候的人民币还很值钱。由此可以断定,签订合同的时候,已经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至于其它的,似乎再也难以找出其它隐含的内容来。

    茅易拿着合同,不知为何,他的心跳的很快,手在微微颤抖着。今天,一切都很反常,不只是反常,而且有些诡异。

    “去吗?”雷连山在问他。

    “去!”毕竟爷爷把人家的钱花了,茅易无奈的答应道。

    “那咱俩,得一道儿。”雷连山吸了口烟,香烟从鼻子里慢慢冒了出来。

    “可能得下去趟。”茅易皱眉说道。他说的下去,自然是下墓,下大荒墓。

    “所以,咱俩得一道儿。”雷连山肯定道,满身的酒气似乎已经消失了大半。

    “为什么?”

    “我家老爷子,当过土夫子。他说过,不是所有的墓,都是一潭死水。有些墓,邪门,里面有东西。”

    “我自己应付不了的东西?”茅易问。

    “不是你想的那种东西,但是大荒墓,不简单。你安置好了,来叫我吧。”说完这句话,雷连山深吸一口烟,将个烟头一扔,狠狠踩进院中的泥地里,转身走了。

    对朋友,雷连山向来很讲义气,他不会让茅易自己冒险。这个,茅易自然之道。不够铁,才会推辞。推辞,就是见外。茅易不见外,所以不推辞,因为他和雷连山够铁。

    而且,二人之后一连串的经历也表明。如果他们不够铁,谁也活不下来。

    站在空荡的院中,沐浴着初夏的暖日,茅易觉得头皮有些发痒。他再摸一摸满面的胡茬子,觉得应该好好整理一下自己。他去剪了个头发,再回家舒舒服服的洗了个澡,觉得整个人都精神了些。可是,明知道自己要下去,他为何要收拾的干干净净?

    “你这是,要去相亲吗?”看着焕然一新的茅易,雷连山这样问道。

    茅易来找雷连山的时候,穿了一身耐磨的牛仔服,下面是一双轻薄坚固的平底靴。虽说这一身行头,也就几百块钱,但看起来,确实精神了不少。

    茅易咧嘴一笑,道:“山子,你可积点口德吧?!难道,我要娶个鬼新娘不成?”

    不知道为什么,明明前途未卜,但临近出发前,茅易反而觉得自己安心起来。是因为,他要去替爷爷履行承诺吗?还是,有些什么别的意味?

    雷连山也是孤家寡人,他穿了身厚布迷彩衣,圆滚滚的脑袋上,扣了顶巴拿马草帽。他顺手一提,将个军用帆布包扔给茅易。茅易接住,只觉得怀中一沉,这背包,少说也有七八十斤重,也不知道装了些什么。

    “这都是老爷子留下的家伙,下墓应该用得到。”雷连山就这么一挑一拨,便扔了起来。他一用力,上衣向上掀起,腰间几把军用匕首露了出来。他摘下两柄,扔给茅易,道:“易娃,一柄压腰,一柄绑腿上,有用。”

    “咱们这是去救人,还是去打仗?”茅易不解。

    “要是有杆枪,就好了。”雷连山整理着他那特种兵式的行头,喃喃自语道。好似真的要去打仗一般。

    “可别……对了,你托人,把这张纸交给你三叔他们。按照这个方位布局,不管房间有什么古怪,都会消停下来。”

    说话间,茅易掏出张铅笔绘制的房屋布局图,递给雷连山。他将雷三叔家的套房,按照艮宅方位重新布局,点出吉凶八位,将卧床、客厅等位置放在吉位上。

    “易娃,你实话告诉我,这一套,真有用吗?”雷连山盯着茅易平静的问道。

    “几千年风水布局,逐渐总结出的经验,你信还是不信?”茅易平静了片刻,长出了一口气,缓缓道,“先前,我也不太信。但是,山子,其实这东西和科学不冲突。按照现在的说法,这就是个大数据,如何安置最好,如何布局最差,这都是几十上百代易教徒总结了无数的宅邸、坟墓,得出的结果。”

    是的,不论如何讲科学,这个世界上,总会有一些玄乎的事情存在,抹不掉,也解释不了。这般玄乎的事情,甚至更为诡异的事情,茅易和雷连山还没有经历过。但二人自出发起,离这些事情,已经注定不远了。

    长山,是坐突兀的高山,在诸城。这个地方,古称密州。当年,苏轼任官密州,在常山打猎时,写出了震古烁今的名篇,《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茅雷官庄,离长山并不远。这里是山东丘陵,交通不是很方便,管制也差。二人给125摩托加满了油,又带了一小桶油,轰隆隆颠簸在坑坑洼洼的土路上,直奔长山而去。

    暖风拂面,道边古旧的槐、杨,已然抽满了嫩芽,路上倒也没什么烟尘。只是,这一带村庄不多,更别说供二人投宿落脚的地方了。

    待到黄昏时分,太阳渐渐迫了西山,二人终于到了个稍大的村子。村口,有一块大理石的石牌,上刻着“福禄并”三个暗红的大字。想来,这便是这村庄的名字。

    我只能说,好戏正在慢慢展开……亲爱的兄弟姐妹,来给我投票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