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盛唐之无双国士 > 第103章 兵临城下
    长安皇宫之内,一封封急报如雪花一般送到李治桌前,看都不用看都知道又是某州某地失陷的奏章。

    此刻虽已是午夜时分,但长安所有的高级将领均已到场,都在研究叛军的行军路线。李绩对着地理图说道“如今荆王李元景八万主力大军已经突破渭州、河州防线,与秦州刺史李恪率领的两万叛军已于凤州汇合,于今夜绕道京兆府直长安而来。另外宁州刺史,驸马都尉薛万彻率领三万余众也已突破庆州,泾州。岚州刺史,驸马都尉柴令武暂时还没有动作,但河中府境内却已经完全被控制,被经营得如铁桶一般,随时可能南下。房州刺史房遗爱和安州刺史巴陵也顺江而上,直逼太安而去,如果太安失陷,长安危矣。”

    李绩每说到一个人的名字李治的脸色就阴沉一分,这几天明显憔悴了许多。不过李治很快便恢复常态,毕竟是一代帝王,怎能随便表露内心。

    李治起身走下,说道“各位爱卿可有何御敌良策。”

    秦钰抱拳道“启奏陛下,微臣觉得如今敌众我寡,边军又无法赶回上都勤王。末将认为可以主动出击,拒敌于长安之外,以免百姓蒙难。”

    苏定芳说道“陛下,微臣觉得此法不妥。现大局未定,其他州、府、道的大老爷们正坐山观望,形势微妙,稍有不慎便是群狼食虎的局面。如今本就敌众我寡,叛军四面来袭,我军又无天险可守,如何拒敌?如果一方失守,到时候长安便是空城一座,后果不堪设想。”

    李绩点头道“苏将军说得有理,要破此局还是出奇制胜才行。”

    李治有些恼怒,这些封疆大吏吃着皇粮做事却一点也尽心尽力。这边商议了半天也,还是没一个像样的对策,一群饭桶。想到这里便有些烦躁,回到书房一个人盯着大唐地理图怔怔出神。无数先辈抛头颅洒热血才有了如今辽阔的大唐,江山如此多娇,无数英雄尽折腰。难道朕就那般庸碌无能,大唐的江山就要葬送在我的手上?李治在心里呐喊,歇斯底里的呐喊“不,不可能,我不要做亡国之君。”

    李硕不知何时出现在李治背后,说道“陛下不必担忧,我大唐好比一个病人,要想痊愈总得忍受些痛楚,甚至伤筋动骨,但终究不至于死人吧。一旦痊愈便是生龙活虎,蛟龙入海,当时候陛下还担心壮志难酬?”

    李治躬身行了一礼,说道“侄儿迂腐,多谢皇叔教诲。”

    李硕捻了捻胡须,也不在意君臣之礼,说道“明白就好,明白就好啊。当年你爹选你登上这皇位,我是支持的。”

    李治一惊,没有说话。

    河西码头浓烟滚滚,当看到无数火球滚滚而下时赵宪龙便知道大势已去。可是他不甘心,自己苦苦等待十余年,就等这一天,可为何是这般结局。他不甘心,大喝道“不许后退,和他们拼了。”

    冬天本就天干物燥,草木一点就着,不过片刻功夫周围便是一片火海,城卫军营帐周围随处可见一个个火人在地上满地打滚。哀嚎声,求救声,声声入耳,谁还能听见他赵宪龙在吼些什么东西。其他稍威能动的都想着逃命去了,或是为朝夕相处的兄弟灭火,根本没人理会赵宪龙。

    济川水师的战船靠岸时仅是受到小股抵抗便轻松攻入码头,营地一片慌乱,谁还有心思打仗啊,早就被大火烧得没一点脾气,一击即溃,兵败如山倒也不过如此。

    营地里的赵宪龙看着此番景象双目赤红,自己多年的心血毁于一旦,更无颜面再见王爷。他拔出当年王爷相赠的宝刀,呢喃道“我赵宪龙曾是街边人人喊打的臭乞丐,承蒙您的信任与厚爱,如今我愧对王爷您的恩德,只能以死相报了。”说罢便横刀一抹,自刎而死。

    刘威一边灭火一边打扫战场,看到自刎的赵宪龙也是扼腕叹息,曾经也是名动一时的英雄人物,如今却落得如此晚节不保的境地。

    山坡上走下一群人来,陈德哈哈大笑道“多谢刘兄仗义出手,不然太安就不保咯。”

    刘威笑道“都是为大唐,什么仗义不仗义的,倒是我要谢谢陈老兄,要不是你这一手火烧连营,我这水师明早估计就得全都葬生这渭河喂鱼咯。”

    陈德摆摆手道“哪里是我啊,你要谢就谢我身后这些好汉,是他们自告奋勇要来帮你的。”

    刘威当即深深鞠躬行礼,说道“刘威谢过各位江湖好汉,如果不是你们,我三千将士都得战死沙场。”

    龙森那可光头在火光的照耀下闪闪发亮,他说道”刘将军使不得使不得,我们也是大唐的百姓,不能光眼睁睁的看着你们流血牺牲,让我们也一起上阵杀敌吧,为我大唐安定贡献一分绵薄之力。”

    刘威紧紧握着龙的双手,对刚刚那番言语不仅仅是感激,更多的是敬佩。

    刘威说道“好,既然是我大唐二郎,就该上阵杀敌建功立业,我把你们的名字都几下了,到时候打退叛军,我亲自写奏折向陛下为你们请功。”

    众人一听喜笑颜开,男儿就该沙场百战死,马革裹尸还。

    陈德拉着刘威说道“明天安州大军估计就要到了,你有没有什么好的御敌良策,说来听听。”

    刘威嘿嘿笑道“有水鬼先生在我还有什么良策,我都听你的。”

    陈德两眼一翻,一时无言以对。

    能够坐上一州刺史,督府,道台这些个位置的人就没有一个是庸人,不是战功卓越的沙场将军便是王侯士族,寒门子弟是极少极少,官场上的弯弯绕绕比门清得很。如今长安形势扑所迷离,没有谁敢贸然押注如那墙头草一般,风往哪边吹我就往哪边摇,就是不倒过去。你要从我家门口顺风顺水的过去那是不可能的,再怎么也得给长安那位做做样子。象征性的叫阵阵,死几个人就完事儿,你该干嘛干嘛去,大家相互之间有那个默契就行。你能打下长安那也无所谓,当初你过境还得承我个人情不是,说不定还能更近一步,封个王爷当当。打不过?那不好意思,回来我就打你个落水狗,还能将功补过,在陛下面前也还能直起腰板说话。

    西北大营的主要作用则是防御吐蕃和突厥的来犯之敌,如今面对四面十万之众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按得一头却防不住另一头。只好将八万余人全部撤入长安驻扎,确保京畿安全。只要长安不陷落,大唐就还是那个大唐。

    这一夜的长安异常安静,没了喊杀声,没了哀嚎声,仿佛又回到了曾经繁盛的长安,天空还飘起了象征丰收的鹅毛大雪,长安城内的老百姓睡得异常的踏实,殊不知此刻早已兵临城下,战火一触即发。城楼之上的将士们神情紧张,城外不远处不断涌出无数手持火把的叛军,宛若黑夜中的一条火龙,将长安团团围住。

    皇帝李治及文武百官纷纷登上城楼,看着城外大军兵临城下,李治毫不慌乱负手而立,神情毫无变化,眼神异常坚定,转身对身后的将军们说道“京畿安危就拜托各位将军了。”

    李绩一手掀起前摆,跪下说道“末将与长安共存亡。”

    其他将军文臣也纷纷下跪“与长安共存亡。”

    李治双手虚抬“诸位爱卿平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