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我和崇祯有个约定 > 第八十八章 东林逆案
    此次南返,对于陆扬而言,可谓是收获颇丰,中了举人,娶了佳偶。这些日子,不是陪着佳人漫步园林,便是陪着妹妹陆汐聊聊天,或是去周园,找周顺昌下棋,日子倒是惬意得很。

    然而,陆扬心中始终隐隐有些不安,虽然他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直到这日清晨,陆扬牵着李玥的手儿,在苏州古运河畔散步,突然回想起了离京时,汪文言那个一闪而过的凄惨眼神。汪文言可是有“布衣卿相”之誉的智者,他一定是突然想明白了什么,才会露出那一丝痛苦的神情。对啊,皇帝怎么突然命令自己南下呢?!一定是京师会发生什么事情,而那件事情一定与他陆扬有关,否则没有理由突然令他离京,什么科考,什么赐婚,其实都只是一个借口罢了。

    那么,是什么事情,需要将自己支走呢?陆扬是个聪明人,只要想明白了前面的事,知道自己是被故意支走的,自然能想明白后面的事——皇帝要对诏狱中的东林党人下手了,而皇帝不希望陆扬这个时候留在京城。

    陆扬目前虽然没有什么政治上的影响力,不过他好歹是皇帝的宠臣,皇帝不希望他卷入东林事件,说起来,也算是对他的一种保护。

    想明白了这些事情,陆扬立刻打点行装,准备急返京师,虽然不知道自己能够做什么,但不能就这样在千里之外等着左光斗他们这些东林前辈被阉党屠戮,特别是左光斗,那可是陆扬的恩师啊。

    通情达理的李玥,立刻表态支持陆扬北返,同时又怕她自己会拖缓陆扬的行程,便让陆扬先行上路,她在苏州再待一个月,再同李教谕、顾夫人、陆汐他们一道北行。于是乎,陆扬领着鲍大柱、瓦姆,骑上骏马,紧赶慢赶,北行而去。

    ~~~

    京师,正是春意料峭的时节,寒气尚未褪去,万物正在复苏,然而,却是处处肃杀之气。东厂、锦衣卫,在皇帝的授权下,在阉党指挥下,终于开始了大清算,诏狱里的东林党人,都被提了出来,被一个一个逼供,要他们招出所谓的“阴谋”。

    这些东林党人,既然舍得一腔热血,自然不会被锦衣卫北镇抚司的刑讯吓倒。再说,这些个酷刑,他们哪个又没挨过呢,所以一番折腾下来,没有任何结果。不过,这对于锦衣卫北镇抚司而言,又有什么重要性呢,锦衣卫都指挥佥事兼北镇抚司镇抚许显纯,可是个冷酷无情、以刑为乐的家伙,他根本就不在乎得不得到人犯的口供。

    北镇抚司里,在将一个个东林党人刑虐得奄奄一息之际,看着瘫趴在整个院落里的东林人犯,许显纯笑吟吟道:“列位大人,还是不肯招吗?”众东林君子自然没有谁去理会他。

    “不招,也没有关系”,许显纯笑道,同时将脚踩在前都察院御史黄尊素的脑袋上。前一刻,他刚刚亲手用锤子,往黄尊素脑袋里钉了八颗钢钉,黄尊素此时早已昏迷不醒。

    “来人,取纸张、朱泥来”,许显纯吩咐道。片刻便有锦衣卫呈上纸张、朱泥,许显纯拿起黄尊素的大拇指,在朱泥上涂抹一下,然后便在一张空白的纸上印了下去,“好了,犯官黄尊素已经画押了,董千户”。

    “卑职在”,锦衣卫董千户应诺道。

    “让那些刑名幕僚们,好好给黄尊素列出些罪状,全部誊录到这纸上,便算是结案了”,许显纯道。

    “是,大人”,董千户接过印有黄尊素指纹的刑书。

    “你这是枉法、栽赃,我等必会上报朝廷”,一名前都察院御史的东林囚犯愤愤道。

    “你做御史做傻了是吧?上报朝廷,呵呵,谁是朝廷啊,‘九千九百岁’便是朝廷,老子便是朝廷”,许显纯冷笑道,“别急,待会就轮到你了,董千户,照我刚才的法子,给他们每个人都涂泥、画押,特别是这家伙”,许显纯盯着刚才说话那名御史,“再卸他两条肋骨,然后,让刑名幕僚给他罗织几个丑闻。他不是母亲早逝,靠父亲、继母养大的嘛,便给他定个逼淫继母、气死生父的人伦大罪”。

    “你……”那御史活生生被气得吐血了。

    “你们这帮子道学先生、伪君子,不是最在意那些个名声、清誉吗?老子偏要让你们一个个声名污秽,遗臭万年,哈哈哈”,许显纯大笑而去。

    ~~~

    与北镇抚司加紧办案的同时,东厂在魏忠贤的亲自坐镇下,在理刑官孙云鹤的操刀下,也在紧锣密鼓地“审结”东林逆案。

    同时,朝廷六部、都察院、大理寺、通政司等上上下下的衙门,在工部尚书的吴淳夫、户部尚书的田吉、太常卿倪文焕、左副都御史李夔龙等阉党部堂高官的主持下,也都在各自的衙门里,清理门户,狠挖东林余党,弄得人心惶惶。

    在这天启五年的季春时节,魏忠贤决定借着扳倒孙承宗的余威,彻底解决东林问题,所以才有这番大狱的兴起。

    一张长长的名单,终于被呈送到了皇帝的御案上,等待他的“勾决”。天启皇帝对东林党本来就没啥好感,这些年,没少被那些个清流君子们骂,所以拿起笔来倒也运笔如飞,一下子,便勾决了十几个人的名字。

    当然,他不知道的是,其实有好些个人早已经瘐毙在诏狱或东厂里了,此时也不过是走个过场罢了。一下子勾了这么多名字,突然皇帝的朱笔在一个熟悉的名字前停了下来,“杨涟”,皇帝轻声道,叹了口气。

    魏忠贤就在天启皇帝边上伺候着呢,闻言,便知道皇帝这是有些心软了,便道:“万岁爷,依老奴看,所有的东林逆党中,若说有一个人最该杀,那便是杨涟”。

    “为何?”天启淡淡道,手中的朱笔,既没有下笔勾决,也没有搁笔停下的意思。显然,天启皇帝有着复杂的情绪,对于杨涟的生死,他一时间还没有下定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