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球徒信仰 > (136)青训危机
    “逸夫,你对接下来俱乐部青训工作怎么看?”

    翌日,在李俊的办公室里,李俊和青训总监邵逸夫真交谈着。

    “目前来看,国内的资源真的是非常非常的匮乏,现有的一些资源,水平也不高。”

    近一年来,邵逸夫和他的团队为了东方俱乐部的青训工作,奔波于全国各地。接触了各地的青训资源,让他对俱乐部乃至整个中国足球的青训资源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

    “现在国内的青训资源极度匮乏,也缺少体系,如果仅仅依靠俱乐部的努力,也是建立不起来长效的青训体系的,毕竟,俱乐部所能达到的深度和广度是有限的。”邵逸夫说到。

    “据说中国足协已经研讨准备在明年出台一份全面的青训体系工作制度了。”李俊说。

    邵逸夫点了点头:“这个工作我看每个十年,基础是打不牢的。”

    “去过这么多地方,有时候也挺绝望的。”邵逸夫说。

    “怎么了?”

    “我们国家青训太薄弱了,一是缺乏足够的踢球的孩子,很多家长并不支持孩子踢足球,只是作为强身健体或者一种兴趣爱好来支持,真的要让家长支持孩子朝职业足球发展,很多家长是犹豫的,甚至是不赞同的,还是愿意让孩子走正常的读书升学之路。”邵逸夫有些无奈。

    “这也很正常,毕竟,对于家长来说,读书才是正常的获得将来社会竞争力的途径,甚至是唯一途径。再加上我们国内没有欧美那种成熟的培训体系,孩子踢足球,成材率太低,风险太高。实际上是一种赌。”李俊分析说。

    “是啊,不过现在很多九年制学校加入进来,情况稍有改观。但是,另一个问题又变得异常突出了。”邵逸夫说。

    “什么问题?”

    “青训教练。”邵逸夫回答说。

    “这一块现在是什么样的状况?”李俊问到。

    “可以说比青训小球员还稀缺,甚至是影响青训球员成长的关键因素。”邵逸夫脸上透露出一股忧虑的神情。

    “问题这么大?”李俊疑惑的问道:“足协不是一直在举办教练培训班吗?”

    “嗯,问题很大,足协培养的很多都是有志于投入到职业联赛的教练,而不是青训教练。我们现在缺乏的是青训教练,最基层的青训教练。”邵逸夫回答说。

    李俊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我手上没有确切的数字,但从我实际调研看,真正具备青训教练培训素养的可能两成都不到。”邵逸夫说。

    “这么低?”李俊惊讶到。

    “是,这只是我的个人估计,实际情况可能更加不容乐观。”

    邵逸夫接着说:“有些教练没有什么经验,全凭自己的想法去搞;有些甚至连接停传之类的基础动作都不会或者错误教学。”

    李俊摇了摇头。

    “一些教练传输错误踢球理念,只教会孩子大脚、用狠劲踢球、用身体硬吃,也就导致的很多虚报年龄,以大打小这种丑陋情况的出现。”邵逸夫说起青训当中的丑陋现象,内心不禁心痛起来。

    窗外,此时东方俱乐部基地依然热闹,虽然一线队今天晚上才会回来,但是几支梯队正在几块场地上热闹非凡的训练着。球场上不时传来教练的喊叫声,和球员的喝彩声。

    “逸夫,我有一个想法,想听听你的意见。”李俊说到。

    “李总你说。”

    “我想搞一个青训教练养成计划,由俱乐部出资,系统的培养一批青训教练,像培养我们的小球员一样培养他们,甚至可以通过与国外的俱乐部或者青训机构合作,把我们的基层青训教练成批的送出去,让他们学成归来,再培养我们的孩子。”李俊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

    听到李俊的想法,邵逸夫内心一亮。其实他自己也有过类似的想法,只是一直没有说出来。

    “李总,你的这个想法我非常的赞同。其实,在外谈我们的合作青训学校的时候,我就想过,可以把这个也作为一个支持条件,让我们的二级和三级合作基地的基层教练,以及我们梯队教练都系统的进行培训。”邵逸夫说到。

    “嗯。”李俊点了点头:“你把这个想法做个方案计划,下次我们讨论一下,必要的话,我们再去总部跟龚总汇报,争取他的支持。”

    “好的。”邵逸夫应承了下来。

    今年以来,东方俱乐部的青训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几支直属俱乐部的梯队已经建立,从全国各地也挖了一些优秀的苗子。u17队在国内的青年队比赛中也取得了不俗的战绩。

    而东方俱乐部青训广度的拓展工作也颇有进展。目前三级合作体系已经基本建立,成金字塔式,一些比较优秀的青训合作学校纳入到了东方俱乐部当中。

    不过,东方俱乐部的青训合作学校,又不断面临着被挖角的问题。

    松山湖学校被宇天俱乐部挖走。而最近,在东方俱乐部大本营的江州市,几个青训合作学校也被挖角,对手是来自于同城的水手俱乐部。

    水手俱乐部近几年的成绩一直力压东方俱乐部,成绩上的优异,也让他们获得了来自于本市的更多资源,包括青训资源。

    在江州市,三分之二的足球学校资源都纳入到水手俱乐部旗下。即便在这种情况下,水手俱乐部还在试图撬动东方俱乐部仅有的一些本地青训资源。

    最近就有几个学校亮起了红灯。

    这件事情,也是让李俊和邵逸夫头疼的事情。

    本来,邵逸夫正在外地洽谈合作,被李俊紧急招了回来,就是为了应对这一麻烦事件。

    如果说,当下一线队成绩不佳是短痛,那青训资源被挖墙脚,那就是长痛。在当下一线队成绩已经远远被同城对手落下的情况下,如果未来也被扼制住,那么对于东方俱乐部的将来是非常不利的。

    所以,东方俱乐部必须严阵以待。

    “这次把你喊回来其实最重要的还是本地几个合作学校要终止与我们的合作,转投水手俱乐部。”李俊把话题转到挖角的问题上。

    “在回来路上,我已经和那两家想要终止合作的学校领导电话沟通过了。”邵逸夫说。

    “说到底,就是一个钱字,水手俱乐部给他们开出的赞助费比我们高出了一倍还多。”

    “这么多?”李俊说:“那你的想法呐?”

    “虽然提高赞助费并不是很大的问题,但是这会开一个很不好的头,就是用钱买忠诚,更何况,如果只给这两家提高赞助费,无疑会打破我们现有的青训体系,毕竟其他学校怎么看?”邵逸夫说。

    李俊点了点头。

    “李总,有句话,我不知道当说不当说。”邵逸夫说到。

    李俊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表面看这是钱的问题,但实际上,这是政策倾斜问题。要知道,江州市足协在本市青训资源分配上是有很大的决定权的。”邵逸夫说。

    “所以,我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不是要给多少钱,拼价格,而且要去做市足协的工作,由他们出面来平衡这个问题,毕竟我们俱乐部也曾为江州市获得过荣誉,现在一家垄断未必是好事情。”

    邵逸夫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李俊一边听着,一边思索着。

    其实,因为成绩因素,这几年市里的资源向同城的水手俱乐部倾斜,已经是很明显的。

    青训资源的倾斜是一方面,在商务开发上也是鼎力相助,协调了本市几家企业赞助水手队;而且,去年开始,还为水手俱乐部专门建设了一个专业足球场。

    这些支持,对于东方俱乐部来说,说不上眼红,毕竟人家也是凭实力拿到的,但是对于过分的支持,尤其是要牺牲东方俱乐部利益来支持同城对手,这一点上,作为俱乐部掌舵人的李俊是不认可的。

    听了邵逸夫说话,他是认同的。

    “你说的很对,一味的拼钱不是我们的风格,也不是我们想要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从足协那边入手了。我来联系足协,协调处理。”李俊说。

    邵逸夫点点头。

    “另外,还是要继续安抚哪几家学校,让他们不要那么轻易做出决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吧。”

    “好,我今天就去这两家拜访一下,看能不能够尽量稳定下来。”邵逸夫说。

    “好,那你辛苦啦。”李俊说。

    “我还好,你倒是压力更大,现在球队成绩这么差,保级压力大,不过好在昨天足协杯赢球进决赛了,或许能够扭转之前的颓势。”邵逸夫道。

    “嗯,应该可以,这次回来也要好好奖励一下球队。”李俊说。

    “球队什么时候回来?”邵逸夫问。

    “今天晚上十一点半,到时候我也会亲自去机场迎接他们凯旋归来。”李俊说。讲到昨天的胜利,李俊的心情又平复了许多。

    “那你也辛苦了,要那么晚。”邵逸夫说:“你也注意注意。”

    李俊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