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她的星河,他的微光 > 第一百二十七章 调研(二)
    调查的节奏很紧凑,村里人五六点就起来了,他们需要提前起来,否则人家下了地,人都找不到。

    从早到晚,要处在随时随地“参与观察”的状态中,晚上唠完嗑回屋,要开小会,写调查报告。

    程雨跟不上的,不是时间节奏,而是专业节奏。

    这两天她基本白瞎,不知道该怎么做,还因为傻乎乎没接上刘老师访谈过程中的“套话”,被训了几顿。

    真的是光看不练假把式啊!

    同屋的研究生小罗,安慰她,刘老师就是这个脾气,对她自己的学生也是凶得不得了。但是严师出高徒啊!她们就是在刘老师的凶巴巴之下,不断进步的。

    小罗还好心地把她自己做的调查提纲给程雨看,让她借鉴借鉴。

    这个团队分工比较明确,刘老师带着小罗和文耕的小杨,一心一意调查非遗名目“拜龙调”。文耕另一员工小斌,调查村落亲属制度,由于平村以杨姓家族和和姓家族为主,他们的亲属结构便有些意思了。

    唯一不知道做什么的是程雨。

    文耕方面只当她是来实习凑热闹的,没有给她安排任务,主要让她“体验”一下田野调查的流程,所以把她放到了调研时间最短的团队里。

    但带队的刘老师可不管这么多啊,总之你是调研小队的一员,你就得正儿八经地进行调查,不许偷奸耍滑。

    文耕那两个员工也是在刘老师的“管辖”之下的,也只能默默向程雨抛去同情的眼光,私底下抽个空来给她这里提点一下,那里提点一下。

    提点着提点着,到了第四天,程雨开窍了。

    几人每天开小会时,都会总结当天调研到的内容。程雨听多了,竟然发现了其中的一个小问题。

    “刘老师,我发现,拜龙调的变化,似乎和这里生计模式的变化有关?”

    生计模式,这个词是程雨前不久从人类学相关著作上学来的。

    这回刘老师露出了一点好奇之心:“怎么说?你说说?”

    程雨低头看一眼本子上写写画画的笔记,说道:“根据我们记录的拜龙调内容,很早以前,是向龙王爷献上‘稻米’,后来出现了‘包谷’、‘洋芋’,最近几年又变成了‘香蕉’、‘甘蔗’。”

    刘老师似乎欣慰地笑笑:“看来你找到点了。其实这一点我们也发现了,只是我们想等你自己挖掘出来。自己找到的点,才会有去深入调查的动力,也才能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一旁几位也意味深长地看向程雨,一副“孺子可教也”的模样。

    程雨黑线,合着你们这是“因材施教”?

    “既然你已经发现了,那从明天起,你就做生计模式吧。还有十天的时间,恐怕你要抓紧了。”刘老师微笑。

    开完会,大家四散而去,刘老师突然凑过来,拍拍程雨的肩膀:“我知道你只是轮岗实习,这些东西以后你也未必用得上。但是,在我看来,任何一次学习机会,我们都应该全力以赴,因为人只有先积累厚重的知识,才能拥有与别人不同的眼光和胸怀。”

    程雨吸了一口气,想起高中班主任那一番相似的言论:“程雨,张载说过,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你的人生还很长,还有很多可能性,不要因为一时的挫折而丧失斗志,你依然要怀有理想,人啊,总要有些情怀,他的人生才能圆满。”

    是啊,如果说,人生有很多事情是既定的,不能改变。

    但人还是可以改变面对事情的态度和胸怀。

    选择怎样的人生态度和厚度,是可以掌握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