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军友之家俱乐部 > 第三百零二章 雪线上的订婚仪式
    半个月之后,龙飞和艾佳悄悄飞上雪线,完成商量好的定婚仪式。

    龙飞对藏民的订婚仪式式有过耳闻。

    这里,婚礼的过程十分隆重,双方同意婚事,便派人选择黄道吉日,起草婚约证书。婚约证书一般请有才华能诗文的人起草,内容是写男女结合、互敬互爱、互相体谅、孝敬长辈、品德应当高尚,等等。

    也有的婚约书上写上今后财产继承事宜。这种婚约,是用诗歌形式写的,可以朗诵。

    订婚这一天,男方要送给女方家中老少尊卑,每人一条哈达,并要送给对方父母养育女儿的“奶钱”。

    对方准备好茶酒招待来人。双方代表进入正厅依次入座以后,主人家端上“切玛”,敬茶酒。求婚的人家献上礼物,也送还这一天所花的费用,还要送一块“帮典”。

    送这一天的费用是因为男家求婚,本来一切费用自当男家负担,如今女方代办,应当用钱补偿为谢。

    送“帮典”的意思是:姑娘自小不知磨破母亲多少块“帮典”,送来这一块赔偿损失。敬完茶酒以后,便把一式两份婚约书放在高脚盘内,由一家证人高声朗诵,另一家证人认真校对。

    念完订婚书,证人便把两家的家印当众盖在书上,然后郑重地由女方与男方代表分别交给对方父亲。

    接着,两家父母对证人献哈达,表示谢意。订婚这一天,青年男女都不参加,只是家人出席。仪式结束后,尽情欢乐一天。离开时,女方家庭将哈达和回礼送给对方。

    结婚仪式的头一天,男方得派人把一套漂亮的服装,以及巴珠、嘎乌、手镯等装饰品,用绸缎包好,送到女方家中,让新娘明天过门打扮用。

    迎亲的这一天,男方家要找一位有地位的人,带上一队人马,还得牵上一匹准备给新娘骑的打扮考究的马,这匹马的颜色,与女方属相吻合;这匹马必须是怀孕的母马。

    同时,还得带上彩箭,箭上有明镜、璁玉、珠饰等。马队到达之前,女方要举行敬“切玛”、喝酒等告别仪式;男方迎亲队伍进门之后,先把彩箭插在新娘背上,表示她已经属于男方家的人了。

    又把璁玉放在新娘的头顶上,这块璁玉藏族习惯称为灵魂玉,这样做,表示男方的灵魂已托付于女方了。

    女家送新娘时,一般带去一位陪人。当姑娘要出门时,女方家有一人一手拿彩箭,一手拿羊腿,站在楼上高喊:“不要把我家的福气带走呀!”反复多次,直到姑娘走远。

    马队出门起程,领队是一个属相最好、穿着白袍、骑着白马、手中举着九宫八卦图的人;接着,便是迎亲代表;然后是新娘和伴女;最后是随同前来的人。

    一路上,男方家人要侍候在路旁向马队敬三次酒。如果路上遇到背水、背柴禾的,认为最吉利,应下马向过路者敬献哈达。

    要是碰到抬病人、倒垃圾、或背空筐子的人,这是不吉利,结婚后再请僧人念经消灾。马队行进期间,随行人员高唱“谐青”,新娘则边行边哭。

    男方在新娘到达之前,必须装扮大门,专为新娘下马准备垫子。垫子是装着青稞、麦子的口袋,铺上五彩锦缎,面上用麦粒画上“*”符号。男方家人手捧“切玛”和青稞酒在门口迎接。

    传统的进门仪式是十分烦琐的,从下马、进门、上楼到入厅,每次都得唱一次颂歌,献一条哈达。

    新娘入厅后,坐在新郎下首,迎亲和送亲的队伍也入厅依次坐定,接着便献“切玛”、敬酒,给佛像、父母献哈达,在柱头上挂哈达。

    参加婚礼的人唱谐青,以示祝贺。主人献哈达,感谢众人。做完这些,新郎送新娘入洞房,其他人便尽情吃喝玩乐。这种活动一直延续三天。三天中,亲朋都可陆续来送哈达和礼物,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