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一灯如豆 > 第114章 发展才是硬道理
    书房里

    一灯如豆

    赵怀眼睛盯着地图上的秦州城池位置,有一种叫做勃勃雄心的欲望几乎不可抑制,思绪如潮水般的翻滚,风起云涌。

    他有着重生者开阔的视野,跨越时代的思想,更不会被旧有的观念束缚,想要的东西就一定要得到,不管采取什么方式。

    成王败寇,概莫如是。

    赵怀相信一句话;

    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

    重生之前赵怀常年混迹于网络,有着穿越历史的敏锐眼光,这是最大的bug,他知道;

    纵观世界数千年的军事发展史,对付战舰,最有效的武器就是更强大的战舰,对付潜艇,最有效的武器就是更好的潜艇。

    对付飞机,最有效的武器就是更先进的飞机。

    同样,对付蒙古骑兵,最有效的武器就是更强大的骑兵,在人员素质、战术、训练、武器装备全面超越的骑兵军队,没有第二个选择。

    翻阅前世的记忆,经过深思熟虑,赵怀选择了后世法国拿破仑皇帝打遍欧洲的骑兵编制。

    重骑兵选择建立胸甲骑兵,步兵选择建立龙骑兵(骑马火枪步兵),

    轻骑兵选择设立骠骑兵,猎骑兵,枪骑兵。

    通过对奴隶少年严谨的训练,可以最大程度的形成军令统一、严谨有效、队型紧密的骑兵战术,是对付蒙古铁骑有效的打击手段。

    奴隶少年经过长期训练,在严格的军纪军法约束下,有着高度纪律性和服从性,相对于散漫的蒙古骑兵,领先一个身位不止。

    在赵怀的字典中,这叫降维打击,是顶顶厉害的一招。

    一名战技娴熟的蒙古骑兵,骑马射箭,使用兵器样样精通,凭借超人的战斗力可以轻易地对付三名骠骑兵。

    十人的蒙古骑兵小队,面对十人的骠骑兵具有明显优势,战胜并不困难。

    但是一百人的蒙古骑兵小队,绝对无法战胜亦同样数量的骠骑兵,因为后者拥有严格的组织,更好的装备和先进的集体战术。

    胸甲骑兵(重骑兵)和骠骑兵(轻骑兵)依靠整体的力量作战,而不是个人高超的武勇和战技,这是严令禁止的。

    与敌大规模正面野战,经过严格培训练的胸甲骑兵和骠骑兵,绝对不怵冠绝天下的蒙古骑兵。

    这是整体和个人力量的差距,也是跨时代先进骑兵战术的差距。

    这种差距,不是凭借个人的武力可以消弥的,在中等规模以上的战斗中,训练有数的骠骑兵队更能体现强大的战斗力。

    那种压倒一切,无坚不摧的冲击力,已经被世界历史证明,是最先进的骑兵战术。

    蒙古人无法学习这种先进战术,因为个人的武勇和散漫的习俗,是融入蒙古人骨髓里面的基金代码,根本无法改变。

    归根到底,从小在马背上长大的蒙古人,首先是热爱自由牧民,然后才是一个杰出的战士,残忍的强盗和优秀的轻骑兵。

    严格的纪律和高度的服从性,对蒙古人来说,是不存在的。

    前面的都是热身,真正的开胃大菜是热武器。

    赵怀真正赖以征服敌人的武器,非领先时代的火枪和火炮莫属,他的翅膀拼命扇动,必将会慢慢的改变历史车轮的方向。

    这种改变缓慢而不可逆转,潜移默化的修正,将给多灾多难的南宋时期,带来完全不一样的景象。

    一切都处于萌芽状态:

    铁匠谷的炼钢厂刚刚进入轨道,火枪的设计制造还没有开始,火药的研发也没有开始,还处于资源的搜集时期。

    想要等到第一只火枪的闪亮登场,需要时间的锤炼。

    赵怀设想中强大的军队,是建立在骑兵基础上,这一切最重要的作战资源就是马匹,无论如何都缺少不了的。

    这也是他把基业之地,放在秦州城池的潜在原因,那里有彪悍的游牧民族,有被蒙古消灭的西夏余孽,更有广阔无垠的草场,数之不尽的马匹牛羊。

    这一切,组合在一起就是可怕的力量。

    自从攻占了神仙山庄,时间过得飞快,掐指算来已经七个多月了。

    这段时间,神仙山庄包括后山的神仙山谷及葫芦口城墙建设等,全部告一段落,进入了平静的发展期。

    崭新落成的葫芦口城墙,倚山形地利建设,虽然没有神仙山庄关隘的险峻,依然不可小觑。

    它可以很好的保护后方幽深的神仙山谷,让这一片广达100多平方公里的山谷,成为安居乐业的平安家园。

    正是因为面积广大的神仙山谷,使得处于险峻地形上的神仙山庄,拥有了可靠的后方,更有了宽广的回旋余地,弥补了地形狭小缺点,更多出了一条退路。

    神仙山庄陡峭山崖下,原来可通行马车的季节性河床,这个时间已经被奔腾不休的山洪。淹没。彻底无法通行。

    在每年的四月间,随着山区雪水的融化和降雨,这条干涸的河床便会摇身一变,成为波涛汹涌的季节性河流,展现出自己充满活力和暴躁的一面。

    一直要到九、十月份,山区里的降雨减少,这条河流会逐渐变成涓涓细流,最后,彻底干涸。

    在此期间,来往神仙山庄,只能通过山脚下的羊肠小道翻山越岭,既不能骑马,更不能使用骡车,必须的物资只能靠人背肩扛。

    神仙山谷通道开辟之后,再加上天梯的物质运输作用,这一个瓶颈被彻底克服。

    神仙山谷向外的通道并不经过季节性河流,使得这一处基业,再也没有运输上的烦恼,成为真正可以供数万人使用的庞大根基之地。

    无形中的重要性,上升了十倍不止。

    几个月下来,居住在神仙山谷的人群,多了近二千人。

    汴京城南城厢遭遇火灾之后,数以万计城市居民流离失所,女真人并不擅长于管理城市,一切都是粗放的自生自灭,最多就是富豪大户设粥棚赈济,也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

    根据赵怀留下的秘令,留在汴京城内的管事,有目的招募手艺人迁居神仙谷,在其中看病的郎中、铁匠、木匠、各种手艺人,还有做炊饼、腌咸菜、打制首饰、厨子、马夫等等,举家迁来神仙谷居住。

    这些城市里面的底层百姓,也是城市生活组成最重要的部分,同样也是神仙山谷需要的有益组成部分,缺一不可。

    有了他们存在,神仙谷真正形成一个小镇的规模,衣食住行各行业都有,充满了真正生活的氛围。

    这里还有来自上北河村和北河村的赵氏一族,约三百余人。

    其中以嫡支四爷赵德胜为首,还有各位山庄管事及村邻的家人,离开动荡不安的外界,来到神仙山谷团聚,享受安定的生活。

    想起嫡支四爷赵德胜初来时的震撼表情,赵怀不如矜持的笑了。

    何止是赵德胜一人,其他的赵氏族人个个嘴巴张得有多大?

    恐怕塞一个鸡蛋没问题。

    他们打破脑袋也想不出,赵怀竟然在这群山里,建设了如此大规模的避难之处。

    有了高大坚实的城墙守护,凭借着山川守护之力,让一干赵氏族人真的感到安心,可以安然度过即将到来的战争浩劫。

    嫡支四爷赵德胜是个很有担当的长者,平时多经手家族的庶务,赵怀索性把神仙山庄管理全权交给了他,人皆尊称为“四爷”。

    在这个时代,最放心的莫过于家族之人,一旦赵怀经营的这个小小的势力覆灭,家族之人一个也跑不掉,全都得掉脑袋。

    这个时代,动辄抄家灭族,那可真不是说笑的。

    生死存亡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血脉相通,冥冥之中还有老祖宗的余荫守护,自然是信得过的。

    对于山庄一些琐碎的庶务,师傅郑少玉是不屑于管理,之前四月底,赵怀离开前往汴京城的一个月,各种琐事把他烦的头都大了。

    什么有人进山被毒蛇咬了,谁家又和谁家打架了,哪一个从山坡上摔下来了,城墙建设支用物资超支了,山庄里买不到胭脂花粉……

    诸如此类的琐碎繁杂事,真的让恩师郑少玉一个头两个大,头发都白了好多,避之唯恐不及。

    等到赵怀一行回来,连忙把一切都丢给他,自己跑鹰嘴崖去清静一番。

    只有鹰嘴崖,才是整个神仙山庄的世外桃源,只有师徒两人才可以自由进出,别的任何人都不行。

    赵怀则是懒得管理,正好族人迁来,索性全丢给四爷赵德胜。

    悬崖之上的神仙山庄,由四爷赵德胜牵头,带着赵氏一族几名精干的族人管理。

    悬崖之下的神仙山谷,由总管事赵远程,带着一干管事分头负责,由犟叔和吴婶坐镇后勤,分管物资收支发放,一切就都走上了正规轨道。

    师傅郑少玉得以从琐碎的杂务中腾出手来,对神仙谷的少年军队进行严格整训,对其中出类拔萃者亲自教导,效率大大的提高。

    至少赵怀自己,很多的掌控最重要的事宜,全力发展自身力量的同时,不忘了开辟新的财源。

    说一千道一万,发展才是硬道理,原来攻占神仙山庄获得的巨额财物,时至今日,已经所剩无几,全加起来不足十万两纹银。

    对于一个近八千人的庞大势力来说,基本上属于杯水车薪,必须要寻找稳定可靠的财源。

    那就是:酿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