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一灯如豆 > 第15章 愚孝
    ();

    正房里

    桌子上是萝卜炖狼肉排,狼肚子烧豆腐,狼腰子炒野菜和炒肝尖,都是大盆大碗的造,颤巍巍的肉和白色的豆腐,青色的萝卜相映成趣,扑鼻的香味再也掩藏不住。

    “石门兄,去催一催你哥石柱,人都到齐了,我们这里就要开动了,怎生到现在还没有烧好。”

    正说着话,就听到屋子外面吴石柱大声的嚷嚷,声音由远及近。

    “来喽!喷喷香的烤狼肉,焦黄酥嫩好吃的不得了噢!这是吴大郎的手艺,尽管放开了造吧!”

    赵怀哈哈一笑,说;“说曹操,曹操就到,大郎可真会赶时间,那我们大家就开始吧。”

    吴石柱手上捧着一大把枝条穿的烤狼肉,风风火火的走进来,带来了烤狼肉无法拒绝的香味,金黄色酥脆卖相,冒着蒸腾的热气。

    三小子吴石头抓着烤狼肉就往嘴里送,刚刚烤好的肉烫的他尖叫不已,仍然三下五除二的干掉了一串,嘴里面塞鼓鼓囊囊的大口咀嚼,吃的满嘴流油。

    看他享受的样子,所有人都哈哈大笑,笑声中各自意味不同,

    遂即,众人开怀大吃起来。

    酒过三巡,老吴犟头放下手里的酒杯,心中想了下,说;“怀小相公,老汉我有一句话不吐不快,所谓;

    忠言逆耳。

    今天拿回来老宅值得庆贺,大吃大喝只此一次,下不为例。

    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这样吃上几天,金山银海也要吃空啦!

    我家这几个小兔崽子不知道厉害,怀小相公你是读书人,又刚刚掌家立户,千万不能跟他们一样胡闹。

    听二小子说,你们早上就开始大吃大喝,狼肉狠命地造,这样下去可不行。”

    老吴犟头这番话说出来,吴氏大娘连忙小鸡啄米似的点头,深表同感;“怀小相公,你可别怪俺多一句话,这样持家万万不能的,我家里豆腐渣还有好多,等会儿让大小子回去多拿一些,垫在里面一起吃。

    这个肉啊!一个月吃上一回儿就行,总不能靠它过日子,更不能放开了吃,诺大的家业也要吃穿了。”

    赵怀闻言哭笑不得;

    我一个光荣的重生人士,没事拿豆腐渣掂吧肚子,这也忒惨了点!

    心知老吴犟头夫妻俩也是好意,按照老吴犟头这个脾气,你如果不能认同他的意见,必然唠叨个不休,没有个停下的时候。

    什么叫犟头?

    就是认死理呗!

    老吴犟头此话一出,吴石柱和吴石门立马就成了苦瓜脸,好日子刚刚过了一天,马上就要被打回原形。

    一想到吃了十几年的豆腐渣,两个人心神意会打了个激灵灵的冷战,默默地从菜碗里夹一块大肉骨头压压惊。

    一番酒席吃到酒尽人散,几大盆肉菜吃的精光,就连汤水都被三小子吴石头灌进肚子里,小肚皮子吃的溜圆,哼哼唧唧的都要走不动路了。

    老吴犟头到了最后,连道惭愧,再三造歉而回。

    至于回家是不是抡起烟袋锅,好好的教训三个小子,赵怀就不得而知了。

    反正这三个小子皮糙肉厚,只要吃饱了,喝足了,打上几下就当松松皮,不值当甚么。

    今天晚上,赵怀滴酒未沾,只是用白开水在陪着他们喝酒。

    这个年轻孱弱的身体不能喝酒,需要好好的补充一番底蕴,务必要把身体的底子打好,每天两顿狼肉是少不了的。

    狼肉的营养价值很高,味咸性热,温补肾经脾经,蕴养五脏六腑,并且能够填精髓,祛风寒,委实是个好东西,比羊肉强多了。

    体虚畏寒的人,吃上一顿狼肉,立马就会感到身体暖洋洋的,在寒天腊月也不觉得冷,这就是狼肉温补的效果,立竿见影。

    今天,老吴犟头已经帮着把狼皮剥下来,硝制好了,明天就可以送到城里谋克焦延家中,换取必要的物品。

    银钱赵怀是不在意的,这东西既不能吃又不能保命,必须要换成合用的东西。

    譬如,短鞘钢刀。

    没有它,仅凭赵怀瘦弱的身体,无法震慑住族老赵亮家四个大男人,只能生生的吞下这一口恶气,处境必然更加艰难。

    由此可见,兵刃刀斧之利,还是非常紧要的事情。

    族老赵亮的事情并没有完结,虽暂时压制住了他的嚣张气焰,怎知道他就能忍下这口气?不出什么幺蛾子。

    这个事情就是摆在赵怀自己身上,将心比心的说,总归心底的怨气难平,也不能算完。

    族老赵亮为甚巴巴的跑到上北河村,请示比自己矮两辈的赵氏嫡支族长赵偕,借势压制自己,难道仅因为对方是赵氏嫡支族长吗?

    当然不是。

    在这个战争频仍的年代,盗匪马贼多如牛毛,各地起义风起云涌动荡不安,豪门大族聚众自保,往往都建有坚固地坞堡,囤集大量的粮食兵刃自保。

    在这个人命不如狗的年月,强人横出,指望金国朝廷给自己做主,用律法惩制坏人,还不如洗洗睡吧。

    赵氏宗祠所在地上北河村,是大量赵氏族人聚居之地,在山脚下沿着宽阔的北河边建造坞堡,背倚400多米的山丘。

    北河就是汴京城北边的黄河故道,向东北方向绵延一直到济南府,当地人称之为北河。

    村中坞堡有精壮族丁300余人,战乱时候警钟响起来,汇聚下北河村,北河村等附近几个村子,精壮村民千余人,刀枪弓箭俱备,寻常几千人的盗匪也别想攻破。

    拥有强大的武力,赵氏嫡支族长赵偕一旦问罪下来,让赵怀去宗族祠堂问话,这个小胳膊小腿真的扛不住,盘旋头顶上严重的危机感,依然没有消除。

    所以,赵怀需要大量的银钱来做事,给自己营造一个安乐之地,放心地开展一波种田养成流。

    做这个事不能是酿酒,自己个儿也保不住这么大利益,还必须是短时间内能够来钱,能够聚拢大量人手的。

    想来想去,赵怀把目光放在挂在大车上面的渔网上,脸上满意的笑了。

    这个寒天腊月的时间,河里的大鱼可是稀罕物,足能够卖一个好价钱,及至开春时节赚够了钱,自己躲进汴京城里,哪管它洪水滔天。

    金国女真人虽然是渔猎民族,在冬天也没有办法能够捕获大鱼,这是受古人眼光的局限所致,天生没有办法。

    早在西晋时期,就有孝子王祥冬天为继母卧冰求鲤的故事。

    王祥字休征,琅邪人,性至孝,早丧亲。

    继母朱氏不慈,数谮之。

    由是失爱于父,每使扫除牛下,父母有疾,衣不解带,母常欲生鱼。

    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

    母又思黄雀炙,复有黄雀数十入其幕,复以供母。乡里惊叹,以为孝感所致焉。

    出自;干宝《搜神记》

    在赵怀看来,这熊孩子纯属头脑有毛病,大冬天光着脊梁趴在冰上,生生的用体温将寒冰化开,求得两尾鲤鱼。

    只是因为继母嘴馋了,想吃上这一口。

    继母既然不把你当颗葱,为了些许口福之欲,孩子生死都不问,你何必拿她蘸大酱吃?

    这是愚孝啊!

    这个历史时期,不管是宋人还是女真人,或者是建立大辽的契丹人,都没有什么好办法在冰天雪地里面,捕获大鱼。

    早在契丹建立大辽时期,距今160多年前,他们发明了“凿冰钩鱼”的方法,作为契丹皇帝一项重要的娱乐活动。

    “凿冰钩鱼”是大辽契丹皇帝“捺钵”重要活动之一,非常受到重视,每获得肥美大鱼,都要摆开盛大宴席,君臣同乐。

    谓之;头鱼宴。

    冬季“捺钵”一般选取环境优美的河流和湖泊,在野外进行渔猎活动,最主要的活动就是“凿冰钩鱼”,海东青捕猎天鹅。

    夏季“捺钵”就是在山里射杀猛虎和野鹿,彰显渔猎民族的强盛武力,大小贵族对之乐此不疲。

    辽太宗就说过;“联之畋猎,非徒徙从乐,所以练习武事也。”

    公元1125年,距今不过百年,辽朝为女真部落建立的金国所灭,这种“捺钵”活动,却延续了下来,成为金国君王朝臣上下,都喜欢的野外活动。

    据宋人张舜民在《使北记》中记载;

    “北人打围,一岁各有处所。

    正月钓于海上,于冰底钩大鱼;

    二月,三月,放鹘号海东青打雁;

    四月。五月打麋鹿;

    六月,七月于凉淀坐夏,

    八月,九月打虎豹。”

    “凿冰钩鱼”只是君王贵族娱乐消遣的活动,所需耗费的人力,物力庞大,所得不多,非是一般人可以效仿的。

    古老的查干湖拖网打鱼方法,这个时间段还没有出现,人们对冰下的大鱼束手无策,冬日里,肥美大鱼一旦出现在市场上,价格自然高昂。

    “凿冰钩鱼”啥的,这些蠢笨的方法对于赵怀来说,全部都奥特了,看小爷雷厉风行出手,给你网出一番鱼山虾海来,一网下去不捞个几千斤大鱼上来,都特么算失败。

    呵呵!重生人士就是这么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