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倾世皇缘农门小厨女 > 第一百零四章 酒楼开业 蝗虫来袭

第一百零四章 酒楼开业 蝗虫来袭

    三日之后,位于姑苏城正中,一家奢华富贵的大型酒楼,“歌朗轩”正式开张。

    鞭炮炸裂,雄狮起舞,锣鼓宣天,足足闹了大半个时辰,整个姑苏城的男女老少都闻讯走出来观赏,富家小姐们也打开窗子,不住的向外观望。

    杜清歌站在那临时搭建的高台之上,对着下方的人群,高声叫道:“各位姑苏城的父老乡亲们,今日,我歌朗轩正式开业,我店档次高,质量好,主打七十二道菜品,道道都是精品,为酬谢姑苏的父老,我歌朗轩三十天内全场六折,欢迎大家来捧场。”

    人群中爆发出一片掌声,有人起哄道:“老板娘,你这七十二道菜品,都是什么稀罕?”

    “耳闻不如一见,若是哪位大官人有兴趣,可以进来品尝一二呀。”杜清歌并不扭捏,与他搭着话。

    站在台下的李元朗看着她这般爽气,不由得又气又笑,折扇一抖,轻轻摇了三摇,问向身边的李福道:“哎,你看,就她这样的,能赚钱吗?”

    李福面有难色,“这杜姑娘,怎么有时候,好像有点疯疯颠颠的?”

    李元朗连连点头,“此词用得贴切。”

    歌朗轩不远处,也有一家大型酒楼,名唤“德味居”,老板叶婴正站在门口,眯着眼睛,远远的观望着歌朗轩这边的一片繁荣。

    伙计端着客人走后留下的餐具,走了过来,“老板,今儿天的客人都上对过新开的那家去了,这桌都空了。怎么办?”

    叶婴冷哼了一声,“他家开业,造造生势,很正常嘛,不着急,这买卖长着呢,咱们走着看。”

    叶婴突然想起一件事,“对了,厨房里,还有多少存米?”

    伙计想了想道:“应该也就不足三袋了。”

    叶婴点了点头,“如今这米价贵得这般离谱,他这饭店开的倒是时候,我倒要看看,就这米价,还能让她坚持多久。”

    “听说这酒楼虽说是那女子开的,背后却是一个大金主呢,估计,是有钱呗。”伙计道。

    叶婴微微一笑,“好,那就看他们能败家到几时吧。”

    正当那些好信儿的人们正围在歌朗轩门口,看热闹看得正欢的时候,突然间,人们只感觉到眼前一黑,好像有什么东西遮住了太阳,人们连忙抬头,就见一团灰云带着嗡嗡的轰鸣在头顶迅速飞过。

    有人叫道:“糟了,是蝗灾来了。”

    蝗灾?

    人群中立时起了一丝恐慌,一股人流立时从歌朗轩门口散去,直奔附近的乡间。

    杜清歌刚才还一脸兴奋,突然间人都散了,她也吃了一惊,李元朗眉头轻皱,冲着她道:“走,我们也去看看。”

    “哦。”

    杜清歌还真不知道蝗灾这东西是什么样,连忙跳下来,被李元朗牵着手,一路跑到了田间。

    只见那片灰云一路到了田间,突然间像变成了雨点,瞬间分散开来,落到了那还未成熟的庄稼之上,耳边只听到一阵让人心痒的悉悉碎碎之声,不消片刻,那片灰云又再次升腾而起,然后又迅速移动到别的地方,而刚才他们所在之处的庄稼,却已经被啃得惨不忍睹。

    蝗灾来了,刚刚还以为远在杭州的蝗灾,这么快就来了。

    李元朗眉头拧成一个疙答,沉声道:“此次蝗灾怎生这般利害?看来,姑苏今年的粮食要完呀。”

    杜清歌也急了,“那怎么办?那当官的,还能不能治蝗了?”

    李元朗道:“走,随我去见太守。”

    二人再次来到知府县衙,却见太守已经站在门口了,身后跟着府衙里的一应公人,抬着头,看着天空一脸的愁容。

    刚才那灰压压的一片遮天弊日的蝗虫,钱进斗虽然在府衙内离得较远,却也是听得到的,眼见这么大一片蝗灾,他也有点哆嗦。

    “钱大人。”李元朗快走几步,走了过来。

    “钱大人,蝗灾已经到了。”

    钱进斗嗯了一声,“本官已见到了。”

    “那大人可有什么治灾之策?”

    钱进斗眼睛一番,“本官早已上报朝廷,只等朝廷拨下救灾款项,我再增派人手,抓捕蝗虫,为民除害。”

    还要等朝廷的拨款?

    李元朗急了,“蝗灾已经来了,大人还要等救灾款,那何时才能治灾?怕是款项到位,蝗虫也早已吃饱喝足了吧?”

    钱进斗眼睛一瞪,“不等朝廷款项,本官如何治灾?各州县人手有限,若是外包给民间组织,自然是要大额花销的,你当什么事都不用钱吗?”

    “治灾捉虫之事刻不容缓,若是治得晚了,便会令今年庄稼颗粒无收,到时候饿孚遍野,大人担当的起吗?”

    钱进斗大怒,“本官如何行事,不需要你来指挥,滚开。”

    李元朗还是头一次见有个区区从四品的官敢这么和他说话,立时气得咬牙道:“钱大人,七年前山东蝗灾,原山东太守林为海因治灾不力,被皇上斩首,此事,你为官多年,想是有所耳闻吧?大人治灾之时如此怠慢,难道就不怕步了他的后尘吗?”

    “大胆。”钱进斗气得浑身直哆嗦,“你敢拿本官与贪官并论,是何居心?来人,给我拿下。”

    李元朗气得咬牙切齿,长衫一扬,便备好打架的架式,杜清歌此次一直站在一边,没有冲动,见此情景,她也知道剑拔驽张,这次,她反而心念一动,连忙把他拉了回来。

    “李公子,算了。”杜清歌拉住他道:“这是他知府的事,他做与不做,自然有他担着,你无需为此操心的。我们走。”

    李元朗这次可是沉不住气了,“粮食绝收,此事非同小可,万不可草率大意,杜姑娘,你休要拦我。”

    杜清歌依旧不放,“李公子,此事还需从长计议,你我先回去便是。”

    李元朗这次见杜清歌反而冷静了,还真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看来,应该是心头早就有了想法,当下,便恨恨的看了钱进斗一眼,被杜清歌拉走了。

    “李公子,你说山东之前有官员为蝗灾一事受了牵连? ”

    李元朗面有愁容,道:“是,当年我亲眼所见那蝗灾降世,所到之处,一片狼籍,那官员经验不足,治灾不利,害得颗料无收,偌大一个山东竟无粮可交,那官员虽是一个清官,却也被斩了。这次姑苏之蝗灾,与当年的山东之灾如出一辄,怕是要给姑苏带来灾难了。”

    杜清歌娇笑道:“李公子你真是糊涂了,你也不想想,那钱大人也不傻,他会不怕呀,他这次这么做,肯定是有他的道儿,你就不用为百姓发愁了。”

    李元朗细细品味,这杜清歌说得不错,钱进斗本不是个清明的官,那脑子也不是白给的,他这次能这么冷静,肯定是有着别的什么猫腻。

    可是,这家伙儿到底在玩什么把戏?这一点,李元朗倒是没有料到。

    第二天,一大早,歌朗轩刚刚打开大门,却见门口早已站了不少的顾客。

    那伙计以为自己刚刚睡醒了眼睛花,“众位客官,你们有什么事?”

    “我们来吃饭的。”人群中有人叫道。

    众人都随声附和,“对,我们来吃饭的。”

    这么多人吃饭?伙计向外看了一眼,这支队伍少说也有百十几号,而且穿戴也不像是出入这种高级酒楼的地方,这是什么情况?难不成,是有富人家请客,请这些穷人来这里消费?

    但歌朗轩既然打开门做生意,也不能把客人往外哄吧,店小二只得把毛巾往身上一搭,笑脸迎人,“好,那众位客官里边请。”

    那些食客们进了屋子,却也并不坐定,只是道:“你们这里可有米饭?”

    “有,有。”

    “也是六折?”

    “对,开业前三十天内,全场六折。”

    “好,那给我装三碗饭。”

    “好咧。”虽然不太理解这顾客的用意,但店小二还是点头哈腰,“那客官您还来点什么?弄点下酒菜?”

    “不用了,就三碗米饭。”那位客人脸色一板,道。

    就三碗米饭?伙计一愣,一时间还没缓过神来,那食客一抬头,眼神有些疑问:“怎么,不卖?”

    “卖,卖。”

    店小二没办法,只得给擦抹了桌案,然后高声冲厨房叫道:“米饭三碗。”

    口中暗暗嘲笑了一声,“穷鬼。”

    转过头来,店小二又冲他身后的客人道:“客官你这边请,看看您想来点什么,咱们店七十二道菜品,道道都是出自我家老板娘的手,可谓川鱼辽粤,无一不精。”

    那客人脸部瘦削,腮窝塌陷,一看就是营养不良,他闻言并不感兴趣,只是眼睛一闭,道:“无需,只给我来五碗米饭便是,我自带了家伙什,你把米饭盛放在这里,我要带走。”

    说着,他掏出一张大大的荷叶,嗯,就这半边桌子大小,足可以放进三碗米饭了。

    还是要米饭?

    店小二似乎明白了什么,怪不得这帮人看起来都是一副贫苦打扮,他冲身后的一众食客叫道:“各位,你们都是只要米饭吗?”

    后面的食客异口同声的回答,“是。”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