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战场英魂 > 第44章 不进民房的士兵
    ();

    五个士兵登时停止了跟他俩的纠缠,直愣愣的看着楞娃。老爷子看他们怀疑,就跟楞娃说:“进去,把你的刀扛出来。”

    楞娃噔噔噔跑进去,旋即跑回来,肩头已经多了把超大号的刀。士兵们不认的人还不认识刀吗!顿时变得激动无比,离楞娃靠的近的最近的士兵想上去抱一下,可是又觉得第一次见面人家又是大英雄,他们这些无名小卒是不是有点不知天高地厚。老爷子见状,说道:“进去吧,跟大刀兵好好聊聊,杀鬼子的经验,等到了战场有用!”

    士兵们当然想进去和大刀兵聊天,可是还是命令。一个士兵说道:“老先生,长官有命令的,不准我们进屋子的。”

    老爷子也知道军人对命令的服从程度,他想了想问:“谁给你们下的命令?”

    一个士兵说道:“排长。”

    老爷子哼了一声说:“一个排长,你们进屋先谈着,等他找你们的时候,我跟他说。小伙子们,快进屋吧,也把那湿衣服进去烤烤,穿着湿衣服容易得病,得了病还怎么打鬼子!”

    士兵们禁不起他们一家人的软磨硬泡,一个个跟着老爷子进了院子,忻梦乐的在后面蹦蹦跳跳的跟着。

    进了屋子,五个士兵围着炉子烤他们的湿军装,老头给他们沏茶,亲自给他们洗茶碗。看到忻梦在一旁闲的没事就让她去找她嫂子,帮着嫂子给士兵准备些吃的,让他们带上。忻梦一溜小跑的去了,不一会又回来了,找了个地方坐下,听楞娃跟他们说话。老爷子嗔道:“忻梦啊,你怎么不去给你嫂子帮忙?”

    忻梦说道:“我嫂子嫌我碍事,不让我跟着她!”

    老头无奈的苦笑。

    五个士兵都是广西人,说的话跟北方话差别很大,楞娃说的他们能听懂,可是楞娃听不懂他们说的。刘老爷子年轻的时候也可说是南征北战,能听得懂广西话,就给他们当翻译。

    楞娃听说他们是广西人,就高兴的说:“你们是广西人,我是山西人,咱们都带个西字是不是离的很近,可是说话咋就感觉离得这么远呢!”

    一个士兵说:“哪里哪里,广西山西离得可是远,一个在北一个在南,远呢!”

    老爷子给他们翻译着,最后加了一句:“本来离得十万八千里,怎么能见面,幸亏是杀鬼子才让我们见的面!为了报答一下鬼子,到了战场上,你们可得狠狠的招呼他们!”

    士兵和楞娃一起点头:“那是,那是,绝不亏待了这群畜生!”

    忻梦在一旁也忍不住插嘴问:“你们不想家?也不回家吗?”

    一个士兵说道:“我们离开家的时候跟家里人说好了,如果回家就要等到胜利之后,如果还没有胜利就回家了,那一定是逃回来的,没骨气,也很丢人,我们不会那样干的,打不完鬼子不回家!”

    老头亲自给他们奉了茶,说道:“酒不勉强你们喝了,我就以茶代酒,预祝各位胜利!”

    五个士兵端起茶,一饮而尽,说道:“谢谢老先生,我们会多杀鬼子的。”

    老头呵呵笑了,说:“弟兄们,茶哪有这么喝的,这么急着喝光了能尝出什么味道?”

    士兵说:“很香很香。”

    老头端起茶壶想再给他们续上一杯,可就在这时,大街上响起一阵急促的哨子的声音。

    士兵们迅速把军装穿上,对老爷子说:“谢谢老先生了,排长让我们集合!”

    老头知道哨音就是军令,军令下则如山倒,士兵们喝不到第二杯茶了,招呼孙女:“忻梦,快去拿东西,给他们带上!”

    忻梦飞一样跑往后院。

    士兵们却已奔到了大门上

    老头子跟着追了出去。看到五个士兵正站成一排,前面一个军官正指着他们大声训斥。老头子拄着拐棍走下台阶,走到军官面前,说道:“这位长官,我作证,不管这几位弟兄的事,命令是我违反的,是我让他们进我家的!”

    军官转身,客气的对老头说:“老先生,真是对不起,您这么大年纪了,还让您费心,眼下军情紧急,我别的话也不说了,一句话,弟兄们谢谢你们,多杀鬼子,保老爷子长命百岁!”

    他正说着,楞娃和忻梦带着一筐饼抢出来,往士兵身上塞。

    士兵不收,双手搪塞着,求救的望着排长。

    排长说道:“老人家一片盛情,收下吧。”说完,给老头敬了一礼,转身而去。士兵们收好吃的敬了个礼便跑步而去。

    老头站在门口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消失,这时,雨又淅沥沥的下起来,忻梦过来搀着爷爷说:“下雨了,天凉,爷爷,回屋吧!”

    他们走上大门,发现街上的门口亮起一片红光,原来是乡亲们把过年时挂的红灯笼挂了出来,点上,祈求将士们胜利凯旋。

    日军第十三师团一部遵照大本营的作战命令,在占领南京之后渡江北犯。日军挟战上海、屠南京之余威,进入江北淮河之地如入无人之境,目空一切,不将中国军队放在眼里。日军华北派遣军司令官西尾寿造大将甚至说,随便派遣一个日军联队就可以扫荡中国的任何一个地区。因为他觉得中国军队的精锐在上海已经损耗光了。十三师团派出的也正是一个联队的兵力。就是这个可以扫荡中国任何地区的日军联队却在池河地区遭到中国军队的迎头痛击,损兵折将,失去战斗力,不得不向南京请求增援。

    日军援兵到达后,对小小的池河镇狂轰滥炸,并派来十几架飞机投弹扫射,中国军队的阵地立时陷入火海之中。日军趁机分三路展开进攻,然而不屈的中国士兵欲战火而重生,不但将阵地上的的烈火扑灭,还将各路日军阻于半途。有冲进阵地的鬼子,士兵们就与日军展开肉搏,以血肉与意志将日军消灭于阵前。日军一日连攻数次,中国阵地依旧岿然不动。

    池河镇打了七天,徐州战区长官部认为已经完成了战役部署,遂命令守军放开阵地,撤到两翼,一边休整一边在敌侧后进行袭扰游击作战。而将宽敞的正面让开,让日军进来,十几万国军在淮河对岸给日军设计好了坟墓。

    日军过了池河镇往北走六十里就是左右营盘村。日军着急进攻淮河,大部队气冲冲的直扑淮河而去,还没心思对村里进行扫荡。鬼子的大部队通过的时候,有几十个日本骑兵曾经窜进村子里,看到家家户户紧闭门窗,也没发现什么可疑的地方,转了几圈就追大部队去了。日军原以为过淮河就跟过长江一样简单,就算遇到中国军队的抵抗也是微不足道的,不值一提的,他们会一马当先的冲过淮河,杀到徐州,然后兵锋直指山东,在泰山脚下与华北派遣军会师。

    守卫淮河的是国民革命军第51军,属于东北军。军长于学忠,东北军元老。东北军士兵深念家乡被日本占领之苦,更觉父母亲人在鬼子铁蹄下饱受蹂躏之痛,对鬼子恨之入骨,揣着有敌无我,有我无敌的战斗决心来到战场。怒目相视,对岸日军,攥紧双拳,等待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