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十里湖光春雪鹿鸣 > 第六十三章 老人与国

第六十三章 老人与国

 热门推荐:
    大晋国与伏夷国截然不同,伏夷国又称蛮国,百姓尚武伐兵,故而天下武将大多出于此处,而晋国自从分化九州与伏夷南北互望,可谓一文一武两治天下。

    晋国选贤举能重用文官,每年都会自全国各地办置考场,借此来选拔天下有志之士,而这从每一地方所获胜的才子都可前往大晋皇都凤祥,参加由大晋天子举办的朝堂殿试,如能从此中脱颖而出,将来前途自然不可限量。

    今天的江南城楼内显得格外热闹,隐隐望去可见许多身背书匣的青衫少年结伴而行,陆续进入那矗立着朱红色大门的江南府衙。

    “颜古兄,好久不见!想不到这小小笔试竟然引得你这邦县第一才子出场,前几日看见颜古兄你眉思苦想挑灯夜读,今日却是如浴春风,想必是奔着那三甲的头衔去的!哈哈!”街道上,一位身穿白色长衫的年轻秀才对着一旁手执纸扇,腰环玉佩温雅如玉的书生笑着开口说道。

    大晋国的读书人心中都十分清楚,这全国各地无数才子书生参加会试,每一州不乏许多真才实学语出惊人之辈,各地考官都会将自己认为的上上佳作密封上奏凤祥,然后统一交由天子和文武百官阅卷,然后由天子将自己认为出色的三篇佳作,上述至儒家夫子庙,交由老夫子阅卷,如果得到老夫子中意,便会口述赐字,分别评定出今年的三甲头衔。

    而正因为此,这身具三甲头衔之人,也是被儒家礼教认可之人,均是有望成为大儒之才。

    但是这大晋国年年人才各有千秋,其中也不乏胸有谋略的有志之士,除了那六十年前的傅红狐外,这么多年过去却无一人能够再次得到老夫子的认可。

    那手持纸扇的书生听罢,脸色暗暗有些窃喜,任谁被如此夸奖心中难免忍不住有些舒心,他微微咳嗽了几声,不过还是有自知之明拍手作罢摇头叹道:“唉!章台兄,莫要在开玩笑了!这三甲之名自大晋定都凤祥以来便存在,可这六十年来也只有傅国相得到一个元甲的名头,在下也就些许读过几本儒家经典的穷酸秀才,哪里敢奢望那夫子庙三甲之名?呵呵,这三甲旧事不提也罢了!你我权当此番出门开开眼界便可了”他说完微笑着用纸扇敲了敲对面男子的肩膀。

    沅章台也是脸色一暗,对于这三甲之名他们这些读书人心中如何能不能看重,无奈这么多年过去却是始终无一人可得一字,却是让全大晋的读书人汗颜啊!他微微有些忧伤,不过也迅速收回心神,伸出手将于颜古的纸扇拨开,然后微笑道:“颜古兄此言不差,此番也权当锻炼下自己这些年勤学苦读的成果便是,我辈读书人讲究天降大任于斯人也,讲究温故而知新,更是讲究君子坦荡荡,便是无三甲头衔又能如何?只要手执一卷书,我辈读书人的气节便不能断了!哈哈!”。

    于颜古心中暗暗点头,表示认可,二人相互畅谈随后步入那正在举办会试的府衙之内。

    与此同时,大晋国的各州之内,均是开始鸣锣敲鼓表示会试正式开始!

    皇都凤祥,大晋皇宫御花园之内,两道身影相对而坐,各执棋子静静落子。

    “荀先生不妨猜猜今年我大晋考生会有三甲之名出现吗?”对面一位身穿淡黄色龙袍的中年男子眉头微皱平淡说道。

    坐在他对面的是一位年过六旬的老者,老者一身黑色绒袍,面容有些枯瘦,丝丝银白色的鬓角略显沧桑之感,老者干枯如树枝的手指缓缓捏起一枚黑色落在棋盘某处,然后微微伸手拢了拢脖颈的衣领,方才开口说道:“这夫子庙乃是儒家的圣地,从古至今能够得到老夫子开口的能够几人?陛下不必担忧,如今我大晋雄兵百万,列甲陈师势不可挡,便是无那三甲之士又能如何?哼!我大晋的国运又不靠他儒家的礼教过活,即便是出了一位三甲才人,也不过代表着我大晋国气运更胜从前,为今之计并非在于这会试之上,两界山那边已经传来了消息,说是伏夷那些蛮子已经开始陆续朝两界山押运粮草,恐怕用不了多久便会开始攻打两界山了”。

    黑袍老者说完,眉头深深皱起,目光悠悠地盯着身前棋局,似乎在思索着对策。;

    中年男子一听次眉头皱了起来,开始低头沉思,少许开口说道:“周将军可曾有消息了?”。

    黑袍老者微微摇头,随后接过一位宫女递过来的玉杯,闻着茶香轻轻抿了一口。

    中年男子也伸手接过宫女递过来的玉杯,手中静静把玩着一颗白子,随后再次开口说道:“听说周将军前些日子寻回了自己的骨肉?”。

    “不错,之前就是连老夫都有些不信,可暗中见过那孩子一面之后,当下便心中无虑了,简直活脱脱一个少年周郎!呵呵!”老者说道此一直紧绷地神情也是缓缓笑了笑。

    “周将军于国有莫大功劳,可以说没有他便没有如今的大晋,这次他喜得贵子朕心中也甚为他高兴,只是朕心中一直有一个疑虑不知能否请荀先生解惑?”大晋皇帝司马弘突然开口恭敬询问道。

    “陛下不必多礼,老朽知无不言”老者恭敬回礼说道。

    “外面所传的周亚夫身患不治之症一事究竟是真是假?”男子淡然出口道。

    此言一出,那黑袍老者眼眸开始渐渐眯了起来,他目光看向那远处宫门一处,待看见那一抹鲜红的身影之后,缓缓起身回过头对着男子恭声一礼道:“陛下心中所虑老朽此刻并不能直言,只因此间牵涉太多,甚至有可能会影响到我大晋的国运变动,如此那之前陛下筹办巡天司监圈养气运之事便要无功而返了,老夫所能做的无非是保住我大晋气运长久不衰,之后一段时间内,老夫将会回山一趟,大概有一到两个月的时间无法再来看望陛下,这期间有关巡天司监的一切事宜均由我那顽徒打理,望陛下保重”。

    黑袍老者说完恭声一礼,转身离去在踏出朱红色宫门的一刹那,与那道红色身影擦肩而过。

    似乎略有所感,黑袍老者转过头对着来人微笑一礼道:“国相大人来的真巧,陛下刚才还有事要询问国相大人呢,老朽我还有些事情要办,便先行告退了”。

    那位身披大红袍的老者,微微瞥了其一眼,淡淡开口说道:“陛下有任何事情,自然会亲自与老夫提起,无须大司监代劳,不过老夫有一言到时要知会大司监了”。

    黑袍老者听此,嘴角微微轻笑,开始侧过身子与红袍老者面对而立,双掌交叉在一处,淡淡道:“不知国相大人有何事相告呢?”。

    红袍老者见此,淡淡说了一句却又不看黑袍老者的表情,转身便朝御花园走去。

    而在他的身后,那名黑袍老者脸色顿时阴沉无比,渐渐回头看着那红色背影远去。目光深邃无比,嘴里仿佛呢喃说了句:“彼此彼此呢,老狐狸!”然后回身出了宫门。

    御花园内,红衣老者缓缓来到中年男子面前恭声道:“微臣见过陛下”。

    ”国相大人年事已高,不必多礼,快快请坐“大晋天子司马弘见此连忙将其搀扶起,然后语气埋怨道:”都和傅老说过多少次,以后来到御花园见朕无需遵守外面繁文缛节“。

    红袍老者微笑摇头随后在对面位子上坐了下来开口说道:“我大晋乃是礼仪之邦,不必那北满蛮夷粗俗之辈,陛下是大晋的一国之君,臣子觐见岂有不拜之理?还望陛下莫要再说那些玩笑话了“。

    一位黄衫宫娥端着托盘从一旁缓缓走来,将一壶翠绿色玉壶放在桌上,然后跪拜退了下去,中年男子伸手将玉壶拿起,将老者面前的夜光杯斟满,一条殷红似血的红浆从玉壶口溢出,红衣老者见此眼角微微眯起,显然也是知道这东西的来历。

    中年男子为老者斟满一杯,然后笑着开口说道:“听说这西昌生产的红提玉露配合着夜关玉杯同饮,可谓色香味更上一层楼,便是当初的西昌国国君也是痴迷不已,特意差人将这酿了十年的红提玉露给朕送了过来,如今藏在冰窖之内,傅老今日你可算有口福了!哈哈!”。

    红衣老者微微点头,这葡萄美酒夜光杯的说法在西昌无人不知,九州初分,西昌国地处偏僻,虽然国力弱小,但是却生产红提,有商人便利用这红提混杂着烈酒酿制成红提露,贩卖诸侯国,从此西昌红提玉露的名头天下皆知。

    老头瞧着神色也是个爱酒之人,他轻轻捏住杯把,放在嘴边小啧了一口,然后眉头舒展,缓缓闭眼神情回味,遥记得当年似乎也曾经有过一位姑娘,在自己年少无知的时候回眸相遇,但是后来由于少年的刚愎自用一窍不通,却是将那女子气得转身离去,他依然记得当初那女子将新织红袍砸在自己身上,挥泪离去的神情,然而也正是那一刻,少年放下了笔穿着那件少女丢弃的红袍迈出了深山,然而他没想到这一迈竟然走了有六十年之久。

    老者眼眸缓缓睁开,伸出手缓缓将掉落在红袍之上的花瓣拭去,然后放下酒杯,目光看向留下的一局棋,少许缓缓开口说道:“陛下可是因为周将军之事心烦?”。

    “傅老认为此事真相如何?”男子淡淡开口回道,手中拿起的酒杯始终都不曾放下。

    老者淡淡开口: “伏夷和大晋已经打了十几年的仗,我中原人士一向鄙视北方乃是粗鄙庸俗之人,只会舞刀弄枪毫无谦谦君子之风,但是结果如何?九州初分的天下还不是他们说的算,这也让老夫那时明白了一个道理,这儒家立法,道家立教和佛家念经均是不如兵家伐谋来的痛快,可这周将军一出现,掀翻了九州这一池春水,任是将这必败之局掰了回来,也让老夫明白了另一个更为深刻的道理”

    老者说到此处,微微捋了捋鲜红的袖袍,双手微微相互搓了搓,然后吐气接着说道:

    “无论是道家儒家或者是兵家这些人,他们都追寻出世脱尘,有人能够一语揭谛却偏偏要屈居一寺,坐个法理均不修的苦禅僧,也有人明明无欲无求,却偏偏沾染因果不求超脱天地,却偏偏要自行道解断了轮回,他们这些人都有着神仙本领,微臣相信这也是陛下为何会建立巡天司监圈养国运的原因之一”。

    傅红狐说完轻轻抿了口杯中美酒,然后伸手在那棋盒之内一抓随后在棋盘上方松开手,只见几颗黑子掉落棋盘之内,原本井井有序的棋局骤然被打乱。老者眯着眼眸开口说道:”一局棋原本布置的有条有理,前后衔接目不暇接,甚至每走一步便要开始谋划之后的十几步棋走向,这便是我们常说的布局“老者话落在中年男子面前的漆黑之内有捏起一枚白字,落入棋盘。

    中年男子此刻看向棋盘的目光开始有了些许变化。

    老者似乎并未注意到男子的神态,手指指着自己刚才落下的那枚白字,开口继续说道:“若将天下做棋盘,这九州未分之初这落棋手法最多的便要数伏夷了,这手法也甚是简单,刚猛迅速穷兵黩武,可是你还拿人家没办法,毕竟你永远不可能让一个小孩去和一个成年大汉掰手腕”。

    “但是兴许是那大汉也没有想到,那孩童找来了另一个壮汉去和那大汉扳手腕,终于也赢回了些局面,于是大汉终于也意识到了危机”老者手执没有去拿棋子,反而是将手中夜光玉杯放在棋盘中央,然后开口对着中年男子说道:“如今这壮汉已经渐渐老去,兴许有一天便会无法再保护那小孩了”。

    中年男子听此,目光隐隐有些闪动,眉头微微皱起透露出一丝忧虑,就像一个父母即将离去的孩子一般。

    “气运之说自然也是存在,龙虎山和九华山争了这几百年不就为了那助长鸿运的天下正统宝座吗?但那毕竟是出世人的作为,陛下我们身处尘世之中自然不能像那修道之人一般恣意天地,但也能够拥有他们无法享受的荣华富贵,想我大晋当年有周将军披袍挂帅的时候何曾要靠那些修道之人相助?”。

    “可是!如果周将军真的”中年男子此刻不知为何语气有些急切,似乎隐隐有些慌张。

    “陛下!!”红袍老者突然沉声喝道。

    然后便看见他缓缓伸出手掌,在中年男子头顶摸了摸,布满皱纹的眼角微微拉扯,露出一个慈祥地笑容,轻声呵护道:“殿下.....您已经长大了啊”。

    中年男子听此,神色微微发怔,看着面前已经陪伴大晋渡过一生的这位老人,心中突然回想起,自己少年时期在御花园内游玩遇见的那位温雅先生,当时对方似乎并不知道自己的身份,也如今日这般摸了摸自己的头,后来父皇驾崩,那位书生抱着自己将他放在了龙椅之上,依旧是摸了摸自己的头颅笑而不语,似乎一切塌下来都有那一袭红袍担着。

    可不知何时起,这红袍的背影却是突然变得有些佝偻,到最后甚至连走路都需要人来搀扶。

    原来已经三十年过去了啊!先生也老了!

    大晋天子司马弘眼睛微微有些酸红,刚想要开口说出那一直藏于心中的话,却突然被人用手指制止。

    男子回头正看见,那当初的红袍书生微笑着摇头。

    他立刻会意,顿时将喉咙内的话咽了回去,咧嘴一笑,之前的郁闷忧愁一扫而空,似乎焕发新生一般,这位继位十年被百姓誉为先贤圣君的男子默默为老者拭去眉角的鬓发。

    清风微微拂过,老者被人搀扶着起身开始离去,中年男子默默看着那道为了大晋佝偻一生的红影,正如当初在御花园初遇之时一般,男子笑着开口说道:“先生一路走好!”。

    ”。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