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栗子店情事 > 第144章 命运
    看着痴在原地的栗珞,晏兮远浅笑:“发什么呆,我也会做菜,想不想试试?”说着他脱下西装,解开领带递给栗珞,“帮我拿出去。”

    他很确定!栗珞抱着衣服心中漫溢喜悦。嗯,真是患得患失。因为这样的一句话就可以幸福的不得了。

    走回厨房的时候,晏兮远已经把衬衫袖子挽了起来,拿着刀在有模有样地切菜。唉,这么帅的人,切菜都是好看的。都说做家务的男人性感,但是颜值过硬的才是吧?栗珞想,性感的晏兮远。

    “西红柿?做什么?”栗珞问。

    “炒蛋啊。”晏兮远理直气壮地说。

    栗珞噗的笑出来了,还有点期望值呢,就会做这个?

    “怎么了?”晏兮远很不服气,“在国外读书的时候我可是凭借这道菜征服了各国同学的味蕾。”

    “是么?”栗珞糗他,“国际友人们难道是爱吃打卤面么?”

    “说对了,”晏兮远一本正经,“他们配意面。”

    栗珞忍不住笑,真是个好搭配。

    晏兮远确实会做西红柿炒蛋,他熟练地将食材倒入锅里翻炒。

    栗珞静静看着他,在厨房内蒸腾的烟火气中。

    终于栗珞甜甜地笑了,她走上前去从背后抱着晏兮远:“晏先生……”

    晏兮远腾出不拿锅铲的手把栗珞拢到旁边来,“怎么了?”

    栗珞依旧抱着他的腰,把脸贴在他的胸口:“没什么,就是觉得这样的晏先生好不真实又好真实。”

    晏兮远也笑了起来。

    邱女士停在了厨房的玻璃门前,悄悄退了回去,喊来了栗先生,两个人相顾一笑,万分满意。

    栗家的客厅和饭厅连成一片,四壁皆书,书架上满满地堆放着书稿,文玩小件,还有栗珞小时候的一些照片。这房子连个电视都没有,中间只有两张桌子,一张是宽大的书桌,一张是小小的饭桌。这里看上去就像一个大书房,真是学者的家。

    栗教授一边帮着摆放碗筷一边笑道:“小晏啊,你别见笑,我们俩书都太多了,搞得家里跟图书馆似的。”

    “i have always imagihat paradise will be a kind of library。(我一直想如果有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样子)”晏兮远客气地回答,却朝栗珞眨了下眼。

    栗珞嗔视着这个坏心眼的男人,又是博尔赫斯。她很明白晏兮远的意思,因为之前提起了沈夕西,男人又在调笑她的暗恋了。

    两位教授可不明白小情侣间的暗语,他们笑纳了这句恭维。一顿饭吃得笑语殷殷加其乐融融,栗教授还兴致勃勃地拿出好酒跟小晏同学畅饮了几杯。

    邱教授体贴地说:“小晏啊,都是家常菜,还吃得惯吗?”

    晏兮远少有这种用餐体验,一家人暖洋洋地聚在小小的饭桌上,彼此都那么近。他自幼离开父母,巨大的饭桌上永远是他和爷爷。

    晏兮远真诚地说:“很好吃。真羡慕珞珞。”

    大家多少知道一些晏兮远的经历,可对于他的家庭的了解多数来自于传闻。比如,不喜经商的晏伯亚娶了个孤儿院长大的女孩子,惹恼了晏成山。晏家连婚礼都没有举办,婚后夫妻也异常低调,加上他们不久便双双遇难,这位神秘又短命的晏夫人便逐渐被遗忘了。

    两位教授欲言又止:“你父母……”

    晏兮远很理解他们,天下哪对父母会不想了解女儿男朋友的情况,这样才是对女儿的这段感情认了真,只是涵养和善良让他们有些不忍开口。

    父母向来是晏兮远不愿多说的话题,不过他可以对全世界避而不谈,却不能对未来的岳父母绝口不提。

    晏兮远略一沉思,抬头坦诚道:“关于我的父母其实我知道的也不多。”

    栗珞听他这么说不由心疼,她忙伸手握住晏兮远的手,一边慌乱地说:“我们先……”

    “没关系的,”晏兮远反手握住她,他接着道:“我的母亲袁露是位小提琴家,也许现在很少有人知道了……”

    栗珞讶异地睁大了眼睛:“阿,阿姨,难道是天才小提琴少女路远?”

    路远,意大利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大赛奖最年轻的中国得主,但不知什么原因,她成名之后竟很快淡出大众视线,不知所踪。这个名字如昙花一现,连业界的人都未必想得起来。

    两位教授也颇为意外。

    晏兮远微笑:“你竟还知道。”

    栗珞讷讷道:“当然知道,她是传奇。她的琴在我的老师周颙教授那里,我还有幸用过一次。”

    由于为路远杰出的才华所倾倒,曾有人斥资千万拍下1708斯特拉迪瓦里小提琴“少女”赠送给她。这只古董琴后来被她捐赠给了周老师的提琴艺术中心收藏,栗珞跟周老师学琴的时候还有幸试过一回。

    “嗯,是我父亲在一次私人拍卖会上为她拍下的。”晏兮远淡淡道,“我也用过一次,也是在周老师那里。”

    栗珞欣喜道:“是么?”这个世界真小,原来两人的过往还有些互不相知的擦肩。

    她又问:“那么后来她为何不再表演了?”这样杰出的演奏家,如今留下的影像资料都很少,实在是太让人扼腕叹息。

    “听说有一次她参加了一个贫困山区小学的公益活动,之后便投身了山村音乐教学,常年都在大山之中。”晏兮远说着自嘲一笑,“生了我之后也是如此,一年也见不到我几次,也许那些山里小学生才是她的孩子。”

    两位教授相互交换了一下眼神。一个音乐家有这样的选择也许还是情怀所致;作为晏家的儿媳之后会是这样的一种生活方式,则让人出乎意料;而成了母亲依然保持这种状态,就颇有些难以理解了。这其中必有不能为人道的原因,不好再去探究。

    邱教授便感慨道:“你的母亲是一个有大爱的人,她很了不起。”

    晏兮远平静地继续道:“爷爷说有一次父亲和她一起去山里授课,在雨夜遇到了车祸,那时我大约两岁。”

    他轻描淡写地说着这些,仿佛在说与自己无关的事。晏兮远早就学会了理智地从结果去接纳一段生命的经历——他很好的长大了,强大自立。况且,没有人的生命是完美的。

    栗教授却动容:“他们一定很相爱。实在抱歉让你想起这些伤心的往事。”

    晏兮远低头夹菜:“没关系,我原本就对他们没有什么印象,也不是非常在意。”

    栗珞咬着唇看着男人仿若清淡的样子,这个故作坚强的家伙分明在说谎。social good最大的项目就是music life,这是一个乡村音乐教室改建的社会创新活动。是很想念妈妈吧,是在继续她的事啊。

    邱教授想了想,缓缓开口了:“柏拉图的《会饮篇》里有一则寓言。说很久以前,我们都是有两个脑袋、四条胳膊、四条腿的双体人。由于人类的傲慢自大,众神之王宙斯把人劈成两半,于是人类不得不终其一生苦苦寻找另一半,但是被劈开的人太多了,找到“另一半”成了最难的事情之一。”

    晏兮远听着,若有所思地抬起了头。

    栗教授默契地接道:“所以传承是人的使命,相爱却是人的命运。”

    邱教授温和地对晏兮远笑道:“相爱的人才能赋予生命爱,一切美好的生命都是源于爱情。”

    有关自己的父母,祖父晏成山向来只有冷硬的几句话,家族中更无人和他谈论。晏兮远自认为对父母的记忆空洞又冰冷,就如同冰封山谷里的寒风,空无一物地锥心刺骨,若想不痛,最有效的方法唯有远离。

    但今天两位长辈却从另一个角度向他描绘了这个问题,这是他人生中少有的体验。

    晏兮远,“晏”惜“远”。他以前从未对自己这个饱含着浓烈情感的名字有所感触,此刻心底却忽然微有暖意。爱情,宿命中的爱情,照亮一切的爱情,自己的生命源于爱情。他第一次有些想去了解自己父母的过去,看看那是怎样的爱情。

    “敬命运!”晏兮远微笑着用力握住栗珞,举起酒杯。

    “敬爱情!”大家也笑着举杯,海边的小楼,灯火可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