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我从监狱出来的日子 > 第16章 危如累卵
    这是个幸福满满的母亲。

    她很健谈,说她儿子逆反心理太强,偷偷逃学到小南方游戏室打游戏,幸好被陈经理和萧经理逮住几次,还请叶警官惩罚教育,吓得小东西这才不敢逃学了。说起这话时她切切小声笑,满满的都是对桔子、萧静、叶海洋的谢意。

    还很不解地问我,“李老板我不明白,你开着安保公司,听说给大老板当保镖呀,这帮人还这么猖狂,你说不是找死么?对了,你干吗不让保镖们保卫酒店呀?”

    我如实告诉她,“大姐你不知道,安保公司是给客户提供保镖服务的,让他们看场子大材小用了。再说,公司不全一个酒店,别人想破坏你看是看不过来的,只能等他们毒发出来,再由警察一个一个收拾他们。”

    聊了一会,时间到了,护士拿出体温计看了一眼,告诉我体温正常,便回了护士站。我看一眼腕表,已经到凌晨了。心里烦躁,便站起身战战兢兢地出了病房,走到走廊头上的楼梯间,也是吸烟区。

    点上烟,看着窗外黑乎乎的树梢,拿出传呼看了一眼,摩托罗拉一点动静没有。小水水一定不方便,难道他被三得子控制起来了?天很快就要亮了,我确信柯云露、郑三炮今晚一定还有其它行动,可我却只能静等消息,这种被动挨打的滋味真不好受啊。

    走廊内传来女人走过的轻微声响,查医生无声地走了过来,我小声问,“大姐,你怎么不睡一会?”

    查含韵却拉一下我胳膊道,“石头,姐知道你今晚不容易,别抽烟了,医生室帘内有检查床,我铺好了。在病房睡不好,就到姐那睡一会好么?”

    我看她一眼,她小脸红红的赶紧小声道,“别误会石头,姐还有工作……”

    我心里焦躁,便让查含韵回去休息,自己一个人站在走廊上吸烟,想再理理头绪。连吸了两支烟,楼梯上忽然响起刻意蹑着脚走路的声音,露出一个我并不想见的瘦长身影。原来是叶海洋顺着楼梯上来了,他倒提着帽子脚下很轻,一脸疲惫走到我身边。

    两人相顾无言,我给他一棵烟,他点上轻声问道,“浩子没事吧?”

    “现在还很难说。棍子拸在后脑勺,幸好这猪头皮糙肉厚,骨头也未裂。查医生说还需要观察怕淤血压迫,一旦颅内积血就不得了了。”

    “石头你不要太担心,医生总是言过其实。这种外伤,根据我的经验应该不要紧。我上大学时在河北参加过一次实战,也是被歹徒拸了一棍,昏迷了两天,醒了嘛事没有。当然观察一下有必要,不能留下后遗症。”

    “我不明白海洋,小南方离你们派出所不过几百米,海边联防队还在巡逻,这不是一般刑事案件,这是重大公共安全事件,歹徒为啥就不怕?”

    “哼,为啥?明知故问。不明摆着么,有恃无恐。别看现在各级很重视,我们也是按公共场所爆炸骚扰案办的,真到了定案处理时,还不是局长一句话的事?打人会按个案走刑事,爆竹骚扰会当一般治安问题,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我们小人物不满意又能咋的?”

    “事是我作下的,想报复朝我来啊,为啥要伤及无辜?我搞建筑、餐饮、内衣、汽车修理,已经很注意回避西毒、北霸天,尽可能不要形成竞争关系,所有他们从事的产业我从不涉及,可他还是鬼影一样,冲我的酒店下手!”

    “不怪别人石头,要怪就怪自己,出了警校这些年我相信因果了。种啥因就得啥果,世间凡事都有因由。你看,我爸一直和千局长不对付,于是我就被赶出了刑侦支队当片警。你把荆拥军弄残了,人家凭啥就不能砸了你的店?”

    他告诉我,除了张嘉俊抓住的那个小流氓,当晚栈桥派出所的治安联防队员巡逻队也很给力,在混乱中顶着暴雨也穷追抓到了两个掷鞭炮的小流氓,另两人逃跑进了科技馆录相厅,后来也被抓获。

    所里和分局、市局治安、刑侦联手,连夜奋战,一查原来都是栈桥帮打手三得子的手下干的。人连夜都抓了,但几个小子拒不交待幕后主使。现在我们已经立案,准备明天关进拘留所待查。

    “石头,我们判断是三得子出的手,不要小看了他。你弄残了荆拥军,人家不该报复啊?仼局长让我来找你,他要你不要分心,保护好律师事务所,小南方爆炸案仼局据理力争,刑侦口内部定性是公共案件,刑侦支队已接手,这事你不再管了。”

    “海洋,天马上就亮了,我总不踏实,觉得还要出事!”

    “我家老头子让我转告你,说当老板就要有当老板的定力,你不能草木皆兵,越是事情糟糕、情况不明的时候,越要有定力。石头啊,这种时候尤其不能慌,越要沉住气,不能跟着人家的节奏起舞。要相信邪不压正,正义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窗外小雨已经停了,天刮起了风,树梢簌簌划动外墙,发出嗒嗒的响声。我们一对难兄难弟,在这个风雨之夜,面对柯云露、郑三炮有恃无恐的疯狂骚扰一筹莫展,相顾无言。

    叶海洋又安慰我,“哼,这也就是你,老头子、仼局都替你操心,要是别的老板呢?公司也就没法开了。很多老板宁可破财免灾多几个钱打发小鬼,否则几个小流氓就能让你无法做生意!”

    传过话,叶海洋就歪歪扭扭地下楼回去休息了,我回到病房,心里带着歉疚就坐在李浩病床边的凳子上打着盹陪着他。

    说起来,这李浩也是个可怜人。前些年一家下放在河北,大哥娶了当地姑娘,两个姐姐也都

    嫁给了当地的农民,父母带着李浩一人,是当年第一批回城的。回城后日子艰难,老俩口就借钱到前海沿卖烧烤,风里来雨里去,有了积蓄又开了小南方烧烤店。刚开始只是一间快倒塌的小板棚屋,夫妻俩没日海夜地干,后来就把这一排板棚屋都租了下来,越开越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