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我从监狱出来的日子 > 第48章 留侯醉4

第48章 留侯醉4

 热门推荐:
    ();

    刘希玉要说话我推推他,看一眼于冰。

    于冰充满自信,侃侃而谈,“张书记、林书记,这不一样啊。年广九是私人经营,又搞有奖销售,太张扬,难怪人家会枪打出头鸟。我们是搞村办企业,壮大镇村集体经济,走农、工、商、副综合发展、多种经营道路,是国家鼓励的。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发展村办工业,只会受到市、区、镇支持,非但不会撞墙,如果我们搞得好,他们还会参股投资,将来留侯醉或许能成中国名酒呢。”

    一席话说得两个书记心悦诚服,林雨生笑得脸上沟壑跳动,“那赶情好,闺女这事你多费心,我们在郊区,光指着这几千亩地,每年靠粮上交维持,村集体这么穷,每年的三干会我和老张看别人上台领奖,别提啥滋味了。”

    张玉山也猛点头,此时这老家伙可能要悔死了。当初于冰跟了张华山,宁小鱼闹,张玉山差点没拿刀劈了儿子,逼得于冰差点重新回去当暗门子。

    事办完已经很晚了,送于冰到家都快十一点了,这娘们正在兴奋头上,开了院门便扭头看着我。这么晚再要走就有点矫情了,我只得硬着头皮将三轮摩托车推进小院。

    当天夜,她又哭又笑,象疯了一样一遍遍要,几乎将我融化。

    我则爱不释手,真想一辈子呆在她里面。到最后她瘫倒在我身上,泪流满面,“死孩子,不折腾我你会死。这么大好事就不会提前告诉我一声,总有一天你会真正知道嫂子的好!”

    ……

    在华严路栖下身,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我每天与可爱的小师母说说话、斗斗嘴,再与师父斗斗心眼,倒也不寂寞。

    其实这些活都有技术窍门,老子也算聪明人,认真跟师母学,很快我就入行了。铁工店接活、设计、下料、焊接、上门安装等工序,锯、焊、电锤、上漆等各种技能,驾轻就熟,我现在是许雁的狗腿子,店里的主要劳力。

    于冰的留侯醉酒厂进展出奇顺利,区、镇两级放行,多种经营综合发展办公室则全程保驾,登记注册一路绿灯。

    西留侯和高家坳村的两家酒坊,原就在西留河两岸,隔河相望,河上有桥相通。西留河是径流河、地表下河,每年汛期山洪爆发,河道有水,其余时间干涸。但河底有河沙,平时水在沙中,水质奇好。河两岸丘陵山地,是传统的地瓜种植区,原料丰富。

    两家酒坊成为留侯醉酒厂的两个车间,购置发酵罐、粉碎机、储酒罐、灯检、洗瓶机、封盖机、烘干机等,建设两条小型生产线,提高了生产能力。清查地窖时,于冰被红纸封口的的二百多口大缸震撼。过去两家酒坊一年也就卖出几千斤酒,现在地窖里连1977年刚开酒坊时的酒都没卖完呢,缸里都是宝贵的

    老陈酿,浓香醉人。

    酒厂开业后,孤山区政府出面向全市推销,市里也大力扶持,短短一个月,卖出去一万多瓶,开门抱回一个大彩头。

    过去四斤装一塑料桶卖二块二,酒比白菜贱。现在孤山醉一斤装一瓶,价格四块八。

    分管工业的副市长李明瑞亲临视察,天都电视台、孤山区电视台都进行了报道,做了免费广告,产品供不应求,很快就成了天都市的地方名酒。连市委书记、市长招待客人时,都开留侯醉。

    到年底时,商标注册也下来了。于冰注册的是两个牌子,留侯醉和孤山醉。孤山醉是大众酒,市特价局给它定价四块八一瓶。留侯醉是瓷瓶,十二块一瓶。宣传语更是非同凡响,“二千年留侯家酿,二千年汉家风骨。留侯醉古酒,传承二千年中华血脉!”

    正如于冰所料,孤山区和孤山镇两级政府都看到了留侯醉的辉煌前景,到第二年六月份,两级共参股100万整,兴建全新厂房,购置全新生产线,留侯醉酒厂升级成了区办企业,其产品已经渐成泰东地方名酒。

    当然,这是后话,提前道明。

    这个流火的七月,于冰走马上任干得风生水起,但对远在齐都市北山山区的张华山而言,却尤其难熬,他们正遇到进入山区后的第一次严峻挑战。

    在当时的都南山区,象这样挖一个矿坑,搞几台矿石粉碎机,就能挖矿石卖钱的私人小矿星罗棋布,有几百上千家。重组成功后的北山铁矿虽然名头挺响,其实与其余乡镇小矿一样,前途叵测,但北山镇党委和政府却给予高度重视。

    经镇派出所所长徐永清自己主动申请,北山镇党委书记王蔚、镇长章祷骅便共同下令,由徐所长兼任矿山安保部长,全力确保矿山安全。徐永清此举虽然是我和他提前商量好的,张华山等人还是大为惊喜。他们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地方政府的关照和保驾护航。

    这一回段淡食是动起了真,他遥控指挥,通过自己的老同学、齐都市副市长孙永红帮忙,让张华山以矿山经营权做抵押,从齐都市建设银行贷款50万元,作为矿山的启动资金。

    他自己又先后投资一百多万,让张华山从徐州、天津购置电铲、6T自卸运输车、碎石机、发电机,着手组织各车间、采掘队、工种培训,并开始改造进山输电线路,建设矿山备用电站。段淡食的雄伟目标上,力争在三至五年内,建设一座年产5万吨矿石的小型矿山。

    理想很宏伟,投入的也是真金白银,但真正卡脖子的是出山路。要在二三千米长的滴水崖顶端炸开岗岩山体,拓宽崖顶道路,施工要求高,工程量大,非同小可。

    解决问题的途径有千万种,本来段淡食完全可以规避开这个

    拦路虎。红莲集团董事长马文好本就对北山矿情有独钟,且明确表现出合作意向,如果段淡食能答应与红莲集团合作,那么出山路可以由黄泥塘经萧山的山涧直达劈石口,20T的自卸载重车可一直开到青木洞矿区,北山矿将有可能象黑旺铁矿、五岭铁矿一样,成为一座重要的小矿山。

    很遗憾,段、马两姓六百年不来往,段淡食不敢违拗祖宗禁令,严禁与马文好合作,也就断送了这座矿山的大好前程!

    修建基础设施本是当地政府的事,但都南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北山镇在都南县属于经济相对较好的镇,镇领导一样穷得快当掉裤子了,县、镇两级连老师工资都发不出,经常向马三爷的水泥厂、养殖场、烧碱厂打白打借钱。

    进入雨季,汛期已经到来,现在县、乡、村三级的工作重点是防汛。县委、县政府已经召开会议,全面部署防汛工作。县委书记张源浮在会上下了死命令,防汛工作的重点是防止学校危房倒塌伤及学生,要严防死守,确保不伤一个学生。提出的口号是,“死一个学生校长顶命,死二个学生镇村两级领导坐牢。

    县、镇两级一穷二白,对滴水崖顶公路的拓宽,既无财力支撑更无此计划,防汛时期更没有精力去考虑修路问题,张华山无处借力,苦无良策,与段淡食商量后,只得决定依靠矿办自身力量土法上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