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明日边缘之伐清 > 第四十六章 三鬼之谋
    ();

    洪承畴呵呵一笑,将礼单纳入袖中,假装客气地说道:“长伯,你我世交,不必如此吧!”

    停顿了一下,洪承畴决定给吴三桂吃颗定心丸,便开口说道:“云贵地方初定,必然需要总督重臣弹压安定。而云南尤为险远,治之非易。所以,元朝用亲王坐镇,明朝以黔国公世守。吾亦会上疏朝廷,留长伯驻镇,此为长久之计也。”

    “既如此,三桂在此多谢经略。”吴三桂听得此言,心中暗喜,起身一揖以示感谢。

    洪承畴沉吟半晌,继续面授机宜,“伪帝永历如冢中枯骨,伪明残兵亦是苟延残喘,只要没有可趁之机,便无反复之望。既要滇中不可一日无事,亦不令残敌坐大。如何把握,长伯当多费心神啊!”

    吴三桂仔细思索,很快明白了洪承畴话中深意。

    朝廷还未准他永镇云南,他现在自然不想迅速扫平云南的各部反清武装。可就算是以后,留着些抗清武装,或是地方土司闹事叛乱,造成云南并不安定的表象,朝廷也不会轻易调动他。

    相反,朝廷倒是有可能不断加恩,不断拔饷增粮于云南,他的地位也就日益巩固,直到云南被他切实掌握,成为他传诸子孙的永远的藩地。

    “大事没有,小事不断。”吴三桂很谦恭地说道:“经略可是此意?”

    洪承畴微微颌首,说道:“若地方土司作乱,长官当以雷霆之势剿灭,不可使其蔓延;至于伪帝永历、伪王定国等,丧家之犬可缓图之。吾已向朝廷上疏,请拔粮饷,以备使用。”

    吴三桂连连表示感谢,可还有一桩事情使他有点担心。那便是信郡王多尼阵亡,朝廷到底会不会处罚他,留镇云南的事情会不会因此而有变数。

    洪承畴听了吴三桂的担心,沉吟着说道:“对长伯的处罚可能在所难免,但绝不会重。吾估计,顶多是下旨申斥,或是罚俸而已。至于其他人,是杀是贬,长伯倒也不必在意。”

    吴三桂立时觉得安定不少,酒也喝得,肉也吃得,心情变得畅快起来。

    洪承畴饮着酒,和吴三桂说着话,对磨盘山、永昌的作战经过也有了详细的了解,不禁微皱眉头,沉思良久,才开口说道:“重叠设伏,可堪奇思妙计;袭攻永昌,亦是出人意料。出谋划策者是伪王定国,还是另有其人,长伯当细察之。”

    吴三桂点头赞同,说道:“经略所言甚是。三桂久历征战,粗通兵法,却未闻此谋此计。不论出谋划策者何人,三桂日后亦不敢小觑。”

    洪承畴展颜笑道:“或许是穷极思变,只是昙一现而已。若说此番小挫,唯轻敌所致,无他耳。”

    吴三桂点头称是,心中也是同意。敌人虽然狡滑,可要不是己方骄傲轻敌,也断然不会有此败绩。

    ……………

    《南明史》上曾记载:永历在咒水之难后曾悔恨而言,“当日朕为奸臣所误,未将白文选封亲王,马宝封郡王,以致功臣隳心,悔将何及?”

    人哪,往往是要到绝望之时,方才有所顿悟,只是为时已晚。但马吉翔之流的失势被拿,倒让永历有了短暂的自主禀政。

    或许也是为了儿子入滇后能多结人心,多拢众将,更加的安全。永历给太子的耳提面命,还真的就授意要晋封巩昌王白文选和淮国公马宝。

    因为南明的各部残兵败将还有不少,又不能尽晓其名,尽知其心。永历还授意太子朱慈煊可灵活处置,但凡前来投效的,皆可加官晋爵。

    在窦英看来,这未免有些“病急乱投医”的感觉。

    可要是能用空头官爵争取到将领官兵,使今年年中的投降潮大大减小,他倒也是乐见其成。

    估计永历也是存着这样的侥幸心理,才把这个官,那个爵,就象不要钱似的狂甩大送。

    反正,对于永历和小朝廷来说,除了一纸敕谕,也拿不出什么实利来吸引和诱惑了。

    尽管窦英对官爵处之淡然,只想着扩充兵马、尽展雄心报负,别人却是不一样的想法。

    巩昌王白文选守在汉龙关,终于收到岩尚传来的信息,不禁大感振奋。他立刻召集众将,宣布消息,并晓谕全军,以稳定军心。

    “军心士气可稍定矣!”白文选布置完毕,倚靠在座椅中,终于是长出了一口气。

    赵得胜和张国用并没有马上离去,在外面交头结耳商量了片刻,又进了帐篷。

    “王爷,晋王那边如何回复?”赵得胜见白文选投来询问的目光,赶忙躬身请示道:“我军是否还准备向木邦转进,与晋王殿下会合?”

    就在昨日,晋王李定国四下派出的联络信使找到了这里,传达了晋王将令,要各部军队向木邦集结。

    白文选并未马上答复,而是向信使陈述了目前的情况,要等待窦英入缅接驾的结果。

    现在,得到了接驾出缅的消息,张国用和赵得胜又动起了心思。

    晋王李定国秉黄钺,统领众军,乃是三军主帅,发号施令自然是要服从的,除非有了叛心。

    而太子监国,总领百官,暂摄朝政,代表着的是皇帝。圣旨和谕令哪个分量更重,名义上自不必说,但要听从哪个,不同的人却有着不同的选择。

    轻视皇权、尊奉晋王将令,小朝廷也无力降罪,更要给晋王几分面子;谨遵圣旨,不服从将令,晋王即便心中不满,却也不能名正言顺地处罚。

    而在晋王和巩昌王之间,张国用、赵得胜等人和巩昌王更亲近,算是他的嫡系人马,也自然愿意更听从巩昌王之令。

    护卫太子殿下,便等于拥有了和晋王分庭抗礼的资本和筹码。虽然晋王也大有可能尊奉监国太子,但近水楼台先得月,大好的机会可就在眼前。

    只要让太子殿下高兴了,满意了,什么公侯王爵,还不是一纸敕谕的事情?

    巩昌王白文选看着两个手下欲言又止的神情,以及刚刚商议时两人那热切的眼神,稍一寻思,便明白了他们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