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钢铁沸腾 > 第二十五章 姚石领命
    ();

    申阳城第一紧急避难营。

    一场连级及以上军官的会议正在召开。

    坐在角落里的姚石有些心不在焉,他不明白都到这这个时候了,那些高级军官还是这么喜欢开会。

    喋喋不休,吐沫飞溅,一件事情翻来覆去,掰开捏碎了要说多少遍?

    想要重建以军队为管理核心的申阳城就去建。

    原址已经成为废墟就选个新址。

    恢复生产就收拾田地耕种,捕鱼打猎。

    建立次序就用强制手段。

    有这么难嘛?

    整天就是等待时机,蓄势而发,要求大家枕戈待旦,不能松懈,因为人类命运系与肩头,责任重大,不容有失。整天就是这套说辞,耳朵都要起茧子。

    姚石军校毕业后,就来到了这个履带装甲团已经4年了,先是当了2年副连长,如今是侦察连连长,在全师军事比武中,多项名列前茅。

    联邦已经和平多年,作为军人,也只能在军事演习,军事比武中展示能力。那些奖章和掌声对他来说,并没有让他欣喜,他始终认为这种模拟战争就是上面了大钱举办的游戏,只有繁似锦,没有铁血峥嵘。

    灾难的降临,让姚石真切的见识了比战场还残酷的天威。自命不凡的他起初见到尸体还要远远的躲开,每天晚上都要做噩梦,第一次开枪射向活人,扣动扳机时不敢睁开眼睛。

    这样的状态他对自己很不满意,惧怕死亡,他认为是一种对军人的侮辱。从此,他主动搬运尸体,主动参与会有人死亡的任务。

    有一次他连队轮值夜岗,他直接躺在堆积如山的尸体堆里假寐,还称之比较舒服,自此凶名响彻全团,胆小的士兵都绕着他走。

    他自己知道,这是自我麻醉的效果。他故意让自己漠视死亡,无论是自己还是别人,只有漠视才不会惧怕,才不会在死亡来临的时候像一只可怜虫痛哭流涕。

    那天晚上,刘奎红着眼睛向他嘶吼“杀了我”的时候,他没有犹豫,因为已经有发疯的士兵疯狂射击身边他人的先例,上面也有严令,发现红眼失控者立刻击杀。

    可他开完枪,心如撕裂般的痛无法抑制。

    刘奎的音容笑貌总是盘旋在他的脑海,那是他一个锅里吃饭,朝夕相处亲如兄弟的战友啊。

    那天晚上他违例喝了一瓶白酒,如一摊烂泥倒在那里,眼泪止不住流淌。睡梦中几乎把整个连队的人名都喊了一遍,大刘你不要死……老丁你不能死……小李你还小站我后面……你们都不能死……我不让你们死。

    他的这些丑态并没有被连里其他人传播出去,他的凶名依旧响亮,只是他连队里的人不在疏远他,就连胆子最小的小李也敢在他面前晃悠。

    直到此刻,他才明白,自己不需要身边战友的阿谀献媚,也不需要身边战友的害怕远离,他需要的是那种即敬畏又信赖的认可感。那种为了这些人可以独自面对一切艰难恐惧的动力与信念。

    从此,他把“我的连”“我的人”挂在嘴边,无人敢去反驳,包括团长。

    今天晨跑的时候,他觉得和往日有些不同,依然是最稳最快的那个,可总感觉自己像是踩在上跑步一样,软绵绵、轻飘飘。那种落地有声,呼吸与心跳相互配合的节奏感总是出现偏差。

    回来后他赶紧找了个没人的角落,用镜子观察自己的瞳孔,甚至做好了开枪吞弹的准备。没有发现任何异常,他不放心,又跑去医务室检查,结果血压心率等常规项一切正常,负责检查的女医务兵目光闪动,小声询问是不是想让她帮忙开个病例条,来躲避参加上午的会议,。

    此刻姚石有些后悔,早知道在这里枯坐2个小时,还不如要一张病例条了。

    “侦查连连长姚石。”

    台上师部参谋长突然点名。

    姚石有些晃神,但并没有迟疑,多年的习惯已经养成条件反射让他“唰”的一下站了起来,应道:“到。”

    “下周侦察连去履带装甲团团部协防,有什么要说的吗?”

    “严遵条例,恪尽职守,上下一心,完成任务。”这是标准回答,姚石自然烂熟于心。

    “很好,这次你们回到团部,要多注意周边情况,对笔架山到南云湖一带进行侦查,我们有意在那里选址重建生活生产区,意义重大,听明白了嘛?”

    如果按照标准回答,应该是“保证完成任务。”

    可姚石眉头一皱,这20多天来,除了直接占领润和超市配送中心外,并没有对其他资源集中地、其他团体所在地派出兵力。

    听前一段来交换自家种植蔬菜的村民来说,南云湖附近,特别是靠近城区的这一面,已经有很多团体前去驻扎,有过流血冲突,也有发展比较庞大的团体。局面比较复杂,让自己去侦查,什么意思?

    “报告参谋长,如果遇到迁移居民,或者武装团体,我们当如何处置?”这句话必须得问,不然出了问题,自己绝对是替罪羔羊。

    “申阳城几十万民众的未来为重,如遇阻挠,便宜行事。”

    “是。这次任务艰巨,我的连要双倍配给。”当说到后半句,姚石严肃紧绷的脸变得轻佻起来。

    这个参谋长是此刻军衔最高的长官不假,可这个团他并不熟,竟然遇到部署任务,下属讲条件的情况,一时也不知如何回答,眼神转向旁边的团长。

    团长一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表情,小声嘀咕:“给,给,给,给他不就行了。”

    散会后,姚石不顾别人“这家伙混到头了”“以后少不了小鞋穿”之类的议论,手插在兜里,摇头晃脑,向自己连队走去。能离开这个跟监狱似的避难营,他求之不得。

    此刻驻守团部的是三营,三营营长与他同是京畿装甲兵学院毕业,是他的学长,两人私交不错,没事还能小酌两杯。至于侦查任务,问题不大,又不是去肃清剿灭,量力而行。如果事不可为,还能请老学长派几辆装甲车助威。

    想到这里,他不禁吹起了口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