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唐煜本纪 > 第14章 十四;两龙争辩,天下之势(本书签约状态已更改,求支持)
    “你也不愧是孤的父皇啊!”李煜摸清了李璟的脾性之后,也索性不再隐藏了,霸气尽显。

    “哼,你子也敢在朕面前称孤道寡。”李璟笑骂道。

    “这不是父子之间的交谈吗?”李煜略显无辜的嘀咕道。

    “哈哈哈哈,你倒会,行了,这关就算你过了。”李璟听了李煜的话后,先是一愣,而后大笑道。

    “那爹爹觉得,儿所谋之事能成否?”李煜行了一礼,问道。

    “不是不让你行礼吗,怎么又来这套?”李璟神色不满的道。

    “达者为先,此非君臣之礼,非父子之礼,乃师徒之礼也。”李煜解释道。

    “好,既然如此,你跟我过来吧!”李璟听完李煜的话语,转过身去,向着这殿内继续走去。

    “嗯。”没有了君臣之礼的束缚,李煜表示很轻松,毕竟干什么都要讲究礼仪实在是累。

    “看吧,这就是我命人修订的当今下局势图,看看有什么想法。”李璟将李煜带到了一副巨大的地图面前,上面清楚的标注着下的山川走势,势力所属。

    “乱而无常,纲法崩坏;其中却隐有合一之势。”李煜直接回道。

    这也幸是他曾刻意留心过那一番古代皇朝史,不然在经过现代那段同样热闹纷呈的历史之后,他能知道多少这个并不起眼的五代史事情还就真的不知道了。

    毕竟于时间长河无数年而言,五代十国那短短三十几年的乱世史,实在是不值得世人留意。

    毕竟那段历史不仅繁乱,更是记载稀少,史书上也多是一笔带过。

    让人时常想探寻而不得其真面目,久而久之也就成了史之禁区。

    “合一之势何来?”李璟简洁而又单刀直入的问道。

    “这。”李煜的手握成拳头重重的砸在了陈桥之上。

    “他赵匡胤不过一叛将尔,虽骁勇,但应无虑才是。”李璟似乎没想到李煜会将赵匡胤放到这般高度,质疑道。

    “父皇,古之汉祖刘邦可是皇否?我大唐之祖可为皇?”李煜开口道。

    “这……那你觉得我们现在到底该怎么办才好?”李璟考究李煜道。

    “爹爹,不知如今那赵匡胤已经到哪一步了?”李煜问道。

    “嗯,这个还未动手,只是大势几近成熟。此次他只是借口辽军入境,于陈桥领命聚拢兵众,但是根据内探消息,辽人此刻并无意南下。”李璟思虑了一会,这才道。

    “是吗?不知父亲还探测到了什么?”李煜听后,有些意动,但还是隐有迟疑之色。

    “你是想做什么手脚?”李璟似乎也明白了什么。

    “对,儿有三策,但须确认赵匡胤已反,没有退路的时候来使用,不然很容易失败。”李煜心翼翼的道。

    “来听听。”李璟一边看着眼前的地图,一边问道。

    “第一策:诱辽兵真正南下,在赵匡胤起兵气势极盛之时,两者争斗起来。”李煜完顿了顿,这第一策是一险策,如果稍有失误,引火烧身虽不至于,但一定会成为两者的首要敌人,今后除非发生大的变动,否则两者一定会形成先消灭南唐的默契。

    “你可知我们李唐如今是北周柴氏的属国,此举下去必然会出现一些问题。”李璟摇了摇头,似乎是有些不想采用这个方法。

    李煜看着眼前今世的父亲,看着他那有些颓势的模样,似乎明白了什么,点点头,没有反驳。

    “其他吧,有想法终究还是出来的好,以后总归还是归你管理的。”李璟看着眼前的儿子,心里有些感慨,年轻就是气盛啊,可惜,他老了,也被赵匡胤和北周打怕了。

    现在的他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将南唐带之巅峰三十五州的大唐帝王了,而是一个去鳞号被打垮聊江南国主而已。

    “第二策,就是两不相帮,引柴氏幼子悄入南唐,待时机成熟,借其逐鹿下。”李煜道。

    “那第三策呢”,显然李璟也认为此举可校

    “第三策,取了赵匡胤及其兄弟之命,让北周那些已成叛将的将士们继续反叛,不断消耗北周国力。”李煜很是认真的道。

    “这第三策,于大局而言似乎毫无作用,你是不是将赵匡胤看的太过重要了。”李璟不明白为何自己的儿子会这么将一个叛将放在心里,还非得举国之力取其性命不可。

    “这……还请父皇决断,此三策齐用者,必灭北周之地,当立不败之地,可图下。”李煜弯腰一礼道。

    “这,容朕考虑一二吧!此事太过凶险。”李璟迟疑了,虽然他在朝堂之上,答应了诸将请战之愿,但彻底与北周柴氏以及赵匡胤撕破面皮,他却是没有做好那个准备。

    至少打仗,他还能撑住,大不了退守一方,不再图争霸之机,但如果依据了李煜三策,败了可就真的会受到猛攻。

    一国之命聚于一朝之功,这已经不符合李璟的期愿了。

    “三策取二三,此事就交给你办吧,至于柴氏幼子日后来了我大唐该如何处理,你自己想法子吧!”李璟最终拿了主意,决定就只用李煜之第二三策。

    既拿柴氏幼子占据北周之名分,好在日后进取北方;又杀赵匡胤之命,使其叛将无首,令北方之地乱做一团,战火不断。

    “儿遵命!!!”李煜再次行礼,看着苍白了发须的李璟,郑重的道。

    此次,柴氏幼子以及赵匡胤的命他必得之。

    至于,以后那就待自己以后再吧。

    父皇既不愿背那叛国诱外敌之名,他李煜也懒得去趟那个浑水,借助辽饶力量,损害自己的名望。

    这次,就让这五代十国的乱世,见识见识我的智谋吧,十国我李煜来了。

    李煜在李璟的热情下,与这位和蔼的父亲一同用了膳。

    在用膳期间,李璟竟也在兴致之际,吟诗作赋,做出了《三策论》。

    两龙争衔吐龙珠,一饮一啄传承道。

    三策论出谋下,使得上二稳大唐。

    《三策论》

    两龙争衔吐龙珠,一饮一啄传承道。

    三策论出谋下,使得上二稳大唐。

    这是梦即兴之作,如有不妥之处,万望雅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