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奇梦仙踪 > 第四十一回 移奢风摆宴沧浪亭 遵旧俗约以五簋度
    ();

    光阴荏苒,转瞬间徐士林到江南已经六个春秋。六年里,由于徐士林勤奋政务,励精图治。把东吴鱼米之乡治理的是,年年五谷丰登,户户安居乐业。家家鸡鸭成群。男人冬裘夏葛,女人戴金佩银。正是:家富面带笑,世平不闭门。江南人说话都带着喜声,唱歌都透着乐音,走路都踏着舞步,干活都伴着歌行。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民间请客送礼之风是越刮越盛,竟奢赛华之气越升越高。各级官府更是巧立名目,请客收礼。不少官员为了敛财。家里的人员,从祖父到孙子,从岳父到外孙,无论是谁有事,都要请客。这请客的名目有:儿子娶媳妇,孙子过生日,夫妻庆寿诞,爷爷过五七。总的说:就是,喜事必宴,灾丧必请。这吃喝的队伍是越来越壮大。这收礼的礼品质量,也是越来越提高;这送礼的钱数,也是越来越多;这宴席的排场和酒菜的质量,也是越来越升级。很多官员是,一天到晚泡在肉山酒海当中。迷迷糊糊,嘻嘻哈哈地享受荣华富贵。真个是天上神仙难相比,地下阎罗不与争。整个吴地一片请客送礼之风。

    徐士林是多么细心的人,早看到了社会上及官府中的这种不正风气。徐士林想:如果由着地方百姓和各级官府把这种奢侈富化,请客送礼的风气发展下去,必然是:得到祸国殃民的恶果。此风不禁,国家何日能兴!此气不杀,百姓何日能福。徐士林有些为难,禁止吧?做这些事,又不违反国家法律,如果不禁止,任其发展下去,必然是大量的消耗国財,民力。到后来必然弄得个国穷,民怨。如果等到弄得不可收拾,到那时,悔之晚矣。

    不过这点小事,难不倒徐士林,徐士林想:医者治病讲的是对症下药,我也要对症下药。来个通因通用之法,用请客摆宴之法,来治理请客送礼的奢侈歪风。

    乾隆十年,乙丑年,春节刚过,各州,府,县的官员们就收到了徐士林的请柬。请柬是这么写的:乙丑年正月二十三日是徐士林的六十寿诞。本府决定:届时在沧浪亭设宴庆贺。望诸位同僚能够应邀参加,不负厚望。贺礼限定:每人只带二百铜钱,权当凑得份子钱。违者挨罚。

    收到帖子后,各州府官员一个个都是莫明其妙,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徐士林在江南为官六载。以清正廉明闻名于朝野,并且从没听说过徐士林为个人举办过寿宴,家宴。从没听说徐士林收过下级官员的礼品。今日发帖请客为己庆寿,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谁也说不清楚。无论怎么说,顶头上司请客,谁也不敢推委。

    到了正月二十三日这天,整个苏州城,到处是彩车轿,一群群穿戴鲜艳整齐的官员,熙熙攘攘地在沧浪亭聚集。徐士林早就安排好了桌椅,并排好了客人的位子。徐士林笑容满面地在路口迎接各路宾朋。

    中午时分,各路官员对号入座。徐士林说声:开宴。厨师向每个桌上摆了五个盒子,打开盒子摆上盘子,再看这些官员,顿时脸上都失去了笑容,一个个变得紧鼻子,眨眼地不满意。你道是摆的什么饭?这五盒饭是:一盘煮苦菜,一盘炒苦瓜,一盘蒸南瓜,一盘凉黄瓜,再是一盒米饭。

    徐士林看到各位官员都耷拉着脑袋,憋屈着脸,歪歪着鼻子,斜斜着眼。知道他们是对饭菜的质量不满。于是,笑着高声说道:“诸位官员,不要给徐士林脸色看,我是想:诸位吃惯了大鱼大肉,吃咸的吃多了,今日特地为大家准备了清淡食物,让大家尝尝老百姓吃的是什么饭食。今天这顿饭,只有中等以上的人家才能够吃到,下等的百姓,还吃不到这样的饭。这顿饭:是想让大家体验一下老百姓的生活,了解一些百姓的疾苦。”

    徐士林拿起筷子夹了一些苦菜放在嘴里吃了起来。有一些官员拿起筷子吃了起来,但是一个个都哭丧着脸,没有一点笑意,没有一个说话的。徐士林看气候不对,又接着说:“诸位吃惯了大鱼大肉,今天吃这种饭,有点不顺口,其实诸位是不懂养生之道。一个人,经常吃香的,喝辣的,吃炒的菜,吃过于咸的食物是不利于健康的。别的不说,今天只说这吃盐的事,当前社会上:把盐,叫做:福寿盐。说什么,有福的人,吃盐,吃盐的人,长寿。几年中盐价长了十几倍。如今是有钱人,家中堆满了盐,顿顿吃咸饭;而老百姓却买不起盐,天天喝淡汤。我跟各位说,盐是好东西,但是美物不可多用,多用则害人。”

    徐士林又看了看各位官员,还是提不起精神来,徐士林又接着说道:“圣人之为道者:上合于天,下合于地,中合于人事,做事必有明法。如果做事不明法理,则事不成矣。人每天要吃三顿饭,这吃饭是人生不可缺少的事情,所以,这食法,各位不能不明。这食物从口到胃,再经肠道消化吸收,其精华部分变成营养进入五脏。其五脏各有所喜,也各有所恶。其五味各有所养,也各有所害。五味所入为: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亢则害,承乃制。五行的生克制化在人体中的规律,是一个玄之又玄的东西,一时半时也说不清楚。

    就拿食咸来说,吃盐吃多了,是会生病的。这咸入肾,盐吃多了,则肾气亢。肾属水,水旺则克火。心主火,火被克则心气虚。心主血脉,心气虚,则血脉滞。血脉滞,则人易患中风,心痺等病。这可是要命的大病,当下很多富贵人家的人,多在中年时患有中风,心痺这种怪病。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吃咸盐吃多啦!所以我规劝爱吃咸的人,今后多吃些淡饭,多吃点苦味。让你们的心气灵通一点,让你们的头脑清醒一点,要做一个有头脑,有爱心的官。”

    徐士林又看了看各位官员,这一次大多数人,都拿起筷子吃了起来。徐士林心中高兴,又讲了起来。徐士林讲道:“现今生活富裕了,生活富裕是个好事情。但是,好的事情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变成坏事。如今,社会上形成的请客,送礼,大吃大喝的风气,就是一种不良的社会风气。现今有不少官员借请客敛财,大摆阔气,大搞铺张浪费,过分地讲究排场。这种做法,搞苦了别人,同时也害了自己。这是与社会道德相悖的。各位官员一定要严以律己,带头整治社会风气,保持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只有这样做,才能算是一个好官。”

    徐士林又看了看下面。不少官员都放下了筷子,聚精会神的听自己讲话,徐士林心中欣慰。又接着说:“下面我想给大家讲个故事。说的是唐朝甘露年间,有一个王涯丞相,官居一品,权压百僚。僮仆千数,日食万钱,说不尽荣华富贵。其府邸厨房与一僧寺相邻。每日厨房中涤锅净碗之水,倾向沟中,其水从僧寺中流过。一日寺中老僧出行,偶见沟中流水中有白物堆积,近前观之,乃是上白米饭,是相府厨下锅里,碗里洗刷下来的。长老合掌念声:阿弥陀佛,罪过,罪过。随口吟诗一首:

    春时耕种夏时耘,粒粒颗颗费力勤。

    舂去细糠如剖玉,炊成香饭似堆银。

    三餐饱食无余事,一口饥时可疗贫。

    堪叹沟中狼籍贱,可怜天下有穷人。

    长老吟诗已罢,随唤火工僧人,将笊篱笊起沟内残饭,向清水河中涤去污泥,摊于筛内,日色晒干,用瓷缸收贮,不过三四月满得一缸。两年之内共积六大缸有余。

    那王涯丞相只想着千年富贵,万代奢华,谁知乐极悲生,一朝触犯皇上,阖门待勘,未知生死。其时宾客散尽,童仆逃亡,仓廪尽被仇家所夺。王丞相至亲二十三口,米尽粮绝,担饥忍饿。啼哭之声,闻于邻寺。长老听的,心怀不忍。只是一墙之隔,穴墙可以想通。长老将缸内饭干,浸软蒸而馈之。

    王丞相吃罢,甚以为美。遣婢子问老僧:“他出家之人,何以有此粮食?”

    老僧道:此非贫僧家常之饭,乃府上涤釜洗碗之余,流出沟中,贫僧可怜有用之物,弃之可惜。便用清水洗净,日色晒干,留待荒年做贫丐之食。谁承望确济了尊府之急。正是: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王丞相听吧,叹道:“我平昔暴殄天物如此,安得不败?今日之祸,必然不免,随于粉墙之上题诗一首:

    荣华富贵过眼尘,一朝败落何足论。

    饱食肴酒不为美,饥馑糠馊做良珍。

    狐裘绱带弃膏脂,麻衣绳系争污沉。

    仕显蒙瞳难知过,途穷方晓被罪人。

    题罢悬梁而死。”

    徐士林又看了一眼下级官员,一个个低头不语,像是有愧疚之色。徐士林接着说道:“想那王涯丞相,神威显赫之时,日食万钱,白米倾入沟中,并不以为过错。待到被罪之时,方晓前非,为时已晚,只有一死了之。今日,我们也有不少官员,虽然没有王涯丞相那样的地位,但是,奢侈之风,却有过之而无不及,日食岂止万钱。听说有的官员,摆阔气,搞铺张,一次寿宴就用去白银十万余两。这些银子是从那里来的?难道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上天只会刮风下雨,天上是不会掉银子的。这些银子都是老百姓用血汗换来的。但是,我们的百姓每年人均生活水平,还不到一两银子。而我们的官员,只一顿饭就吃掉了十万百姓一年的生活费。真是不想不知道,一想吓一跳。我请那些摆阔气,讲排场的官员,扪心自问,这样做能对得起谁?说起来:“我们当官的是百姓的父母,百姓是我们的子女。你们看一看,在这个世界上,那有做父母的整天吃喝玩乐,而让自己的儿女受冻挨饿。你们见过这样的父母吗?没有,绝对没有!

    今天,我们桌上的饭菜,有不少官员,可能咽不下去。可是,你们应该看到,普通的农民,过年过节的时候,还吃不到这样的饭菜啊。希望各位尝尝苦菜团子的滋味,想想老百姓过的苦日子。或许,会有一点心得。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耻之心,义之始也。希望各位官员,能对贫苦农民,发一点恻隐。对自己的不道行为,感到一点羞耻。能以奢侈浪费为耻,能以为民谋福为荣,以道德面对天下,做一个合格的父母官。”

    徐士林又看了看下面,各位官员还是低着头,不出声,而且面无表情。徐士林大声喊道:“各位同僚,只要不违反国法,一律既往不咎。但是,今后谁也不能再作了。如有再犯,轻者免官,重则受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下面我要为东吴八府十六州的官员和百姓,立三条规矩。要约法三章:

    第一条是:宴请宾朋,饭菜规格以五簋为度。可少,不可多。

    第二条是:送礼,礼金要尊吴地旧俗,以二百钱为度。可少,不可多。

    第三条是:收租收税,数量,以国家规定为度,可少,不可多。更不能重复收租。

    这三条规定是:各位政府官员必须遵守的,并且还要向百姓宣传。要达到家喻户晓。要把危害人民的恶习彻底改掉,要树立起好的,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风俗习惯。希望各位官员好自为之。”

    徐士林看了看大家,又接着说:“还有一件事情,是我要亲自操办的。就是要在东吴八府,十六州设置盐茶转运使。就是盐茶官营,要让百姓能够吃得起咸盐,喝得起茶叶。要把盐茶的价格降下来。我们是百姓的父母官,我们就是要为老百姓做好事,为老百姓办实事。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就是要干好这件事,各州,府,县的官员,都要大力支持,积极参与。这也可做为考核各位,为官政绩的重要项目。总之,今后我们不管干什么事,首先考虑的应该是人民的利益。对人民有利的,我们就做,对人民有害的,我们就坚决不做。希望各位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有利于人民的人。”

    正是:尘渣随风起,水涨船亦高。

    人富礼仪重,权大多门道。

    财主会摆阔,官家把钱捞。

    谁怜穷苦人,忍饥受煎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