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奇梦仙踪 > 第四回 惟庸奸计害忠良 刘基智谋保子孙
    ();

    确说,胡惟庸领了皇上圣旨,建造庆功楼,胡惟庸亲手设计图纸。整个庆功楼通体藤竹结构,高十余丈,整楼壁立不设楼梯。楼上只留一小门,门中暗设机关开闭。另外打造云梯,云梯随时收放。竹柱中全部通空,内置火药。图纸画好后在国内召集能工巧匠,实施建造,工期半年必须完成。

    徐达闻听皇上要建庆功楼,不知有何用意?想找刘基请教。于是,以刘基病重为由,恳请皇上批准前去探视。皇上准奏。徐达启程前往,到达刘家,二人老友相见分外亲切,无话不谈。

    徐达说:“当今皇上不比从前,对我们这些功勋之臣是心狠手辣,利用奸党搞阴谋,想置我们于死地。我想:率领人马拥你为帝,推翻朱皇帝,不知刘兄意下如何?”

    刘基道:“当今皇上,如日中天,可避而不可迎;如昆仑之水可顺而不可逆。我们只有逆来顺受,别无它方。我们悄悄地死去,以后定留美名。如果我们造反,不但于事无补,以后定留骂名。我有一计,可保你我两家各保一位子嗣延续香火,多则不保。此计为:“置之于死地而后生。”此计只能由你来实行。

    我子刘涟在京为官,处处受胡惟庸党徒的监视、威逼。你想法演一场戏,让我的儿子假装跳井而亡。然后把他送一安全地方。

    你的二子添福,有福寿之象,你也声称病卒,把他藏起来。我这里有我终身所学的积累。我把它们分成两份:一份是儒家经典,一份是道家经典。我想分给他们二人,每人一份,做为传家之宝。

    等我们两人死后,让他们偷偷地各自带着父亲的遗骨,到河南地界,伏牛山区,有一“九星拱月”的地方。那八白、九紫之位正是伏牛的眼睛,我想让你的儿子拿着儒家经典,把你的骨灰葬在八白的位置,然后东行九百里到泰山山脉,孔子故乡安家。

    我的儿子拿着道家经典把我的骨灰,葬在九紫的位置,然后东行一千八百里,到昆嵛山区,老子仙居之处安家。

    等到三百年后,北方人做皇帝,北斗星下凡。到那时,我们两家子孙,共同辅佐皇上,共创百年辉煌。天下太平,人民幸福。”

    徐达问:“什么是儒家?什么是道家?”

    伯温答道:“道家就是我所学的。儒家就是胡惟庸等文人的所学。”

    徐达说:“我可不让我的后代学那些害人的东西。我要让他们学你的所学。”

    伯温只好答应两家互换。伯温把书籍和他绘制的路线图交给了徐达。

    徐达说:“这要等到什么时候?”

    伯温说:“我的死期就要到了,你也活不了多久了。我们死不足惜。只要我们的儿子能把我们的烟火延续下去就好。”

    徐达对天长叹一声说:“老天爷,你太不公平了,为什么要让我们这些好人死呢?为什么不让胡惟庸那些奸贼死呢?为什么不让朱元璋狗皇帝断子绝孙呢?”

    伯温回答说:“老天是公正的,我们这些人,杀人太多。我们是该死的。我们死后,胡家也没有好下场。就连朱皇帝的子孙也是难以保全的。徐达,你见过皇十子朱棣吗?将来的皇帝一定是他。他是元顺帝的儿子,皇上也知道。等皇上死后,他一定夺取皇位,杀尽皇上子孙,杀尽朝中文武大臣。所以说:“在大明朝为官,忠,也是死;奸,也是死;不忠不奸,还是死。总是逃不过一个死字。”最后我对你有一个嘱咐:“你回京后,在庆功楼设宴的时候,你一定要步步紧跟皇上,皇上干什么,你就干什么。切记,切记!”

    徐达告别伯温,返回京城。

    确说,胡惟庸闻听说徐达探视刘基,不觉有些后怕。怕自己的计划瞒得过别人,瞒不过刘基的眼睛。于是,向皇上奏道:“闻听国师病重,臣愿同御医一起前往为国师诊治。”

    皇上准奏。

    御医为刘基诊病后,开出方子。胡惟庸亲自抓药,亲手熬药,亲手喂服。服药后,刘基觉得腹中如石,再也无法饮食,七日而亡。

    庆功楼,按期完工。到了庆功之日,皇上召集一同打江山的功勋、战将,同楼欢宴。

    胡惟庸一切安排妥当。弹唱、歌舞一应俱全。

    皇上亲自为功勋斟酒。皇上讲话:“各位同甘共苦的兄弟:各位劳苦功高的将领:大明江山是靠你们的力量打下来的。大明江山是我们朱家的;同时,也是你们这些功勋老将们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靠你们得来的。我们今日共饮庆功酒,明天共享太平年。我祝功勋们一生平安,共享天国之乐。”

    说完,皇上高举酒杯,大伙同时一饮而尽。酒过三巡,皇上要胡惟庸换上更好的酒,这次皇上要胡惟庸为大家各斟一杯。斟完酒,胡惟庸急忙下楼。

    皇上举起酒杯说:“这坛酒是朕宫中多年珍藏,朕舍不得喝,只留今日与大家共享。”

    徐达注目皇上,看到皇上把酒偷偷地倒在地上。徐达也把酒偷偷地倒在地上。皇上把酒杯倒拿,表示已一饮而尽。徐达也把酒杯倒拿表示一饮而尽。接着各位功勋都是一饮而尽。

    皇上突然手捧小腹说:“哎呀,朕要上茅房。”

    徐达也手捧小腹说:“我也要上茅房。”

    于是,皇上就从云梯下楼。徐达也紧跟皇上下楼。皇上到茅房蹲着,徐达也到茅房蹲着。皇上在茅房蹲了足足一个时辰。徐达也跟着蹲了一个时辰。这时,皇帝起身走出茅房,徐达也起身走出茅房。

    徐达睁眼一看,不得了啦!刚才还在饮酒作乐的庆功楼,怎么拉泡屎的功夫就不见了。眼前是一片火海。徐达好像回过神来了,马上抱起朱元璋,就要往火里扔。

    朱皇帝苦苦求饶道:“徐达兄,不要这样,放下我吧?我的大明江山,咱二人平分。”

    徐达怒斥道:“混蛋东西!谁要你的臭江山,你为了一己私利,害死了多少忠良!今天我要为死去的冤魂报仇!我们两个今日同归于尽。”

    皇上说:“这都是奸贼胡惟庸的主意,是他害死了国师父子,是他害死了诸位功勋。朕太后悔了,朕恨死胡惟庸老贼了!朕要灭他九族及死党,为死去的冤魂报仇!为刘基父子报仇!

    徐兄,你今天要是杀死我,那就便宜了胡惟庸老贼了。他一定会乘机称帝。到那时,就连诸位功勋的子孙也得不到好下场。”

    徐达听了这番话。心想:“杀了皇帝也无益处。”就说:“只要皇上让我率兵剿灭胡党,我就放了你。”

    皇上点头称“是”。徐达放皇上回宫。皇上登殿,对胡惟庸一班人表示嘉许。并定于三日后亲往胡家送礼祝贺。并发布贺表,表彰胡惟庸的伟大功绩。

    确说,到了这天胡家挂灯结彩,门上贴满了歌颂皇帝的对联,全家上下一片喜庆。一些巴结胡惟庸的大官都来到胡府,都想跟着胡丞相沾点光彩,多沐皇恩。官员们对胡丞相极尽奉承之能。

    一位官员说:“闻听丞相旧宅井中有石笋出水数尺。小臣想:这一定是在预示,胡丞相是:“中流砥柱”。

    又一大臣说:“闻听丞相祖父冢上,夜有火光烛天。微臣想:“丞相是文圣下凡。”谚语曰:“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丞相也是普照夜空的文圣人。”

    又一大臣说:“我想丞相就是当代的孔明。你看丞相上次之义举,不正是:“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胡丞相是智慧的化身,是文圣在世,为我们文人撑腰、露脸、添彩壮胆。”

    再说,皇上巳时时分,由羽林军护送前往胡家,忽有一人揽驾告状。皇上生气的呵斥:“什么人?给我打到一边去。”

    不由分说,羽林军打了此人几棍。此人誓死也要见皇上。皇上无奈的说:“好吧!就让他过来见驾。”此人一到皇上面前,就跪倒地上大声奏道:“臣参知政事涂节,告发胡惟庸谋反。臣探,胡府已经埋伏好刀斧手,准备暗害皇上,抢班夺权。”

    皇上说声:“不好,马上回朝。”回朝后宣徐达上殿,命徐达率领一万人马,杀进胡府,灭胡惟庸九族及其朋党。徐达领旨,率大军,杀入胡府,遇人便砍,只杀的血流漂杵,哭喊声、救命声响成一片。不多时,胡家上下一万五千余人死于非命,不留一人。那胡惟庸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就身首异处。

    徐达杀完胡家后,就告老还乡。可是,经历了这么一场折腾,怒火难消。回家后,身后就长了一个搭背。搭背是一种很毒的毒疮。

    皇上听到后,就亲自前去看望,并带去了御厨做好的白鹅、河蟹、御酒等发疮的食物,同徐达一起吃。吃后第二天,徐达就毒发身亡。

    正是:无论地位有多高,行善作恶天知道。

    可怜惟庸多智巧,不知头颅为谁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