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奇梦仙踪 > 第一回 老子仙游传道德 小子梦魇记文章
    ();

    三界天为大,百灵人是长,四大道领首,万行德占先。

    话说:太上老子李耳在河南老家,度过了九九八十一个春秋。一日,忽然心血来潮,浮想联翩,立志在有生之年要寻找到人间乐土。决定离家出走,外出仙游。

    老聃首先要去的地方是乾方,要到天国巡游,寻找仙居之地。老聃此话一出,众人骇然!

    孔丘率领众位弟子,前来为老聃送行。一日,送行队伍到达函谷关,众人住步。孔丘设宴,与老聃话别。孔丘说:“老聃!您是孔丘这一生中,最最钦佩的长者,您渊博的学识,世无二人。我想拜您为师?但又觉得:自己的知识浅薄,难以登堂入舍。在这离别之际,丘想知晓老聃的道德真谛,究竟是甚么?老聃能不能用两个字来概括?比喻说:“我孔丘的道德真谛是:‘仁、义’两个字。””

    老聃微微一笑,若有所思,说:“两个字?那就是:“无、有”。”

    孔丘说:“丘是真心地向你求教,怎么就无有了呢?”

    老聃说:“世间恒无道,行多自成蹊;人间恒无德,民俗有规矩。世间的万事万物,都在有、无之间,生生灭灭,循环往来之中。难道:不是无、有两个字,那又能是甚么呢?”

    孔丘说:“听了老聃的话,丘有所心得。但是,丘不明白的是:老聃偌大的年紀,不在家中安享天福?还要外出寻找世间乐土。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老聃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老聃我:不能安分守己地活着,我要到昆仑山顶去沐风,到天山顶上去饮雪,到伊犁河谷去观,到鸣沙山上去赏月。”

    孔丘说:“那么,老聃你何时可以归来呢?”

    老聃说:“说是无期也有期,公元二十一世纪。中华人民行道德,国家和平去阶级。天上月中人行走,地下黄河水清流。人间风俗系公心,平等相处无争斗。到那时,老聃我就回来了。”

    孔丘说:“老聃讲的话,没边没沿地。孔丘愚昧,在你的面前,我就像是一个小孩子。难以理解你的至奥真理,你不妨对我直说?”

    老聃说:“我说的归期,大概需等两千五百年。今后的两千五百年,人心不古,为了一己的私利,挣来斗去。天下文明,人们都尊崇你孔丘的教条。你的思想可以发扬光大!太阳出来了,月亮就要隐退,中原已经没有我老聃的立足之地了。

    看你今日:弟子三千,束修万捆。我老聃却是:穷困潦倒,孤立一人。有谁能听得懂我老聃的真言?有谁能信奉我老聃的道德真经呢?我老聃别无他方,只能去喝西北风啦!

    感谢你来送我!你我有缘,我要把我这一生之中,最喜爱的一本书【易】,送给你。这部书是由彭祖与伏羲氏首创,后来由周文王整理而成就,我老聃读了六十余载,未识其中之真机。望你能够破解易理,发扬光大,传播人间。”

    说完话,老聃从青牛背上取下书简,送与孔丘。孔丘笑纳,并从车上拿下几捆束修,送与老聃。二人就此告别。

    孔丘得【易】,如获至宝,爱不释手。从此闭门研修,致使韦编三绝,到死方休。

    老聃骑青牛,继续向西北方向行走,一日,来到了鸣沙山。是夜,月明风清。老聃躺在沙丘之上观月,但见得:月明星稀,沙旷天低。天月与泉月共映;星光与沙光同辉。漠漠茫茫,难辨南北西东;恍恍惚惚,不知是喜是悲。老聃迷迷瞪瞪的睡着了。一觉醒来,但见得:漫天黄沙卷尘埃,鬼哭狼嚎动地来。浑身上下涂泥粉,呼吸困难目难开。老聃心中悲戚。

    老聃想:人是不能与大自然抗争的,在这种环境之中,我是多么的无奈。我还不如这沙漠之中的一粒沙子,这里可以泯灭一切英雄好汉的雄心壮志。正是:大漠茫茫尽风沙,天地荒芜难为家。如其吃尽征程苦,不若归赋牡丹。回去吧?回去吧?还是家乡好啊!于是,老聃骑上青牛,顺原路返回。

    过了函谷关,回到河南地界。老聃觉得无脸再见熟人,于是,走进了一个大山之中。这里是:方圆百里,找不到一户人家。老聃拣一山青水秀之地,结茅为庐,隐居了起来。

    老聃在这里生活地很是闲适。饥餐野果榛柿;渴饮溪涧清流。三黄可以败火明目养神;五地可以充饥健体生精。夜观星月,察天人之际会;昼看草木,思万物之生灭。

    不知不觉间,已过七载。青牛老死,老聃寻一处风水宝地,将青牛安伏于此。青牛化作山丘,后人将此山,名之为【伏牛山】。

    老聃又收养了一只黑犊,给名【二黑】。二黑自幼与老聃同住,耳鬓厮磨,颇通人性。历三载,二黑长成,非常强健。一日清晨,二黑朝着太阳出来的方向,哞——、哞——、哞——,长鸣三声。

    老聃听后,思绪难平,雄心勃勃。于是,骑到二黑的背上,对二黑说:“老聃我要到日出的东方,去寻找仙山。给你九九八十一天的时间,你要带我到东海边上的仙山之颠。”

    老聃在二黑的背上,闭目养神。二黑不分昼夜,慢慢腾腾的向东方走去。走到第八十天,二黑见到了一片水草肥美的好地方,停下了脚步,哞——、哞——、哞——地叫了起来。

    老聃睁开眼睛一看,对二黑说:“你哞什么呀!这里太平,不是我要去的地方。还有一天的时间,你要继续前行。”

    二黑按老聃的指令,向东行走,到了第二天的晚上,二黑登上了一座山的峰顶,二黑停在了那里。一动不动,也不吱声。

    听到了,此起彼伏的雄鸡嘀鸣声,一轮红日从东方升起。老聃觉得身上暖烘烘的。它慢慢的睁开了眼睛。这时的他,已经到了昆嵛山的主峰【泰礴顶】上,四处一望,心中甚是惊奇!你道怎地?因为老聃看到了此山的清奇之处。

    此山是:三面临海,中间突兀。磐桓百里,气势巍峨。其中七十二峰:巉绵起伏,青翠似绿玉葳蕤,雄壮如铁壁铜墙。

    这里四季分明,气候宜人.林泉深幽,仙居最适。

    当春之时,风动万顷林涛绿;

    当夏之时,放千家景气香;

    当秋之时,月澄百条川流静;

    当冬之时,雪映一山素裹明。

    四时盛景与日月共辉,凝聚天地祥瑞;

    山川田野与人畜互动,营造人间仙境。

    老聃看到此,心有所系,再也不能离去。于是,在昆嵛山前怀,选一佳境,打坐修炼。从天宫借来半壁月石,放在丘顶。把自己毕生最得力之作品“太上老子道德经”,镌刻于石壁的阳面。后来又作诗一首,传于人间。诗曰:

    道法合自然,德行传人间。

    谁能识真机,十二金银圆。

    宁海与文登,山川田野连。

    犬吠与鸡鸣,处处见春烟。

    老聃正襟威坐,观望日月星辰的运转,体察四季的变化与人际关系。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体会玄之又玄众妙之法门。

    时间荏苒,日月如梭,转瞬千年已逝。老聃在此,吸纳天地正气,合而成象,化成一座顶天立地的高山——李眼顶。那炯炯有神的双眼,依然傲视苍穹,观察自然规程。

    自李眼顶东行三里,有一小村。别看村小,确是一方风水宝地。此村,凝聚了昆嵛山的精气,生有许多灵异之处。从山石中看:

    左有青龙伏形,右有白兔献瑞。

    赤马卧槽南离,形容端方;

    水神稳坐北坎,昂首横目。

    一支巨笔四水环流,笔峰冲天,插于巽位。

    笔架巍然三峰横连,气势险峻,坐于乾方。

    一条清流泉出兑位,绕村而行向辰方流去。开天门、闭地户,环抱有情。

    四面青山,青松翠柏,绿草红,四季幻化,养生宝地。就是这村名,也有一段历史渊源。

    确说,秦始皇兼并六国,天下一统。高傲自大,自认为自己神力无比。功盖日月,德过三皇,是一个无所不能之人。只可叹的是:时光有情皱纹长,日月无意面色苍。始皇帝眼看着自己的精力,一天不如一天。心情索然,时时哀叹。于是计从心来,命令从全国征集能够使人长生不老的奇人异士,求取长生不老之方。

    始皇帝二十八年,齐人徐巿上书,言:“东海之中有三座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有仙人居住,仙人服食长生不老之药,人人都命过百岁。臣感皇上恩德,愿率领人员前去求取。”

    始皇帝接见徐巿,询问求取事宜。

    徐巿讲:“海上有巨型鲛鱼,长数丈,鳍如船帆,喜与船撞斗。一般小船遇撞必翻,求皇上打造巨型大船十艘。在国内选精壮童男童女各五百人,每船百人,带连弩,随臣一起出海求取仙药。”皇上为了求取仙药,无论是什么条件都一一的应承了。

    始皇帝三十六年,大船造成。五百童男、五百童女也应选到位。届时,始皇帝亲送出海。徐巿保证在明年清明节时返回。

    始皇帝应允:届时率众在“天尽头秦东门”迎接。

    确说:始皇帝送走了徐巿,没有回京,而是一路东行。一日,来到了一座山下,始皇帝向山上一看,恍惚山上有半轮明月,明月上面有无数星星。始皇帝好奇,率众,爬上山顶一看,面前是一面如月的青石,上面刻满文字。

    始皇帝问丞相李斯:“这是刻的什么?”

    李斯回答:“这是太上老子道德经。”

    始皇帝问:“什么人敢称太上老子?”

    李斯回答:“此人是前朝人。据传是西王母的儿子,姓李名聃字耳。有一次,王母娘娘跟玉帝赌气,下凡人间,在一个姓李的人家住下,与李姓男子怀有身孕。从怀胎到生产,足足八十一年。李耳一出生,就是白发、白眉,所以人称老子。他的文章如同天书,无人能解。墨家、儒家都尊他为师。因此,后人都称:“老子天下第一”。因为他是王母娘娘的儿子,得道后,居于太虚上宫,修炼丹药,故称“太上老子。”

    始皇帝惊讶地问:“一般的妇女,都是怀胎十月而产,王母娘娘怎么就能怀胎八十一年而生呢?”

    李斯回答:“大概是:人的怀胎月份与寿命长短成正比。一般人活不过百年,是怀胎十月生产。而神仙的寿命是几千年,如此推论:王母娘娘怀胎八十一年而产,那李耳当今应该还是一个小孩子。”

    始皇帝说:“如此说来,老子现在还活着?朕要是能如此的长生不老,该多好啊!”

    李斯回答:“一定活着,不过是无人知晓他的行踪。大概是在东海的仙山上居住。如果,徐巿这次能够寻到长生不老仙药?皇上也能同李耳一样,长生不老,江山永坐。”

    始皇帝哈哈大笑,于是,一行人马乘兴下山。

    始皇帝走到山脚,举目东望,突然间目瞪口呆。你道始皇帝又看到了什么?始皇帝看到了三里之遥,有一小村,此村树木葱茏,祥气氤氲。村后有一圆形巨石,石上闪闪金光。始皇帝催动人马向石下奔去。到跟前一看,是一个人在晒字。那字可不是普通的文书,是在一匹硕大的鲁锦的上面,用金丝绣成的文字。

    始皇帝走到那人跟前询问:“你是什么人?”

    那人回答:“我名叫胡三泰,是本村人。”

    始皇帝又问:“你在干什么?”

    胡三泰回答:“我在晒字。”

    始皇帝又问:“晒的是什么字?”

    胡三泰回答:“《周易》。”

    始皇帝又问:“《周易》是什么书?”

    胡三泰回答:“是卜筮用书。”

    始皇帝哈哈大笑说:这真是锦绣文章!朕以前从未见过晒字的,朕就为此村题名“晒字村”。命李斯书“晒字村”三字。命随行工匠,刻于石壁之上。

    事后,始皇帝对胡三泰说:“朕没有想到:东夷有如此多的文人雅士。朕要到你们的县城搭建召文台,召天下文人墨客,为朕,歌功颂德,以系民心。为大秦朝的万世家国,打下良好的政治基础。你是文人,你要同我一起前往。”

    到了县府,知县率一班人马前来接驾。在城东小山半腰早已筑好召文台。秦始皇登台召见文人并设宴款待。一连几日,文人各显其能给秦王歌功颂德。秦王万分高兴,于是,改此山为文山,改县政府为文登县。

    眼见清明节就要到来,秦始皇率领原班人马加上所有的文人一起来到了【天尽头秦东门】。那里早已搭好轩门,准备迎接徐巿归来。始皇帝东望大海,只见天水一色、浩浩淼淼,茫无涯际。心中一片茫然,一阵凉风吹过,始皇帝打了几个冷战,突觉身体不适。于是,返回驿站休息,命人观望大船的归来。一连十几日,徐巿的船队连个影子也看不到,始皇帝有点沮丧,天天大发雷霆。

    李斯上奏道::“皇上莫急,臣闻周易能预知未来之事,为什么不让胡三泰占上一卦。预测一下,徐巿何时归来?”

    始皇帝让李斯马上传胡三泰来。胡三泰来到馆中,始皇帝对胡三泰说:“胡先生快快为朕占上一卦,看看徐巿何时归来?”

    胡三泰不敢怠慢,小心翼翼地从袋中取出蓍草棍,排于地上。桌上摆好香案,口中念念有词,不到一个时辰卦已成象:

    甲辰月、庚寅日、得天山遁卦。

    九三爻动,变天地否卦。

    天山遁九三爻,爻词为:系遁、有疾厉、蓄臣妾吉。

    胡三泰根据卦象分析上奏道:“据卦象看:徐巿是借机潜逃。不可能再回来了。”

    始皇帝听后,像是从头浇下一盆凉水,凉透心了。于是,怒不可遏!马上传令:“诛杀全国所有方士、道士。以后再有人提:长生不老药者,杀无赦!”胡三泰听后大惊,只好硬着头皮上奏道:“小人有一好友老聃,通天地之数,知养生之法,或许有长生不老之法术。此人现时已几百岁了,可乃是面若少年,心若顽童。”

    始皇帝一听,转怒为喜,高兴的说:“真有此人?莫非是自称太上老子的人?快快请来。”

    老聃走进驿馆,始皇帝注目一观,心中不知是喜是悲。只觉得自己矮了半截,心中胆怯了五分。你道怎得?是被老子的仙风道骨镇住了。你想老子什么模样:

    白发、白眉。

    额戴日月之象;颌显丘山之形。

    面色红润,颐若三春桃。

    口无须毛,正当二八少年。

    目光炯炯,闪现秋夜斗勺;

    鼻直圆方,恰似和田玉杵。

    其静若何?秋潭清波;

    其洁若何?冬岭雪痕。

    此情此景,始皇帝已不知所措,不知如何是好?两人注目一刻,还是老聃先开口道:“不知皇上找小民来,有何赐教?”

    始皇帝回道:“不知仙长今年,年龄几何?”

    老聃道:“小民愚人之心也,不知何时生,不知何时死,不知今日是何年。”

    始皇帝一问,三不知,不知如何是好?于是,就直截了当地问道:“朕想求取长生不老之法术,请仙长赐教?”

    老聃点点头,嗯了一声,说道:“想求长生不老之法术?俗语云:“静思寡欲,去病延年。”

    皇上治理国家能无为乎?

    始皇帝回答:“不能!”

    老聃问:“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始皇帝回答:“不能!”

    老聃问:“转气至柔,能婴儿乎?”

    始皇帝回答:“不能!”

    老聃问:“涤除玄鉴,能毋有疵乎?”

    始皇帝回答:“不能!”

    老聃道:“四问四不能,想长生也难。”

    始皇帝一听到,自己不能长生不老,心里就凉了半截。

    始皇帝又问:“朕建立的大秦王朝,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传之无穷,能于万世乎?”

    老聃回答:“国家兴旺在于富民、清政。”

    爱民治国能为民下乎?

    始皇帝回答:“不能!”

    老聃问:“生产取利能为民后乎?”

    始皇帝回答:“不能!”

    老聃问:“能无租税乎?”

    始皇帝回答:“不能!”

    老聃问:“能无徭役乎?”

    始皇帝回答:“不能!”

    老聃听后,叹息一声说道:“四问,四不能!国想久远,也难。”老聃接着说:“身望不老,而不行养生之道,国欲万世,而不法安民之德。此是:割扶桑之干而接于文梓,未有不稿者;决渭河之水而入于湿川,鲜有不浊者。何也?其本源是:欲望与行为不相符合也。”

    老聃接着说:“罢了!罢了!皇上所求:小民无能为力!”

    始皇帝听后心有恍惚,进一步问道:“朕自即位,发七十万众,修筑骊山,如今朕的墓穴方廓百里,深百丈,外设兵俑车马,内置日月星辰、江河湖海,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不知朕死后能享用乎?”

    老聃回道:“能享用。不过,享用不能为福。昔日黄帝死后,他的墓穴高不过五尺,方不过丈。但是,后人祭祀不断,黄帝英灵,保佑人民绵延不绝。而你正好相反,你死后尸身腐朽,下葬后放于百丈之下,并灌以毒水。此正是恶有恶报,作恶之人,自己把自己打入十八层地狱,真是遗臭千载!”

    始皇帝心有悔意,进一步询问:“朕自知回天无力,寿命难延,请问仙长,朕还有多少阳寿?”

    老聃注视始皇一番,说道:“观你面色,赤如死血,是心气绝;嗅你呼吸,气息腐臭异常,是肝气绝;闻你音,喑,气促,是肺气绝;望你身摆肉颤,是脾气绝;切你脉,如虾游,是肾气绝。你身有五绝,精气已散,神魂已脱,阳寿多不过三月。”

    始皇帝又进一步道:“那么我的大秦帝国能保多久?”

    老聃道:“三年。”

    始皇帝道:“怎么这么短?”

    老聃道:“你杀人无数,上怒于天;你徭役无边,下怨于人,天怒、人怨,安能不败?”

    始皇帝完全绝望了,又进一步问:“朕所建立的封建统治制度能延续多少年?”

    老聃掐指一算,回道:“大概二千二百年。”老聃接着说:“你设立的封建统治制度,应和了一些自私自利人的欲望。往后二千二百年,天下争来夺去,打打杀杀,人民不堪其苦。你设立的腐朽制度如同你腐朽的尸体一样,在华夏大地上绵延二千二百年。到你的墓穴发掘之日,你建立的封建制度合并你的尸体一起烟消云散。”

    始皇帝又进一步道:“朕有一事不明,请仙长赐教?昔者,燕人卢生使入海还,以鬼神事,因奏录图书,曰:《亡秦者胡也》。朕使蒙恬发兵三十万北击胡人,略取河南地。发数万万众修筑万里长城,以敌胡骑,可是朕至今不明“胡者”何也?”

    老聃哈哈大笑道:“胡者,古月也。古月者,古时先王为民之精神也。二千二百年后,你建立的封建统治制度灭亡之日,就是古月普照人间之时,是故,《亡秦者胡也》。”

    小子就是晒字村人,自幼听过不少仙道传说,心中仰慕神仙,也想成为得道高人。可是修炼无方,只能是望梅止渴,理想无法实现。

    又听说圣经山,月牙石上《太上老子道德经》是仙人所传,谁能读懂,就能得:金牌、银牌各十二面。“有一面,就能抵过宁海州加文登县。”

    小子从认字起,就年年爬山,到月牙石前认读。可是一连数年,小子总是认不了几个字。再后来,小子也不去爬山了。图省力就买了一本《道德经》在家中读,读了足有千遍。可是,连块铁牌也没有看到。

    近来不知怎地?小子天天做梦,醒后那梦中之事,一幕幕地就像电视连续剧一样,全部记录脑中。这真是一部长篇大梦,梦中有一个人物,他才是真正读懂《太上老子道德经》的人,并且得到了金牌、银牌各十二面。欲知此人是谁,为何能得金牌、银牌各十二面?听我慢慢道来。

    正是:无缘圣山做神仙,有幸梦里成奇传。

    古往今来多少事,一代英豪立书间。

    老子得道仙化去,小子蒙童缀诗篇。

    待到酒足饭饱后,庶人君子带笑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