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大宋边陲 > 第一百三十一章 抢劫有理
    ();

    除了宁知州神色平静,其他大小官员皆有怒色,陆县男虽未说,但无疑是把他们看成酒囊饭袋的。

    不要以为你有点成绩就狂妄无行,不把我等放在眼里。

    徐县令见柳通判帮他说话,自当投桃报李,阴阳怪气哼道:“陆县男之本事,自是有的,可治理一家和治理一州一县岂能相提并论,你之治理家族的经验也不能套在治理州县之地,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众官员纷纷点头,但他们是老狐狸,绝不轻易出头发声,惹恼了皇帝亲封的陆县男,对他们有甚好处?

    王太监此时却说话道:“徐县令此言有理,治理家园和治理一州一县之地,绝不可一概而论。”

    说罢,好整以暇的看看陆扬,饶有兴趣的等待他的反驳。

    徐县令内心冷笑连连,心道,竖子小儿,黄口白牙,倒是什么都敢说,在这儿卖弄才干,你不过区区商贾,耍些小聪明,如何和我等比得。

    陆扬也淡淡的点点头道:“徐县令,你的意思是我能治理好家,不见得能治理好一州一县?”

    “正是!”徐县令傲然抬头道。

    “好吧,你赢了!治理州县本和我无关,我说这些作甚,你说啥就是啥吧。”

    陆扬淡淡的回应。

    王太监好一阵失望,本以为接下来陆扬会有高论,结果对方直接把皮球踢回去了。

    徐县令也愣住了,按照他对陆扬的了解,此子锋芒毕露,绝不是吃亏的主儿,怎的就不继续了呢。

    他还真想听听陆扬有何高论呢。

    宁知州微微一笑,摆手道:“好了,诸位同僚,今王大人奉命前来保德州,一路风尘仆仆,车马劳顿,连口热饭还没吃呢,我等边吃边聊吧。”

    ……

    趁着官员们围着钦差献殷勤,陆扬瞅个机会,悄悄溜了。

    陆扬摆手道:“回去再贺,赶紧走。”

    邓世标讶然道:“大人不陪钦差和宁大人他们一起赴宴喝酒吗?”

    “喝什么酒,陪一群虚伪的官僚有啥好喝的。”

    陆扬走的飞快,很怕宁知州等看见,喊他回去。

    邓世标不知主上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赶紧跟上。

    刚一进大门,就见婢子们蜜蜂一般的围过来,个个带着敬畏万福道:“婢子们参见县男大人。”

    陆扬笑道:“少笑我,都该干嘛干嘛去。”

    玉若嫣和琦鸳看着陆扬,这一会儿不见,陆扬就升官了。

    石头等三人看陆扬的眼神愈发敬畏了。

    “主人,家里来了好多客人,都是来向你道喜的。”春妮道。

    陆扬一阵头大。

    春妮娇声道:“主人,还要不要放鞭炮。”

    “随便!”陆扬道。

    “石头,放鞭炮!”

    “好咧!”

    石头等几个男子跑到门外,点燃了鞭炮。

    顿时,陆府门外一片鞭炮的震响。

    陆扬先去见客人,应酬了一阵子,回了礼。

    陆扬封官成了县男,对他身边的人来说,从护卫到婢女,到合作伙伴,皆是欣喜万分的事,他有了官爵,尽管县男只是个虚衔,可意义却大不一样。

    在众人看来,陆扬入了官家法眼,今后前程无量,也侧面验证了很多人对陆扬的看法。

    那就是陆扬迟早有一天,官运亨通。

    对婢女们而言,主人终于当官了,看还有谁敢来陆府没事找事。

    对护卫们来言,跟着有钱的陆扬混,哪里比得上跟着既有钱又有势的陆扬混来的更有奔头。

    陆府众人个个面带喜色,走路都昂首挺胸,与有荣焉。

    一连几天,陆家的门栏都要被踏破了,陆扬迎来送往,陆家门前车水马龙,好不热闹。

    某日,街道上行来数人,均长衫折扇打扮。

    原来是宁知州和王太监以及随从。

    一行人行至陆府前驻足。

    “这就是陆县男的府邸?好气派!”王太监道。

    宁知州笑道:“西子园原是我朝邢崇礼老员外的府邸,后被陆县男买下,便宜了这小子。”

    王太监惊讶道:“邢崇礼,知州大人所说的邢崇礼可是我朝状元出身,去岁家中遭逢大难,真是可惜了。”

    宁知州点点头,对下人道:“去敲门,就说钦差大人来访。”

    “诺!”

    下人上了台阶,敲门。

    很快,大门开了,邓世标从里面出来,看到宁知州和王太监,忙单膝跪地道:“草民见过两位大人。”

    “起来吧!”

    宁知州温和道:“你家主人可曾在府上?家中是否有别的客人?”

    “在呢?我家大人正在为婢子们授课,两位大人稍带。卑职马上向我家主上汇报。”邓世标道。

    “等等!”宁知州改变了主意,好奇道:“陆县男正授课?都教些什么?”

    “卑职实不知!”邓世标老老实实回答。

    宁知州和王太监互相看看,均神秘笑道:“不必打扰你家大人授课,我们去看看。”

    且说,陆府专门开辟的一间课堂,陆府全体婢女正襟危坐,正在听陆扬侃侃而谈。

    其中玉若嫣和琦鸳也在听,她们第一次跟着婢女们听陆扬讲课,既兴奋又好奇。

    “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民族,大致分为三种形态。

    一,农耕民族,二游牧民族,三,渔猎民族。”

    “我提问一下,我们大宋属于什么民族?”

    陆扬看着众人,众使女均低头,怕问到自己。

    陆扬指着玉若嫣道:“若嫣,你回答一下?”

    玉若嫣没想到陆扬会问自己,她期期艾艾,脸孔红红,不确定道:“是不是农耕民族?”

    “回答的对,我们大宋就属于农耕民族,我们有肥沃的土地,固定的居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所说的就是农耕民族的特点。

    唐代诗人李绅所写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就是描写的农人耕作的不易。”

    “那谁告诉我,辽,西夏是什么民族?”陆扬循循善诱道。

    春妮勇敢的举手:“是游牧民族。”

    陆扬点点头,夸道:“春妮回答的很对。”

    春妮兴奋的小脸绯红。

    “游牧民族,是指一个民族为了寻求生活空间,生活资源而不断从一处移居到另一处,当他们找到合适的地方居住后就暂时定居在那里,但当那里不适合居住,就会接着迁移到下一处水草丰美的居住地。

    主要代表是和我大宋接壤的西夏和辽这类的草原游牧民族,他们生活非常苦寒,长期无固定住所,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生产设备简陋,经营粗放,还生活在以物易物的时代,基本靠天养草和靠天养畜的,所以,游牧民族对农耕民族的生活方式是极其向往的,是仰视的。”

    琦鸳突然问道:“陆官人,既然游牧民族对我们大宋的生活方式是仰视和羡慕的,可是他们为何要劫掠屠杀我们呢?”

    陆扬微微一笑,赞道:“琦鸳问的问题很好,然仰慕你的文化,喜欢你的美食和生活环境,不一定喜欢你的人,就好比琦鸳姑娘喜欢吃烧鹅,但不一定喜欢鹅。”

    婢女们笑,琦鸳脸孔红红嗔道:“俄问你问题,你扯俄吃烧鹅作甚?”

    陆扬笑道:“就是简单比喻,琦鸳姑娘何必当真,其实问题很简单,就是为了生存,因为游牧民族生产方式落后,他们所穿的衣服,居住的帐篷,煮饭的锅,口中的粮食,所需的盐巴,茶叶,均需要从外部获得,而抢劫,是最经济最快捷获取这些物资的方式。

    游牧民族讲究丛林法则,奉行弱肉强食的生存方式,在他们民族危亡时,他们会让强壮的男子活下来,次者孩童和女人,最后才是老弱。当食物困乏时,他们不惜抛弃老弱,甚至杀死他们,而被杀者心甘情愿,并无怨言。

    同样,当危险来临时,老弱通常会把强壮男子和孩童护在最中间,老弱挡在最外面。因为,在他们看来,只有那些强壮者活了下来,民族才能延续,才有希望再次壮大。”

    玉若嫣蹙眉道:“这和我们的想法有本质不同。”

    “是的,我们要了解一个民族,决不能简单的说对方是好人还是坏人,要从他们的民族特性入手,从他们的生活习俗入手,方能了解到一个民族的本质。”

    “他们太残忍了,好没人性!”

    “我也觉得很残忍,很不人性,但对他们来说却是正确的生存方式,草原太苦寒了,生存环境恶劣,那样的环境下只有强壮者方能生存下来,所以与其说是残忍,不如说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为了自己民族的生存,就去抢劫杀害另一个民族的人民,这是强盗行为。”田小西道。

    陆扬郑重道:“弱者在他们看来,就是被蹂躏被屠杀的对象,是两脚羊,而不是人。他们信奉谁的拳头大谁就有理,他们认为,抢劫有理,谁让你弱呢,有本事你也可以去抢他们的啊。”

    王太监和宁知州站在门外,静静的聆听,邓世标和几名护卫站在课堂门外,大气也不敢出。

    “抢劫有理?可笑的民族。”琦鸳等不忿道。

    陆扬道:“是啊,在他们的认知里,抢劫无错,奴隶是抢的,牛羊是抢的,新娘子是抢的,生活物资,金银财宝,无需自己生产,自己去凭本事赚取,但是他们手里有利刃,有弓箭,胯下有俊马,为何不能去抢?既然抢劫的方式最快捷,又何必费力去生产。”

    “当然,抢劫别人发家,我们农耕民族是不屑为之的,而游牧民族的抢劫成性,是由民族特性决定的,是长期形成的和我们不一样的价值观……”